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非线性回归拟合方式对生长曲线进行logistic模型拟合,定量地模拟南京椴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对南京椴1年生苗苗高和地径生长曲线的拟合相关性极显著,并采用数学模型来确定南京椴苗木生长的速生期,将生长期划分为4个时期,苗高的速生期在6月28日至8月23日,地径的速生期在7月21日至9月10日。最后还对苗期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白被野桐种子进行播种育苗,定期观察记录种子出苗率、苗高和地茎,研究白被野桐1年生幼苗苗高和地茎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沙藏白被野桐种子发芽率最高,为29.70%;苗高和地茎增长都呈"S"型增长模式,苗木增长出现缓慢期、速生期和停滞期3个时期;苗高速生期起点为7月上旬,持续至9月中旬,在8月中旬出现苗高速生点。地径速生期起点为8月上旬,持续至9月下旬,在8月中旬出现地径速生点。  相似文献   

3.
以黑杨派无性系014杨、111杨、177杨、LX-6和中辽1号为试验材料,对其1年生幼苗的生长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个杨树无性系苗高与地径年生长符合"S"型生长曲线;014杨、177杨、111杨和中辽1号速生期为7月19日至8月28日,LX-6速生期则为6月29日至8月28日;各无性系平均叶面积9月27日为最大值,各无性系单株总叶面积9月7日为最大值;苗高与地径、单株总叶面积及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地径与单株总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基于‘金焰彩栾’嫁接苗苗高和径粗的定株、定期观测数据,采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过程进行拟合,根据其中参数分析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苗高和径粗的生长均复合"S"型曲线,呈现"慢-快-慢"节律。(2)根据生长量变化规律,苗高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初期(5月23日以前)、速生期(5月24日至9月3日)和生长后期(9月4日至11月23日),速生期为100 d,速生期的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57.74%;(3)径粗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初期(8月22日以前)、速生期(8月23日至10月28日)和生长后期(10月29日至11月23日),速生期为68 d,其速生期的生长量占整个生长量的62.25%。  相似文献   

5.
对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的苗木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连木1年生播种苗的苗高生长过程可划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生长后期4个时期。黄连木苗高生长的速生期在7月初至8月初,虽持续时间仅30天,但此时期苗高生长量最大,占总生长量的33.6%,苗高净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8月初,8月下旬后苗高生长缓慢,11月苗高生长基本结束。黄连木的地径生长的速生期持续到10月下旬,地径净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9月初,较苗高生长的峰值晚30天,11月初之后地径生长缓慢,11月下旬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6.
基于康定木兰嫁接幼苗苗高和地径的定株及定期观测数据,选择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过程进行拟合,通过其中的参数分析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采用望春玉兰为砧木嫁接康定木兰,能够明显促进康定木兰的生长,年生长量接近望春玉兰萌蘖枝而远高于2 a生康定木兰实生苗的生长量。(2)康定木兰嫁接苗苗高生长符合"S"型曲线,呈现"慢—快—慢"节律;地径生长符合双"S"型曲线,呈现"慢—快—慢—快—慢"节律。(3)根据生长量变化规律,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生长初期(6月26日之前),速生期(6月26日至8月15日)和生长后期(8月15日至10月18日),速生期累计时间50 d,速生期的累计生长量占理论上限值的56.92%。(4)地径生长过程划分为生长初期(5月27日之前)、速生期Ⅰ(5月27日至6月12日)、过渡期(6月12日至7月26日)、速生期Ⅱ(7月26日至8月13日)和生长后期(8月13日至10月18日),速生期Ⅰ与速生期Ⅱ合计累计时间34 d,合计累计生长量占理论上限值的61.8%。  相似文献   

7.
依据青冈1年生苗高、地径的观测数据,采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青冈播种苗出苗时的高、茎生长很快,出苗后的高、径生长符合"S"型曲线,呈现"慢-快-慢"节律。(2)根据生长量变化节律,苗高、地径生长过程可分为出苗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苗高速生期为55~169 d,速生点出现在第111d;地径速生期为44~209 d,速生点时间为第125 d;苗高、地径的累积生长量均在速生期最大,分别占理论上限值的57.59%和56.17%。(3)苗高、地径生长的速生期持续时间有差异。苗高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少于地径,而速生点的出现则早于地径,111 d之前苗木主要进行高生长,111 d之后则以地径生长为主。  相似文献   

8.
为开展杨树无性系苗期试验研究,对引种杨树无性系进行了苗期初步筛选,为进一步做好良种选育工作奠定基础。试验采用随机区组,对1年生无性系苗木进行了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研究,并对1年生无性系苗木年生长量进行了方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苗高和地径生长曲线形状和趋势基本一直,均成"S"生长曲线,但各无性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渤丰1号的地径速生期最长,LX-2的苗高速生期最长,拟小青的苗高和地径速生期最短;LX-2、渤丰1号和014苗高生长量较对照增幅77.42%、58.20%、52.64%;178-2-145、108和LX-2的地径生长量较对照增幅51.16%、49.61%、44.96%。供试的无性系LX-2、渤丰1号、014、108、178-2-145和中绥12号,1年生苗木年生长量均优本地良种加小×俄9号。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为伞花木苗木的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对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97,均达极显著水平.根据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实际观测值建立动态生长模型,并将其播种苗1年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苗高的速生期为6月中旬-8月下旬,地径速生期为6月上旬-9月上旬,地径速生期比苗高速生期提早20 d结束,地径用46.67%的生长时间完成了65.43%的生长量.1年生苗木地上部分粗壮、地下部分具深根性,其根可深达土层32.92 cm处,且侧根数量较多,分布广.  相似文献   

10.
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苗期生长节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嫁接后8个月苗高和基径的生长状况,可知苗高和基径的年生长趋势均为典型的"S"型曲线,即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苗高和基径的生长主要集中在8月份以前,8月份以后苗高和基径的生长变化不明显。在11月份落叶时,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的苗高可以达到35.3cm-95.1cm,基径可以达到1.03cm1.59cm。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5个香椿无性系嫁接苗苗高和基径的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建立了不同无性系嫁接苗苗高和基径苗期的生长曲线拟合模型,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通过对拟合的Logistic曲线方程进行二次求导得出的速生期进行分析,香椿嫁接后基径比苗高更早进入速生期,基径最早嫁接后一个月左右就可进入速生期,而苗高最早则需要45d左右。香椿基径的速生期也比苗高长,可维持在大概75d~90d,占到了总生长期的1/3左右,而苗高的速生期仅有45d~60d,苗高和地径的速生期生长量均超过了总生长量的一半以上。而不同无性系不但进入速生期的时间点有着明显的差异,且其速生期的长短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本地无性系最早进入速生期,且其速生期也最长。  相似文献   

11.
泡桐苗期年生长参数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位于河南省通许县试验点的16个泡桐无性系进行苗期测定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其苗期生长规律及生长参灵敏,结果表明,泡桐苗期年生长符合S型生长曲线,16个无性系185株苗木年生长进程平均为;地径生长速生始期为6月12日,此时生长速度为0.033cm.d^-1,生长量达1.08cm;7月16日达到全年最大生长速度(0.049cm.d^-1),皮时生长量达2.57cm,8月20日生长量达到4.05cm。速生期6月12日至8月20日,持续69d,全年生长量5.l3cm。苗高速生始期晚于地径,为7月8日,此时生长速度为0.049m.d^-1,生长量达0.86m;7月27日达到最大生长速度(0.073m.d^-1),此时生长量达到2.04m;8月15日生长量达到3.22m,速生期7月8日至8月15日,持续37d,全年生长量为4.09m,地径与苗高生长量均与各自的速生持续期及最大生长速度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不同肥料处理对华北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施用不同肥料的两年生华北落叶松苗木四个生长时期苗高、地径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我们研究了不同肥料对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初期,四个处理间的苗高、地径及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速生前期,各处理间苗高和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处理2的地径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速生后期,处理1的苗高和处理3的地径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硬化期与速生后期表现相同。  相似文献   

13.
印楝实生苗年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1年生印楝实生苗生长动态、苗木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模式以及苗木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印楝苗的年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特征,据此方程可以建立苗高、地径与生长时间的拟合模型,结合二次多项式对苗木连日生长量的动态模拟,可将苗木生长划分为4个阶段: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其中处于速生阶段苗木的高和地径生长量均超过全年总量的70%,地径处于生长初期阶段的时间短于苗高,但生长量占全年总量之比是苗高的2倍;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高和地径的相关性极为密切,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占全株的69.1%,全株含水量是干质量的1.58倍;在制约苗木生长节律的气象因子中,偏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4.
对香樟种子播种一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显示:香樟苗高生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为3月5日至4月30日,生长初期为5月1日至6月26日,生长盛期为6月27日至9月9日,生长后期为9月10至11月15日;地径也可划分为4个阶段,出苗期为3月5日至4月30日,生长初期为5月1日至6月4日,生长盛期为6月5日至10月6日,生长后期为10月7日至11月15日;所拟合的苗高生长曲线与实际生长曲线吻合程度高,可作为采用育苗技术措施的依据。同时,苗高与地径呈线性相关,一年生的苗木生长率平均苗高72.5cm,苗径0.64cm。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以华北落叶松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设计,分别在生长初期、速生前期、速生后期和硬化期测定苗木的生长指标及叶片中保护性酶活性和大量元素含量,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苗木高生长属全期生长型,地径生长量在生长初期最大,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高峰交错出现;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在速生期间达到最大;3种酶活性在苗木硬化期达到最大。苗高和叶绿素、Fe,Ca含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地径与K,Zn,Cu含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定量分析了无患子苗期地径、苗高生长规律,并利用Logistic模型对其地径和苗高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无患子1年生播种苗地径和苗高年生长节律可划分为始盛期、速生期、盛末期3个阶段。在始盛期,苗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1.56%和18.96%;进入速生期后,苗高、地径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比例为58.83%、66.90%;进入盛末期,苗高、地径生长量占生全年生长量比例仅19.61%,14.14%。苗木地径、苗高生长量与生长时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拟合的数学模型可靠性高,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番荔枝苗木生长动态、苗木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模式研究,建立了苗木的生长模型、连日生长量模型,并据此模型将番荔枝苗木生长进程划分为:生长初期、速生期、缓增期和停滞期。其中,苗高和地径在速生期间的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67.38%和70.33%。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高、地径的函数模型关系表明:全株干质量、地上干质量、全株含水量和地上部分含水量与苗高和地径显著相关。番荔枝苗木生长210 d 全株可积累干质量7.39 g,其中地上部分为4.86 g,地下部分为2.53 g,全株含水量是全株干质量的1.68倍。建议根据苗木不同阶段的生长特性提出相应的育苗技术措施。本研究为高效培育番荔枝优质苗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连木苗期年生长节律及其生物量分配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黄连木幼苗生产管理提供参考,在定期观测的基础上,研究黄连木苗期年生长动态、生物量积累与分配规律以及植物生长指标与生物量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整个苗期生长过程中,黄连木的苗高、地径、冠幅生长均呈现"S"型曲线,用Logistic生长方程和生长曲线能对其动态生长节律进行很好地拟合。结合实际测量值将黄连木1年生幼苗的生长过程分为4个阶段: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末期。各指标速生期的生长量占其总生长量50%以上;黄连木1年生苗木的地上与地下部分生物量比例为1.78∶1.00;苗木生物量各指标中,地径与苗高、茎干质量、叶干质量显著相关,苗高与茎干质量、叶干质量显著相关,茎干质量与叶干质量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杉木播种苗生长量和生物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杉木一般产区(安溪) 进行2 年的播种育苗重复试验, 结果表明, 1 年生杉苗生长规律基本一致, 生物量增长与苗高、地径成正相关, 苗木根系速生期比苗高、地径推迟1 个月, 苗高、地径与苗木生物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红花木莲播种苗的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花木莲1年生苗木苗高生长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在7月中旬和9月下旬;地径也呈现出相同的规律,比苗高迟30~40d,分别在8月下旬和10月下旬;将苗木生长期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生长后期4个阶段。根据各阶段苗木的生长特点,提出了关键育苗技术措施,以提高苗木的成苗率、质量与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