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樟子松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影响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Litv.)硬枝和嫩枝扦插的内在因子(母树年龄、插穗来源以及采条时间等)和外在因子(激素种类、浓度、扦插基质、营养液及温湿度等)进行了广泛研究,选出了樟子松扦插的最佳处理方法,其硬枝扦插成活率达63.3%,嫩枝扦插成活率达78%。扦插成活苗的大田移植成活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2.
猬实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猬实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珍稀野生花木,为国家级保护植物,研究表明,嫩枝扦插是其繁殖的主要途径,选择ABT2^3生根粉和NAA,用100~200ppm浓度处理插穗生根率达74.0%~77.8%种穗部位与生根率成正比,使用珍珠岩为扦插基质,温室扦插苗应在气温高于10℃的室内越冬,露地扦插苗在床内覆土越冬保苗率及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自1994年至2002年通过对44种丛生竹(含混生)不同枝条类型、粗度、母竹年龄、扦插方式、扦插时间及插后管理对成活率的影响分析得出:不同竹种、不同枝条类型、不同扦插方式间的扦插成活率表型差异主要受竹种本身遗传效应的影响;主枝的扦插成活率极显著高于一级次生枝;1a~2a生主枝的扦插成活率极显著优于3a~4a生主枝;主枝粗度大于1cm的竹种其扦插成活率极显著高于主枝粗度小于1cm的竹种;主枝斜埋的扦插成活率极显著高于平埋;在自然条件下,竹主枝的扦插繁殖以春、秋季为好,但夏季在进行适时浇水和遮荫的条件下,也能获得较高的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1~2a生的绿竹粗枝和细枝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a生绿竹粗枝扦插育苗成活率比细枝扦插育苗成活率高73.7%,1a生绿竹粗枝扦插育苗成活率比2a生细枝扦插育苗成活率高35.75%,故绿竹扦插苗宜采用1a生粗枝为插穗。同时,绿竹扦插育苗成本仅为母竹分蔸育苗的10%~13.3%。因此绿竹粗枝扦插育苗是解决大面积营造绿竹与苗木不足的矛盾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5.
提高桂花扦插育苗成活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花是木犀科常绿乔木,花香味浓,属于传统的名贵花木。采用传统的繁殖方法,生长缓慢,成苗率低。通过自制的生根剂和叶面营养液,在不同季节扦插桂花,对扦条的长度、喷雾次数等采用与常规处理不同的措施,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试验,前者显著提高了桂花扦插成活率,是快速培养桂花幼苗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杨树秋季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秋季扦插育苗,采用不同处理措施,以扦插时间和插穗规格处理试验效果明显。经方差分析,苗高、地径和成活率差异显著。秋插最佳处理组合为:扦插时间10月30日 插穗规格20cm 浇水,迎春5号杨苗高、地径和成活率比春插分别提高34.8%、22.2%和3.2%。秋插最适宜温度为3.4℃左右。地温(5-20cm)为0.6-1.1℃。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进行了华南厚皮香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激素浓度及处理时间,不同扦插方式,不同扦插基质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3月扦插成活率最高,采用ABT 6号生根粉150 mg/kg浓度处理2 h能明显提高扦插成活率,容器袋扦插可大大提高扦插成活率,两种扦插基质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
单雁芳 《绿色科技》2014,(8):117-118
对山西省雁北地区的杨树扦插苗扦插立地条件及扦插时间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好的立地条件对扦插成活率及生长量影响很大,在土壤条件比较差的河滩地,扦插时间延后于正常经验时间可大大提高成活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油橄榄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技术进行油橄榄育苗,同时选用不同枝龄及部位的扦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年生枝和萌蘖枝能使成活率分别提高到85.4%和100%;扦插时间选择4-10月期间,对提高成活率有利。  相似文献   

10.
以蚬木林天然更新的幼苗营建其采穗圃,用其插穗进行扦插季节、扦插基质、插穗类型对蚬木扦插繁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扦插对蚬木始生根时间、成活率和苗高有显著的影响;春季扦插始根时间早,为43天,成活率最高,达99%;夏季扦插成活率最低,为89.7%。在广西桂中南平均气温最冷月(1月)用纯黄心土和黄心土80%+细沙20%作为基质扦插成活率均较高,分别达98.12%和95.67%;而平均气温最高月(7月)用纯黄心土作为基质扦插成活率为72.22%,用黄心土80%+细沙20%作为基质扦插成活率仅24%,扦插成活率较低。蚬木不同类型插穗扦插对始根时间和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半木质化有顶芽和完全木质化无顶芽的插穗成活率较高,分别达98.90%和98.75%,比嫩枝插穗成活率增加6.45%和6.30%,但始根时间比嫩枝插穗迟了7天。嫩枝(未木质化)、半木质化有顶芽、完全木质化无顶芽3种类型插穗均可用于蚬木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全光照喷雾技术。进行了天目木姜子嫩枝扦插繁育探索。选用不同扦插基质、不同浓度的IBA生根粉、不同木质化程度的插穗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珍珠岩基质中,选用未木质化的顶芽做插穗,对插穗进行留半叶和摘心处理以及扦插用200mg·L^-1的IBA速蘸处理时,其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了85.7%。  相似文献   

12.
滨海盐碱地柽柳扦插育苗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选择合理的柽柳扦插育苗技术,在东营市中部和北部沿海地区进行了扦插育苗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插穗长度和粗度是影响扦插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的主要因素,插穗长15~20cm、粗≥0.50cm育苗效果较好。覆盖地膜可明显提高扦插育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且随土壤含盐量增加,效果越显著。同时,该文总结了用1年生扦插苗培养柽柳大苗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从生物培育技术角度分析介绍了利用喷雾设备提高红皮云杉在全光条件下扦插成活率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一品红品种‘安琪’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扦插方式、不同扦插季节、不同激素处理对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于花泥中进行嫩枝扦插,插条生根率可高达92.4%;春夏季插条生根率要比秋冬季高约20%,插后生根时间缩短10 d;100 mg/L NAA 100 mg/L IAA的激素组合处理休眠枝16 h,扦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顶果树扦插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顶果树半年生优势苗作为采穗母株,研究了不同截干高度对母株萌发枝条数量的影响,以及适宜插穗扦插生根的 IBA(吲哚丁酸)浓度和扦插时间。结果表明:采穗母株截干高度为20~30㎝时,萌发枝数更多,也就是能够获得更多的插穗;不同浓度的 IBA 对插穗的生根影响显著,其中以800~1000㎎/L 为适;扦插时间也影响插穗生根,一年中以3~7月扦插为适。  相似文献   

16.
王德惠  孔德刚 《林业科学》1989,25(4):340-346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考查链锯锯木参数中的切削速度,同名齿进给量,锯口长度和进锯角变化对锯切指标的影响,得出了上述参数影响锯切指标(切削力、锯木功率。锯木生产率、单位锯切功)的方差分析结果,进一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含有主要影响因素的各锯切指标的回归公式,对链锯设计与计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沈瑞珍  王喜平 《林业科学》1991,27(3):238-245
试验表明:刀片刃角β、刀片滑切角α、切割速度v及果柄直径d是影响果柄切割阻力P的主要切割参数。本文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法,通过对油松果柄切割阻力进行的室内试验,建立了油松果柄切割阻力的数学模型P=f(β、α、v、d);进而对切割参数进行了优化,为合理设计切割式球果采摘机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森林采伐对迹地径流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实验方法,对针阔混交林地实施不同方式森林采伐作业后,迹地和径流量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样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皆伐对迹地径流量变化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9.
本详细论述了山河屯林业局在天保工程实施后木材产量大幅度调减的情况下建立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的办法,该办法彻底改变了过去的生产与销售脱节、产品与市场脱节的做法,实现了木材从采伐、量材、造材、选材与市场要求接轨,与职工工资挂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桂花4个品种群中金狮桂、早籽银桂、朱砂丹桂、大花佛顶珠在不同季节、不同质量浓度NAA、IBA、IAA下扦插成活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夏秋3个季节中,桂花夏季扦插胜于春季和秋季。在4个品种当中,扦插成活率最高的是大花佛顶珠,其次是金狮桂、早籽银桂、朱砂丹桂。在使用的激素中,以IAA效果较好,IBA、NAA效果次之,植物生长激素浓度又以100×10-6的效果优于50×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