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不同种源的红花油茶、白花油茶、油茶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子纵径、横径、百粒重等表型指标及种子净度、种子含水率、浸泡处理对种子萌发、种子长势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的油茶苗木快繁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本试验所收集的不同种源油茶种子质量性状差异显著,样品6(即C园艺公司的红花油茶)种子各项指标表现最优;百粒种、种子横径、纵...  相似文献   

2.
宋瑞丰 《现代园艺》2014,(14):64-64
樟子松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近年来,樟子松种子一直处于紧缺状态,由樟子松纯林改建种子园是提高樟子松产量和质量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樟子松初级园建立的方法与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油茶属于木本油料植物,具有丰富的食用价值。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芽接油茶种植工艺,对促进我国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油茶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合理的栽培密度是决定油茶丰产稳产、提高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为确定油茶合理的栽培密度,本文分别对油茶纯林与油茶孤立木生长情况、林内油茶及林缘油茶结实情况、不同坡向坡位的油茶结实情况、不同密度油茶的结实情况、不同土壤肥力的油茶结实情况及林粮间种油茶的结实情况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因地制宜、合理密植,具体说来就是土肥略稀,土瘦略密;山脚略稀,山顶略密;缓坡略稀,陡坡略密;间种略稀,不间种略密。同时确定出不同条件下油茶栽培具体的栽培密度,为今后油茶栽培密度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种子园是生产良种的特殊人工林,种子园的产量与林地的光照、温度、水、肥有密切的关系。林地中杂灌、杂草、小山竹与种子园的杉木争夺光照、水肥,造成杉木结实减少,种子园产量下降。为了种子产量每年进行林地清理,工作量大,效果不佳。人工除草费事费力,耗资多,成本高,且对多年生深根性杂草灭除差(15~20天地面返青),浅除还造成土壤水、肥、土的流失。近年农村青壮外出务工,劳动力紧张。采用人工除草已不适应生产要求。武功山林场林科所2014年7月份开始化学除草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调查分析,总结了一套经济高效的化学除草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油茶是我国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油料类植物,因为其具有美味、高营养价值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青昧。我国南方地区油茶的种植范围较大,想要提高油茶的产量,就需要基于其生物学的特性,并合理采取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本文就主要针对油茶生物学特性和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油茶的种植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江秀福 《花卉》2015,(8X):63-65
本文通过油茶生物学特性、油茶防火林带营造技术措施和油茶防火林带效益分析三个部分的分析,指出了油茶作为生物防火带的主要种植物,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油茶(Camellia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其出油率关系到油茶的比较效益,直接影响林农种植的积极性和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我国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油茶的出油率不仅与油茶的品种有关,而且与油茶生长的立地因子和气候因子和采收后的油茶果实和种子后熟等有关。从品种选择、环境选择与调控、抚育管理、适时采收、采后处理、改进加工工艺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油茶出油率,对促进林农和企业增效增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俊  谢冰 《现代园艺》2022,(2):35-37
新时期背景下,随着农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油茶产业发展速度也得到了提升.在大规模油茶植物种植的阶段中,难免会受到不同类型病害虫的为害,对植物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消除病虫害给植物造成的影响,提升植物的成活率与产量,分析了油茶病虫害的处理思路,阐述了油茶病害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常见的病虫类型,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方法,以期为该领...  相似文献   

10.
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它作为油料植物可食用也可作为工业原料,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但是因其植物本身的属性,造成了油茶极易受到病虫害的蚕食,从而造成产量的损失。本文主要论述了油茶病害与虫害发生时的一些现状和造成油茶病害、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对其进行研究,提出防治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经过GA、温水不同处理措施对普通油茶种子萌发对比试验发现,GA和温水处理能缩短油茶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并能提高发芽率,其中以始温60℃处理种子48小时平均发芽时间最短为17.8天,以0.1%GA处理种子2小时,发芽率最高为73%。  相似文献   

12.
王学兵 《花卉》2016,(6):44-46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油茶树的主产品是茶油,是世界公认的优质食用油。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各地加大了开发油茶力度,产量有所提高。但从整体来看,产量仍然很低,大多数油茶林处于"老、弱、病、残、劣、荒"的状况,为了改进和完善油茶栽培技术,提高油茶的产量,本文从油茶的栽培技术着手,阐述了包括造林地选择与整地、育苗、抚育管理、成林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几方面的内容,探讨了在生产实践中提升油茶产量和品质的方法,为不断研发出适合油茶生长的、更加科学完善的栽培管理体系的同时取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利用我省丰富的油茶蒲资源,缓解近年食用菌栽培原材料上涨压力,研究以油茶蒲部分代替杂木屑栽培高温型香菇,以配方试验方式,探寻利用油茶蒲栽培香菇的配方技术。结果发现,以30%的油茶蒲代替杂木屑栽培香菇是可行的,香菇产量及品质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是扭转油茶产业被动局面的思想基础。油茶产业价值观念的转变是关系到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对油茶产业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评价,直接影响到经营油茶的目的、要求和经营方式。传统的油茶经营观念是一种狭隘的、单一和封闭的观念,没有考虑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和影响,重近利,轻远谋,力图少投入,多产出。绿色化发展的新观念应当建立在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辩证统一的基础上。立足整体经营,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效益达到最佳值。  相似文献   

15.
改良代种子园是指由经过改良的繁育材料营建的种子园。它具有成本低、遗传多样性高等优点,是一种常用的林木良种繁育方式。湿地松由于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得到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广泛引种利用,经鉴定是一个极具推广价值的优良品种。良种苗木供不应求的日渐突出,因此,建立湿地松改良代种子园迫在眉睫。通过优良基因资源的选择及保存,园址的选择、整地,配置与定植,嫁接及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种子园的营建,并对其营建技术进行可行性探讨,同时也对营建的林木改良代种子园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油茶生产中油茶枝条等剩余物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以油茶枝条为主要原料,以油茶果壳、松木屑、棉籽壳和麸皮为辅料配制培养料,于油茶林下栽培大球盖菇,分析比较供试配方栽培的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配方1即粉碎的油茶枝条添加棉籽壳、麸皮和生石灰经发酵后栽培的大球盖菇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鲜菇产量达7.08 kg/m2,生物学效率为67.91%。  相似文献   

17.
油茶作物是制作食用油的主要原材料,用油茶作物制作的食用油,对人类心血管系统等的健康、治疗与防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油茶作物也是制作化妆品的主要成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始种植油茶作物,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有效地种植油茶作物,积极创新油茶种植技术,对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油茶栽培技术与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油茶是一种较常见的油料作物,也是常见的生态树种,具有较强的经济、生态价值。为了提升其价值,应全面了解并掌握种植技巧,从根本上提升油茶种植质量及产量,不断拓展未来发展空间。论述了油茶的相关种植技术,展望了油茶作物的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真善军 《现代园艺》2019,(10):33-34
由于云南省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都比较脆弱,所以很多种植物的总体产量都不尽如人意。针对油茶而提出的丰产栽培技术以及低产林改造技术获得了人们的支持,重点分析2种技术对油茶所带来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赵卫明 《花卉》2017,(20):159-160
湖南是我国油茶种植大省,尤其是近几年来,对油茶栽培较为重视。文中对该地区良种油茶栽培情况和地区良种油茶栽培具有的良好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对良种油茶种植现状进行总结,提出了提高良种油茶栽培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