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马属家畜和牛常因闪伤前肢,气血郁滞于肩胛内侧而发生里夹气病。发病畜站立时,患肢向外倾斜,呈“稍息”状,行走时患肢抬不高,迈不远,呈前方短步、混合跛,跛行症状随运动而加重。触诊腋窝,病畜疼痛。防止家畜闪伤应不在泥泞道上使役,不打冷鞭。治疗,轻者针取胸膛(患侧放血250mL)、抢风(小宽针)或取同筋、抢风穴。重者,先针取夹气穴,再用方药:血竭40g、川芎40g、乳香75g、没药75g、桔梗40g、续断50g、杏仁(炒)35g、甘草35g、自然铜(醋淬)40g、元胡35g、青皮35g、枳壳40g、玄参35g、五灵脂35g,共为细末,开水冲服。〔山东家畜里夹气病的防治$山…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夹气痛病例介绍杨建有(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畜牧中心,741020)两年来笔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大家畜夹气痛患畜10例,均收到良效。典型病例东泉乡余刘湾村刘某骡一头,于1990年7月因跳沟时不慎造成左前肢夹气闪伤,行走困难,形成三肢跳跃,...  相似文献   

3.
针刺云门穴放腹水,是我国部分地区民间兽医治疗马骡痉挛疝,诊断肝破裂、肠套叠、肠扭转、腹膜炎、胃肠破裂、卵巢癌肿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有时由于针具和术部消毒不严,进针过深或施针过于频繁,使患畜发生肠瘘。笔者曾收治过9例。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云门穴位于脐前2.5~3寸、腹正中线两侧5分处,左右各一穴。云门穴处的腹壁  相似文献   

4.
辣椒散治马骡肠痉挛取辣椒粉、滑石粉各等量,共研末,每次取混合药2g左右,用胶皮球吹入患畜鼻孔内。辣椒散治马骡肠痉挛...  相似文献   

5.
(一)诊断要点股二头肌转位常是向后移动,夹于大转子后方,造成髋关节不能屈曲,病畜在站立时患肢向后伸直。触诊大转子前方有凹陷,股二头肌前支高度紧张,患肢不能他动屈曲和伸展,运动时拖曳前进。有时患肢能不借外力自行复位,但反复发作。 (二)针治取病侧环中、环后2穴,以植物油烧火针,垂直刺入环中穴3~4.5厘米,环后穴2.5~3厘米,留针3~5分钟。 (三) 病例例1 城刘二队一头2岁母驴,素喜踢  相似文献   

6.
良乡工业局,一头青母骡,六岁口,右前肢跛行,有两个月之久,曾经当地兽医站治疗无效。于1964年5月8日来我院就诊,经诊断为闪伤夹气疼,曾以内服中药,针灸抢风穴,胸膛血,并西药局部封闭,皆未达到治愈目的。后改用“红花散”煎湯敷洗患部,并且结合扎里夫气穴,(里夹气,一尺二寸针),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共三剂药,共洗六次即痊愈出院(每日洗二次),现将“红花散”煎湯治愈过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痉挛疝,中兽医称冷痛、伤水起卧、姜牙痛等,是马骡疝痛病中,最多见的一种。笔者从1963至83年,用针刺治疗马骡痉挛疝261例,单纯针刺治愈242例,结合中药,中药方治愈19例。 取穴与配合治疗:取三江为主穴;姜牙、分水、耳尖、尾尖、蹄头为配穴。若针刺后二个半小时,仍无明显效果,则配合用六十度白酒250~500毫升,加水500~1,000毫升,一次灌服。大蒜三、四瓣捣碎,放病畜肛门内。 针灸方法 首找准穴位,剪毛消毒,患畜  相似文献   

8.
血针疗法是用宽针或三棱针,针刺畜体的血针穴位放出适当量的血液,以达治疗疾病的方法。血针疗法具有泻热排毒、活血消肿等作用。家畜暑热或暑湿内郁,侵扰心神,蒙闭清窍,高热神昏的病症,病情急、险恶、称黑汗,还称急性中暑、中暑,黑汗首见《肘后备急方》,现代兽医学称日射病、热射病。常发于肥胖的马骡,其他家畜则发病较少。病情比黑汗轻的称热痛,又称感暑、伤暑,慢性中暑,热痛首见于《司牧安骥集》。黑汗与热痛病因病机均相同,只是强盛程度不同的暑热暑湿之邪侵犯畜体,病情有轻重缓急而已。治法也有异,黑汗治疗宜清热解暑,…  相似文献   

9.
跛痛症是猪的常见病之一,为了探索针刺穴位对跛痛的治疗效果,笔者从1995-2000年采用注射针头针刺(含水针)相关穴位,医治猪的跛痛症106头,其中43头针刺1次治愈;52头针刺穴位配合注射药3~5次治愈;7头无效;4头针刺后术部感染、肿胀,经用药治疗后治愈。1穴位主穴为寸子、涌泉、八字;配穴有百会、耳尖、抢风、后三里。2针法针刺患肢寸子(两侧)、涌泉、八字(两侧),以针刺出血为度。前肢加刺抢风,后肢加刺后三里。①风湿跛痛:针刺上述相应穴位后再用30%安乃近2~6mL(按猪大小定量)注入百会穴,每3天1次;②热毒跛痛(含菌毒性的,如链球菌、猪丹毒等)…  相似文献   

10.
痹症是指畜体外受风、寒、湿邪的侵袭 ,致使经络闭塞 ,气血凝滞 ,运行不畅而引起畜体肌肉、关节疼痛、屈伸不灵 ,甚至麻木等一种常见病。笔者在近几年门诊治疗中 ,将我站老中兽医逯和祥先生传授的气针疗法移植到宠物痹症治疗上 ,收到很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病例介绍 :2 0 0 1年 5月尧都区乡贤街办事处杨某饲养的一只京巴犬 ,主人外出 ,把狗关在一房屋内 ,狗把水龙头弄开了 ,狗被水浸泡了 10多个小时 ,第二天狗卧地不起 ,强迫站立有痛苦感 ,很快又卧下 ,经诊断为痹症。治疗 :取穴 :膊尖、膊栏、抢风、大胯、小胯、巴山六穴一次三穴 ,隔天扎…  相似文献   

11.
风湿症是马骡的常见病,慢性者治愈较难,是使患畜丧失生产能力的主要疾病之一。针灸疗法对本病疗效较好,但传统的艾灸法操作繁琐,目前兽医临床多将针法与灸法分别应用,甚至有存针刺弃艾灸的趋势。为发展中兽医针灸学,我们改进针具,并采用电热吹风机,使针与灸直接结合起来,治疗马骡风湿症8例,获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1 抢风穴 :位于家畜肩关节后方的肌肉凹陷中 ,左右侧各 1穴。用 12 #针头垂直刺入 ;仔猪 2cm ,犊牛 3cm。注射等量的维生素B1和维丁胶性钙混合液 ,仔猪 2~ 4mL ,犊牛 3~ 5mL。次日注射氢化可的松、苯丙酸诺龙等量混合液 ,剂量同上。交替使用 ,连用 4~ 6d。2 百会穴 :位于家畜腰荐结合十字部凹陷处 ,用 12 #针头与驱体垂直刺入 ;仔猪 2cm ,犊牛 3cm。药液剂量同上。在治疗的同时补饲饲料级磷酸氢钙粉 ,仔猪每天 2 5 g、犊牛每天 5 0g。多投喂青绿饲料 ,将病畜置于阳光照射下让其自由运动 ,1周患畜可痊愈。抢风穴主治前肢关节疼痛 ;百会…  相似文献   

13.
运动法治马骡冷痛杨世明(甘肃省渭源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748200)冷痛是阴塞伤于脾胃,引起患畜肚腹疼痛起卧的一种病症,又名伤水起卧、肠痉挛。多因采食冰冻草料,或空腹饮冷水,阴冷伤于脾胃;或天气骤冷,阴塞之气伤于脾胃,凝聚于内,致使阴盛阳衰,气不升降,...  相似文献   

14.
用夹气穴透针结合胀气法对各类大家畜闪伤前胛(俗称抢胛)久治不愈者,具有独特的疗效。笔者积二十多年之经验,每遇此类病畜,用此法治疗,屡治屡验,故特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5.
马骡神经性局部多汗症治疗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曾诊治马骡神经性局部多汗症患畜6例。病畜体温、脉搏、呼吸正常,精神、食欲也无变化。只是出汗不止,出汗部位固定,多呈一侧性。有的在耳根及面部,有的在肩胛部,有的在腰部和臀部等。出汗面积大小不一,患部皮肤潮湿...  相似文献   

16.
穴位的选择:采用“循经取穴法”选离病变部位较近的经络穴位注射。肩肘关节损伤,选主穴:抢风、冲天,配穴:肘配肘俞、前三里,肩胛配膊中、天宗、肺攀。腕关节损伤,选主穴:抢风,配穴膝眼、阿是穴。四肢损伤,主穴:缠腕,配抢风、阴陵泉。荐髂关节损伤,主穴:肾...  相似文献   

17.
破伤风是危及马骡等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应用破伤风血清等药物治疗,已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对于经过较慢,兴奋性较低的患畜治疗效果更好。但是对于恢复期的患畜往往因为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不易缓解而长时间不能痊愈;同时有些牙关紧闭的沉郁型患畜,因开口缓慢不能尽早采食而延长了病程。为了促进恢复期患畜  相似文献   

18.
马骡腰胯痛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常见,几年来,笔者曾遇到15例,其中马8例,骡4例、驴3例,在这些病例中,多数是经其它兽医站治疗无效转入我站诊治的。通过运用中医辩证论治的方法,15例患畜均获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兽医上使用电针麻醉,源原于人医的针刺麻醉。最初是将祖国古代医学针灸术中针刺能以镇痛的作用应用到麻醉上来。这在我国解放之后就有研究,并已用于临床。兽医上有针刺麻醉和电针麻醉开始于1970年前后。我们开始接触的是三阳络组穴的电针麻醉。将三阳络穴与抢风穴列为一组。抢风穴在前肢肩关节后下方,臂三头肌与三角肌之间的凹陷处,与皮肤垂直刺入新针1(1/2)寸。以马为例,三阳络穴是在前  相似文献   

20.
一、对马骡前肢病的治疗在西北高原地区,马骡多发四肢病与蹄病。根据我院58年下半年住院病马来看,此病为13.8%;(仅次于鞍伤)。从58年8月中旬开始,采用中医的穴位加上西医的封闭疗法进行试验。对较重的前肢病与蹄病都用奴夫卡因液封闭患肢搶风穴,经多次试用,证明此法确有优越之处。我们认为穴位封闭,不但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