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日本山药4号’为试材,在山药生长旺期,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0、0.1、0.2、0.4 g·L-1的多效唑喷施山药叶片,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多效唑对山药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各质量浓度处理对山药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地下部形态特征、产量和经济效益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质量浓度的多效唑均可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极显著缩短地下块茎长度,显著缩短芦头长,其中,0.1 g·L-1多效唑处理极显著增加地下块茎粗度、平均单薯鲜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每hm2分别达65 036.40 kg和230 671.50元,比对照分别增加55.22%和99.83%。0.1 g·L-1多效唑喷施山药叶片对其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多效唑对杧果开花结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定植9~10年的紫花杧和25%多效唑悬浮剂为试材,在10月下旬杧果秋梢稳定后,对根部土壤浇灌不同剂量(1.50、2.25、3.00及4.50g/株,以有效成分计)多效唑,翌年对试验树的花量、结果量、株产量及果实品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相比,杧果树使用多效唑后,每穗花量增加113%~154%,每穗结果量增加63%~240%,单株产量增加297%~341%,提高显著。施用多效唑对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多效唑处理重回缩杧果树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多效唑对重回缩杧果树综合效应的影响,促使重回缩后的杧果树尽快恢复产量,进行了本试验.试验以2005年重回缩的20年生紫花束亡果树为试材,于2006年4月用多效唑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未能诱导重回缩树在第二年形成花芽,到2007年6月,施用10g、7.5g、5g多效唑(有效成份15%)及对照的单株产量分别为25.67、30.47、25.32、23.55 kg,7.5g多效唑处理的产量最高,对照最低,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多效唑处理显著抑制枝梢生长、促进果实体积增大;多效唑处理后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董敏 《上海蔬菜》2023,(4):41-43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会严重降低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为提高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作者以甘肃省徽县马铃薯主栽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组合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5 kg/hm^(2)+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1 L/hm^(2)”处理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最好(92.18%)、产量最高(39 400 kg/hm^(2))、商品薯率最高(85.4%);其次为“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2 kg/hm^(2)+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1 L/hm^(2)”处理,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为90.13%,产量为38 500 kg/hm^(2),商品薯率为83.2%。上述两种药剂组合可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建议在马铃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八种药剂对节瓜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节瓜品种"粤农"为试材,以节瓜炭疽病菌为防治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及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研究了8种药剂对节瓜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以期为海南节瓜炭疽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代表菌株J-56与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strain JX-1(HQ645079.1),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isolate C16(KC010547.1)的ITS序列聚在同一分支上,同源性达99%,属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室内毒力测定中,50%咪鲜胺锰盐WP和250g·L-1嘧菌酯SC毒力较高,EC50分别为0.000 9、0.012 7μg·mL-1,其次为43%戊唑醇SC、40%多·福·溴菌腈WP、80%代森锰锌WP、70%甲基托布津WP和10%苯醚甲环唑WG,20%嘧霉胺WP的毒力最低,EC50为60.511 9μg·mL-1。大田试验中,43%戊唑醇SC和50%咪鲜胺锰盐WP 2个处理防效较高,为80.64%和78.16%,但与10%苯醚甲环唑WG、40%多·福·溴菌腈WP和250g·L-1嘧菌酯SC 5个处理间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20%嘧霉胺WP处理的防效最低。结合室内毒力和大田试验,生产上可使用43%戊唑醇SC、50%咪鲜胺盐锰WP、10%苯醚甲环唑WG、40%多·福·溴菌腈WP和250g·L-1嘧菌酯SC 5种药剂防治节瓜炭疽病。  相似文献   

6.
以千禧为试验材料,筛选了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有利于提高番茄幼苗质量的最适多效唑和生物刺激素(氨基酸类和海藻类)浓度,研究了最适浓度多效唑、生物刺激素及二者复配使用对番茄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氨基酸类生物刺激素、海藻类生物刺激素均有利于提高番茄幼苗质量,适宜浓度分别为0.2、0.6、1.4 g·L-1。多效唑与生物刺激素复配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番茄幼苗质量。在最适浓度下,相较于单一处理,多效唑与氨基酸类生物刺激素或海藻类生物刺激素复配使用处理的番茄幼苗壮苗指数分别提高了16.6%~31.7%和8.7%~25.4%。综上,夏季高温条件下,0.2 g·L-1的多效唑与0.6g·L-1的氨基酸类生物刺激素或1.4 g·L-1的海藻类生物刺激素复配使用,均能有效提高番茄幼苗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多效唑对重回缩木亡果树综合效应的影响,促使重回缩后的木亡果树尽快恢复产量,进行了本试验。试验以2005年重回缩的20年生紫花木亡果树为试材,于2006年4月用多效唑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未能诱导重回缩树在第二年形成花芽,到2007年6月,施用10g、7.5g、5g多效唑(有效成份15%)及对照的单株产量分别为25.67、30.47、25.32、23.55kg,7.5g多效唑处理的产量最高,对照最低,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多效唑处理显著抑制枝梢生长、促进果实体积增大;多效唑处理后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厚皮甜瓜‘西洲密2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进行处理,探究其对温室厚皮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指标和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多效唑150 mg·L^-1的处理对蔓长、节间长的抑制效果以及对单瓜质量和总产量的增加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矮壮素50 mg·L^-1处理对增加茎粗效果最为明显;多效唑250 mg·L^-1处理对叶柄长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多效唑150 mg·L^-1与缩节胺200 mg·L^-1处理对增加叶绿素相对含量效果显著。缩节胺300 mg·L^-1处理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增加作用最明显,缩节胺400 mg·L^-1处理减少可滴定酸含量;多效唑150 mg·L^-1处理对维生素C含量的增加作用最显著;多效唑50 mg·L^-1的处理对中心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作用最显著;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处理对甜瓜硬度及果形指数均无明显影响。综上所述,多效唑150 mg·L^-1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产量等相关指标的综合影响效果最显著,可为厚皮甜瓜温室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紫燕翻飞'和'青川永翠'2个菊花品种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溶液进行根部浇灌处理,分析灌根处理后菊花的生长发育状况,研究了多效唑在菊花矮化栽培中的适宜浓度,以期为多效唑在菊花株形和开花调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1)600 mg·L-1多效唑溶液对2个菊花品种的生长抑制最强,植株矮化效果最好,但茎秆较细,叶片数较少,而1000 mg·L-1多效唑溶液处理的矮化效果仅次于600 mg·L-1处理,但茎粗相对于600 mg·L-1处理较粗,叶片数更多,植株长势更好;2)不同多效唑的浓度对'紫燕翻飞'的现蕾开花影响不同,400 mg·L-1处理的现蕾最早但开花最晚,200 mg·L-1处理的现蕾较晚但开花最早且花径最大;'青川永翠'在多效唑溶液处理后现蕾和开花时间均以1000 mg·L-1处理最早,200 mg·L-1处理开花现蕾最晚且花径最小,600 mg·L-1处理菊花花蕾数量最少,除200 mg·L-1处理组外,其它浓度处理均促进花径增大.由此可知,多效唑对'紫燕翻飞'和'青川永翠'菊花的生长和发育均有不同程度影响,2个品种的高生长均明显受到抑制,导致菊花现蕾开花时间延迟,花蕾数量减少,但在最大花径形态指标上2个品种则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6,(1):14-18
为阐明施肥与西葫芦产量、品质的关系,更加有效地提高肥料利用率,以西葫芦品种‘小王子’为试验材料进行基质栽培,基质栽培中营养液以日本山崎配方中的N、K元素为对照,改变其元素水平采用交互组合试验设计,探讨N、K互作对西葫芦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对其植株高度、叶绿素含量、养分分布、根系特性、产量及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处理2(N1=215.1 mg·L-1,KO=234.3 mg·L-1)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分别高出对照44.99%、47.31%、46.3%;其可溶性蛋白与维生素C含量分别高出对照25.42%与77.19%,且产量高出对照11.5%,说明适合的氮钾比能有效控制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发展趋势、调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提高西葫芦的产量并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1.
以马铃薯冀张薯8号为材料,在现蕾期、开花期、淀粉积累期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对其叶绿素含量、株高、大小薯数和产量指标进行测定,以期明确马铃薯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的最佳时期.试验结果表明,在现蕾期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株高最低;开花期喷施多效唑,叶绿素含量、产量最高;淀粉积累期喷施,效果最差.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开花期是马铃薯喷...  相似文献   

12.
余剑  张毅  王琬 《蔬菜》2024,(1):23-26
摘要:为了明确0.3%氯化血红素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生长的调节效果,确定最佳用量,以克新6号马铃薯为材料,以8%甲哌鎓可湿性粉剂和清水分别作为药剂和空白对照,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开展田间应用试验,分析不同用量0.3%氯化血红素可湿性粉剂配施专用助剂(SD)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处理5(667 m2分别施用0.3%氯化血红素可湿性粉剂10、20、30、40、0 g,并配施SD 20 g)平均株高、全叶鲜质量、茎粗和小区平均产量均较空白对照有所增加,且均以处理4(667 m2施用0.3%氯化血红素可湿性粉剂40 g+SD 20 g)最大,处理3(667 m2施用0.3%氯化血红素可湿性粉剂30 g+SD 20 g)次之,2者小区平均产量较空白对照分别极显著增加13.80%、10.73%,但与药剂对照差异均不显 著;处理1—处理5马铃薯块茎干物质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VC含量等也均较空白对照有所增加,其中以处理4最高,处理3次之,2者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安全性评价表明,各处理对马铃薯均是安全的。在马铃薯生产上,推荐每667 m2使用0.3%氯化血红素可湿性粉剂30~40 g+SD 20 g。  相似文献   

13.
以‘克新1号’马铃薯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低、中、高3个施肥量处理,在复合肥和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个处理中固体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设置4个不同的梯度处理,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冲施定量的液体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探究增施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生长指标、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旨在找出适合蒲县当地的科学施肥方法,为其马铃薯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和生产实践依据。结果表明,适量增施微生物菌剂有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指标,但高浓度的微生物菌剂却抑制马铃薯的生长,在本试验中以低肥量处理下的T2组效果最佳,其株高、出苗率、维生素C含量、产量及净利润比常规施肥组分别提高了6.83%、5.31%、92.11%、27.0%和16.94%,还原糖含量降低了18.42%,是高产优质马铃薯的科学施肥配方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Mid-anthesis foliar sprays of paclobutrazol (PB) at 2.5, 1.25 and 0.62 g a.i. I-1 reduced spring growth and altered dry-matter distribution in fruiting spring shoots of ‘Hass’ avocado.(Persea americana Mill.) trees. There was a decrease in dry matter allocation to vegetative components and an increase in allocation to fruit. The starch concentration in the wood of spring shoots on trees treated with 2.5 g a.i. I-1 foliar PB was increased by ca. 70% compared with spring shoots from trees of other treatments. The mid-anthesis foliar treatments also reduced summer growth by ca. 20%. Trunk injection of PB at 0.2 g a.i. m~2 of canopy silhouette area when the spring growth matured, in addition to a mid- anthesis foliar spray of 1.25 g a.i. I-1, reduced the length of summer shoots by 36% when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trees. The spray treatments of 2.5 and 1.25 g a.i. T1 PB at mid- anthesis increased the mean fruit size at harvest by 16 and 11% respectively. Fruit yield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PB applications on an annual basis. However, the PB spray treatments of 1.25 and 0.62 g a.i. I-1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two year cumulative yield by ca. 6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from the trunk injection treatment on fruit yield in either the season of treatment or the following season.  相似文献   

15.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马铃薯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长期轮作与施肥对马铃薯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9 a(年)间不同肥料配比对马铃薯与杂粮轮作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9 a轮作与施肥,磷钾肥区旱作土壤有机质含量从2011年的6.46 g·kg-1上升到2019年的11.79 g·kg-1,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总体呈现出缓慢递增的趋势,全量养分含量呈递增-降低-递增-降低的“M”态势,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马铃薯增产效果显著,在2019年产量达到最高,为12015 kg·hm-2。综上所述,经过9 a的长期轮作与施肥后,土壤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经过2007~2008年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64%杀毒矾WP0.5kg+农用链霉素30g拌马铃薯种薯1000kg药剂配方,具有促苗早发、防病增产作用。可有效预防马铃薯早疫病病害,防效高达63%,可增产2.62%,烂薯率为0,投入与产出比为1:3,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适合静宁县山旱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马铃薯新品种,依托静宁县马铃薯产业发展项目,从甘肃省一航薯业有限公司引进马铃薯新品种9个,在界石铺、曹务、原安三镇山旱梯田地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折合产量最高,为44 256.33 kg/hm~2,较陇薯7号增产44.18%;L1036-34折合产量为35 493.55 kg/hm~2,较陇薯7号增产15.63%;陇薯14号折合产量31 804.55 kg/hm~2,较陇薯7号增产3.61%。这 3 个品种产量高、植株生长整齐、品质好,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静宁县及其生态类似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叶面喷施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DTA-6、S3307、SODM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根系 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SODM、DTA-6和S3307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增加17.4 %、8.3 %和4.1 %;3个处理均降低了马 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SODM处理提高了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可溶性蛋白、蔗糖含量,S3307处理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SODM处理可提 高马铃薯整个生育期的根系活力,DTA-6处理则对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的根系活力具有促进作用。综合分析得出,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 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品质、有效调控根系的生理代谢均有一定的效果,但以SODM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肥料组合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土壤大量元素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各处理仅以在配方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分别提高马铃薯产量17.7%和12.9%。施用配方肥和在配方肥基础上增施土壤调理剂、中微肥提高了马铃薯VC含量,分别为9.2%,9.6%,9.2%。各配方肥处理均提高马铃薯淀粉、粗蛋白和磷含量,增幅分别为10.5%~13.0%,21.5%~40.8%和3.5%~27.2%。施用配方肥和在配方肥基础上增施土壤调理剂分别降低了马铃薯还原糖含量14.1%和5.6%,施用配方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增加了马铃薯块茎的钾含量7.0%和10.9%。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料、土壤调理剂可提高马铃薯土壤有机质和大量元素有效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