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健全,鲜活农产品在其生产和流通领域正在发生一些变化。通过对河北各地的实地考察,文章对河北省鲜活农产品配送模式中两种典型的直配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合作经济组织+超市"模式具有较高的组织化程度和交易效率,但由于其市场目标一般为高端市场,其规模不宜太大;"生产基地+终端消费市场"模式计划性很强,是目前组织化程度最高的配送模式之一,但其外生交易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机理,认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具有克服农产品交易的空间和时间障碍,以使农产品价值顺利实现的功能;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影响着农产品交易主体的交易能力,以及农产品交易效率;文章最后给出了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郝军虹 《河南农业》2005,(12):14-15
我国农业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显著的特点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表现出多样性,组织形式及治理机制创新的路径也呈现出复杂性,不同组织形式既具有不同的效率特征,也存在各不相同的问题和缺陷。但是,无论哪一种交易的协调机制或组织形式都具有类似的功能,即有效地降低了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所面临的交易费用、风险或不确定性,从而不仅获得了农户专业化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正>黑河市坚持把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关键,通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强化龙头企业牵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实际加工(交易)总量达到13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4.5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重点扶持加快企业发展步伐黑河市积极支持专业生产大户、运销大户、经纪人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成为农业龙头企业,将国营涉农  相似文献   

5.
<正>黑河市坚持把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关键,通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强化龙头企业牵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实际加工(交易)总量达到130万吨,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4.5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重点扶持加快企业发展步伐黑河市积极支持专业生产大户、运销大户、经纪人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成为农业龙头企业,将国营涉农  相似文献   

6.
<正> 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者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而进行集中和联合的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者之间或者与其产前、产后的相关企业或组织结合为一种紧密或松散的经济关系。"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能够通过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农产品的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7.
交易费用即人与人之间因交易而发生的费用。由于交易的普遍存在,因此,交易费用也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交易费用决定着市场经济的规模与效率。交易费用一般包括信息搜寻、讨价还价、订立契约、监督契约执行以及解决违约纠纷所花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及所消耗的资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称示范区)建设是在特定的农业生产区域内的农业标准化活动,不仅制修订农业标准,还有一系列保证农业标准实施的配套制度。因此,示范区是标准与制度相互配套的制度安排或制度结构,具有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的双重作用。然而,示范区建设具有降低农产品交…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些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从健全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壮大龙头企业、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酒泉市通过农产品"互联网+"销售,让各类品牌农产品从线下积压变为线上火热交易,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交易空间,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拉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目前,全市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2800多个,土地流转占比提高到33%,规模化经营占耕地面积的21%。在产业化龙头项目带动下,全市农产品加工转换增值率达62%。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达1521个,认证农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的交易流通,是促进我国小农经济走上现代商品化农业的关键。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是当前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能够有效促进农产品全国范围的交易流通,开发农业多样化途径创收,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就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的必要性,探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系统的设计分析,推动农业发展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产品展示与技术交易平台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福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福建农产品展示与技术交易平台”是服务三农的实际需要。在对农产品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归类、分析、汇总和对平台开发环境、开发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以系统工程原理和平台建设任务为指导,以计算机编程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为研究工具,开发了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交易平台。重点介绍了平台开发技术,还介绍了平台功能模块和功能导航,总结了平台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李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72-13174
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笔者分析了我国"菜篮子"价格悖论现象及其原因:我国"菜篮子"的价格悖论体现为"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物流成本高、菜农谈判地位低、合作困境是悖论存在的3个主要原因。基于中间层组织理论分析,表明中间层能够实现有效交易,节约交易成本,提出了解决"菜篮子"价格悖论的策略选择:扶持菜农合作组织,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菜农的谈判地位;发展农超对接模式,降低运输配送成本;创新中间层组织,发展第三方物流。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牟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81-15682
从交易对象、交易主体和交易活动出发,总结出3种较为成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以期为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以此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德  向东梅  石声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39-10141,10143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在市场交易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难以保障自身的合理收益.该研究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市场等多个市场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比垄断情况下和完全竞争市场中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服务商的经济决策,论述了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服务商的垄断地位对农民经济利益产生的影响,阐明了农民在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交易时所处的弱势地位及其遭受的经济侵害.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到了保护农民利益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一是对生产资料提供者进行管制;二是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三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建立和完善对农民的生产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5.
农业融资难的问题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价值链融资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能够降低融资的交易费用。该文从交易费用的3个维度对农业价值链融资进行分析,理论上得出发展农业价值链融资的可行性,并在其实际应用中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期权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出发,对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风险,特别是交易风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将期权理论引入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以及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可有效地降低农产品供应链风险.  相似文献   

17.
房丽娜  孟宪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640-11642
综合运用信息和信息流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农产品供应链信息耦合分析,结合农产品的特殊性,提出并建立农产品供应链信息耦合的四元组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业碳汇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丽梅  王跃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46-2648,2667
介绍了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的法律性质,即林业碳汇交易是一种要式、诺成、有偿、双务、继续性法律行为,遵循了意思自治原则,具有合同的性质。分析了对林业碳汇交易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一是制定和使用合同示范文本的需要;二是确立林业碳汇交易主体权责分配的需要;三是为环境保护其他领域提供参考的需要;四是发展林业碳汇志愿市场的需要。基于此,从9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林业碳汇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即确定林业碳汇交易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交易第三方,确定林业碳汇交易法律行为的具体生效要件、交易价格、交易的3种履行方式、交易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和交易纠纷解决途径,明确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