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玉米高蛋白高赖氨酸新种质的选育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饲养业迫切要求高蛋白质又高赖氮酸的“双高”玉米,我们用高蛋白质种源与高赖氮酸种源杂交,在其后代中分别用选株自交、回交、系内混合授粉等方法结合蛋白质、赖氨酸的测定来选择“双高”优株,并对自交后代进行有关相关性研究。现已选育出一小批蛋白质含量15.79%~22.88%,赖氨酸含量0.46%~0.64%的双高种质;在相关关系分析中证明了籽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蛋白质四种组分分析中证明02基因同样可以调整高蛋白质中四种蛋白的比例,富含赖氨酸的谷蛋白占粗蛋白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上升到40%左右,而赖氨酸含量极少的胶蛋白占粗蛋白的比例由普通玉米的50%下降到20%左右,可以认为,通过遗传育种手段可以同步提高玉米籽粒中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奥帕克-2背景下玉米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奥帕克 - 2背景下玉米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 ,①一般配合力对杂交种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比特殊配合力更重要 ,培育高蛋白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 ,应重点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作亲本 ②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力较高 ,加性方差明显大于非加性方差 ,这说明玉米蛋白质含量和玉米蛋白质含量的杂种优势主要受加性基因影响 ,可在早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登云 《油气储运》2005,(2):18-18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朱登云博士后率领的国家“高蛋白质、高赖氨酸转基因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组合的选育”课题组,经过7年研究,将马铃薯花粉上的一个基因转入玉米,其赖氨酸和蛋白质含量比常规玉米分别提高30%、90%,攻克了国际上一直没有攻克的难题。课题组把研究出的转基因玉米品种中的10个品种,放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内试种,近日经现场测产,其中YC组合667平方米(1亩)产量产达508.6千克,比对照丹玉13增产27.1%.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奥帕克-2背景下玉米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一般配合力对杂交种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比特殊配合力更重要,培育高蛋白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应重点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作亲本。②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力较高,加性方差明显大于非加性方差,这说明玉米蛋白质含量和玉米蛋白质含量的杂种优势主要受加性基因影响,可在早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玉米自交系籽粒物理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 14个高蛋白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籽粒的物理性状和营养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认为 :1)在蛋白质含量 15 11%~ 17 90 %、赖氨酸含量 0 4 9%~0 60 %的高蛋白高赖氨酸玉米中 ,蛋白质含量与赖氨酸含量极显著正相关 ,大幅度提高蛋白质含量 ,能够较易提高赖氨酸水平 ;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品质负相关 ,随着蛋白质含量的提高 ,o2基因对赖氨酸的调节强度下降 2 )籽粒的物理性状与营养品质无显著相关性 ,在提高蛋白质含量和改善蛋白质品质的同时 ,通过选择 ,可以提高硬质度、百粒重、籽粒密度和百粒体积等籽粒的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6.
为快速解决优质蛋白质玉米容重低、易感穗腐病的缺陷,大幅提高优质蛋白质玉米新种质的品质,采用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检测了回交转育的高赖氨酸近等基因系的基因型,确定这些材料确实在o_2位点纯合,对纯合o_2o_2背景下玉米F_1代籽粒进行观察和测定容重,并测定F_2代籽粒产量、容重和赖氨酸含量。结果表明:F_1代籽粒胚乳硬质度存在明显的母本效应;F_2代籽粒赖氨酸含量与F_2代籽粒容重呈不显著负相关;对同一杂交组合的不同近等基因系家系穗行而言,籽粒产量和赖氨酸含量差异均较小,而籽粒容重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杂种优势类群杂交组合近等基因系家系内部F_2代籽粒容重和赖氨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杂交组合Q478×QC72的部分家系组合胚乳硬质度与赖氨酸含量达到了相对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以9个高赖氨酸玉米和2个普通玉米杂交种籽粒样品为材料,用日立L-890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高赖氨酸玉米和普通玉米籽粒中赖氨酸含量进行定量测定。了解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的检测效果是否可以很好的比较普通玉米与高赖氨酸玉米籽粒中的赖氨酸含量。结果表明高赖氨酸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介于0.34%~0.42%之间,普通玉米赖氨酸含量介于0.24%~0.25%,存在显著差异。日立L-890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玉米籽粒中赖氨酸含量与其它传统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样品需求量少,可以较好的在玉米育种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14份来源于美国和我国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配制182个杂交组合,连续3 a分析玉米籽粒蛋白质、淀粉、脂肪、赖氨酸含量4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性状与配合力的关系,为玉米籽粒优质性状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份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182个杂交组合的籽粒蛋白质、淀粉、脂肪含量在3 a间总体上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质、淀粉、脂肪、赖氨酸含量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均明显大于特殊配合力(SCA)。籽粒蛋白质、淀粉、赖氨酸含量的遗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淀粉含量遗传力最高,为71.82%,其次为赖氨酸含量(69.74%),脂肪含量最低(42.83%)。4个品质性状GCA在不同自交系间差异均极显著,其中,籽粒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和脂肪含量GCA效应值较大,赖氨酸含量GCA效应值较小。LH202、郑A88、PHR55和郑H71为亲本组配的杂交组合的品质性状SCA效应值较大,品质较优。玉米籽粒淀粉含量与蛋白质、脂肪、赖氨酸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蛋白质、脂肪、赖氨酸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杂交组合4个品质性状分别与父母本GCA效应值之和、SCA效应值呈极显...  相似文献   

9.
刘有军  王汉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94-6395,6412
为了利用高油玉米花粉直感效应及其与普通玉米杂交的杂种优势效应来改善普通玉米籽粒的品质。通过花期观察,筛选出与高油115花期相遇的普通玉米品种郑单958、富农99-8、豫玉22、农大108和9905-1,分析它们与高油115杂交后杂交当代籽粒的含油量、赖氨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高油115杂交后,普通玉米的平均含油量增加了1.35%,郑单958增加最多,为2.34%;籽粒赖氨酸平均含量提高了0.036%,郑单958提高最多,为0.05%;蛋白质含量也普遍提高。郑单958×高油115是甘肃省遗传效应"三利用"的最佳组合。用高油玉米花粉给普通玉米授粉,能有效提高杂交当代籽粒的含油量、赖氨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0.
普通玉米高油化三利用技术生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试验以不育豫玉 2 2×高油 115、不育农大 3138×高油 115、不育农大 10 8×高油 115和不育豫玉 2 2×高油2 0 2共 4个配套组合为材料对普通玉米高油化三利用技术的生产效果进行了研究。不育普通玉米和高油授粉者种植行比为 4∶2。试验得到了以下结果 :高油化不育普通玉米与同型普通玉米相比 ,4个组合的穗行数均有增加 ,平均增加 0 .34行 ;千粒重、出籽率等性状则基本与普通玉米相同。 4个组合的产量表现为 3增产 1减产。这证实在三利用模式中 ,不育普通玉米高油化以后一般表现增产。另外 ,4个组合的蛋白质、油分、赖氨酸含量均有增加 ,分别比同型普通玉米增加 4 .14 %、32 .0 8%、4 .5 9% ,淀粉含量减少 1.6 %。相关分析表明 ,高油化普通玉米性状的相关性与同型可育杂交种明显不同 ,个别性状如蛋白质和油分之间的相关性质也发生了改变。在同型可育杂交种上二者的相关性为极显著负相关 ,而在高油化的普通玉米上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从整个三利用模式综合分析 ,4个组合3减 1增 ,但幅度很小 ,与同型普通玉米没有明显差异 ;而品质性状的单位面积产量特别是油分的产量明显增加 ,平均增加 4 1.33%。这表明普通玉米高油化三利用模式可以通过配套杂交种的选择 ,在不减产甚至增产的情况下明显改善普通玉米的籽粒  相似文献   

11.
利用5个普通玉米自交系和5个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按Grifing方法4模式配制双列杂交组合,分析了杂交F1代籽粒性状的遗传表现和配合力效应。从平均值看,普通玉米较高赖氨酸玉米在籽粒密度、百粒重和穗粒重性状上普遍为高,而籽粒含水量较低。普通玉米和高赖氨酸玉米杂交F1代籽粒性状介于中间,但明显偏向普通玉米。以硬质粒普通玉米作亲本可以改良高赖氨酸玉米籽粒的缺陷。配合力分析表明,同一亲本在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有很大差异,同一籽粒性状在不同亲本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有很大差异。籽粒密度和籽粒含水量在遗传上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穗粒重和百粒重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12.
普通玉米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普通玉米的10个骨干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成45个组合,分析了10个自交系及其杂交一代的4个主要品质性状(粗淀粉、粗脂肪、粗蛋白、赖氨酸)的杂种优势及其亲子关系.结果表明:玉米4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以粗淀粉含量最强,其次是粗脂肪含量,而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呈现负的杂种优势,且各性状不同组合的杂种优势存在着较大差异;粗淀粉含量、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含量亲子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赖氨酸含量亲子相关性极弱.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3个奥帕克-2(O2)玉米和3个普通玉米自交系进行相互杂交和自交,研究了杂交当代的粒重、籽粒密度和赖氨酸含量的杂交优势表现特点。结果表明,用普通玉米和O2玉米自交系作母本杂交当代粒重较自交有较大优势,并且同类型内杂交优势小于类型间杂交优势;各自交系杂交当代籽粒密度和自交相比优势不大或无优势,只有用普通玉米花粉给O2玉米授粉,杂交当代优势较明显;同类型自交系间杂交当代籽粒赖氨酸含量和自交相比无差异或差异不大,用普通玉米花粉给O2玉米授粉,杂交当代赖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反,可使赖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硬质胚乳奥帕克-2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组间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两个半硬质胚乳奥帕克-2玉米群体(T#-(34)QPMC#-3和陕综5号/O-2C#-0)为试材,采用胚乳硬质度0、1、2、3、4五级分类法,在硬质梯度基础上,探讨了单株赖氨酸产量、籽粒物理性状、营养品质性状的简单相关、典型相关分析,提出了赖氨酸与奥帕克-2主基因及其修饰基因调控体系的关系。结果表明:(1)籽粒物理性状中,硬质度、籽粒密度、百粒重与胚比、百粒体积呈负相关效应;(2)营养品质中,赖氨酸含量、蛋白质品质性状是其核心;(3)籽粒密度(或硬质度)可作为蛋白质品质的间接选择指标;(4)籽粒物理性状、蛋白质品质性状在赖氨酸产量构成中起决定性作用;(5)全籽粒蛋白质品质与胚乳蛋白质品质紧密相关,而与胚蛋白质品质无关,高赖氨酸高油分育种相统一;(6)重视赖氨酸含量、蛋白质品质、百粒重、籽粒密度等性状,对实现半硬质高产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目标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玉米新杂交种龙源201是天水市种子管理站以外引系K12优选系K12-16为母本、自育系源自16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生育期131 d,活秆成熟,粮饲兼用.株高260 cm,千粒重408 g,2006年测定,籽粒含粗蛋白94.16 g/kg、粗脂肪36.2 g/kg、粗淀粉752.7 g/kg、赖氨酸3.30 g/kg、粗灰分13.4 g/kg.高抗瘤黑粉病,抗丝黑穗病、矮花叶病,中抗小斑病、大斑病、茎腐病,感红叶病.在2005-2006年甘肃省晚熟B组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3 538.2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3.45%.适宜天水市及周边海拔1 800 m以下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市场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高赖氨酸玉米的出现,标志着玉米不再是单纯的热能饲料,而是热能与蛋白质相结合的新型饲料;然而,纯隐性的高赖氨酸玉米粉质胚乳表现出的生理缺陷,制约了高赖氨酸玉米的发展与利用。中国育种工作者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将纯隐性的高赖氨酸玉米改良成半硬质、硬质胚乳的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组配出胚乳籽粒半硬质的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随着人们对优质蛋白玉米品质、利用价值、饲用价值、经济价值认识不断提高,如能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优质蛋白玉米将在中国的种植业、畜牧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高赖氨酸玉米近等基因系的品质,以便为其遗传与应用研究奠定基础,用近红外分析仪分析了玉米高赖氨酸突变奥帕克-2(o2)和奥帕克-16(o16)近等基因系BC5F3种子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普通玉米自交系QCL2179和QCL2180籽粒的赖氨酸、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平均含量分别为0.33%、6.26%、13.51%和65.94%。其o2近等基因系籽粒的赖氨酸、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平均含量分别提高了22%、15%、16%和1.7%。其o16近等基因系不透明和带修饰基因胚乳籽粒的赖氨酸、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平均含量分别提高了21%、18%、-16%和1.5%。其o16近等基因系半不透明(透明度较低)胚乳籽粒的赖氨酸、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平均含量分别提高了3%、-3.5%、-5%和1.5%。可见,o2近等基因系、o16不透明和带修饰基因胚乳近等基因系可作为o2和o16两基因遗传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8.
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源鉴定及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玉米自交系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研究抗病力遗传效应,采用人工接种鉴定法,研究评价了72份玉米自交系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其中高抗系18个,占25%,抗病系15个,占20.8%,中抗系12个,占16.7%。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遗传属细胞核遗传,无正反交差异。F1和F2的发病率介于双亲之间,无超亲优势,F1与抗病亲本回交的后代基本表现为抗病,与感病亲本回交后代表现为感病。要选育中抗以上类型杂交种,其双亲之一必须为抗病系,其杂交方式有:高抗×高抗、高抗×抗病、高抗×中抗、抗病×抗病、抗病×中抗。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湘康玉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康玉1号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临1为母本,自选自交系冀丰51—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单交种。湘康玉1号综合性状优良,品质优,全籽粒含蛋白质11.98%;产量高,2007~2008年参加湖南省杂交玉米区试,平均产量529.9kg,667m2,比CK临奥1号增产9.88%;抗病,抗性鉴定大斑病(3级)抗,小斑病(1级)高抗,茎腐病(病株率4.4%)抗,纹枯病(3级)抗;株型半紧凑,抗倒伏、倒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