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话迎春花     
刘柄仁 《花卉》2016,(5):32-33
正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一般是在二月的上旬。立春象征着春天的开始,此时大地回春,气温渐升,万物苏醒,杨柳吐绿,迎春花开始绽放迎春,故名迎春花。迎春花的枝条细长,黄花成串,所以又名金腰带。在我国南方,迎春花的丛丛纤枝挂满金黄色的冻蕾,凌寒拒霜而发,给人们发出了迎接春天的信号。在我国北方,它的自然花期要在春节以后;但是,只要给它适宜的温度,也能顺从人们的意志,按照人们预期的时间开放,所以也常作为春节的时花,增添节日的欢乐……  相似文献   

2.
春晓 《吉林蔬菜》2012,(2):43-43
从我国古老的节气来讲,立春过后,就标志冬天的过去和春天的到来;从气象学来讲,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还未进入春季,但是,已经逐步在向春季迈进。中医认为,春季保健,应该要特别注意对我们的肝脏进行保养,因为春季是属于阳气开始升发的季节。所以,根据以上特点,  相似文献   

3.
立春     
志平 《花卉》2009,(3):44-44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春”是蠢动,立春一词代表着春天开始,万物复生,大地回春的意思。《左传》提及“立春为启,立冬为开”,这“启”字正是开启一年之始的意思,当中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中国既以农立国,春季对于农民来说意义重大,是一年农事之始,故古人对立春很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月是阳历二月,欣逢我国的传统佳节——春节。此月有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针对这样的节气,应该如何管理好蕙花呢?谈些个人管见。  相似文献   

5.
气候学上的春天是指连续5天平均温度稳定在10℃以上,虽然在每年的2月4日前后就到了立春节气,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温度相差很大,此外,早春和暮春的气候也相关悬殊。  相似文献   

6.
冬春时节,迎春花悄然绽放了,它四棱形的枝条,一条条分披下垂,犹如一道道抛物线,向四面八方抛去:鹅黄色的小花,尽情地舒展在枝条上,翠萼金英,惹人怜爱。迎春花是百花中的急先锋,它以顽强的意志,顶风冒雨,不畏严寒,给人们带来春天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立春、雨水在本月。立春是开始进入春天,过了立春,万物复苏,气温逐渐回升,但仍有春寒;雨水是初春开始降雨的标志,从此降雨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8.
2月的气候特点,气温较低,日照最少,有冻害.武汉地区平均最高气温10.1 ℃左右,平均最低气温约1.2 ℃,平均降雨量55.1 mm,平均相对湿度78%.本月虽然气温比较低,寒流仍多,但立春后,气温开始上升.这个月份的"立春"节气,表示春季的开始,"雨水"节气,则表示降雨开始,以后雨水渐渐多起来.  相似文献   

9.
郑平 《花卉》2013,(12):5-5
“幸与松筠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迎春花的赞誉。在乍暖犹寒的春节将临之际,迎春花却冲寒斗未长叶而花先绽放。以妩媚的姿彩迎接新春的到来。它那金黄,小喇叭状花朵压满枝条,为人们欢度春节增添所欣向荣的气氛。 迎春花为木犀科迎春属落叶灌木,为我国常见的观赏花木。其花色素雅,金黄可爱。它不择土质,落地即可生根,且根系十分发达,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都很强。因此,无论是扦插、压条、分株毓,成活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10.
立秋     
正立秋是农历的第13个节气,2021年8月7日进入立秋节气,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35°,是秋季开始的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书记载:"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以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农谚。早在周代,逢立秋节气这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和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相似文献   

11.
缪士毅 《花卉》2020,(7):43-43
乍暖还寒,迎春花伴随着春姑娘的脚步悄然而至,展现亮丽动人的黄色花朵,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消息,送来了"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唐·白居易)的诗情画意,令人欣喜不已。迎春,又名"金腰带"、"金梅",因一年之始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迎春",与水仙、春兰、梅花、山茶和瑞香一道,素称"雪中之友"。它为木犀科落叶灌木,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恰如《本草纲目》所称:"迎春花,处处人家栽插之"。迎春花丛生多枝,那长而纤细的枝条,或纤枝直立,或拱形披挂,婆娑柔软,婀娜多姿,潇洒自如。  相似文献   

12.
《北方园艺》2008,(1):206-206
暖风拂面,冰雪消融,百花盛开的春天使人向往,让人憧憬。那么,你知道春天从哪一天开始吗农谚说:“春打六九头”。按我国传统的说法,春天是从立春这天开始的,立夏结束。农历一月称初春、元春;二月称早春、仲春;三月称暮春、季春。按照气候学规定,日平均气温在15℃时,才是春天的标  相似文献   

13.
三月份是我国传统的惊蛰和春分节气,标志着气候转暖,春天已经真正地到来。我国由南到北气温明显上升,日照也相应加强,长江以南,已是春光明媚;东北、华北、西北,可能霜冻未消。“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花事也当从三月份开始。此时,我国大部地区的多数花木也从冬季的休眠中苏醒,开始爆发出蓬勃的生气。  相似文献   

14.
季节与疾病     
一年之中,节气的更替反映气候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也有不同的反映。立春前后,是生物激素变化最旺盛的时期,人们过敏性疾病增多,皮肤容易发瘁或出现湿疹,鼻炎患者病情加重;人体内血液循环旺盛,易于上火,血压升高,痔疮患者容易发生出血。  相似文献   

15.
初春的感悟     
邓荣 《花卉》2011,(4):42-42
立春过后,意味着正式步入了春天。初春是短暂的,也是娇嫩的。  相似文献   

16.
正本管理以无霜期180~200天的黄淮区域为基准,按1月到12月的顺序逐月阐述蓝莓生产管理方法。该区域蓝莓生产方式有冬暖棚、冷棚及露天栽培模式,本文将分别对不同栽培模式进行介绍。参考时需注意地域不同生育周期、物候期等有所不同。2月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本月有2个节气。一是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二是雨水(每年的2月19日  相似文献   

17.
《吉林蔬菜》2008,(1):74-74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调养:注意养阳气.疏泄肝气。 立春之后.天气乍暖,皮肤等的纹理和皮下肌肉的空隙已开始变得疏松,此时的人体对寒气侵袭的抵抗能力有所下降.所以,要注意初春保温,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马上脱去棉服,应多参加室外活动,增强人体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们都说,春天是最美的季节。立春过后的江南,冬季的凄冷终于不再主宰着万物。初春的气温总是多变的,晴朗时让人想起初夏,而随时卷土重来的冷空气,又让人不敢确信春天的脚步是否还在徘徊,不肯到来。"春风又绿江南岸",春天的风不再带着寒意从朔方来临,风有它自己的魔力。草木终于各自泛起自己的新绿,仿佛一夜之间被风唤醒。儿时寒假总会回江南的乡下小住,虽然在城市长大,我却被早春的田园吸引。只要没有冷雨带来的泥泞,田埂虽然寒意未散,却仍是可爱的。探出头最多的是一种蓝色的小花,花朵纤细,最大也不过花生米大小,草绿色的叶子也很漂亮。它们在  相似文献   

19.
马胜群 《中国果菜》2014,34(11):80-80
“立冬”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于每年的1 1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开始.“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收藏,养精蓄锐,以待来春.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在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每逢这天,南北方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里,人们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  相似文献   

20.
大地回春     
舜华 《花卉》2010,(5):31-31
大地回春,万象更新。 春天的喜悦每在它为大地带来生机和希望,也为人们带来另一个新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其含意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