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月下旬,由浙江舟山市普陀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组织实施的“中国鲎的全人工育苗试验”项目通过专家评审。经过1年多的实施,该项目29对亲鲎成功繁育幼体60万尾,培育出规格幼鲎6万余只,并掌握了亲鲎暂养、促熟催产、受精卵孵化及幼体培育的技术,以及中国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2.
鲎是一种海产节肢动物,由于它的形态自泥盘纪(约3亿5千万年前)至今没有多大的变化,故被称为“活化石”。鲎有多种用途。它可作药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它又是一种海产食品,其味鲜美如蟹。随着科学的发展,在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发现了它有更大的用途,、即用鲎血制成的鲎试剂来检查细菌内毒素是一种简易、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3.
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Leach),属节肢动物门、有螯肢亚门、肢口纲、剑尾目。有4亿多年的历史,俗有“活化石”之称,目前世界上主要有4种:东方鲎,美洲鲎,马来鲎,圆尾鲎。东方鲎主要分布于日本海以西,中国长江口以南,中南半岛以东一带沿海。它的血液呈蓝色,经加工后目前市场价格为6万美元/加仑,具有较高的医学和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浙闽以南海域,生有一种海洋动物——鲎.鲎身披头、腹甲,腹后拖着一根长长的剑尾,腹面有6对步足,属节肢动物门,早在4亿多年前就已出现.但是,现代鲎的模样和那时的几乎没有多大变化,所以被称为“活化石”.  相似文献   

5.
鲎及其利用     
茗君 《水产科技情报》1982,(1):27-27,M032
鲎,形似蟹而非蟹,背部被着一个马蹄形隆起的背甲,在美国等地称为“马蹄形蟹”(horseshoe crab);腹部背甲近六角形,两侧边缘多具缺刻和短刺;尾部长如剑。由于它的形状怪异,故有的地方称“海怪”。每当春末夏初,常雌雄一起,成双成对游至近海,借助六对胸肢缓慢爬行。这时雌者在前,雄体在后紧紧跟随,有的甚至是雄体趴在雌体的背上,借雌鲎负着雄鲎行动,繁殖季节挖沙掘穴,交尾产卵。  相似文献   

6.
鲎,英文别名马蹄蟹(Horseshoe crab),隶属节肢动物门、肢口纲、剑尾目、鲎科。目前全世界现存的鲎分为2亚科3属4种,美洲鲎亚科(Subfamily Limulinae)仅1属1种即美洲鲎(Limuluspoly phemus);鲎亚科(Subfamily Tachypleinae)分为蝎鲎属和鲎属,由3种亚洲鲎组成,分别为蝎鲎属的圆尾蝎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和鲎属的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与南方鲎(Tachypleus gigas)。2019年3月世界自然联盟(IUCN)正式宣布中国鲎在红色名录中的等级从原来的数据缺乏(DD)变更为濒危(EN)。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鲎形体与体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生长特性,分别测定了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和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14龄成鲎和10龄幼鲎及不同性别的形态参数(头胸甲宽度及体重)。结果表明,中国鲎和圆尾鲎14龄成鲎和10龄幼鲎以及雌、雄的头胸甲宽度与体重均表现为正相关(R20.88);10龄中国鲎和圆尾鲎异速生长曲线的斜率-回归系数b分别为2.2263和2.1883,而14龄成鲎的回归系数b分别为3.1551和2.6501;10龄和14龄雌、雄中国鲎的b值分别为2.2314(♀)、1.9626(♂)和3.2295(♀)、2.8674(♂),10龄和14龄雌、雄圆尾鲎的b值分别为2.5342(♀)、1.9547(♂)和2.7791(♀)、2.1803(♂),b值均大于1,表明体重增长率大于头胸甲宽度的增长率,处于正生长期,且雌鲎的异速生长率均大于雄鲎;F检验表明,中国鲎和圆尾鲎10龄及14龄不同性别的头胸甲宽度与体重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  相似文献   

8.
在浙闽以南渔区的集镇上,当夏季,会看到一种形如团扇的怪物,象蟹一样长着一具硬壳,可它的6对脚肢却并不长,但拖着一根刚劲的尾巴,这一怪物被叫做鲎(hòu),却与蜘蛛有亲缘关系。在动物学上,归属节肢动物门,有螯肢亚门,肢口纲,剑尾目。遣溯鲎的历史,早在四亿多年前的泥盆纪,当恐龙尚未掘起、原始的鱼类尚未出现的时候,鲎就已存在了,因而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乐清县清江海水养殖场在去年获得网箱饲养对虾,比室内饲养提高交配率的成果之后,又于十月份起,做了“未交配对虾自然海区越冬”的专题试验,也获得了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最近,广东湛江市启动为期一个月的“2012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启动当天,湛江在东海岛东南码头附近海域将17.25万只海洋濒危物种中国鲎苗放流大海。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第四届国际鲎科学与保护研讨会暨北部湾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在北部湾重要城市广西钦州市和北海市举办。18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名代表聚集一堂,分享各自关于鲎的研究进展、保护实践和公众教育案例,探讨鲎对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鲎保护的实际解决方案,集思广益为鲎及其栖息地  相似文献   

12.
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的电刺激催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鲎不仅是研究胚胎发育的好材料(Sekiguchi,1970),而且是研究受精的理想对象(Brown,1973)。近年来还利用鲎的受精进行免疫学的研究(Mowbray,1974)。目前,各国由于研究的需要,往往大量捕杀鲎,致使鲎的资源受到破坏。在受精作用的研究中,若能采用人工催产的方法收集精、卵,不仅可以采集到有生命力的精、卵,而且可以使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本文结合我国的情况,探讨电刺激诱导中国鲎催产的方法和原理,以供从事有关鲎受精研究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鲎是一种海生底栖肢节动物,药用价值高。鲎血中含50多种有医药价值的生化物质。从鲎血液中提取的"鲎试剂",可用于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受病菌感染,也可作为食品工业中毒素污染的监测剂;鲎的血液可提取一种具有抗癌、抗肿瘤和抗病毒的鲎素。  相似文献   

14.
鲎的血淋巴中所存在的鲎素(tachyplesin)为抗菌肽的一种,本研究使用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为研究材料,自鲎血细胞中以高效液相层析仪萃取鲎素,并利用电泳分析测定其分子量,确定所萃取蛋白质为鲎素,以之进行水产常见病原的抗菌试验,希望作为未来新药开发以及运用生物技术防范病害的可能。以不同浓度的鲎素进行细菌的抗菌试验,发现鲎素有显著的抗菌效果。在低浓度鲎素处理组中(1及2μg/ml),24小时内各细菌间之活存率没有显著差异(0.05),鲎素对于Vibrio alginolyticus、Aeromonas hydrophila、Lactococcus garvieae以及Photobaterium damselae之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7.31μg/mL、13.26μg/mL、15.27μg/mL及6.68μg/m L。以50μg/mL鲎素加入菌液经过24小时后,V. alginolyticus、A. hydrophila、L. garvieae及P. damselae之活存率分别只有5.8%、11.6%、18.9%及3.2%,显示鲎素对于上述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发展鲎的增养殖事业,广西海洋水产研究所进行了鲎的人工育苗试验,获得四万多只中国鲎。该所选择成熟的雌雄个体(亲鲎),放入一个2.38立方米的产卵池中,池底铺一层厚20~30厘米的海沙,进行流水刺激,所选用的四对亲鲎,先后共产卵45,776粒,受精卵分别置于海沙和海水中孵化,在水温26~32℃、  相似文献   

16.
中国鲎资源已告危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鲎的介绍 鲎(Horseshoe crab),隶属节肢动物 门肢口纲(Arfhropo da)。整个肢口纲,现 在地球上生存的仅有 四种,即中国鲎 (Tachypleus tridenta tus,又叫东方鲎),圆 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南方鲎 (Tachypleus gigas) 及美洲鲎(Limulus polyphemus)。它们自 古生代泥盆纪出现于 地球上,一直生存至 今,已达4亿年,未有 什么大的变化,被称 为活化石,是研究古 生物进化的重要材 料。同时,…  相似文献   

17.
比较分析圆尾鲎和中国鲎消化道组织学和形态学特征,为其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和健康繁育提供理论依据。中国鲎与圆尾鲎均来自于广西合浦县西场镇邻近海域,10龄和14龄均各5只,平均头胸甲宽:圆尾鲎46.78~52.42 mm、中国鲎46.09~55.44 mm。通过形态解剖、组织切片和光镜技术等对消化道的形态学与组织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圆尾鲎与中国鲎消化道外部及解剖形态基本相似;它们的消化道可划分为前肠(口道、食道、前胃、幽门)、中肠和后肠(直肠、肛门);前肠、中肠和后肠都由几丁质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组成,但是中肠不含几丁质层。10龄中国鲎和圆尾鲎的消化道总长以及中肠长度差异显著,消化道其余各部分的长度差异不显著。不同龄同种鲎以及同龄不同种鲎间的所有测量指数差异显著。消化道各部分的结构、组织形态均与其杂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与渔业》2011,(6):33-33
黄颡鱼“全雄1号”是今年农业部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4-001-2010。它是相关科技人员历时十余年攻关而成的智慧结晶。科研人员先采用性逆转、人工雌核发育等技术获得染色体均为YY的超雄鱼与生理雌鱼,再将两者交配后生产的YY超雄鱼作父本与正常雌鱼母本交配,最终培育出黄颡鱼“全雄1号”。  相似文献   

19.
鲎不仅是研究胚胎发育的好材料(Sekiguclli,1970),而且是研究受精的理想对象(Brown,1973)。近年来还利用鲎的受精进行免疫学的研究(Mowbray,1974)。目前,各国由于研究的需要,往往大量捕杀鲎,致使鲎的资源受到破坏。在受精作用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0.
张美如 《科学养鱼》1999,(12):21-21
一、交配时机掌握不当引起的不良后果1.胚胎发育不整齐。为了赶早苗,亲蟹交配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中旬,甚至更早,此时河蟹虽已由“黄蟹”变为“绿蟹”,但自然环境条件下,此时水温一般在12℃以上。由于低温刺激不够,性腺尚未真正生理成熟,即交配条件还未成熟。又由于河蟹的卵为易受精卵,不完全成熟也能受精。如果这种受精卵不经过一段休整期,便拿来升温,胚胎发育较迟缓,胚体间的发育也不同步,从而出现了加温时间长,布苗不同步,甚至一只抱卵蟹布苗一周以上,难以按计划成批生产。1997年启东某育苗厂,2000多只抱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