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鸡群发病后,大多会导致体温升高,代谢紊乱,食欲降低。因此,发病期间要改进饲喂方法,根据鸡的病情需要配制日粮。①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根据鸡群采食量的具体情况,将能量饲料量提高到正常值的1.1~1.2倍。②增加维生素含量。发病期间,日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B的含量可提高到正  相似文献   

2.
调整饲料配方.在实际生产中,高产鸡的产蛋高峰可持续4个月以上,高水平饲料也应适当延长喂养时间.此后,应根据产蛋率的下降情况减少高蛋白质饲料的用量,避免营养浪费.鸡群在免疫接种、分群、转群、断喙时,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和蛋白质水平可适当增加.  相似文献   

3.
入秋后,天气转凉,成年母鸡开始停产换羽,新蛋鸡陆续产蛋,可采用以下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效益. 一、管理措施要到位 1.提高营养成分 鸡群经过长期的产蛋和炎热的夏天,鸡体已经很疲劳,入秋后应多喂些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补助尚未换羽的鸡继续产蛋,促进已换羽的鸡迅速长成羽毛尽早恢复生产.由于这时鸡的神经非常敏感,在增加较高营养的饲料时,要注意缓慢增加,以免鸡的神经受到刺激而换羽停产.给易消化的优质饲料和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含量要充足.由于硫和钙是生成羽毛必不可少的成分,故在饲料中还要加入1~2%的石膏粉以补充硫和钙.  相似文献   

4.
<正>调整饲料配方在实际生产中,高产鸡的产蛋高峰可持续4个月以上,高水平饲料营养应适当延长维持时间。此后,应根据产蛋率的下降情况减少高蛋白质饲料用量,避免营养浪费。鸡群在免疫接种、分群、转群、断喙时,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和蛋白质水平可适当增加。喂料少给勤添每次给料不超过饲槽的1/3,尽量让鸡把料槽内的饲料吃净后再加料,严防剩余饲料发霉  相似文献   

5.
1.强化饲养管理①适当调整鸡群。将停产鸡、弱僵鸡、有严重恶癖、产蛋时间短、体重过大过肥或过瘦、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及时淘汰。②合理搭配饲料营养。由于秋冬气温偏低,蛋鸡需要更多的能量以保持体温,配制饲料时可适当提高饲料中能量浓度(添加植物油),同时注意维生素的含量,建议在饮水中添加"速补金刚"。秋季新玉米上市,注意玉米质量,注意水分含量,有无霉变和杂质,否则易诱发疾病,应选择品质、服务好的预混料,如黑金刚。③合理通风。密闭鸡舍可根据舍内空气污浊情况定时定量的开启风机;有窗的鸡舍根据鸡群密度大小、温度高低、  相似文献   

6.
<正>1.环境性腹泻夏季炎热饮水量增加引起腹泻,要采取降温措施,加强通风换气。冬季寒冷保暖,空气干燥鸡群大量饮水引起腹泻,要做好保温工作,注意通风换气。2.生理性腹泻蛋鸡从育成后期到开产初期采食量增加导致鸡腹泻。可降低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的配比,增加多种维生素含量,同时鸡群服用乳酶生补充肠道有益菌。  相似文献   

7.
鸡只混合感染大肠杆菌病与支原体病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常造成鸡群健康状况的降低、鸡采食量下降、死淘汰率增加、饲料增加、产蛋量逐渐减少。这种疾病发病期比较长,鸡群慢慢受到影响,由于时间较长,养禽业主很容易贻误时机,错失最佳治疗时间。本文就鸡大肠杆菌病与支原体病混合感染的发病与防治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鸡群发病后,大多会导致鸡群体温升高,代谢紊乱,食欲降低。因此,鸡群发病期间要改进饲喂方法,根据鸡的病情需要配制日粮。  相似文献   

9.
<正>1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夏季天热,鸡的采食量降低,不能摄入充足的营养,因此为了保证鸡多产蛋,要调整饲料配方。建议饲喂高能量高蛋白饲料。大约可增加5%的能量,增加10%的蛋白,这样才能不致于减少产蛋。另外在饲料中也要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0.
宋润民 《农友》2002,(7):22-22
一、降低鸡群密度,提高饲料营养浓度。鸡生理特征是:没有汗腺,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主要靠呼吸调节体温。产蛋鸡尤其是高产蛋鸡,新陈代谢旺盛,产热量大,消耗量多,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一是热天适当降低密度;二是适当增加蛋鸡料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比例,并根据采食量提高营养浓度,以满足鸡产蛋和体能消耗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1.
鸡球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原虫病,对养鸡业、特别是肉鸡业的危害很大,引起鸡群的大批发病和死亡。特别是无症状的球虫感染对鸡危害往往被忽视,因为球虫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虫,主要寄生在肠上皮细胞中,肠道是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肠上皮细胞遭受球虫寄生后,消化吸收能力必然受到影响,导致饲料转化率下降,鸡饲养效益降低。所以慢性经过时会明显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规模养鸡户的增加,球虫病的发生率也日益提高,常常给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养鸡场要提高生产效益,增加经济效益,就要控制好鸡舍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更要保证鸡群健康.如何确保鸡群健康呢?首先,要控制人员、车辆的进出及避免设备、饲料等污染鸡群;其次,要搞好免疫接种.免疫接种的方法很多,但在规模比较大的鸡场进行喷雾免疫,具有节省时间、节省人力、对鸡群应激小等特点.对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败血支原体等多种疫苗均可进行喷雾免疫.但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俊 《农家致富》2006,(9):41-41
鸡呼吸道病综合症是一种以呼吸道感染为共同特征的症候群.常见于各类鸡群中。该症候群对养鸡业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发病鸡的死亡增加、生长发育迟滞、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率降低以及疫苗、药物和人工费用增加等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因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李嘉红 《新农村》2013,(9):28-29
养鸡生产中,鸡病防治十分重要。实际上,鸡只发病时,都会出现一定的症状。因此,养鸡生产中,勤于观察,通过"十看",就能及时了解鸡群的健康状况,提前发现病鸡,及早采取隔离、预防及对症治疗等措施,就可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大大降低发病率,提高养鸡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5.
1.鸡群发病后,大多会导致体温升高,代谢紊乱,食欲降低。因此,发病期间要改进饲喂方法,根据鸡的病情需要配制日粮。  相似文献   

16.
正肉鸡败血支原体病又被称为鸡慢性呼吸道病。虽然这种疾病不会造成严重的死亡率,但鸡群中一旦出现该种疾病,将很难清理,鸡群慢性患病会增加饲料消耗,增加养殖成本,导致鸡生长发育不良,严重影响到养殖户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就肉鸡败血支原体病的发病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实验室诊断方法、防治手段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通过本次具体案例研究,能够对提升养殖户防控意识有一定帮助。肉鸡败血支原体病又被称为鸡败血霉形体病或急慢性呼吸  相似文献   

17.
<正>1补。补充维生素:①蛋鸡开产后,供给充足的维生素E,可维持生殖器官正常机能,防治输卵管狭窄引起脱肛等病;②冬季低温光照少,鸡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可防治笼养鸡无法接受户外光照而发生的维生素D缺乏症;③当鸡接种疫苗时,及时补充维生素A、D、C的含量,会进一步增强鸡体免疫力;④每1t饲料中增加维生素C50g,可使母鸡产蛋率提高10%,饲料成本可下降15%。  相似文献   

18.
1调整配方营养水平夏季应注意原料的选用,产蛋鸡的饲料中添加1%~3%的油脂,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还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降低饲料通过肠道的速度,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适当降低饲料中粗蛋白水平而保持必需氨基酸水平,如添加0.1%~0.15%的蛋氨酸和0.05%的赖氨酸,钙可提高到4%,钙磷比例为7:1;多种维生素主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添加量可调整为正常量的2倍。2添加抗应激药物为避免高温因素引起蛋鸡应激反应及产蛋下降,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些有抗应激作用的添加剂,如在饮水中添加0.1%碳酸氢钠,对提高蛋鸡的抗高温能力和…  相似文献   

19.
啄癖是鸡的一种生态行为,也是鸡对周围刺激的反应。啄癖在养鸡业中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不易对付的疾病,在经济上给养鸡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增加损耗和鸡群死亡率,严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降低养鸡效益。发生啄癖的原因 导致鸡群发生啄癖的原因极为复杂,诸如:①饲料中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如必需氨基酸缺乏,钙磷比例不当,某些矿物质、维生素不足,粗纤维含量过低等。②饲养密度过大:鸡舍温度过高,光线过强,饲槽不足、饮水供给不充分。③外伤出血、惊吓应激、死亡鸡只没有及时捡出、喂饲时间间隔太长、鸡只饥饿等均可诱发啄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1.产蛋困难综合症本病多发生于初产蛋鸡,患鸡发出“嗄、嘎”尖叫声,常常引起鸡群惊恐不安。病鸡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全身呈麻痹状态。手触泄殖腔可摸到鸡蛋,若不及时助产排除,会很快死亡,死亡率近50%。病因主要是育成鸡上笼过早,运动量不足,导致体质下降;被大肠杆菌侵袭而引发输卵管炎或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及缺乏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