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良剂对盐碱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不可或缺的有限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到2050年,全球农业生产必须增长60%,发展中国家需增长近100%才能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受人为不合理耕作方式的影响,土壤板结、沙化、盐碱化、排水与通风性差、保水保肥能力低、侵蚀、水渗透性过强或过弱、钠交换程度高和贫瘠等现象逐渐普遍,造成土壤退化,加大半干旱地区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土壤与作物抵御灾害风险能力减弱,农业生产产出率偏低。作为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土壤盐碱化早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围绕土壤盐碱化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涵盖了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和机理,土壤盐碱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盐碱地得到了有效利用。盐碱地的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适于机耕,具有潜在的肥力。因此,开发利用盐碱地不仅可以扩大耕地种植面积,提高作物总产量,还可以扩大绿化面积,改良生态环境。随着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壤盐碱地的改良技术多种多样。笔者对近年来利用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盐碱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河套农业区塔尔湖地区1973-2015年的5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应用分层提取和监督分类方法,获取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并对土地利用/覆盖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2年来,塔尔湖地区土地利用/覆盖格局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耕地面积除在1987-1995年有所降低外,基本保持着每年0.4%的速率增长.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未利用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其中以沙地面积减少最多.土地盐碱化总面积在1973-2006年稳步降低,而在2006年后转为增长.塔尔湖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受控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1973-2015年研究区在土壤盐碱化改良和沙漠化防治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但2006-2015年不合理的灌溉和耕地的过度利用使得土壤盐碱化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松嫩平原是世界上苏打盐碱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土壤pH多在8.5以上,重度盐碱地pH高达9.0~10.5。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气候干旱,松嫩平原盐碱化面积逐年扩大,盐碱化程度也逐年加重。文中概述了该区典型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和传统的治理方法,剖析了以往主要改良方法存在的利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耐盐碱水稻品种筛选与育种,水稻耐碱突变体筛选和耐碱基因QTL定位,羊草(Leymus chinensis)移栽快速恢复和重建技术及其生物生态学效应,羊草耐碱基因克隆等研究工作进展,指出了有效利用耐盐碱牧草或种植耐盐碱水稻品种恢复生态和提高劣质土地生产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盐碱地水稻开发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全世界盐碱地面积为9.54亿hm^2。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制约因素。中国盐碱地面广量大,类型多样,  相似文献   

5.
利用耐逆植物改良松嫩平原高pH盐碱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嫩平原是世界上苏打盐碱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土壤pH多在8.5以上,重度盐碱地pH高达9.0~10.5.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气候干旱,松嫩平原盐碱化面积逐年扩大,盐碱化程度也逐年加重.文中概述了该区典型土壤盐碱化的成因和传统的治理方法,剖析了以往主要改良方法存在的利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耐盐碱水稻品种筛选与育种,水稻耐碱突变体筛选和耐碱基因QTL定位,羊草(Leymus chinensis)移栽快速恢复和重建技术及其生物生态学效应,羊草耐碱基因克隆等研究工作进展,指出了有效利用耐盐碱牧草或种植耐盐碱水稻品种恢复生态和提高劣质土地生产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正>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土壤的供肥能力是获取作物产量的保证,土肥推广工作就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培肥地力为中心,以取得最佳持续产量为目的。必须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同时,搞好土地培肥,用地养地相结合,防止土地沙化、板结、盐碱化。取得作物高产、稳产,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盐碱土或称盐渍化土壤的分布范围广、类型多,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属于干旱地区的新疆盐碱土地约占全国盐碱土地面积的1/3。盐碱土含有各种有害盐碱类,严重抑制种子发芽,影响农作物吸收水分,甚至直接毒害作物组织,使作物枯萎以致死亡。土壤盐碱化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矿质养分不均衡,微量元素缺乏,作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因土壤p H值较高而形成沉淀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从而导致农作物营养缺乏。盐碱化土壤在施肥时要格外注意选择,不然往往会出现施肥后作物仍然毫无起色、效果不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浅谈盐碱土壤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土壤盐碱化程度较为严重,大面积的土地无法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已经利用耕地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土壤盐渍化,造成作物缺苗、断垄、产量不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国内盐碱土或称盐渍化土壤的分布范围广、类型多,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属于干旱地区的新疆盐碱土地约占全国盐碱土地面积的1/3。盐碱土含有各种有害盐碱类,严重抑制种子发芽,影响农作物吸收水分,甚至直接毒害作物组织,使作物枯萎以致死亡。土壤盐碱化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矿质养分不均衡,微量元素缺乏,作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因土壤p H值较高而形成沉淀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从而导致农作物营养缺乏。盐碱化土壤在施肥时要格外注意选择,不然往往会出现施肥后作物仍然毫无起色、效果不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松嫩平原盐碱土现状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问题更为严重。我国盐渍土面积大,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各类盐碱地面积总计9913.3万hm^2,且有很多土地退化严重,有发生次生盐碱化的趋势。以下通过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部典型盐碱区域土壤土质的调查分析,讨论了盐碱地改良的现状及措施,并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建设面积的不断扩大,给农民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设施农业生产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问题。诸如:地下水不达标,土壤盐碱化严重,土壤耕作层遭到破坏暂时无法恢复地力,以及技术水平低下等,造成设施农业生产效益低下,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设施农业,也为了更好指导设施农业生产,现选择问题比较突出,具有代表性的设施温室进行种植试验,分析各影响因素,寻找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我国西北部一个内陆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化面积大,全疆荒地资源约1.5亿亩,而非盐碱化和轻度盐碱化面积只占26.6%,盐化和碱化以及轻、中、重盐土和碱土却占42.8%,而难利用或不宜利用的尚有30.6%,在已耕地中,受次生盐碱化危害的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35.4%,其中重盐渍化面积占18%,中度盐渍化面积占33%,轻度盐渍化面积占49%。因此,在新疆发展农牧业生产都与改良和利用盐碱地有着密切关系。一、盐碱地农田排水概况由于新疆是一个“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区,故改良盐碱土的工作是从开垦、灌溉  相似文献   

13.
土地盐碱化历来是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的重要环境制约因素。河北农民群众,在长期改良利用盐碱地的工作中,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显著成效,不少方法沿用至今,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些经验不仅丰富了中国土壤科学的知识宝库,而且对盐碱土的改良利用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中国土壤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思路和方式对今日盐碱地的治理仍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土壤盐碱化的危害及改良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碱化土壤由于其高含盐碱量使得土地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盐碱地改良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严峻考验。本文分析了土壤盐碱化的危害,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良盐碱化土壤的各种技术方法,以期为我国盐碱化土地治理和土壤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盐碱化土壤由于其高浓度含盐碱量使得土地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盐碱地改良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严峻考验。本文通过对盐碱化土壤造成的危害,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良盐碱化土壤的各种技术方法,为我国盐碱化土地治理和土壤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土壤盐碱化是全球面临的土地资源问题,中国的盐碱性土地面积巨大,分布广泛,且类型繁多。及时治理与合理管理盐碱地资源可以使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对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也是推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盐碱地形成的原因、分布及现状,对比盐碱地改良方法和对策,分析了盐碱土地现有改良方法的优缺点,并为未来盐碱地更好的利用、改良及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1975年MSS遥感影像、1990年TM遥感影像、2012年CBERS遥感影像为信息源,建立科学的遥感解译标志与盐碱化分类体系,结合GIS的分析方法,对松辽平原38年间土地盐碱化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辽平原盐碱化土地的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土地轻度盐碱化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中度盐碱化、重度盐碱化均有增加的趋势,其中重度盐碱化增加的速度较快。1975—1990年期间,松辽平原土地盐碱化在面积和程度上呈扩大和加重的趋势,恶化面积远大于逆转面积,生态环境趋于恶化;1990—2012年间,研究区内盐碱化逆转势力较强,逆转的土地面积已经接近于恶化的面积,说明整个区域盐碱化的状况有所改善。盐碱土地重心分析结果表明,松辽平原盐碱化土地的重心在38年内有向东、向北偏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兴仁堡川位于甘肃靖远县与宁夏海源县的交界处,属干旱地区.近年来,由于兴仁堡川电力提灌工程效益的发挥,人们逐渐改变了靠天吃饭的传统,依靠水浇地走上了致富路,但同时也造成了部分土地的盐碱化,农民的收益也不尽人意,而且还有大面积未开垦的盐碱化荒地,由于盐碱化程度高,无法耕种,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在当地发展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来到了巴彦淖尔,看到了不毛之地,要让中国创造,世界唯一的硅谷有机硅治理盐碱土壤活性剂和巴彦淖尔的盐碱地谈一次成功的恋爱,让巴彦淖尔市地生灵气,人陶醉!——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素有"塞外粮仓"的美誉,但当地土地盐碱化程度却很严重。盐碱化土地面积占到河套灌区耕地总面积的44%。来到巴彦淖尔市的五原县,走在田间,远远望去,盐碱化土地白花花一片,走到重度盐碱的地块,真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种植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进步,玉米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受土地盐碱化的影响,粮食产量大大降低,东北地区土壤以苏打盐碱土为主,分布面积非常广,占东北土地总面积的384万hm~2,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1%左右。生物有机肥的施用能够对轻度或者中度盐碱土进行改良,将p H值降低,释放更多活性物质,有利于土壤理化性质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