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定河典型生态护岸措施下坡面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永定河北京段沙质河道生态修复,通过野外径流小区放水冲刷试验,在3种放水流量(0.5,1.0,1.5 m~3/h)、坡度10°、5种护岸材料(生态袋、椰丝植生毯、三维土工网、松木桩、卵石)下分析不同生态护岸坡面的水动力学特性、产流产沙状况。结果表明:(1)3种放水流量下5种护岸材料布设坡面的平均流速均小于裸坡,5种护岸材料平均径流流速均表现为卵石松木桩三维土工网生态袋椰丝植生毯。5种生态护岸材料弗劳德数均小于1,雷诺数均小于500。(2)生态护岸措施有效减少产流,产流量随时间均呈对数显著增加,5种生态护岸材料平均径流拦截率表现为松木桩卵石三维土工网椰丝植生毯生态袋。(3)随放水流量的增大坡面产沙率增大,各生态护岸措施均能有效减少产沙量,各护岸措施的泥沙拦截效果随着放水流量增大显著降低。研究结果对永定河不同河段岸坡治理、生态护岸材料选择、永定河绿色廊道建设有重要意义,也对定量评价不同护岸材料下坡面的减水减沙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态护岸是河道治理的新方法、新趋势,已成为城市河流修复的关键环节。为解决北京市段永定河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以"莲石湖—门城湖"河段护岸和上辛庄生态护坡为示范,采取数据定量和调查定性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永定河不同河段适宜应用的生态护岸模式。结果表明:(1)生态护坡与生态护岸的关联度主要是河岸坡的坡度特点、防护措施和抗土壤侵蚀度。生长迅速、成活率高、绿期长的乡土树种和多年生草本植物最适合护岸;(2)生态护岸指标有河流弯曲度、河岸高程、河岸坡度、抗水流冲刷度、岸坡抗土壤侵蚀度等,护岸模式要兼顾河流的防洪、生态、景观、亲水功能;(3)工程+植物复合护岸比单纯的工程或植物护岸效果好。8种互补的护岸和6种护坡模式适宜推广,H8松木桩拦挡扦插柳复合护岸和K4土工格栅+客土种植灌草护坡的最好,适合优先推广。该结果为永定河不同河段的岸坡治理提供参考价值,为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凌河朝阳城区段河道生态护岸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岸是河道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带,能为各种水生生物提供生存和繁衍的空间,同时能够提高生物多样性、治理水土流失、稳定河岸、调节微气候和美化环境等,开展生态护岸的研究对于保护河道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护坡护岸的发展趋势,总结了生态护岸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以大凌河朝阳城区段为例,开展了河道生态护岸优化设计,最终选取了抛填石块与植树护岸形式。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永定河生态护岸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岸带是水陆交错带,其生态状况对河流生态系统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生态护岸评价对生态护岸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结合北京市永定河的实际情况,从防洪安全效果、生态效果、社会经济性效果3个方面选取9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专家-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确立了生态护岸的健康等级和评价标准;最后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指数法作为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并用这套评价体系对永定河生态护岸11种护岸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招远市城东河河道近自然治理设计初探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对城市河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工程治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城市河道多种功能的需要。在山东省招远市城东河河道治理的规划设计中,借鉴国外河道近自然治理的思想,针对城东河河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道近自然治理的原则,并从河流平面形态、河流垂直断面和护岸三个方面进行城市河道进行近自然治理设计。  相似文献   

6.
河岸带植被重建的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市崇明生态岛的杜鹃河坡岸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岸技术在城镇生态型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岸、土壤生物工程护岸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3类植物护岸技术;对比了工程实施后河道坡岸10个月来的坡岸土壤剪切力、生境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和示范工程表明,在生态型河道中采用植物护岸技术可以稳定坡岸、改善坡岸的栖息地质量、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生态型河道的植物护岸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7.
软性10%铝锌合金网箱是一种自透水、柔性的防护结构,可用于代替传统挡土墙实现生态护坡。分析了软性10%铝锌合金网箱的技术原理、特点、使用范围,通过宁波市河道沿岸生态护岸工程实例,来说明软性10%铝锌合金钢丝作为网箱材料的优越性,并预测其将在河道生态护岸工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大沙河上游段河岸生态治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河道治理工程不仅要满足行洪排涝等基本功能,还要具有景观、休闲、娱乐等功能。深圳市在大沙河上游段河岸综合治理中的生态治河理念是:摒弃以往的浆砌石或混凝土固岸、裁弯取直、疏挖河道等措施,采用了生态石笼护岸,这种护岸形式不仅贴近自然、结构稳定,而且工艺简单、造价较低;在两岸景观设计中兼顾河流的形态、空间和沿线人文历史等因素,分区、分段设计景观,选用绿化植物,布设景观小品。  相似文献   

9.
河道生态修复及堤防护岸技术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口河整治工程为例,提出了赣榆县河道生态修复和堤防护岸技术模式,根据河段的土壤理化性和生态环境要求,选择不同植物品种,提出了各河段应采取的生态防护措施及生态修复技术,指出河道生态修复后的水环境稳定性及管理技术的探讨是今后河道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近自然护岸措施对河道岸坡稳定性的影响,以重庆市桃花溪河岸为例,通过布设自然原型护岸措施、天然材料织物垫护岸措施、土工织物扁袋护岸措施3种近自然护岸措施,并以裸地为对照,采用针对水力侵蚀的泥沙起动模型和针对重力侵蚀的土壤抗剪强度模型研究近自然护岸措施下的平衡坡度。结果表明:1)经过2年自然修复,由泥沙起动模型结合土壤抗冲试验得出3种护岸措施和对照河岸的岸坡相对平衡坡度依次为>34.9°、>33.3°、>32.3°、>25.5°,且护岸措施配合织物材料有利于措施布设前期岸坡抵抗水土流失;2)由土壤抗剪强度模型得出3种护岸措施和对照的岸坡相对平衡坡度依次为35.0°、26.2°、30.3°、19.9°;3)3种护岸措施下抵抗水力侵蚀的岸坡相对平衡坡度均大于抵抗重力侵蚀的岸坡相对平衡坡度,故抵抗重力侵蚀的土壤抗剪强度模型更适合模拟当地近自然护岸措施下岸坡相对平衡坡度,3种近自然护岸措施下岸坡相对平衡坡度比对照分别提高15.1°、6.3°、10.4°。  相似文献   

11.
河道护岸作为城市河道的重要景观要素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分析了城市河道景观现状特点及设计原则之后,以北京的昆玉河为例探讨了城市河道护岸景观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2.
河流由水泥、石块等硬质材料护岸,谓之河流的"动脉硬化"症。此"病"完全是人为造成的,可导致河水水质下降,河流生物多样性降低,河水的利用率下降,河流防洪能力下降。治疗河流"动脉硬化"症,应该做到:理性地拆,科学地建。拆,就是要在全面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拆除不必要的硬质护岸;建,就是要以科学的方法推行生态护岸,让河流恢复自然。生态护岸可为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提供良好环境,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减洪补枯,调节水位。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关于河道整治工程对植被演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建设省四国山地砂防工程事务所小山内信智先生通过航片判读和实地调查总结出河道整治工程对植被的演变具有明显诱导作用的结论。施工初期浅滩几乎是裸地 ,10a后 ,在护岸工程 (翼墙 )背面和护岸附近比较稳定的地段自然地形成了木本植物群落。由于护岸工程的布设和洪水影响。河道植被也发生了长期或者短期的变化。河道固定化 ,滩涂有植物演替。低水护岸工程阻断水与植被之间的联系 ,使植被向旱生植物群落演替。但浅滩植被有被高水位淹没现象。因此 ,在探讨河道内的植被保护问题上 ,建议尽量不采用低水位控制 ,若必须采用 ,河道的设计宽度要超过最高水位宽度 ,这样有利于河道内植被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京杭大运河嘉兴运河新区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明确功能定位、调整河道线型、适当修整断面和改变单一护岸形式、丰富植物种类与层次等生态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北京郊区两种生态护岸方式温湿度效应对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生态护岸是河流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护岸区域小环境出发,以怀柔区怀九河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一渡河段及四渡河段抛石+植物、浆砌石+大块石+植物两种生态护岸作为监测对象,以生态护岸上近水边和护坡处游人休闲活动区域作为监测点,对监测点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实地监测。结果表明生态护岸设计结构的不同对游人活动区区域小气候温湿度的影响不同,从而影响到人体的舒适度。从环境角度探讨了生态护岸的设计,以人为本,为探索新的治河理念及生态护岸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观点,对今后生态护岸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潮白河上游生态护岸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北京地区潮白河上游河流河岸断面和岸坡形态,将河岸断面分类为V型、U型、漫滩型,根据岸坡坡度、岸坡高度,分析得出北京市适宜的可采取生态护岸措施的岸坡,并提出相应的生态护岸措施,同时进行柳桩护岸、石笼护岸及堆石护岸3种生态护岸的实例设计,为北京市山区河岸生态修复和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流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河道的综合治理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点。通过分析城市河道在生态型护岸工程和景观设计2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我国城市河道整治应注意的问题,力求为我国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和恢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国外缓冲带护岸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潮  刘劲 《水土保持通报》2010,30(6):145-147152
河岸带是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带,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通过对各国缓冲带护岸技术的引进和生态设计思想的借鉴学习,提出了适合我国的河岸带护岸的设计过程、方法及原则,并介绍了国外常见的护岸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城市河道生态型护岸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9,自引:2,他引:59  
国内生态型护岸技术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是单纯利用植物护岸 ,一是植物护岸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护岸技术。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生态型护岸技术 ,着重介绍了国外常用的土壤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其主要形式 ,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河道生物护岸技术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护岸技术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质净化功能于一体,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简要总结生物护岸的发展历史,讨论生物护岸的防护原理,着重介绍生物护岸的主要形式及其适用性,并结合现状分析当前国内生物护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