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每667 m2用30%己唑醇悬浮剂15 g+25%嘧菌酯悬浮剂15 mL和30%己唑醇悬浮剂10 g+25%嘧菌酯悬浮剂10mL施药2次,第二次药后14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00%和81.29%,对作物安全,可以作为今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8种药剂对水稻穗颈瘟的田间防效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分析8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穗颈瘟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在试验设计用药量下,对水稻穗颈瘟最终防效由高到低的药剂依次为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13%春雷·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0%稻瘟灵乳油、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春雷霉素可溶性液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促进水稻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用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0%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菌酯悬浮剂、30%嘧菌环胺悬浮剂、40%稻瘟灵乳油、2%春雷霉素水剂和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对叶稻瘟的防治效果为75.61%~82.86%,对穗颈稻瘟的防治效果为43.02%~53.91%。  相似文献   

4.
2016年4~9月在贵州余庆县进行了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穗颈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每667m~2用30、45、60mL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和水稻产量随用药量增加而提高,与对照药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667m~2、40%稻瘟灵乳油100mL/667m~2相比,防治效果和产量均较对照高。防治效果、产量以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60mL/667m~2最高,其次是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45mL/667m~2。在防治稻穗瘟病时100g/L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可作三环唑、稻瘟灵的替换或替代产品,建议施用量45~60mL/667m2。  相似文献   

5.
用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0%嘧菌酯悬浮剂、10%苯醚菌酯悬浮剂、30%嘧菌环胺悬浮剂、40%稻瘟灵乳油、2%春雷霉素水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在水稻分蘖盛期、破口期各施药一次,对叶稻瘟的防治效果为48.56%~80.42%;对穗颈稻瘟的防治效果为50.56%~94.39%。  相似文献   

6.
4种常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急性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250g/L嘧菌酯悬浮剂、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和22.5%啶氧菌酯悬浮剂4种常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鸟、蜜蜂、家蚕、鱼、藻、溞和蚯蚓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蜜蜂的LD50(48 h)值均>100μg a.i./蜂,急性毒性均为低毒,对鸟类的LC50(48 h...  相似文献   

7.
20%唑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作用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植株喷雾-叶碟法、叶碟喷雾法分别测定20%唑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治疗作用,采用离体叶片法、叶碟法测定其对黄瓜霜霉病的铲除作用。结果表明:在200 μg/mL浓度下,20%唑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治疗效果分别为77.99%、70.08%;20%唑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病斑扩展、产孢及再侵染的抑制率分别为74.37%、84.56%和72.22%,与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悬浮液混合接种能显著降低孢子囊的致病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20%唑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良好的保护、治疗作用,且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20%唑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铲除作用与25%嘧菌酯悬浮剂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生产中缺少防治花生褐斑病高效药剂的问题,进行了14种杀菌剂防治花生褐斑病的田间试验。发现在14种杀菌剂中,5%己唑醇悬浮剂1 000倍液处理对花生褐斑病病指防效最高,达91.24%;43%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4个处理也起到较好的防病作用,病指防效分别达84.49%、82.34%、78.93%和76.35%。不同药剂处理小区测产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区相比,5%己唑醇悬浮剂1 000倍液处理小区平均产量增产率最高,达23.40%;43%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4个处理也表现出较好的增产作用,增产率分别达到14.93%、10.45%、8.83%和7.84%。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南京举办了劲护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应用技术研讨暨信息发布会。该悬浮剂近年来在各地小麦赤霉病防治实验中防效突出,对环境友好,可完全替代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氰烯菌酯使用后可大为降低麦粒中的DON毒素含量,小麦使用后显著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选择8种药剂开展棚室甜瓜白粉病防治试验,调查比较各药剂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5%己唑醇悬浮剂、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和29%比萘·嘧菌酯悬浮剂的防病效果较好,第2次药后14d防效分别为96.42%、94.10%、86.28%和82.14%。其中,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速效性较好,5%己唑醇悬浮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持效性较好。安全性观察发现,25%乙嘧酚磺酸酯微乳剂处理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药害。因此建议在棚室甜瓜生产中使用5%己唑醇悬浮剂、29%比萘·嘧菌酯悬浮剂或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防治白粉病。  相似文献   

11.
晚疫病是影响承德市马铃薯生产的最大障碍因素,常年发生较重,2004年应用25%嘧菌酯悬浮剂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10~20g/667m^2,间隔7~10d,连续喷施3次,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85%~92%,对马铃薯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获得防治芋头疫病的安全药剂,比较了5种杀菌剂的田间防效.研究发现,1次用药效果不明显,2、3次用药后,均以25%嘧菌酯悬浮剂60mL防效最高,分别达74.39%和85.01%,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45mL与25%嘧菌酯悬浮剂45mL次之,防效在62%~74%之间.芋头农药残留结果未检出.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及施药次数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筛选高效药剂,明确不同药剂及不同施药次数对小麦赤霉病的预防效果,特进行了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40%戊唑·咪鲜胺悬浮剂、3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效果,以氰烯菌酯防效最佳;防治小麦赤霉病建议选用氰烯菌酯、戊唑·咪鲜胺等药剂,从农药减量和经济角度考虑,生产上建议:小麦抽穗扬花期雨水偏少的年份,于小麦始穗期选择对路的药剂预防1次即可;小麦抽穗扬花期雨水偏多的年份,小麦始穗期施药1次后,间隔7 d左右仍需进行第2次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剂量的肟菌酯·异噻菌胺种子包衣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肟菌酯·异噻菌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随着肟菌酯·异噻菌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有效成份浓度的增加,其防效增强,推荐剂量为有效成分4.2g~7.0g/kg种子或加2m L成膜剂。  相似文献   

15.
进行不同剂量的肟菌酯·异噻菌胺种子包衣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肟菌酯·异噻菌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恶苗病具有较理想的防治作用,随着肟菌酯·异噻菌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有效成份浓度的增加,其防效增强,推荐剂量为有效成分4.2g~7.0g/kg种子或加2mL成膜剂。  相似文献   

16.
防治水稻纹枯病两种新农药纹枯灵和担菌胺纹枯病是一种顽固性、难治理的土藏水传全株性水稻病害,分布广、为害重、面积大、损失惨、通常采取水控、肥防、药治的综合治理措施,药治普遍使用井岗霉素。近年来日本生产出两种新农药,即75%纹枯灵和20%担菌胺悬浮剂,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筛选出防治柑橘炭疽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毒力作用.[结果]25%吡唑醚菌酯、95%肟菌酯、96%戊唑醇、95%苯醚甲环唑、40%双胍三辛烷基、75%百菌清、75%肟菌酯戊唑醇、80%代森锰锌和70%甲基硫菌灵的EC50分别为0.2581,0.5427,0.8492,0.9174,1.5721,3.7362,4.0098,5.7616,17.0417 mg/L.[结论]供试9种杀菌剂对C.gloeosporioides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25%吡唑醚菌酯毒力最强,70%甲基硫菌灵的毒力最弱.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嘧菌酯在枇杷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2016年开展了250g/L嘧菌酯悬浮剂在枇杷上的残留田间试验,以期为嘧菌酯在枇杷上的合理使用和制定最终残留限量提供参考。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枇杷中嘧菌酯的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当嘧菌酯在枇杷中的添加浓度为0.05、1.0、2.O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112.4%~117.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6%~6.4%,符合农药残留试验要求。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嘧菌酯在枇杷中的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7.9~12.2d,属易降解农药。最终残留试验表明250g/L嘧菌酯悬浮剂按有效成分416.7和625.05 mg/kg,施药3次和4次,,末次施药后7、14、21d,枇杷中嘧菌酯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147~2.051mg/kg、0.145~1.379mg/kg、0.015~1.004mg/kg。建议在枇杷上使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时,有效成分用药量321.5~416.7mg/kg,最多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21d。  相似文献   

19.
[目的]霜霉病是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其产量.通过试验,进行啶氧菌酯、氰霜唑等杀菌剂对防治黄瓜霜霉病的防控效果对比.[方法]利用喷雾法测定6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6种供试药剂的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氟噻唑吡乙酮10%OD、氟菌·霜霉威687.5 g/L SC、吡唑醚菌酯25%EC、氰霜唑100 g/L SC、烯酰吗啉50%WP、啶氧菌酯22.5%SC.[结论]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末次药后7 d平均防效达84.13%,末次药后14 d平均防效仍为79.21%,且对黄瓜安全无药害,可作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首选药剂.除22.5%啶氧菌酯水悬浮剂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外的其他几种药剂亦可作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推荐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10%环氟菌胺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对大棚黄瓜白粉病用四种不同浓度的10%环氟菌胺悬浮剂(180mL/hm~2、225mL/hm~2、300mL/hm~2、450mL/hm~2)进行防治试验,并以三种市售药剂做对照药剂(阿米西达、露娜森、特富灵)。结果表明:10%环氟菌胺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随着施药量的增加,防治效果逐渐提高;建议使用10%环氟菌胺悬浮剂剂量300mL/hm~2于发病初期进行防治,间隔7d-10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