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纳米技术在木材科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木材-纳米复合材.在介绍气凝胶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的基础上,重点从树木天然生物结构出发,对木材细胞壁的微观构造、所含凝胶物质及木材的智能效应等进行分析,并将木材的结构和物理性质与气凝胶材料进行对比,提出了气凝胶型木材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锯材产品生命周期影响环境的评价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阅国内外木材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原木运输和锯材生产2段过程,结合对锯材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中的环境特点,确定全球变暖、酸化、富营养化、烟尘、固体废弃物为主要的评价指标;从运输消耗和清单分析、选取影响环境类型、归类影响环境因子、计算影响环境负荷、影响环境潜值的加权标准化5个方面,构建评价模型;将实际生产中收集到的数据,应用到评价模型中计算。结果表明:在锯材产品生产中的5种影响环境评价指标中,全球变暖、酸化对环境的影响贡献值较大,其次是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烟尘、粉尘、富营养化。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减少锯材生产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木质材料的表面劣化与木材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以枫桦(Betula costata Trautv)、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木材单板和凸版纸、新闻纸、条纹牛皮纸、书写纸、胶版纸和朴克原纸为试材,借助于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和分析了经室内、外暴露和人造紫外光辐射期间各种木质材料表面化学和表面性状的变化;提出了抑制木材表面劣化,保护木材的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监测木质材料的劣化过程。采用化学药剂处理和油漆涂饰处理均可抑制紫外光对木材表面的光化降解,其中用浓度为5%的三氧化铬溶液或三氯化铁溶液处理木材其保护作用显著,能够改善木材的耐候性能。  相似文献   

4.
木材考古学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古遗址中经常出土的木材遗存是进行植物考古学和环境考古学研究的很好的生物材料。木材分析、木炭分析和树木年轮年代学分析的研究对象都是考古出土的木材,并且都有其自身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木材考古已经成为第四纪乃至第三纪人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考古发现的日益丰富,木材分析、木炭分析和树木年轮年代学分析必能广泛开展。鉴于此,有必要提出木材考古学(xylonarchaeology)这门植物考古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5.
以人在接触材料时的电生理学指标心率变异(HRV)为参量,从时域、频域以及非线性动力学角度加以分析,深层反映人在接触这些材料时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变化情况,揭示材料材性因子与人体生理、心理变化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人接触木材时,交感神经活动兴奋性增强,但增强程度低于金属、石材;副交感神经活动性略降低,降低程度低于其它材料;说明木材时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且不危及人体健康。从心率变异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看,木材所用时间较短。主观调查结果显示,木材的接触感良好,人们时它的喜爱程度较高。综合分析,结合木材的热学基本物理量、心理量与人体心率变异生理指标可以解释木材的艮好接触感。  相似文献   

6.
木材具有的多R特性与环境保护的"4R"守则有着紧密的关系,木材作为工业和生活用材比同种用途的其它材料彰显固碳减排、低碳节能的优越性。论述了木材储碳的延伸与低碳加工的必然,提出须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科学理论与技术,重新审视以往的木材工业发展沿革、技术和生产状况,查找与"低碳技术"、"低碳产业"水平的差距,规划、设计和创新我国的木材工业。顺应"低碳经济"之路发展木材工业是时代进步的必然,加强木材工业的低碳工艺和节能减排的一体化研究和综合实施,将会卓有成效地推动木材工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木材检验技术是买卖进行市场交易、企业核算运营状况、市场信息反馈、林政部门了解市场状况、保护市场正常运行和森林资源、保障我国林业市场有序、健康、可持续运行的重要工具。该文结合兴宁市木材检验工作的实际情况,从木材检验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木材运输中的作用入手,从木材树种的识别与等级评定、木材规格与检量、木材运输现场检查等方面探讨其在木材运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无损检测木材或木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利用当今的物理方法和手段快速测量出木材及木质材料的尺寸、规格、表面形状和基本物理力学性。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木材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木材的粘弹性及其蠕变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木材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生物性材料。从化学组成看,它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等多种组分构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热解、水解和生物降解等特性;从物理性质看,它是介于毛细管多孔体和胶体之间的一种物质,对水或其它极性分子具有很好的亲和性;从组织结构看,它是一种由纤维物质和“胶粘”物质交织而成的复合材料,具有多孔性、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木材或木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质,不仅和其它高聚物材料一样呈粘弹性,而且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普通气凝胶在实际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同时赋予木材新的功能,使木材功能性改良体现木材和纳米材料的双重优点,并强化气凝胶结构木材的智能效应和环境学特性,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氨水、双氧水、双氧水和水合肼相配合、双氧水和氨水相配合以及水分别对木材进行了改性处理,并对用水处理过的试材进行了爆破膨化处理.结果证明:对木材进行改性处理,可以达到减小其密度、增大体积、改变结构的目的,使木材试件向气凝胶型材料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山桐子木材的解剖性质、物理力学性质及抽提物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全面了解山桐子木材的材性状况。【方法】以四川省古蔺县35年生山桐子为研究对象,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试验材料采集、年轮宽度测定和木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测定,采用永久切片法和离析法进行木材解剖性质的测定与分析,利用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对木材进行抽提,并对抽提物成分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结果】山桐子木材为散孔材,平均年轮宽度3.94 mm,最大宽度可达13.0 mm,属于优质速生用材树种。山桐子纤维形态指标平均值分别为:长度1 420.12 μm,宽度32.51 μm,腔径14.40 μm,双壁厚5.57 μm,长宽比43.68;导管形态指标平均值分别为:长度594.34 μm,宽度89.86 μm,腔径72.22 μm,双壁厚7.58 μm,长宽比6.96。山桐子的气干密度为0.44 g/cm3,质地轻软,干缩率小,从气干到绝干,径向、弦向、轴向干缩率分别为1.61%,3.52%和0.44%;从湿材到绝干,径向、弦向、轴向干缩率分别为3.29%,6.91%和0.89%。山桐子木材端面、径面、弦面硬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 377.39,1 814.09和1 903.64 N,顺纹抗压强度为35.07 MPa,抗弯强度为64.52 MPa。山桐子木材心材、过渡层、边材无水乙醇抽提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5%,0.75%和1.15%,其中最主要成分为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山桐子木材心材、过渡层、边材乙酸乙酯抽提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6%,1.29%和0.75%,其中主要成分为2,4-二叔丁基苯酚和γ-谷甾醇,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醇类和酯类物质。【结论】山桐子木材呈黄白色 浅黄褐色,质地轻软,木材尺寸稳定性较好,易干燥,但抗压和抗弯强度较小,内含物含量较少,适用于制造纸浆或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也可作为实木装饰材料,但不适宜用作承压构件和弯曲结构构件。  相似文献   

12.
在林业的运营发展中,木材的检验过程是不可以忽视的重要环节。木材检验是木材产品运营管理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将从对木材检验的必要性着手,研究木材检验的作用,并且指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用来保障木材检验工作的顺利完善进行。  相似文献   

13.
井干式木结构墙体产品物化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根据工厂搜集的基础数据清单,采用GaBi6.0软件分析了1 m3井干式木结构墙体产品物化过程(从原材料开采到产品出厂的生命周期)的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并利用软件提供的CML2001评价方法和数据库评价了墙体产品生命周期范围内造成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1)生产1 m3墙体产品,全球变暖潜值、人体毒性、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力和非生物资源耗竭的加权后结果(绝对值)依次为3.50×10-9、2.11×10-9、1.38×10-10、1.38×10-10、2.33×10-11、1.30×10-12,其中全球变暖潜值和人体毒性是墙体产品环境影响的主要类型,分别占环境影响总值的59.2%和35.7%;2)墙体产品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出厂可分为原材料获取、集成材制造、墙体制造和油漆与包装这4个阶段,4个阶段的环境影响结果(绝对值)分别为2.40×10-9、7.32×10-10、4.25×10-10、7.20×10-11,原材料获取阶段为环境影响的主要阶段;3)除去原材料获取阶段木材固定大量CO2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在环境污染方面,人体毒性占总环境影响的35.7%,占污染的绝大部分,人体毒性主要由原材料获取、集成材制造和墙体制造这3个阶段贡献,且主要由这3个阶段的木材加工粉尘和电能使用造成。   相似文献   

14.
具有悠久历史、经济有效的木材水运,正面临着产量下降、生产萎缩的严重局面,木材水运事业能否存在和发展,将取决于降低木材流送损失和选择经济合理的过坝方式。本文总结国内部分木材过坝设施的使用情况,从基建投资、过坝成本、使用效果、流送工艺、年过坝量等方面、初步探讨如何选择木材过坝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以速生杨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木材改性剂对速生材浸渍强化处理,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对改性前后的木材进行表征,并分析改性前后木材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经木材改性后,速生材物理性能显著提高。X射线衍射仪数据表明,木材改性剂使木材结晶度从39.65%降到36.89%,能谱分析仪结果显示:氮(N)氧(0)碳(C)元素在木材内部分布均匀,扫描电子显微镜谱图分析了禾材改性剂在木材管孔中的分布,最后红外光谱图表明改性剂与木材内部集团发生交联反应.并且羟基数目大量减少。图4表1参7  相似文献   

16.
木材的生态学属性——木材是绿色环境人体健康的贡献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归纳了木材的自然美与艺术特性、木材的碳素储存与环境效应,以及木材的智能性调节功能,并提出木材是"木材—人类—环境"关系中的天然元素,有益于优化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能够为人类生活构成一个健康自然的绿色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从木材的需求与供给出发,进行木材总量、个量和结构的分析,界定了新疆木材需求与供给的差额和结构变化,揭示了新疆木材在总量和结构方面存在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水曲柳木材涂饰界面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现代先进的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水曲柳与涂饰材料间界面的特性,从微观上定量表征了渗透性及界面层的化学结构中基本基团的变化,初步揭示了木材分子与涂料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聚氨酯漆和硝基漆与木材的不同作用机理。同时说明了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ESCA)研究木材涂饰界面的特性,也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木材加工过程节能减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木质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木材加工企业应积极倡导节能减排的生产理念,积极探索节能减排方法,为缓解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木材正常流通秩序,基于南方林业木材检查执法的工作现状,对目前木材运输检查的监督管理问题进行探究。从体制和机制创新的角度,探讨提高木材运输检查监督管理水平的具体方面,以南方木材运输检查的监督管理问题为切入口,对木材运输检查的监督管理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