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各种蔬菜苗期常见的病害有以下几种:猝倒病、立枯病、沤根等。一、1.猝倒病:①症状:主要危害未出土或刚出土的幼苗;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斑块。  相似文献   

2.
辣椒病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辣椒立枯病 1.1 症状:幼苗受害后白天萎蔫,枯萎死亡.植株茎基部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略凹陷,扩大到茎基部周围,病部收缩干枯,叶色变黄凋萎,根变褐腐烂,直至全株死亡. 1.2 发病规律此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可直接侵入寄主内危害.病菌通过雨水,流水、农具转移以及施用带菌堆肥等传播.高温,高湿,幼苗长势瘦弱,旧苗床土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3.
<正>1主要病害及其防治1.1香椿根腐病(立枯病)1.1.1病原菌和发病规律病原菌为丝核菌,以无性世代繁殖为主,有性世代只在高温高湿下偶有发生。病原菌在土壤中生存、传播和为害。在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的地块容易发病。1.1.2病状香椿根腐病在幼苗期发现为芽腐、猝倒和立枯。大苗上表现为根茎和叶片腐烂。患  相似文献   

4.
葫芦科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的根枯病,一般是指葫芦科作物立枯病、镰刀菌枯萎病、沤根病三种病害。前两种为真菌侵染性病害,而沤根病属生理性病害。由于近年来保护地蔬菜面积不断发展,保护地连作生产的特点,致使上述两种病害有较重发展趋势。同时保护地田间及土壤湿度大,极易产生生理沤根。也诱发和加重了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另外葫芦科、西瓜、甜瓜在露地播种面积逐年增加,轮作换茬周期短,使之瓜类在生产中根枯病逐年严重。解决葫芦根枯病发生成为栽培过程中的重大技术课题。1立枯病立枯病菌在幼苗期及成株期均能危害,多发生在苗期的中后期…  相似文献   

5.
正1苗期病害症状识别与发病条件1.1立枯病: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类莴笋和芹菜等苗期受害重,主要为害时期是苗床幼苗期。苗茎基变褐,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蔫枯死。病苗直立而不倒伏故称立枯病。该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而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发病最适温度17~28℃。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繁殖蔓延。此外,秧苗过密阴雨天气,苗床湿度过大等环境条件往往加重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6.
设施栽培中茄子三大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玉香 《吉林蔬菜》2013,(10):36-37
褐纹病、绵疫病和黄萎病在茄子生产中被称为茄子三大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病后若防治不力可造成很大的损失。苗期发病造成缺株,结果期发病引起果腐。1茄子褐纹病1.1症状:苗期发病造成缺株,结果期发病引起果实腐烂、死苗枯枝,以果实腐烂的损失最大。苗期:多在幼茎基部先产生水浸状梭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后病斑逐渐变褐至黑褐色并长有许多小黑点,当病斑环绕茎周时,病部凹陷,使幼苗猝倒,大苗立枯。  相似文献   

7.
大白菜褐腐病(茎基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在北京、河北、江苏等地的部分大白菜种植区,当地俗称的大白菜“茎基腐病”普遍严重发生,实际调查后共采集到大白菜“茎基腐病”病样12份,分离获得12个真菌分离物,经形态学鉴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病原菌rDNA-ITS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将分离到的菌株分别回接健康的大白菜植株,植株表现出与田间相似的发病症状,重新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得到相同的病原物。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试验最终确定北京、河北、江苏等地大白菜 “茎基腐病” 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大白菜“茎基腐病”与大白菜褐腐病、大白菜立枯病属同病异名。  相似文献   

8.
蔬菜苗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吉林蔬菜》2016,(4):25-25
正1苗期病害症状识别与发病条件1.1立枯病: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类莴笋和芹菜等苗期受害重,主要为害时期是苗床幼苗期。苗茎基变褐,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蔫枯死。病苗直立而不倒伏故称立枯病。该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而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发病最适温度17~28℃。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繁殖蔓延。此外,秧苗过密阴雨天气,苗床湿度过大等环境条件往往加重该病的发生和蔓延。1.2猝倒病:茄果类、瓜类、莴笋、芹菜、洋葱和甘蓝等苗期受害  相似文献   

9.
苗木立枯病也称淬倒病,是苗圃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病害流行常常缺苗断垄,成片死亡。 一、症状 苗木立枯病按其发病的时期和症状,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1.土中腐烂型:种子或幼苗在未出土前即遭到病菌的侵染而腐烂,在苗床上表现为成片缺苗。这种类型常发生在土壤潮湿、低温、播种较深的苗床内。 2.摔倒型:幼苗出土后,木质化以前,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凹陷,幼苗很快倒伏。拔起病苗,多在近土表处断裂,随后根全部腐烂。这种类型常发生在幼苗出土后1个月内。 3.立枯病:幼苗木质化以后,先自根茎部变色腐烂,然后根部腐烂,茎叶枯黄致死。幼苗罹病后不倒…  相似文献   

10.
张晓丽 《蔬菜》2014,(7):71-72
详细阐述了番茄苗期4种主要病害立枯病、猝倒病、茎基腐病、沤根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番茄苗期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1芽枯病草莓芽枯病亦称草莓立枯病,主要危害花蕾、芽、新生叶,引起幼苗立枯,也可侵染成龄叶、果柄、短缩茎等。叶柄基部和托叶染病,病部干缩直立,叶片青枯倒垂。开花前受害,使花序失去生机,并逐渐青枯萎倒。新芽和蕾染病后逐渐萎蔫,呈青枯状或猝倒,后变黑褐色枯死。茎  相似文献   

12.
芦笋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笋嫩茎质地细腻,有鲜美芳香的风味,纤维柔软可口,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一种高档的营养保健蔬菜,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芦笋病虫害较多,主要有茎枯病、立枯病、炭疽病、茎腐病、夜蛾类害虫、蚜虫、蓟马等。在栽培管理上要重点做好这些病虫害的防治工作。1主要病害1.1茎枯病茎枯病是我国芦笋的主要病害,南北均有发生,一般在长江流域、华南各地温带次湿润区危害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该病的蔓延,轻则使翌年严重减产,重则全园茎秆枯死,造成绝产。①症状此病都在茎、枝上发生,病斑纺锤形或短线形。发病初期由水渍状变为黄色小斑点,后为褐色,…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芦笋褐斑病、茎枯病、立枯病、叶枯病、炭疽病、茎腐病、夜蛾类害虫、蚜虫、蓟马等危害症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吉林蔬菜》2014,(4):36-36
<正>1症状识别主要危害果实,有时也危害幼苗和嫩梢。①幼苗发病,先在基部产生暗褐色水溢状斑,后期缢缩或倒伏,无立枯现象。②果实发病果面先出现1厘米大小凹陷斑,圆形至椭圆形,后期变褐软腐,扩展迅速。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棉毛状物。严重时常造成落果。③运输贮藏期,病部继续扩展腐烂,有时产生灰褐色霉层。2传播途径病原主要寄生在茄科植物上,可以马铃薯茎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经风雨传播,形成初侵染。病斑上又可以产生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栽培条件下甜叶菊立枯病的发病因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观察了甜叶菊立枯病的田间发病症状,研究了其发病条件,确定了该病病原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同时总结了甜叶菊立枯病的田间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为大面积开展甜叶菊栽培及甜叶菊立枯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明远 《中国蔬菜》2017,1(12):88-91
丝核菌能引起蔬菜立枯病、黑根病、黑痣病、纹枯病、褐腐病等5 个类型病害,各病害症状类型不同,防治方法也不同。但大白菜褐腐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且该病发病时间晚,发生位置隐蔽,田间不好防治。  相似文献   

17.
<正>果树的根部病害主要包括白绢病、根朽病、圆斑根腐病和紫纹羽病。其发病症状分别为:白绢病感病部位呈黄褐色至红褐色,湿腐,多汁液,后期皮层组织腐烂成泥状,有酸味,地上部枯死。根朽病病部有簇生的子实体,局部枝条或全株叶片变小、  相似文献   

18.
<正>立枯病是柑橘幼苗期的重要病害,柑橘产区常有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刚出土的幼苗,引起砧木苗大量死亡,造成缺苗,影响苗木生产。1症状立枯病病菌主要侵害幼茎和根颈,初期为暗褐色、水渍状斑点,扩大后环绕嫩茎引致皮层腐烂,病部干缩,上部叶片迅速萎蔫,接着呈青枯状凋萎,又叫猝倒病。拔起病苗,可见根部皮层腐烂脱落,立枯病在苗圃中常连片发生,造成幼苗一丛丛、一片片地枯死。田间常见的症状有3种:  相似文献   

19.
由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引起的瓜类幼苗死苗的发病规律基本相同,病菌多在幼苗出土前侵染,苗龄愈小发病愈重。带菌量较多的菜园土和温室土发病较重。低温、高湿或中湿、弱光照、土壤偏碱、播种时盖土过深是真菌性死苗发生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吉林蔬菜》2013,(Z1):44
1草莓根腐病根腐病为草莓的常见病,各地均有分布,以冬季和早春发病严重。一般发病率10%以下,严重时达50%以上,造成幼苗坏死,明显影响草莓生产。1.1症状此病主要危害根系。发病时由细小侧根或新生根开始,初出现浅红褐色不规则的斑块,颜色逐渐变深呈暗绿色。随病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