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晓玲 《花卉》2016,(9X):45-46
本园区规划以观光农业园区规划为主线,立足于促进城乡空间统筹发展,基于生态学、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城市规划等领域的规划理论,建构多元化的互动观光农业园区。  相似文献   

2.
地域特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光农业具有"农游合一"的性质,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体。我国的观光农业从兴起至今已有近30年的时间,全国各地也建设了为数众多的观光农业园区。但是各地园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缺乏地域特色,形成"千园一面"的格局。为尝试提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观光农业园区具有指导意义的开发建设模式,通过2个农业园区设计案例进行探索,得出以"特色自然因子+特色人文符号+特色产品+特色服务体验"的地域特色观光农业与园区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3.
设施园艺在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变化。现如今,农业已经不再是生产行业,而是发展成为一种结合了观光的新型的生产、生态农业。设施园艺规划必须要结合园区的实际情况,并能够允许周围的旅游行业有机结合。设施园艺才能够在观光农业规划设计之中发挥作用,也才能够真正促进我国观光农业园发展。  相似文献   

4.
观光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交叉融合所形成的新型产业形态,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阐述观光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现实意义,并对观光农业的规划设计相关理论进行简要总结。同时,结合无锡阳山田园东方的案例,对新型观光农业的内涵进行剖析。认为无锡阳山田园东方的规划设计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农业、加工业、服务业)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实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提供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开发和建设的理想模式,对现代观光农业园区的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农业观光园因其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生活气息而倍受城市居民的青睐,是目前我国观光农业的主要形式。在对观光农业园的概念、特征及类型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从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农业观光园区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及各功能区植物景观设计要点。以期对补充和完善农业观光园规划的理论体系、探索农业观光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观光农业是8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观光旅游项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景观遭到工业化的侵蚀和破坏,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走向商品化、趋同化的道路。针对这种现象,文章重点探讨观光农业园景区规划中的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对地域性景观、农村景观构成进行概括分类,对观光农业园地域性景观设计原则方法进行研究,以期对观光农业园的规划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郭国明 《现代园艺》2014,(16):18-18
当前,我国观光农业旅游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开发深度不够、人造景点粗糙、吸引力不强、客源层次欠丰富以及安全状况不佳、卫生条件差等问题,观光农业旅游的巨大功能未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效益不明显。因此,对观光农业旅游区生态规划进行深入研究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以常熟市碧溪新区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为例,论述规划布局各功能分区及景观改造,设计出集农业生产、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  相似文献   

9.
张淑琴 《现代园艺》2014,(16):108-108
近年来,伴随着观光农业型园林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诸多学者立足于土地利用、产业经营、生态恢复等角度,拓宽了风景园林规划领域,深入探究农业型园林的素朴个性,从而优化其规划设计。本文主要阐述了观光农业型园林的形成背景与类型及规划设计原则,探究其发展趋势,旨在为其规划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分析该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从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强休闲景点规范化管理、加强休闲品牌建设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提出六合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观光农业是集农业和旅游业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方式,因其具有特色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受到人们的追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休闲生活,促进了农业观光景区的形成。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各地的观光农业景观园区,吸引了大量都市游客来此享受生活,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各地园区建设的不断发展,逐步规范园区园林景观设计已十分必要。针对园区建筑规划中的园林景观设计部分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不同类型园区景观、园区道路景观设计、园区企业及行政服务单位景观设计等方面的规划要点及相关内容,为园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观光农业在经历了萌芽和初期发展阶段之后,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国民闲暇时间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正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时期。采摘果园是众多观光农业园区中必备元素之一,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营果园的农户越来越多,果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果园的利润空间在渐渐缩小,有的甚至赔钱。本文分析了果园增植的目标,并探讨了观光果园增值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达 《中国瓜菜》2021,(4):151-152
观光农业作为一种结合农业与旅游业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单一产业模式,既创新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休闲观光等不同功能的融合效益,又达到了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效益的目的,兼具多元综合性、高效生产性、休闲度假性等多种类业态特性,直接促进了第三产业在我国农村产业领域的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观光农业景观的艺术化个性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在科学理念的引导下研究观光农业景观的艺术性发展路径,是保证现代观光农业景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环节。由王先杰编著、气象出版社出版的《观光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修订版)》一书,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特色下的观光农业的规划和设计提出了一系列相对应的方法和管理经验,借助多个详细实例进一步对现代产业发展形态下农业观光景观的艺术化设计与规划进行了深入探讨,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将立柱栽培与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进行"嫁接",建立了有机生态型叠盆式立柱栽培系统,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技术要求,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观光农业园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苏各地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较好作用。但在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少地方存在规划设计不够或随便设计等情况,本文就此提出强化景观、居住、产品、安全、体验等规划的设计思路,旨在推动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果树园区在树种选取方面的盲目性问题,以福州市闽侯县鸿尾生态农庄为研究对象,以满足季相景观营造为前提,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季相变化的乡土果树的重新布局,利用果树生产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传统果园向现代观光农业转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观光农业园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有效方法与措施,切实优化设施园艺的整体应用成效,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基于此,在探讨设施园艺在农业观光园规划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提出了设施园艺在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以期对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休闲时间增加、交通条件改善、私家车的快速增加等有利因素.双休日或节假日去城外观光踏青.感受乡间田野气息.领略山川、林地美景的愿望与日俱增。这就给“观光农业”发展带来了商机。因为果园具有较好的“山、水、园林风景”及“花、果”观赏效应.能够满足人们观花果、品尝新鲜水果的愿望而受青睐。为此.以果树种植为主体的观光农业园区(简称:果树观光园区或观光果园)建设已在各地蓬勃兴起。当前果树观光园区建设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改造现有的果树产区(或较大的果园)。增设乡村旅游设施(如“农家乐”的餐旅馆等);二是新种植果树。根据投资多寡.综合规划设计建造新型的观光果园。  相似文献   

20.
观光农业(园区)创办的实践与思考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苏宗周随着社会进步,工业高度发达,城市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群先后渐次涌入城镇,从而远离农村,远离大自然,大家都踊挤在环境噪杂、节奏紧张的都市生活,身心都受到夜以继日尘器的侵染,迫切需要有所调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