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属的鸭瘟病毒引起的鸭、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侵害血管,组织出血,消化道粘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变,实质器官有退行性的病变.1923年Baudet首次报道荷兰的家鸭暴发鸭瘟,现在各养鸭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是危害养鸭业的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鸭瘟主要引起鸭的死亡、淘汰和产蛋下降,给养鸭业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蔡宝祥 《中国家禽》2003,25(11):25-26
1 鸭瘟 鸭瘟(Duck plaque)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  相似文献   

3.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疱疹病毒科中的鸭瘟病毒引起的常见于鸭、鹅、天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其特征为血管损伤、消化道黏膜破溃、组织出血、淋巴器官损伤和实质器官变性.病禽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痢、流泪,部分病鸭头部肿大.因鸭瘟病毒在免疫原性上相对稳定,多年来,鸭瘟一直较为稳定,发病较少.然而从2017年开始,在我国养鸭集中区频频发病,给我国水禽业带来重大损失.针对其发病原因,笔者多年来深入一线走访调查,总结其发病原因并提出可行性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4.
小鹅瘟也叫病毒性肠炎,是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精神萎顿、不食、严重下痢、神经症状和渗出性肠炎为其主要特征,病原为小鹅瘟病毒.一般小鹅瘟只发生于鹅(番鸭和莫斯科鸭除外).冬末春初最易发病,临床上表现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本病可采用多种防治措施,农户散养应当切实做好清洁卫生及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鹅等雁行目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传播快、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病死鸭食道和肠道黏膜严重出血或坏死。在我国,自1957年黄引贤报道广东发生鸭瘟后,全国各地陆续发生,曾是危害我国养鸭业的头号大敌。但随着鸭瘟弱毒疫苗在我国养鸭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鸭瘟得到有效控制。自1998年至  相似文献   

6.
<正>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鹅、天鹅等雁形目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头颈肿胀,两脚麻痹,腹泻,食道和泄殖腔粘膜出血、水肿和坏死性假膜覆盖,肝脏有出血点等为特征[1]。该病危害世界养鸭业的健康发展。鸭霍乱俗称"摇头瘟",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症传染病,呈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7.
非洲马瘟是目前已知对马属动物危害最大的一种传染病,马感染非洲马瘟后的死亡率可高达95%。2020年,非洲马瘟首次出现在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该病经由邻国传入云南的风险越来越大。为提高兽医管理和技术人员、马属动物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对该病的认识,从非洲马瘟的病毒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技术、疫苗免疫和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介绍,对非洲马瘟病毒传入云南的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婧 《水禽世界》2010,(3):42-44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两腿发软无力,下痢,口渴,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本文就鸭瘟病毒的研究历史、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预防等研究进行了一次综合整理,希望为鸭瘟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脚软、下痢、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食道黏膜有小出血点,并有灰黄色假膜覆盖或溃疡,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坏死.  相似文献   

10.
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潜伏期短、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对养兔业威胁颇大.目前,尽管各地均采取了综合防治和预防接种措施,但依然时有兔瘟发生.  相似文献   

11.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初生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病鹅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和呈现神经症状.笔者现将我市发生小鹅瘟的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000年本市养鹅专业户共饲养雏鹅3万只,于6月26日开始发现小鹅精神萎顿,严重下痢,排出黄白色的粪便等症状,从发病开始到7月5日,发病率达50%以上.2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鹅瘟(暂定)又名鹅的鸭瘟病,是由鸭瘟疱疹病毒适应鹅体后在鹅群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在病鹅群中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若处理不及时、往往造成地方性流行、障碍养鹅业的发展。1975年来美国,丹麦、匈牙利等国均有此病发生,匈牙利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对此病研究后指出,用鸭瘟疫苗免疫鹅能完全抵抗鸭瘟强毒的攻击,但用鹅体鸭瘟强毒攻击只有部分保护或完全没有保护,但用鸭瘟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鹅、天鹅等雁形目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俗称"大头瘟",也叫鸭瘟。病理特征主要是呈败血症经过,血管损伤导致出血、淋巴器官受损以及实质器官的退行性变化。本病流行广、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往往  相似文献   

14.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生渗出性肠炎,小肠粘膜脱落,形成栓子状物堵塞肠管为主要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5.
犬瘟热俗称犬瘟、狗瘟,又名大麻疹,是一种主要危害幼犬的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双相热型、呼吸道症状、胃肠道炎症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后期可出现鼻翼皮肤和足垫高度角质化等症状。  相似文献   

16.
鸭瘟是鸭、鹅和天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血管破坏、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破溃、淋巴器官损伤和实质器官变性.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严重威胁着鸭、鹅养殖业的发展.对一例鹅患鸭瘟的诊治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许英民 《兽医导刊》2007,(12):36-37
鹅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禽霍乱、禽出败、摇头瘟等.常引起鹅的急性败血症及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其特征是高热、下痢、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8.
鸭瘟和鸭霍乱,被群众称为大头瘟和摇头瘟的两个急性传染病,因传播快,病程急,死亡率高,给鸭的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及早检出病鸭,进行确切诊断,掌握疫情,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疫情的发展和蔓延,减少病原的污染和传播,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现就两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等的鉴别诊断,简述如下:1.临床症状上的区别:鸭瘟有大头、流泪,两脚发软,拉绿色稀粪,下眼脸结膜有出血点;鸭霍乱有寒颤、怕水、眼球下陷、拉铜绿色、清水样稀粪、呼吸困难等特征相区别。2.剖检变化方面的区别:鸭瘟食道有假膜,坏死性炎症,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  相似文献   

19.
顾志良 《中国家禽》2003,25(10):36-36
小鹅瘟是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精神萎顿、不食、严重下痢、神经症状和渗出性肠炎为特征.2001年5月张家港市合兴镇二农户从同一孵化场分别购入800只和400只苗鹅,均发生了小鹅瘟,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鹅瘟是20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市才发生的雏鹅传染病.目前对于雏鹅小鹅瘟病主要是应用生物药品,如抗小鹅瘟血清、抗小鹅瘟卵黄稀释液或提纯小鹅瘟抗体等进行治疗,迄今为止未见有应用化学药物治疗小鹅瘟的报道.2010年7月份对我市某养鹅专业户的雏鹅在发生小鹅瘟时应用盐酸吗胍片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