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L-乳酸是动物体内自然的代谢产物,其作为酸化剂添加在饲料中,不会在动物体内留下有害物质.而D-乳酸不能在体内代谢,动物食用过量会导致酸中毒.L-乳酸可有效改善动物肠胃的微生物环境,抑制病菌,激发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抗应激能力、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产性能,降低胃肠道pH,促进有益菌繁殖,有效防止消化道疾病.  相似文献   

2.
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补充动物体内酶原的不足,提高畜禽生产性能。饲用酶是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之一。1饲用酶在畜禽养殖中的作用1.1提高饲料中非淀粉多糖和蛋白质利用率动物体内存在的酶,对某些营养物质不能起到降解作用,所以必须在饲料中添加专一的酶来提高这些营养的消化率。例如谷类饲料中的非淀粉多糖,在单胃动物消化道前端不能被利用,如果加入专一酶制剂使其分解,就可使饲料中潜在的能量发挥作用。1.2提高饲料中磷、钙等的利用率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大部分以植酸或植酸盐的形式存在,植酸可与钙、镁、铜…  相似文献   

3.
植酸及其盐在动物体内起着抗营养作用,能够降低饲料利用率,提高饲料成本.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使动物有效利用饲料中的磷,减少磷的排出,减轻环境污染.综述了植酸酶的来源、作用机理以及应用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制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微生态制剂的概念目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名称众多,彼此交叉,现将有关概念介绍于下.1.1 饲用微生物生长促进剂(Miorobial-growth Promoters).是指食入动物体内,参与肠内微生物平衡的、具有主要为直接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及其生长速度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培养物.1.2 益生素(Probiotic).其意与抗生物质(Artibiotic)相反,在动物生命活动上起着相互补益的共生作用,所以有的把Prbiotioc译为“益生素”、“促长素”、“利生素”等.它是指食入动物体内参与肠内微生物平衡的,具有主要直接增强动物肠内微生物群落的阻碍作用,或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来预防疾病,而间接起到促进生长作用和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的、活的微生物培养物.  相似文献   

5.
复合酶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酶制剂因其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等多种酶,能将摄入体内而不能被机体充分吸收利用的原料和饲料成分降解成小分子物质,利于动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这类新的饲料添加剂,1995年4月11日至1995...  相似文献   

6.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饲料来源,而粗饲料中的各种纤维物质不能被宿主动物直接利用,而是先通过瘤胃内微生物的发酵形成挥发性脂肪酸(VFA)后才能被宿主动物作为能源物质吸收利用.某些粗饲料原料由于质地粗硬、适口性差,导致反刍动物对其利用率降低,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从改善饲料纤维物质的营养特性及提高瘤胃微生物降解纤维物质的能力两个角度出发,对如何提高饲料纤维物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饲用酶添加剂能直接补充动物特别是幼龄动物体内消化酶源的不足,有效消除饲料中存在的抗营养性因子,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增强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减少动物体内矿物质(主要是磷)的排泄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及有抗应激、预防胃肠道疾病等功效.其作用显著、安全、效益高,近年来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养殖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饲用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生物活性物质,容易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其功效.因此,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相似文献   

8.
磷是动物营养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矿物质元素之一,既是机体的重要结构成分,又参与体内许多生理生化过程,发挥着其他任何元素不能替代的作用。但是磷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由饮水和饲料供给。单胃动物常用植物性饲料中60%-80%的磷是以植酸及其盐类形式存在。以这种形式存在的磷很难被单胃动物利用,而且植酸也影响其他养分的利用,所以植酸被视为一种抗营养因子。植酸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磷的利用率;降低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影响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利用率;影响消化酶的活性等几方面。大量试验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显著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作为畜禽必需的营养性添加剂,用量甚微,作用巨大,可平衡饲料养分,提高饲料利用率,直接对动物发挥营养作用。本文对维生素的分类、在反刍动物体内的消化特点以及其对反刍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动物营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单以粗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来决定某种蛋白质饲料的营养价值已显得十分片面,特别是蛋白质的消化代谢率、生物学效价和可利用氨基酸概念的提出和应用使这种评价方法受到严重的挑战。在畜禽用蛋白质饲料中,鱼粉中的赖氨酸在家禽体内的利用率为89%,而在生长育肥猪体内的利用率为88%;就赖氨酸而言,鱼粉在生长育肥猪体内的消化利用率为93%,豆粕在生长育肥猪体内的消化利用率为88%。综上所述,不同的畜禽对同一饲料的同一种氨基酸的消化利用率有所不同,不同饲料的同一种氨基酸在同一种畜禽体内的消化利用率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复合酶制剂的生理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酶制剂是将生物体内的酶提取加工后的产品,近年来,酶制剂作为一种绿色促生长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复合酶制剂,能有效改善动物对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植物细胞壁材料的消化和吸收,以及对蛋白质和淀粉等的利用,从而提高动物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减少粪尿排出量,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利用糖萜素饲喂产蛋鸡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畜牧业,畜禽专业化和规模化饲养不断发展.为预防畜禽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大量的抗生素被用作饲料添加剂.饲料中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剂,能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破坏动物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同时,抗生素等药物在畜产品中残留,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国内外极为重视天然抗病促生长类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糖萜素是以糖和三萜皂甙为主体研制而成的纯天然绿色产品,可取代抗生素用于畜禽饲养.为验证糖萜素饲喂畜禽的效果,笔者于2000年夏季进行了利用糖萜素饲喂产蛋鸡的试验,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由于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纤维素等动物难以消化吸收的物质,因此利用率低。通过加工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秸秆适口性,从而提高其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本文主要概括了近年来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饲料化加工利用技术,旨在提高畜牧生产中秸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酶制剂是将生物体内产生的酶经过加工的产品。目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各种酶制剂的主要来源。随着近代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展,利用微生物酶制剂来提高饲料利用率、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动物的消化能力等已引起饲料工业的高度重视。国外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饲用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逐步开始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我国酶制剂在饲料中的使用率仅占10%,而欧洲发达国家90%的饲料都使用酶制剂。酶制剂饲料添加剂不仅具有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防治疾病等作用,而且可替代抗生素的添加,减少了动物体内药物残留和产生耐药性等副作用,是一种绿色环保型饲料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枯草芽孢杆菌为大多数动物肠道中的过路菌群,被世界各国列为允许在畜禽体内使用的益生素生产菌种。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枯草芽孢杆菌以其内生孢子进入动物消化道内虽然不能增殖,但能迅速生长发育并分泌活性很强的胞外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糖苷酶等多种酶类,同时还产生降解植物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这些活性酶直接作用动物消化道的“酶池”,降解饲料中相应的营养成分,提高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化,从而提高蛋白质和能量的利用率,降低料肉比。间接作用是这些活性酶刺激机体本身酶的…  相似文献   

16.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饲料来源,而粗饲料中的各种纤维物质不能被宿主动物直接利用,而是先通过瘤胃内微生物的发酵形成挥发性脂肪酸(VFA)后才能被宿主动物作为能源物质吸收利用。某些粗饲料原料由于质地粗硬、适口性差,导致反刍动物对其利用率降低,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从改善饲料纤维物质的营养特性及提高瘤胃微生物降解纤维物质的能力两个角度出发,对如何提高饲料纤维物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合理使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饲料是配合饲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使用技术不仅关系到饲料成本,而且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生产性能.与植物性蛋白质相比,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平衡,利用率高.而一些动物副产物蛋白质质量变异系数较大.我国已于2004年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乳及乳制品之外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农业部令第40号). 动物性蛋白质的产品质量与其来源、加工方法、加工工艺、保存条件等方面密切相关,而针对一些质量较差,营养素含量不平衡的原料应利用原料间的组合效应来提高其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酶制剂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动物体内几乎所有反应均需在酶的催化下完成.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弥补动物机体内源酶的缺陷或不足,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畜禽生产.  相似文献   

19.
植酸(Phytic acid)和植酸盐(phytate)是谷物饲料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磷是畜禽营养物质中功能最多的营养素之一。家畜必须从饲料中得到充足的磷,才能维持正常生命和生产活动,绝大多数单胃动物(猪、鸡等)不能充分消化利用植酸(Phytic acid)和植酸盐中的磷,必须在饲料中添加无机磷酸盐。这不仅增加了饲养成本,且不能被动物消化吸收的磷的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植酸盐能络合某些营养物质,降低其在单位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率,因此也被看作是抗营养因子。这些负面的影响也解释了植酸对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ph…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酶可以降解植物细胞壁,释放胞内养分,并将其中的一部分纤维素降解为动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葡萄糖,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该文系统地介绍了纤维素酶的结构及降解纤维素的机理和影响饲用纤维素酶活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