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探究采前外施不同浓度GA3对台农17号菠萝采后果实品质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共设置4个GA3浓度处理,分别为50、100、150、200 mg/kg,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结果表明:150、200 mg/kg GA3处理可增大果实体积、提高果实重量,100、150 mg/kg GA3处理可增加果实甜度,其中100 mg/kg GA3处理果实总糖含量最高;而150、200 mg/kg GA3处理可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增大果实p H值,同时高浓度GA3可提高果实糖酸比,从而影响果实的口感与风味;100 mg/kg GA3处理还可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当GA3处理浓度高于100mg/kg时反而降低了果实维生素C含量。此外,不同浓度GA3处理对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较大,经GA3处理后可增加果实内源GA3含量,也可提高果实...  相似文献   

2.
以花脸香蘑菌株“ts916”为供试菌株,采用平板培养法,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的无机盐、维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供试物质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供试无机盐中,适量质量浓度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而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抑制花脸香蘑菌丝生长。当硫酸镁质量浓度为1.5 g·L-1时,花脸香蘑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4.88 mm·d-1。供试维生素(VB1、VB2、VB6、VC、叶酸和烟酸)在一定范围内均可显著促进花脸香蘑菌丝的生长,其中当VB6质量浓度为4 mg·L-1时,花脸香蘑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6.63 mm·d-1。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中,6-BA、2,4-D、NAA抑制花脸香蘑菌丝的生长,GA3的添加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薄皮甜瓜‘玉美人’为试材,采用气雾法根际CO2自动控制系统,研究了6种不同的根际CO2浓度(0.2%、0.4%、0.6%、0.8%、1.0%和1.2%,其中以0.2%的常规根际CO2浓度为对照)下薄皮甜瓜根系生长指标和根系内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以期为深入研究根际高CO2下植株生长的内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薄皮甜瓜根系生长指标和促进生长型激素(IAA、CTK和GA)的含量均表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CO2处理前6 d,根长、根系表面积、总根尖数、根系平均直径、根系活力、IAA、CTK和G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浓度越高,增加的幅度越大。处理9 d后,根系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IAA、CTK和GA含量随CO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而ABA含量逐渐增加。根际CO2浓度不同,激素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CO  相似文献   

4.
以真姬菇后熟期菌包(60~120 d)为试材,设定低CO2浓度(0.05%~0.20%)、中CO2浓度(0.35%~0.50%)、高CO2浓度(0.70%~1.00%)3个不同CO2浓度处理,研究了不同CO2浓度培养下菌包上、中、下3个部分的理化性能及胞外酶活性,拟得出最适CO2的浓度范围,以期为工厂化生产真姬菇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中、低CO2浓度范围,菌包上、中、下3个部分的pH、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淀粉酶等活性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中CO2浓度培养时,120 d时上、中、下部指标一致性较好,说明菌包成熟度高;而在同等条件下用高CO2浓度培养的菌丝代谢已出现抗逆性紊乱。综上所述,CO2浓度对菌包产量有影响,中等CO2浓度的菌包出菇产量最高(520.40 g·袋-1),...  相似文献   

5.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普通土壤栽培增施CO2及有机土栽培对黄瓜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种栽培方式下CO2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土栽培与增施CO2的普通土壤栽培均在上午提高了温室内CO2浓度,使温室中CO2浓度在上午光合作用最强的时期显著高于普通土壤栽培,最终表现为黄瓜生长优于普通土壤栽培。生理分析表明:普通土壤栽培增施CO2和有机土栽培均可增加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并显著提高了植株的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增施CO2对盛果期黄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有显著提高作用,分别提高10.21%和7.23%;而有机土栽培下黄瓜总糖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黄瓜盛果期增施CO2增产效果明显,单株产量较对照显著提高,与有机土栽培产量相当。增施CO2对黄瓜产量的影响主要在采收中后期;而有机土栽培对黄瓜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在采收的前中期。有机土栽培不仅改善了根区环境,还对温室CO2浓度有很好改善作用,可以不用增施CO2而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6.
以‘黄金梨’缺铁黄化植株与正常植株为试材,于生长期黄化植株叶面喷施50、100、200和400 mg·L-1 GA3溶液,测定叶片中Fe、GA3、GA4、IAA和JA含量,对叶绿体进行了电镜显微结构观察,并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Fe代谢与GA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外源GA3处理后9 d,黄化叶均有不同程度复绿,叶脉复绿明显,叶身部分复绿,其中400 mg·L-1 GA3处理后12 d黄化叶复绿最明显。处理后9和12 d缺铁黄化叶片Fe含量显著高于清水处理对照。外源GA3能诱导黄化叶片内FER1、FER2、FER3、FRO2、IRT1和FD1的表达,其中12 d各处理FER2和IRT1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10倍和40倍以上,说明外源GA3促进了叶片内铁的贮藏、还原与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外源GA3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中内源GA3和GA4含量,迅速诱导GID11和GID13基因的表达,其中50 mg·L-1 GA3处理,GID11表达量在3 d是对照的76.45倍。400 mg·L-1 GA3处理后12 d的叶片类囊体基粒片层较黄化叶片清晰,断裂片层少。试验结果初步揭示了GA3诱导‘黄金梨’黄化叶复绿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以辣椒为试材,采用浸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维生素B6溶液浸种对4℃低温处理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对12℃低温处理下两叶一心期的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维生素B6诱导辣椒抗性及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低温胁迫下经100 mg·L-1的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经100 mg·L-1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长至两叶一心,在12℃低温下处理后辣椒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显著降低,根系活力提高;经80 mg·L-1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长至两叶一心,在12℃低温处理后辣椒幼苗根长、株高、鲜质量高于对照;经40 mg·L-1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长至两叶一心,在12℃低温下处理后辣椒幼苗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幼苗根系活力均提高。因此,适宜浓度的维生素B<...  相似文献   

8.
李晓英  薛梅 《北方园艺》2010,(24):51-53
以渝西地区无公害蔬菜基地的不同种类蔬菜为试材,测定其硝酸盐含量,并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各种类蔬菜硝酸盐含量依次为叶菜类(810.2 mg/kg)葱蒜类(631.9mg/kg)根茎类(571.8 mg/kg)果菜类(307.6 mg/kg)瓜菜类(289.1 mg/kg);蔬菜受不同程度硝酸盐污染,但并不严重;叶菜类属中高度污染,其次是根茎类和葱蒜类,极少部分茄果类及瓜类蔬菜存在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9.
郑顺林  程红  李世林  袁继超 《园艺学报》2013,40(8):1487-1491
 为探讨肥力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发育影响的机理,以‘台湾红皮’(Cardinal)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研究了低、中、高肥力水平对块茎发育过程中多胺(PAs)、赤霉素(GA3)和茉莉酸(JAs)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腐胺(Put)、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在块茎发育过程中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但对不同肥力水平的响应有差异,中肥力水平下块茎发育中期(播种后60 ~ 68 d)PAs含量高于低肥力和高肥力水平含量,高肥力水平使Put含量降低,含量峰值出现时间提前,而使Spd和Spm峰值出现时间延后。Put/Spd呈现随肥力水平的提高,峰值不断降低,峰值出现时间提前的趋势。(2)低肥力水平下GA3含量在中期高,中肥力水平下在中期含量最低。低肥力水平下JAs含量在块茎发育的各阶段都比较低,中肥力水平下在中期含量高于低肥力和高肥力水平。低、高肥力水平下GA3/JAs有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中肥力水平变化相反。(3)JAs与PAs的相关性较大,其中与Put为正相关,与Spm、Spd显著负相关,Spm和Spd极显著正相关。合理的肥力水平提高了块茎发育中期PAs、JAs的含量,降低了GA3的含量,有利于块茎的发育和膨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GA3、MeJA处理对白菜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刺毛白菜春秋金冠、CR春泰和无刺毛白菜夏美白菜、潮州快大夏皇白叶片为试材,分别喷施质量浓度30、60、90 mg·L-1的GA3、MeJA处理生长15 d的幼苗,以清水为对照,每4 d喷施1次,共5次,20 d后取叶片进行生长、生理指标测定和刺毛数量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90 mg·L-1的GA3处理增加了白菜植株株高和单株质量,除潮州快大夏皇白品种外,90 mg·L-1MeJA处理降低了白菜株高和单株质量;60、90 mg·L-1 GA3与30、60、90 mg·L-1MeJA处理增加了白菜叶面刺毛数量;30 mg·L-1GA3与MeJA处理均增加了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但降低了维生素C含量。综上,高质量浓度GA3 (90 mg·L-1  相似文献   

11.
袋料栽培黑木耳与段木栽培黑木耳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测试了代料栽培黑木耳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核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氨基酸总量为10.02%,其中必需氨基酸占的氨基酸总量的42.47%;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总量为9.5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31%。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96%、12.38%和0.903%,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23%、12.49%和1.03%。碳水化合物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为66.92%,而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则为69.19%。VB1、VB2、P、Zn和核酸的含量二者比较接近,而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Fe、Ca含量均明显高于段木栽培黑木耳。  相似文献   

12.
黄伞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黄伞子实体中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矿质元素及维生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性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伞子实体中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灰分的含量较高,但粗脂肪含量较低,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黄伞子实体中还含有氨基酸、多糖、麦角固醇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3.
黄靛牛肝菌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测定了黄靛牛肝菌子实体的氨基酸、矿质元素以及维生素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与香菇和双孢蘑菇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靛牛肝菌子实体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含有18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铅、镉、砷含量均在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幼苗浸渍法,测定3种不同浓度的12种化合物对黄瓜镰刀菌培养滤液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化合物、不同质量浓度的抑制效果不相同。10μg/mL的烟酸、NaOH、FeCl3和ZnSO4的效果最好,相对抑制效果在95%以上,抑制作用表现稳定、持久;50μg/mL的维生素B1、CuSO4、KAl(SO4)2和100μg/mL的MnSO4相对抑制效果在90%以上;50μg/mL的KMnO4、KOH相对抑制效果在85%以上;维生素B6、蛋氨酸效果较差,相对抑制效果低于70%。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镰刀菌酸毒素的抑制物质,探索黄瓜枯萎病防治新途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棉籽壳栽培大白口蘑和杏鲍菇的营养分析和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大白口蘑和杏鲍菇干品中的氨基酸、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大白口蘑和杏鲍菇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8.67g/100g和12.72g/100g。其中,必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甜味氨基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5,47%、21.06%、16,77%和43.24%、24.84%、16.27%。大白口蘑和杏鲍菇的蛋白质、脂肪、总糖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35.28%、2.91%、53.74%、8.76%和15.4%、0.55%、52.1%、5.4%。铁、钙、锌和硒含量在大白口蘑和杏鲍菇中分别为33.21mg/100g、49.34mg/100g、37.08mg/100g、0.05mg/100g和2.9mg/100g、14,2mg/100g、38,01mg/100g、0.023mg/100g。VC、VB1和VB2含量在大白口蘑和杏鲍菇中分别为24,5mg/100g、0.248mg/100g、2.12mg/100g和25.3mg/100g、0.193mg/100g、1.43mg/100g。由此可知,大白口蘑和杏鲍菇是两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菌。从对食品高蛋白含量要求的角度分析,大白口蘑的营养价值优于杏鲍菇。  相似文献   

16.
几种果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目前果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状况,从生态型产区随机抽取枣、西瓜和苹果3种果品共78个样品,用紫外比色法测定硝酸盐含量,用国标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参比国内外食品硝酸盐含量分级评价标准对3种果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根据国家标准,西瓜和苹果样品硝酸盐全部合格,枣32个样品中有3个样品超标,超标率为9.4%;3种果品亚硝酸盐全部合格;参照沈明珠提出的蔬菜中硝酸盐卫生评价标准,西瓜和苹果均在轻度污染范围内,可直接生食,枣90.6%在轻度污染范围内,可直接生食,9.4%为中度污染,不宜生食,加工或熟食允许。对降低果品中硝酸盐含量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周君  陈宗玲  张琼  王红清 《园艺学报》2009,36(12):1717-1724
 以‘晚蜜’桃为试材, 果实于盛花后75 d套袋、盛花后144 d除袋, 以未套袋果作对照, 应用HPLC - MS技术对果皮中酚酸类和类黄酮类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在成熟果中分离、检测到了3种酚酸类物质, 8种黄酮醇类物质, 5种黄烷- 3 - 醇类物质和2种花色苷类物质。伴随果实成熟, 酚酸类和黄烷- 3 - 醇类物质的含量逐渐下降; 黄酮醇类物质在果实发育早期含量较高, 而后逐渐降低, 果实着色初期其含量骤然上升, 到成熟后期又急剧下降; 未套袋果在盛花后144 d已有花色苷积累, 套袋果除袋后果皮迅速合成花色苷。成熟期套袋果和未套袋果中的酚酸和黄烷- 3 - 醇类物质的含量没有差异, 但套袋果中花色苷类和黄酮醇类物质的含量显著高于未套袋果, 其中套袋果的花色苷含量为未套袋果的1174倍。试验表明, 酚酸类和黄烷- 3 - 醇类物质对光较敏感, 套袋显著抑制了这两类物质的合成, 但未影响成熟果中的含量, 套袋处理增加了成熟果中花色苷和黄酮醇的积累。桃果皮中的花色苷类物质代谢在果实发育早期向花色苷以外的各分支代谢方向进行, 果实着色初期同时积累黄酮醇和花色苷, 到成熟后期主要为花色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代料花菇与段木花菇的品质分析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木屑代料和段木栽培花菇的可溶性蛋白组分、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核酸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在木屑花菇中的含量为6.09%,电泳图谱显示有11条谱带;在段木花菇中含量为5.75%,有10条谱带。氨基酸总量在木屑花菇中为18.56%,其中必需氨基酸占34.16%;而在段木花菇中二者分别为14.51%和32.59%。核酸含量在木屑花菇中为3.92%;在段木花菇中为3.61%。粗纤维在木屑花菇中的含量为13.13%;而在段木花菇中仅为7.82%。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木屑花菇中分别为1.12%和42.77%;在段木花菇中为4.53%和62.01%。维生素B_1、B_2、尼克酸、麦角甾醇及微量元素铁(Fe)、磷(P)、钙(Ca)、锌(Zn)等在木屑花菇中的含量也均高于段木花菇。  相似文献   

19.
籽用南瓜种子成熟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内蒙古地区南瓜属3 个主要栽培种6 个品种的南瓜种子为材料, 对其成熟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 种子发育过程中首先是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以后其含量随着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少; (2) 种子中脂肪含量51 %~56 % , 不饱和脂肪酸33 %~61 % , 蛋白质28 %~36 % , 含有人体必需的8 种氨基酸、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