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雨季造林技术与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琴 《现代园艺》2012,(18):51-52
雨季造林是加快荒山荒地绿化的重要途径,雨季造林在我省有着传统的习惯,每年的7、8月份是降水集中的多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是荒山造林的主要季节。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造林可用树种少,为了充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对其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要点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雨季造林是加强荒山荒地绿化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雨季造林时间性强,要求技术严格,技术要求高,为了更好的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工作,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关于雨季造林的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存林 《花卉》2020,(14):189-190
油松的营养杯苗,在雨季造林成活率相对较高,与传统的春季造林相比起来,成活率甚至能够提升一半左右,其保存率也甚至能够达到60%左右,而在我国北方这是一种重点推广的抗旱造林方式。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油松营养杯抗旱造林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4.
纪金东 《花卉》2020,(6):217-218
华山松高大挺拔、冠形优美,木材材质优良,是我国特有树木品种之一,同时也是一种绿化与经济兼备的重要树种。为了进一步提高华山松的造林效果,保证华山松的树苗成活率,本文对华山松造林技术及抚育管理进行详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冀东山区干旱少雨,立地条件差,侧柏造林成活率低。文章从侧柏营养钵育苗、微型整地、雨季造林及 造林后的管理等方面,对提高侧柏山地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针对干旱半旱地区困难立地土壤水分严重不足,造林成活率低这一实际,着重从造林苗木补水这一关键点切入,该项技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简易操作性,应用到造林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了每年5月春季造林后至7月雨季来临之间苗木对水分的需求,大幅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7.
奚茜 《现代园艺》2014,(20):15-16
通过2004~2014年土石山地侧柏造林实践进行的研究,试验表明:雨季造林可以显著提高侧柏造林成活率,在这一地区造林的侧柏苗高度以0.8~1.5m为宜,春季覆膜可以增加土壤湿度、地温,提高成活率,应推广应用。营养袋侧柏由于苗木较小,虽然成活率高但保存率较低,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造林应慎重应用。  相似文献   

8.
田春丽 《花卉》2020,(10):231-232
生态环境建设,成为我国工作重点。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雨季造林技术与更新造林为研究对象,对雨季造林技术进行探究,对如何更新造林,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造林的成活率和造林质量是植树造林的重中之重,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来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0.
冯建伟 《现代园艺》2014,(18):37-38
<正>黄土丘陵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主要黄土地貌形态。它是由于黄土质地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区雨季集中于7、8月份、降水强度较大,被地表流水冲刷形成的。黄土丘陵区地形起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形成水分条件完全不同的小环境,而且本地区的水分蒸发量大,增加了人工造林的难度。过去这一地区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低下,其主要原因是造林技术运用不当,在造林中把关不严,加之受恶劣的气候影响,春季造林时干旱多风,根系供水能力弱,导致苗木失水死亡,即  相似文献   

11.
韦宁平 《现代园艺》2014,(8):215-215
立足于造林成活率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几项措施,进而提出了提高造林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风景区造林方法及造林成活率控制,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造林方法和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从生态建设的角度来说,若想要保证造林效果和成活率,要结合风景区的实际情况,比如地形和气候等,选用合理的造林方法,做好林木管护工作,保证造林成活率,实现生态建设的效益目标。现结合具体实践,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3.
定边是位于我国西北部的一个县,由于干旱的气候条件,该地区的树木成活率非常低,如果抗旱造林技术在该县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将能极大地提高造林的成活率,本文主要给出了一些措施来提高这一地区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豫西地区全年降雨量为600-800mm,其中7-9月是雨季,降雨量大而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此期土壤温度适宜、湿润,是开展雨季造林的好时节,尤其适合荒山造林。雨季造林是全年造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被近年来造林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是延长造林期限,扩大造林面积的重要措施。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造林可用树种少,欲使造林一次成功,需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正>在绿化造林工作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问题,由于植树时连续天晴或苗木调运等诸多因素造成成活率达不到规定要求,特别是常绿阔叶树造林要达到很高的成活率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成活率不足,想要当年再造林或补植,却又错过造林的黄金季节。我们在2008年培育阔叶树容器苗造林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延长造林季节和提高常绿阔叶树造林成活率提供了保障(以鹅掌秋、含笑为例)。一、种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高速进步,我国的各方面都有或好或坏的改变,随着高科技的引进,我国的城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失去了平衡。这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正常生活。为改善现在严峻的生态污染问题,造林建设越发重要。造林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提高造林质量,影响造林的因素有很多,天气因素,土地质量,造林技术都是会影响造林成活率。对于现在情况,我们要应对这些情况,做出相应对的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变现在的生态环境,为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其中荒山荒地问题尤为严重,要想绿化这些荒山荒地,非常有效的措施就是雨季造林。本文简要分析了雨季造林技术和管理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林业的现状,造林的目的,森林的重要性和我国森林面对的问题,阐述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具体措施:一方面加强技术、人员和制度的管理,另一方面,选择合理的栽种环境,包括土壤和水质。  相似文献   

19.
浅析营林生产中的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落实"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实现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重要性,营林生产势在必行。结合营林生产特点,讨论制定施工计划、树种催芽培育、树苗栽种、林间病虫害管理等造林规划及造林技术,为推动林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杨树是我国的主要速生乡土树种,为促进杨树林速生及丰产必须进行科学的培育。本文主要从杨树扦插繁育、留茬繁殖造林密度选择及造林选地等方面,探讨了速生杨树苗栽培技术与造林密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