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油菜品种史力丰苗期生长量较小,春后生长速度较快,春发势强。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史力丰光合面积、光合强度、干物质积累速度以及单位角果皮面积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史力丰每亩角果数、千粒重增幅较大,但每角粒数变化不明显,高产栽培应主攻每角粒数。  相似文献   

2.
李吉树  张青  卜建英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45-146,149
通过3a对优质油菜新品种史力丰的栽培试验表明:史力丰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经济性状优。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包括适时早播、培育壮苗、适龄移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史力丰”是是江苏绿江种苗开发中心选育出的甘蓝型“双低”油菜优良品系。桂北高寒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2004-2005年多点试种示范2333.33hm^2,平均单产2452.5kg,比对照本地农家品种增产1089.0kg,增幅达79.87%。报道史力丰的优良特性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完善稻田套播油菜种植技术,2014-2015年度安福县在前几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在二季晚稻田开展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量套播油菜对比试验,旨在寻求二季晚稻套播油菜的最佳播种期和最适播种量,以及对套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稻田套播油菜是一项集轻型、简化、高产、高效、环保于一体的油菜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稻田套播油菜具有省工节本和一定的高产优势.但油菜套播后与水稻有一定时间的共生期,过早或过迟套播,对油菜秧苗素质有一定的影响,制约油菜的增产增收.为解决这一难题,本站进行了稻田套播油菜多效唑拌种对油菜秧苗素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桂北山区杂交油菜史力丰施硼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发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11-5811,5883
当家品种迟熟杂交油菜史力丰对硼肥敏感。为探索种植史力丰施用硼肥最佳方式,进行了移栽基施、苗施、苗喷、蕾喷、花喷与清水喷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基施比无硼对照增产26.4%,达极显著差异;苗施、苗喷和蕾喷比无硼对照增幅为18.4%~23.5%,达显著差异。而花喷的增产效果不明显。施用硼肥,还能有效降低菌核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陈有兴 《农业与技术》2006,26(3):149-150
稻田套播油菜是指在水稻成熟收获前,将油菜播种在二晚稻田内的一项轻型栽培技术,是南方双季稻区油菜栽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我地经过近三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表明,稻田套播油菜每亩产量可达150公斤以上,达到或超过移栽油菜水平,且具有操作简便、省工节本增效的优点,在长江中下  相似文献   

8.
优质油菜品种“史力佳”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力佳”是江苏省油力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近几年育成的油菜新品种,该品种是在“史力丰”的基础上,以降低硫甙为主要目标,通过高强度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史力佳”于2005年获得国家农作物新品种保护权,2006年通过安徽省、江苏省审定,我镇于2005年秋播引进种植,现已成为我镇油菜的主栽品种,2007年面积扩大到3.2万亩,占油菜种植面积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9.
2001年秋播,我站进行了稻田套播油菜种植示范,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隆林县双低油菜不同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搞清楚引进双低油菜品种在隆林县的种植表现,以花油3号为对照品种,进行了云杂1号、史力丰、花油6号、华双3号四个品种的对比试验。通过试验调查结果我们综合分析认为3个品种可以在当地推广。其中,云杂1号易获得高产,群众最易接受;史力丰由于生育期长达215天,影响其后期有效结荚数,导至产量较低,但在水肥条件好的栽培管理下仍有一定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1.
油菜育苗移栽,须占用一定面积秧田地,用工多而集中、劳动强度大.为做到省地、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稻田套播油菜技术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稻田套播油菜主要抓好三关,一是出苗关.  相似文献   

12.
进行晚稻田谷林套播油菜试验。结果表明:晚稻田套播油菜几乎不影响晚稻的产量,并可以提高油菜的产量,且以晚稻收割前7 d左右播种用烯效唑浸种的油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表明①密肥对稻套史力丰油菜产量差异作用效果依次是密度>密肥间互作>N肥.②不同密肥水平对稻套油菜的叶龄、有效分枝起点高度影响不大.③稻套史力丰油菜最适宜的密肥为亩施纯N20kg,密度为3.0万株/667m2,可达到高产节本两者兼顾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密度、施氮量对史力丰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史力丰油菜进行密度和施氮量二因素试验表明 :①史力丰随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增加 ,产量先增后减 ,以 2 70kg/hm2 纯氮、移栽 15万株 /hm2 组合产量最高 ,达 2 60 9.7kg/hm2 ;②单位面积有效角果和每角粒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 ;③密度、施氮量对芥酸、硫甙和油分含量等品质指标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双低油菜“史力丰”不同播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鉴定适于兴化市生产的油菜新品种,选取7个参试品种于2007~2008年在兴化市开展了油菜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油菜501产量最高,达3750.0kg/hm2,综合性状好,适于大面积推广;扬优8号、红油杂2号增产潜力大,也可大面积推广;红油3号表现不稳定,还需继续考察;史力丰、史力佳综合性状一般,可作补充品种在生产上使用;秦优7号做为兴化市主栽品种,可继续应用。  相似文献   

17.
油菜宁杂1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宁杂11号作稻田套播油菜品种,通过试验与示范,掌握其稻田套播特征特性,明确每亩产180-220kg产量,产量构成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稻套油菜不同套播期和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稻田套播油菜在我地种植的最佳播期和最佳密度以及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可靠依据,2003年在靖城镇进行了套播期和密度双因子试验。  相似文献   

19.
稻田套播油菜主要是利用水稻和油菜的生育特性进行的一项技术。此项技术在充分利用水稻和油菜的生产优势和生育优势的基础上大大缩减了人工成本、简化了生产程序,并提高了油菜的收益率,但在此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栽培技术,选好茬口和品种、适期播种、科学施肥、及时开沟和防治病虫等,才能在稻田套播油菜时取得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0.
稻田套播油菜主要是利用水稻和油菜的生育特性进行的一项技术。此项技术在充分利用水稻和油菜的生产优势和生育优势的基础上大大缩减了人工成本、简化了生产程序,并提高了油菜的收益率,但在此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栽培技术,选好茬口和品种、适期播种、科学施肥、及时开沟和防治病虫等,才能在稻田套播油菜时取得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