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门县林业局华山松采种基地选育的种子,被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2011年度云南省林木良种,在滇中海拔1800--2500米区域内适宜推广。现将其选育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据报导,去年1-5月份我国共出现18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沙尘天气总日数达41天,平均每2天有一次沙尘天气。其中北京出现了10次沙尘天气(上年为12次),强度比上年削弱。沙尘暴是大风扬起的地表面沙尘,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特强沙尘暴俗称为黑风,指瞬时最大风速25米/秒以上,水平能见度小于50米的特强风沙天气。它具有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的特点,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灾害性天气之一。1993年5月5日在中国甘肃、宁夏和内蒙古三省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强沙尘暴天气,直接经…  相似文献   

3.
李绍云 《中国林业》2013,(20):52-52
云南省会泽县雨碌乡有一地质地貌奇观,被称为世界上最长最窄的大“地缝”。峡谷全长10千米,以奇、险、幽、深、秀著称,最宽处20米,最窄处只有0_7米,最高处海拔398Q米,最低处海拔3620米,相对高差360米。  相似文献   

4.
绿文 《国土绿化》2024,(3):42-43
<正>沙尘天气是沙粒、尘土悬浮空中,使空气混浊、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根据《沙尘天气等级》(GB/T 20480—2017)规定,沙尘天气包括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浮尘无风或风力≤3级,沙粒和尘土飘浮在空中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扬沙风将地面沙粒和尘土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千米—10千米以内。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森林火险等级的定性化预报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云南省气象站点样本与空间位置及相关地形地貌因子数据,借助GIS空间建模功能,结合云南省特有的地理特点和气候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地表温度场、湿度场遥感数据以及风速、蒸发量空间模拟数据的火险等级预报新方法。并以云南省4月的地表温度与湿度分析模型得到的测报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对森林火险天气等级进行化预报,数据与云南省4月多年预报的趋势相吻合。可较好地实现森林火险等级的定量化预报。  相似文献   

6.
沙棘王     
云南省迪庆州中甸县格咱河37——48公里段,海拔3100米处,有一高大、罕见的野生云南沙棘天然林,大多树干周长在2——2.5米,高8——12米。最大的一株,高7.5米,树干周长3.76米,据传树龄已在400年以上,此树可称得上沙棘王了。  相似文献   

7.
云南松天然更新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调查的目的及地区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云南松天然更新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过去执行的各种采伐方式和更新措施对云南松天然更新的影响,为制定云南松采伐方式和更新措施提供依据。调查地区有:拉祜林区的仁和和长箐林场;楚雄林区的新村林场和南盘江林区的一场和五场。这些地方大体上代表了云南省云南松主要分布区的情况。拉祜林区在云南省北部金沙江中游,是海拔高度1000—2500米的中山。山体由花岗岩(仁和)及砂岩(长箐)构成。山  相似文献   

8.
1975年,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地区,发现了一种属于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柳安属(Parashorea kurz)的新树种——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 Wang Hsie)。根调查,望天树一般高40~65米,最高达80米左右,胸径60~150厘米,最粗300厘米左右,树干通直圆满,尖削度小,枝下高多在30米以上。望天树为长寿树种,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红旗林业局,是云南金沙江林区的一个森工企业。该局施业区大部分布在云南省的剑川、兰坪两县境内,经营区海拔2,500米——3,000米,最高峰4,247米。经营面积70万公顷,总蓄积量2,480万立方米。主要用材树种有云南松、云杉、冷杉。红旗林业局建设于1966年,全局现有职工1590人,建局十多年来,共生产木材近88  相似文献   

10.
殷吉 《云南林业》2008,(2):10-11
今年1月12日开始,云南省出现了50年一遇的全省性持续降温和强降雨天气过程,雨雪冰冻给全省、尤其是面积广阔的林业林区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广大林业工作者展开了顽强不屈的抗灾救灾斗争。  相似文献   

11.
旱冬瓜育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旱冬瓜属桦木科落叶乔木,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材质较好,根具根瘤菌,叶为优质绿肥,树皮含单宁,可提炼烤胶,是云南省重要用材树种,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四川南部,西藏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等地,在云南省垂直分布于1000米—2800米,但以1500米—2400米的范围较多。会泽县国营者海林场属北亚热带气候类型,年均温12℃,极端最低温-16℃,海拔2300米—2420米,土壤主要为酸性红壤,非常适宜旱冬瓜生长,所以在近几年实施的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低产林改造中,旱冬瓜为阔叶林首选树种,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林场苗圃经过几年的成功育苗,现将旱冬瓜的育…  相似文献   

12.
刘灿 《森林防火》2013,(1):35-37
针对云南省鲁甸县遭受连续4年严重干旱且高森林火险天气不断的实际,对辖区森林防火异常严峻的形势进行认真剖析,提出了应对异常天气的防控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强化措施发展核桃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正祥 《中国林业》2010,(23):48-48
<正>上村乡地处乌蒙山腹地,位于云南省会泽县南部,素有会泽"南大门"之称。地势西高东低,最高海拔2893米,最低海拔1673米,海拔高差1220米,因自然条件限制,其他产业难以形成规模。2007年,乡党委、乡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经过多方分析、走访调查,确定把核桃产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计划到2015年实现核桃种植面积达15万亩。  相似文献   

14.
正3月中旬至4月初,三轮从蒙古国起源的沙尘天气先后登陆我国,对我国北方地区造成较强沙尘影响。这三次沙尘天气过程为近10年最强,沙尘范围涉及超20个省份,最南界影响到浙江北部。3月28日,记者在北京街头所见,风力不断加大,天空灰蒙蒙一片,能见度大约在500米至1000米,除了少数行人和车辆,只有呼呼的风声。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虽无沙漠和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沙地,但也是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导致土地沙化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通过沙化监测,定期掌握云南省沙化土地的现状、动态变化信息,为国家和云南省制定防沙治沙的政策和长远发展规划,为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和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提供依据,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分析云南省沙化土地变化原因及治理情况,为下一步云南省防沙治沙提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兰桉、直干兰桉原产澳洲,五十年代引入,六十年代后在云南省种植范围逐步扩大。经栽培证明,该两树种长势以云南省为优,生长迅速,在一般条件下,十年生平均树高20米左右,胸径14—20厘米,且繁殖容易,适应性强,在云南省各地引种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目前已成为云南地区及低山丘陵地区主要造林速生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椐杉是杉科台湾杉属的一种,又叫贡山杉,香杉,是世界上稀有珍贵树种之一,也是长寿的树种之一。云南省腾冲县小溪公社和平大队罗祖坪有一株大椐杉,胸高直径275厘米,树高20.5米,树冠幅东西长22.2米、南北长25.0米,据传已有600年的高龄。1939年、1970年曾两次遭受电击,树梢  相似文献   

18.
<正> 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是云南省乡土优良用材树种之一。树干通直,高达40米,胸径可达2米。四川西南、贵州威宁和湖北西南也有黄杉分布。在云南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中地区。一、黄杉自然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云南省现有黄杉自然分布状况黄杉分布在滇东北的宣威、会泽,滇中的禄劝、嵩明、寻甸、易门等县。宣威县的列俎河两岸和禄劝县的团结、撒云盘公社尚有小片纯林。其他地方仅存疏林、散生木与幼树,或与云南松以及油松、栎类组成混交林。  相似文献   

19.
松根颈树皮象的发生与防治王淑敏松根颈树皮象俗称“松香虫”,在云南省发生普遍且历史已久远。在没有人为控制的情况下,它危害松林的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一、发生及危害松根颈树皮象多发生在海拔1400~2300米、年平均气温12.5~...  相似文献   

20.
最近,云南省林业科技人员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发现高达30余米的古树,经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分类专家鉴定,大榕树的学名为“毛枕果榕”,巨藤的学名为“苍白称钩风”。两者均为中国目前已知的最大植株。据云南省林业科学院高级工程师冯志舟介绍,这两棵大树相距不远,其中大榕树胸围达12.6米,高度30余米,树龄至少有200多年;巨藤也高达20米,胸径48厘米。而古藤和另外一棵粗大的白头树,以及长有许多气生根的大榕树在离地约20米的高空绞在一起,这些气生根悬垂,而古藤上则附生着王冠蕨、兰花等多种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