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土耳其的甜菜生产、食糖生产及消费、食糖产业政策及食糖贸易政策等情况,对我国甜菜糖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糖料作物种植与食糖产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我国糖料作物种植、食糖生产和消费、食糖市场供需及价格变动、食糖产业政策及贸易政策等情况,对促进我国食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4年我国糖料生产形势及后市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雪 《中国糖料》2014,(4):90-92
对入世以来我国食糖的生产、消费、贸易形势和主要特点做了简要回顾和归纳,针对2014年食糖价格走势对糖料生产的影响做出分析,对2014/2015榨季的食糖产需形势和价格走势做出预测,在分析我国食糖生产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问题基础上,提出增强我国食糖产业竞争力、加强对食糖产业的保护和支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亚五国的食糖消费及进口状况,分析了影响新疆食糖出口中亚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食糖生产现状,预测了我国2000年对食糖的需求量,认为我国目前的食糖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因此,甜菜生产仍需大力发展,特别应把提高单产和含糖做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
《甘蔗(福建)》2004,11(2):61-62
受食品工业的高速增长、人口增加以及经济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从2004年开始,中国食糖消费每年将以不少于100万t的速度增长,食糖消费将出现不可逆转的快速增长趋势,食糖供求情况将从此进入“供小于求”的局面并且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7.
《广西蔗糖》2011,(4):51-51
"十一五"期间,我国糖业有了较大发展。食糖生产与消费大幅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升;产业布局渐趋合理,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加;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节能减排初见成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糖业正在形成;科技进步步伐加快,行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食糖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食糖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位,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8.
对2001年中国食糖与糖料供求形势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雪 《广西蔗糖》2002,(1):34-37
2001年中国食糖和糖料生产、进口、消费及市场价格出现以下情况 :食糖产量大幅度下降 ,市场供给偏紧 ,导致价格高涨 ;高糖价驱使制糖企业抢购原料使糖料价格上升 ,从而刺激了农民种植糖料的积极性 ,导致2001年全国糖料种植面积大幅度增长 ;受国内生产增长和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的双重影响 ,2002年食糖及糖料收购价格会有所下滑 ,农民种植糖料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全国糖料种植面积将会稳中有降。12001年中国食糖市场供求缺口较大 ,主要原因是国内糖料主产区严重受灾糖料大幅度减产1 12001年国内食糖市场供给量…  相似文献   

9.
1高糖价导致替代糖扩张及抑制消费 按照理论计算,2011年食糖消费量达到1400万吨左右,然而理论上的消费量毕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已。由于空前高企的糖价导致替代糖尤其是化学甜味剂被大量使用,因此理论上的食糖消费稳定增长预期正如我们早先预测的那样落空。  相似文献   

10.
中东食糖消费增加据最近F.O.李希特的一份调查显示,中东地区食糖消费的增加意味着该地区一些国家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小虎”。中东地区在1986至1995年期间,年食糖消费量从约800万t增至约870万t,总的来说是增加了。其中只有3个国家──伊拉克、苏...  相似文献   

11.
食糖消费量与人们的食物结构有联系,一般说来,以谷物为主的地区食糖消费相对少些,也与生活习惯有关。印度年产糖(包括土糖)1000~1500万吨,基本上全是本国人消费,而我国一年只消费750万吨左右。食糖消费与生活水平有更大关系:生活水平愈高食糖消费量愈大。发达国家的人均食糖消费量为世界平均量的2倍还多。60年代,我国人均消费食糖仅2公斤,70年代为4公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食糖贸易保护措施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食糖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几年来,我国食糖消费量增长较快,但国内的食糖还是供给不足,缺口较大,自给率低于80%,需要从国外进口部分食糖。由于国内外食糖价差较大,且部分发达国家实行了强有力的食糖贸易政策,在价差牟利和政策影响的双重因素下,导致了我国食糖的过量进口或走私,对国内食糖产业造成了强烈冲击。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借鉴发达国家的食糖贸易保护政策:控制食糖进口量、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调农工关系、制定食糖目标价格体系,提出我国食糖保护措施:延长保障关税时间、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与本国利益兼顾、创新符合WTO的国内食糖保护政策、实行中国特色的一体化糖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徐雪 《中国糖料》2012,(4):70-72
分析了我国目前糖料生产的现状、面临的发展问题和制约因素,以及国家对糖料生产的支持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保证我国食糖消费的基本自给和食糖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食糖产业政策体系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雪 《中国糖料》2011,(2):63-67
分析了我国食糖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未来消费、生产潜力、进口及产业发展瓶颈问题,评估了近年来食糖产业生产扶持、市场调控以及进出口等方面政策效果,并提出了今后产业发展调控目标及政策建议.认为必须坚持立足国内保持90%以上的自给率,以主攻单产为重点,不断提高我国糖料生产能力;大力推广二次结算订单合同,使农民和企业共同分享到...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未来十年全球食糖供需形势这一研究背景,探讨了我国2017/2018榨季食糖市场形势尤其是消费特点,结果发现:第一,2017/2018榨季我国食糖期货和现货价格在增产预期驱动下呈现趋势性走低态势;第二,储备糖政策和走私糖入境等不确定因素对产业影响减弱,与2016/2017榨季价格抑制消费有所不同,2017/2018榨季我国食糖消费更多受国内经济环境和产业自身发展影响;第三,从宏观经济数据、食品工业分行业数据和产业月度供需平衡模型3个维度剖析2017/2018榨季我国食糖消费形势后发现,我国食糖消费特点发生显著变化,由前几个榨季"甜度需求增加、中间库存显增、替代显著放缓"转变为2017/2018榨季的"甜度需求减少、中间库存降低、替代增量稳定"。进而展望了2018/2019榨季食糖消费形势,预计呈现"总量稳定、降速变缓"消费特征可能较大,"走私持续入境、渠道库存低位"态势或将持续。  相似文献   

16.
《广西糖业》2021,(6):16-16
一、发展基础糖料生产能力提升;农民收入稳定;技术进步取得成效;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人均消费有所提升;食糖进口平稳有序;食糖市场稳步发展。二、存在问题糖料种植成本难以降低;食糖生产成本刚性增加;支持保护制度不健全;供给侧结构复杂;食糖消费受阻。三、“十四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罗凯 《广西蔗糖》2000,(3):54-56
市场是经济诸因子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和条件。糖业也是市场经济诸因子之一 ,其存在和发展同样取决于食糖市场空间。那么 ,食糖市场空间是怎样一个市场空间 ?本文拟探讨其概念、类型和特点三个问题。1 食糖市场空间的概念  食糖市场空间的概念包含如下三个方面或三个层次 :1 .1 食糖市场空间是人们对食糖的需求总量。无疑 ,食糖市场空间的存在是以人们对食糖的消费需求为前提的。从这一点出发 ,人们对食糖的需求总量的多少就是食糖市场空间的大小。目前 ,世界人均年食糖消费量为2 0公斤 ,6 0亿人口年食糖消费总量为 1 2 0 0 0万吨 ,即可认…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将糖业生产推入市场.怎样保护糖农利益、制止食糖走私、合理调控市场、谋求全行业的共同发展.价格已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中国糖业协会指出.针对目前市场现状.制定合理的糖料与食糖指导价格,发挥其调节功能.是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9.
1当前食糖产销的外部环境一是市场主体没有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进入市场。我国食糖市场的主体理所当然是我国的400多家糖厂,这些糖厂应将自己生产的食糖直接投放市场,与消费者直接见面。但是,原来经营食糖的国有商业还控制着全国食糖消费市场,掌握着国家食糖储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糖料》2005,(1):12-12
由于受食品工业高速增长等因素影响,从2004年开始,中国食糖消费每年将以不少于100万t的速度增长,并将出现不可逆转的快速增长趋势,食糖供求情况将从此进入“供小于求”的局面,而且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