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鸭场曾有多批雏鸭发病,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在10%~50%,经江苏农学院王永坤教授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此病的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播快、发病日龄小、死亡率高。为了及早制止此病在我场的传播流行,我们迅速采取了综合性防制措施,较快地控制了该病,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鸭病毒性肝炎(DH)是危害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的病毒性传染病。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上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有Ⅰ、Ⅱ、Ⅲ三个血清型,国内各地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经鉴定均属Ⅰ型。该型的特征是传播快、发病急、死亡率高,剖检肝脏有明显出血点和出血斑。鸭场一旦发病,小鸭的死亡率有时可高达90%以上,这对养鸭业的影响较大,所以建立一套成熟的综合防治措施具有重大意义。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发生于1~3周龄的雏鸭,以10日龄的雏鸭最多,成年鸭可隐性感染而不呈现症状,特别在孵化雏鸭的季节里,雏鸭群能迅速传播本病。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  相似文献   

3.
鸭病毒性肝炎(Virus hepatitis of ducks,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肝脏肿大并有出血斑点。此病潜伏期短,传播迅速,发病日龄小,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鸭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对本病的综合防制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死亡率非常高,给养鸭业带来严重损失,我场在1987年4月—7月份之间暴发了此病,发病共计5900余只,死亡3750余只,占发病量的65%,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对此病报道很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2010年3月份,我单位购进100只1日龄雏鸭,饲喂条件适宜,雏鸭精神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肝炎为雏鸭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其特征是肝肿大并有出血斑点。此病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给养鸭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主要侵害3~20日龄雏鸭,成年鸭及其他家禽不感染。1998-07-10我县胡坊镇某养鸭专业户购进刚出壳雏鸭2 200只,几天后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前后死亡1 109只,现将发病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结果 11日上午雏鸭开食饮水,12~13日一切情况正常,14日下午部分雏鸭不食,晚上即死亡56只,15~16日出现死亡高峰期,15日死亡427只,16日死亡465只。养鸭户即求诊于镇兽医站,遂会同县兽医…  相似文献   

7.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的传染病。肝脏的病变特征是体积增大和有出血斑点,病鸭常常表现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的特征姿态,开始发病时的死亡率能高达90%以上,造成很大损失。2005年10月,山东寿光某鸭场3周龄的雏鸭突发疾病,死亡达21%,经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后不见好转,随后带雏鸭到我中心诊治,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初步判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2010年3月,本公司研究所购进100只1日龄雏鸭,饲喂条件适宜,雏鸭精神状态良好,饮食粪便均正常,但在17日龄时突然有5只雏鸭相继死亡。  相似文献   

9.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和死亡率高为特征。1病原鸭肝炎病毒(DHV)。2流行特点该病毒主要侵害出壳2~3天到3周龄的雏鸭,发病率可达100%。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以上,7~21日龄死亡率达50%左右。4~6周龄  相似文献   

10.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3周龄以内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有3种血清型,即Ⅰ、Ⅱ、Ⅲ型,我国主要流行的是Ⅰ型.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3~25日龄的鸭最易感,发病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1病原鸭肝炎病毒(DHV)。2流行特点主要是出壳后2~3天到3周龄的雏鸭发病,发病率可达100%,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以上,7~21日龄死亡率50%左右。4~6周龄也有发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型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以肝脏肿大和出血斑点为病理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具有传播迅速、高度致死性等特征。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最高死亡率可达90%~95%,几乎各养鸭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是严重影响养鸭业发展的疾病。因此加强对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笔者遇到一起雏鸭病毒性肝炎感染的病例,现将发病情况和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其特点是病鸭日龄小、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本病常给鸭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鸭。成年鸭也可感染,但不发病,而是此病的带毒者。被病毒污染的鸭舍、饲料、饲养用具、水、人员、车辆等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鸡与鹅都有抵抗力。有人用本病毒给1日龄和1周龄的雏火鸡接种,引起发病,出现本病症状、病变和血清中和抗体,并能从雏火鸡中分离出病毒。通过咽和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病雏鸭及带毒成年鸭,病愈康复鸭的粪便中,能够继续排毒1~2个月。鸭蛋内不传递病毒。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多数在冬季或早春暴发。  相似文献   

14.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可达90%以上,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本文通过对某鸭场发生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雏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周龄内雏鸭,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几年来,雏鸭病毒性肝炎在我省流行普遍,为了解详情,我们对上虞市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及防治进行了调查,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雏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主要侵害3~15日龄的雏鸭。此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极高,易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介绍一剂中药的方剂,可以有效地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1组方板兰根100g,菌陈70g,菊花50g,龙胆草、川楝子、香附、钩藤、栀子、大黄各40g,甘草30g。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试验吴小林(江西省畜牧水产学校330200)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一月龄以内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潜伏期短,发病急剧,传播迅速,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1993年以来,我校附近几个乡镇的养鸭户...  相似文献   

18.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日龄为1~3周龄,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明显出血点和出血斑,出现神经症状。近两年来,该病在长泰县发病率不断升高,造成雏鸭大批死亡,生产性能降低,给养殖场(户)带来巨大的经  相似文献   

19.
肉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迅速且死亡率高.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仅感染雏鸭,以10~ 15日龄雏鸭发病最多,死亡率可高达90%,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为让广大肉鸭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防患未然,对该病有个明确认识,笔者特将此病的发病及诊断情况总结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雏鸭的一种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传染病。自Lcvin等于1945年春季观察到鸭雏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并于1950年首先在鸭胚中分离出鸭肝炎病毒(DHV)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先后报道了此病。我国黄均健(1963)最早报道在上海某些鸭场曾发生过DVH,随后许多省市也相继报道了本病的发生。1989年黑龙江省某县的两个养鸭场发生雏鸭大批死亡之后,来我所求诊。经笔者初步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这两个养鸭场于1989年8月分别由某地引进樱桃谷鸭一日龄鸭雏1500只和17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