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向大家介绍四种贮藏果树种籽的方法,供参用: 一、密封贮藏法:种子充分干燥后,放入罐、瓶、筒等容器中,用盖盖好,并用蜡封严,放于阴凉处,可保持较长期发芽率。二、沙藏法。小雪后土壤封冻前,选择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背风阴凉处,挖60—90厘米深的坑或沟,长宽以种籽数量而定。底部铺10厘米厚的湿沙,沙之湿度以手握成团而手指缝内不滴水为宜。大粒种籽用20倍湿沙混合后放入沟(坑)内;小粒种籽用40倍  相似文献   

2.
1 夹沙贮藏法。选择地势高、干燥、排水良好、背风阴凉的地方挖贮存沟。沟深1米左右,宽不超过30厘米,长度视粟果数量而定。用湿沙(粗沙子,含水量在8%~10%)与板栗分层贮存。如果栗果贮存量少,可将栗果与沙混合放入深60厘米,直径30厘米圆坑里也可。放好后,上面盖土30厘米左右,再盖上草。贮藏期间要经常检查沙子湿度,前期宜干些,中后期防止表层湿沙干燥,使板栗含水均匀,立春后防裂口萌芽。  相似文献   

3.
《蔬菜》1989,(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根据乙烯是结球白菜贮藏中脱帮等损耗形成的主导因素,温度是影响乙烯产生和作用的重要因素、以及晒菜不利生理效应原理,提出了结球白菜贮藏新技术。新法贮藏白菜明显降低损耗,经济效益明显。大白菜传统贮藏方法是在立冬前砍菜,晾晒3~5天,修整后堆放在窖口预贮。小雪节前,天气骤冷时入窖。入窖初期,紧倒三遍加强通风、透气、散热,以后隔10—15天倒一次,贮藏3个月,损耗30—40%。这种  相似文献   

4.
李莉  李茜 《蔬菜》1999,(12):21-21
大白菜的贮藏方式较多,但多以窖藏和通风贮藏库贮藏为主。这两种贮藏方法中的管理关键是通风和倒菜,通风是引入外界干燥新鲜的空气,排出库(窖)中的温热气体、维持贮存环境中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倒菜是交换菜棵的位置,目的是排出菜堆中的湿浊气体,并摘除腐烂的菜帮菜叶,清洁环境。大白菜的贮后管理一般分为3个阶段:一、前期管理这段时间为立冬到冬至。此期外界气温、库(窖)温、菜体温度较高,白菜本身的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受热脱帮腐烂、所以入窖初期要以防止白菜伤势为主。一般每隔3-4天倒1次菜、倒菜时要按层次倒放,同时轻轻抖…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结球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R.)早熟杂种G在0°、5°、10°和15℃下贮藏,对外源乙烯处理的反应及乙烯的释放量。结果表明:1.结球白菜贮藏中,只有当乙烯存在达到作用浓度时才会发生脱帮。乙烯致脱帮的作用会因温度提高而显著加剧。2.商品率的降低因外源乙烯处理而加剧,并显然与脱帮相关。3.结球白菜贮藏中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显然随温度上升而增高,并随贮藏期延长而降低,但在贮藏后期均有上升趋势。4.结球白菜贮藏中的乙烯释放量较低,其变化幅度由0℃,0.021±0.013μl/kg·h,至15℃0.142±0.092μl/kg·h。并显然因机械伤而增高。5.结球白菜贮藏中的呼吸强度0℃为2.93±0.83ml/kg·h,15℃达13.28±2.20ml/kg·h呼吸强度因外源乙烯处理而增高。  相似文献   

6.
朱广凯 《蔬菜》2006,(12):32-32
大白菜是冬季贮藏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用菜窖贮藏大白菜不仅费工费时,若管理不当还容易引起大白菜冻害,或受热腐烂,可采用新法贮藏。具体方法是:大白菜收获后,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将地面平整好,适当喷洒些水,然后把大白菜挨个竖码好,再用塑料薄膜覆盖,同时用能增温保温的玉米秸或稻草压好,白天晴好天气时将塑料薄膜掀开,让白菜散散水气,然后再封好即可。这样贮藏大白菜不仅省时省工,且白菜不易腐烂,还可使菜心增重。农民朋友不妨一试。蔬冬季贮藏大白菜新法@朱广凯$河南省太康县逊母口镇政府!461434  相似文献   

7.
菜业资讯     
《蔬菜》2010,(9)
<正>天津市北辰区津北蔬菜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紫帮绿叶白菜菜篮子里常见的大白菜不再仅是白帮绿叶。坐落于天津市北辰区的津北蔬菜研究所以天津传统大白菜和紫甘蓝杂交的紫帮绿叶大白菜培育成功,市民的菜篮子将变得更加丰富。紫甘蓝中富含花青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紫帮绿叶大白菜比普通大白菜含有更多的花青素,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
气调包装蔬菜贮藏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超  彭莉  王天文 《北方园艺》2015,(7):119-123
以番茄、白菜、萝卜为试材,研究3种蔬菜不同贮藏过程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未包装蔬菜贮藏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自发气调包装低温贮藏蔬菜的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变化趋势随贮藏时间延长呈波状起伏。3种蔬菜在贮藏中亚硝酸盐含量番茄最小,白菜次之,萝卜最大;硝酸盐含量番茄最小,萝卜与白菜硝酸盐含量接近,二者约为番茄的100倍。3种贮藏方式中,亚硝酸盐含量以包装蔬菜低温贮藏最小,包装蔬菜常温贮藏次之,未包装蔬菜亚硝酸盐含量最大;硝酸盐含量方面未包装白菜贮藏过程中明显高于包装白菜,3种贮藏方式对番茄和萝卜的硝酸盐变化影响没有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9.
正大白菜是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占秋、冬、春菜播种面积的40%~60%。1贮藏特性大白菜喜冷凉和湿润的贮藏环境,其营养贮存器官叶球部分,是在冷凉湿润条件下形成的,因此贮藏时要求低温条件。大白菜心叶的冰点温度为-1.2℃,但在-0.6℃时其外叶就开始结冰,长期低于-0.6℃会产生冻害,因此,温度范围在(0±1)℃为宜。大白菜在贮藏中易失水萎蔫,因此要求较高的湿度,相对湿度以90%~95%为宜。  相似文献   

10.
侯宝亮  王晨光 《蔬菜》1991,(5):19-20
一、选菜要求 1.栽培上要求贮藏大白菜要比正常上市白菜晚播1一2天的高畦直播方式为宜,并从苗期开始就必须跟踪强有力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尽量做到不上病。在砍菜前一个星期停止浇水。当前品种选择要求叶片和菜帮浓绿较厚的北京106号及农家品种抱头青较好。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软腐病又叫“腐烂病”、“烂疙瘩”、“脱帮”等,是北方大白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在田间,可造成白菜成片枯死,在窖内,可引起全窖腐烂,一旦防治失时,损失严重。1病状大白菜软腐病多在白菜包心期开始发病,在贮藏期间也可引起腐烂。田间发病,一般先从包心期开始,初期病株外叶顶端边缘中午呈萎蔫状,早晚可恢复,随着病情的发展,以后逐渐发展到全叶,这些外叶难以恢复而瘫到,造成脱帮,露出叶球。叶基部和根颈处的心髓变成灰褐色,并形成粘稠物,植株易被碰到,臭气四溢,称作烂疙瘩,有的病株先从外叶边缘和心叶顶端开始腐烂,逐渐向植株下部蔓延,最…  相似文献   

12.
白菜类软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菜软腐病又叫腐烂病、脱帮等,与白菜病毒病、白菜霜霉病合称大白菜的三大病害,主要危害大白菜。白菜软腐病在全国均有发生,尤以南方发生较重,不仅发生普遍而且危害期很长。在田间、贮运期以至市场上都能引起腐烂,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白  相似文献   

13.
殷莉 《中国果菜》2005,(6):35-35
大白菜,又名结球白菜、黄芽白或包心白。它是我国南北秋、冬、春季大量栽培和供应的主要蔬菜,也是我国大规模贮藏的重要蔬菜。不同品种的耐贮性和抗病性各不相同。一般而言,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青帮类型比白帮类型耐贮,青白帮类型介于二者之间。1、贮前处理1.1采收1.1.  相似文献   

14.
冬前话贮菜     
要想贮好菜,保证蔬菜新鲜度,尽量减少损失,就必须采用科学的贮菜方法。一、贮藏大白菜。①窖藏:外界温度允许条件下晚下窑,但不可将已受冻之白菜立即入窖,否则易导致烂窑。入窖前要严格精选(除去病株,虫害株等),大白菜入窖以后应采取架武单摆或多层摆放。其间勤倒,通风散热,防止伤热腐烂。②埋藏:选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处挖沟,沟深可据气  相似文献   

15.
赵鑫鑫  张云涛  李莹 《蔬菜》2015,(4):21-22
对3个地区、5个大白菜品种的栽培、贮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冬贮过程中,冬储十八斤和北京新3号这2个品种脱帮、腐烂及失水情况较轻,冬贮损失率较低,品质及经济效益均较好,可作为冬贮型白菜的主栽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 埋藏 选干燥、背阴、凉爽的地方,挖直径60cm、深80~100cm的圆坑,坑底铺20cm厚的湿润河沙,倒入果实约50cm厚,上面再盖20cm河沙。以后随气温下降增加盖沙厚度,最后盖土高出地面。冬季注意打扫积雪,防止积水。山楂收获较晚,果实含水分少,埋藏后一般不需其它管理,随用随取。 2 塑料袋贮藏  相似文献   

17.
袁朝 《西北园艺》2001,(6):43-43
(1)插穗贮藏。秋后,先将插穗50~100根捆成一捆,用泥浆粘插穗两端。根据插穗多少挖一个深80厘米的坑,底层铺10厘米厚的湿沙,将插穗摆放一层,顶芽向上,上覆一层10厘米厚的湿沙,再摆放一层插穗。当摆到离地面20厘米时覆湿沙,上面用草帘加盖。如果坑大时,可放几个通气把,增加透气性能。沙粒不宜过细,沙子的湿度以手握成团为宜。  相似文献   

18.
板栗贮藏方法答河南省新安县读者葛振威在沙藏前先用清水河漂洗去不成熟或风干的栗果,然后与湿沙混合(沙的湿度以保持含水量10%左右为宜),混沙比例为1份板栗2份河沙,拌后放入贮坑内;一般贮坑深60cm、宽40cm,坑的长度可根据所需藏板栗的多少而定。入贮...  相似文献   

19.
多粘类芽胞杆菌ZF197对白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露地大白菜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白菜茎基腐病病原菌白菜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生防细菌ZF197,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多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大白菜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其对白菜茎基腐病防治效果,并鉴定其在白菜根部的定殖能力;通过酶学试验和抑菌谱试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采用三明治法测定其发酵液的最适培养基和发酵时间。结果表明,菌株ZF197为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对大白菜离体叶片立枯丝核菌的防效可达82.35%,盆栽防效可达78.57%;该菌株可在白菜根部稳定定殖,处理20 d后定殖量趋于稳定,保持在2.37 × 105 cfu ? g-1左右;菌株ZF197具有广谱拮抗作用,能够有效抑制8种病原真菌和6种病原细菌的生长,其代谢过程中有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产生。菌株ZF197 96 h发酵液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最高,可达58.58%;以棉籽饼粉作为碳源的发酵液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将快繁技术应用于大白菜的品种选育,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1 大白菜的快繁技术1.1 试验材料“白菜一号”(杂种一代)与“白菜二号”(雄性不育),均由本所大白菜课题组提供。1.2 试验方法在接种室内用0.1%升汞将种子消毒10分钟,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