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俊 《陕西农业科学》2012,58(3):272-273
食用茵液体菌种具有活力强、纯度高,接种后发茵快,缩短茵种发茵时间等特点,经多年在生产中应用,效果显著.为提高食用茵液体菌种生产技术,结合我们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将食用茵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作以介绍,以广大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者.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湖北省食用茵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黑木耳和香菇是该省传统的出口土特产品.近年来.湖北省利用农作物副产品等生产的双孢菇、杏鲍菇等新品种,已成为食用茵的后起之秀,畅销国内外市场.为配合我国食用茵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本文推出菇-稻生产模式,以飨农友.  相似文献   

3.
种是生产的根本,制种是食用茵生产中的基本环节.食用茵栽培,其成败与否以及产量高低,质量好坏,都与菌种质量优劣有关.优质高产的菌种,不但生长迅速,而且抗杂茵性强,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现将自己制种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国家宏观调控及市场引导下,我国食用茵工厂化生产发展迅速。据中国食用茵协会20lO年12月统计.全国已投产和在建的食用茵工厂化生产企业达443家,较2009年上升80%,年产量达6.5×105吨。增幅达62.5%。我国食用茵工厂化生产正由起步阶段步入高速发展阶段。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食用茵工厂化生产的总量并不大.仅占全国各类食用茵总产量的3%.这说明我国食用茵生产还是以千家万户分散性、菇棚季节性常温生产为主,如何解决分散性生产经营的不足。促进其向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安全化生产迈进.仍是我国食用茼产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孙春业  汤锋  岳永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35-16036
分析了食用菌生产中农药使用状况和国内外食用菌农药残留研究现状,并提出了食用茵农药污染的控制或消除措施,为食用菌安全生产和全面提高食用茵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食用茵产业是商洛市潜力大,前景好的新兴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受市场需求量增大的推动,食用茵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食用茵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对商洛食用茵产业现状,良性发展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植物油中加入茵类制成的高档茵香油,不但油变得鲜香可口,而且茵体也会保持原状.可不用烹调直接食用.  相似文献   

8.
一、前景分析 常规食用茵栽培需要在大田里搭建塑料大棚,其投资较大,且占用良田,严重制约了食用茵的规模发展.为解决投资大、占地多的难题,这里特介绍一套"免大棚林间套种食用茵技术",该技术不仅体现了低投资、高效益,而且林下的空间是完全开放的自然环境,因此,长出的食用茵更接近野生的,其品质自然优于大棚内栽培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9.
食用茵在制种期及袋料栽培发茵期的病害防治,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克服病害发生后单纯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的做法.本文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就如何综合防治食用茵制种期病害做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食用茵主要病害包括制种和发茵期主要病害、代料栽培病害及子实体病害等的基础上,阐述了食用茵病虫害为害特点,分析了食用茵发生病虫害的原因。并从树立预防意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及培育优良菌种等方面提出了食用茵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