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天竹又名天竺,属南天竹科、南天竹属.常绿灌木,丛生,分枝少.2~3片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椭圆状披针形,如针叶状,故名"天竹".叶初为黄绿色,渐呈绿色,入冬则转为红色.6-7月开白色小花.组成直立圆锥花序,顶生.  相似文献   

2.
南天竹,属毛茛目小檗科南天竹属,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其茎干直立丛生,秋季果实成熟期呈现出枝红、叶红、果红的景象,观赏价值高,如今在很多庭院和旅游区广泛栽植。南天竹因其养护简单、自然美的特性,被广泛地运用到园林植物造景中,丰富园林植物造景形式及内容,实现园林植物造景的艺术性价值。同时,针对当前园林植物造景同质化形象,将南天竹运用到其中,能够为园林植物造景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思想,彰显园林植物造景独具一格的创意风格。对此,分析南天竹概述,论述南天竹在园林植物造景当中的运用价值,提出南天竹在园林植物造景当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郭玉敏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8):1731-1733
南天竹新品种湾流是叶、果、株型俱佳的小檗科南天竹属常绿观赏灌木。为了促进湾流南天竹产业化,丰富景观品种资源,利用组培技术规模化生产,再进行炼苗、盆栽养护和管理是重要的途径。本试验通过不同时间组培苗苗床炼苗、盆栽苗控释肥应用、室外露地盆栽苗越夏越冬观察,研究湾流南天竹炼苗生根情况和成活率、生长期的生长量、越夏和越冬情况。结果表明,湾流南天竹在春季炼苗成活率和生根情况较好;用释放期相同的控释肥时,用量大有助于盆栽苗的苗期生长;控释肥用量相同时,释放期短的控释肥有利于苗期的生长;露地条件下,湾流南天竹能够正常越夏越冬。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主要研究根宝(四川国光公司生产)对南天竹春季扦插繁殖的影响,探索提高南天竹春季扦插成活率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根宝"不能显著提高南天竹春季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和温度对火焰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Firepower')叶色的影响,为其在武汉市园林绿化中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内的晒花场(全光照射)和树荫下及郊区金银湖公园3个温度和光照强度不同的地点进行试验.采用了简便快速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方法提取和测定火焰南天竹叶片中花青素含量.[结果]同一季节不同温度条件下以及不同季节中火焰南天竹叶色和花青素含量对比结果表明,低温对火焰南天竹花青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同一试验地点火焰南天竹不同部位叶片以及不同生长条件下叶色及花青素含量对比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叶色有较强的影响.[结论]低温和较强的光照都对火焰南天竹叶色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应注重栽植地点的选择,使火焰南天竹展现出更好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6.
火焰南天竹组织培养体系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焰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Fire power’.)属于小檗科(Berberidaceae)南天竹属(Nandina)的常绿小灌木,在园林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观赏价值。常规育苗方法扦插繁殖,繁殖率低,火焰南天竹组培中繁殖率及生根仍是一大难题。研究了不同激素对火焰南天竹不定芽诱导、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0.3 mg/L 6-BA+30 g/L蔗糖,诱导率为93%;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30 g/L蔗糖,增殖系数为3.5;生根培养基为1/2MS+0.3 mg/L IBA+20 g/L蔗糖,诱导率达97%。火焰南天竹种苗经有效成分含量为50%的多菌灵稀释1 000倍,浸泡1 h后移栽,移栽成活率高,长势良好。所建立的火焰南天竹快繁体系增殖速度快,短期内可获得大量植株,为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南天竹表型变异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湖南地区13个南天竹种源为研究材料,采用常规观测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南天竹形态特征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南天竹资源丰富,变异类型多;各性状在不同地理种源之间变异系数较大,平均变异达到了29.956%;各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次序为叶>树体>花>果.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南天竹种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条重复性好、条带特异、多态性明显的引物,平均每条引物可扩增出4.8条多态带,多态率为85.7%.13个种源ISSR标记聚类为4类,各类都有明显的分布地域.邵东南天竹和宜章南天竹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相应的遗传一致度最大;张家界南天竹与衡山南天竹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相应的遗传一致度最小.南天竹形态标记和ISSR标记聚类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不高,相关系数仅为0.213.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南天竹的种植特性及栽培技术,针对南天竹本身的形态特征、生物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栽培南天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促进南天竹资源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是一种具观赏、生态、药用、材用价值为一体的优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本文通过对多年南天竹繁殖方式的研究报道进行梳理总结,综述其播种、分株、扦插、组培繁殖技术的现状,并进行展望,以期为准确把握南天竹繁殖技术的研究动态,以及后续深入研究做铺垫.  相似文献   

10.
从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方面介绍了南天竹的生物学特性,并总结了南天竹的繁育管理技术,包括播种育苗、无性繁殖育苗、病虫害防治,以期为南天竹的繁育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根促进剂对红叶南天竹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5):93-95
红叶南天竹作为新型的彩叶灌木,目前需求巨大,为保证种苗的供应进行扦插试验研究。共选择IAA、NAA、ABT1号、ABT2号等4种生根促进剂,研究其对红叶南天竹生根率、新叶数及生根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叶南天竹属较易生根植物,经不同生根促进剂的处理后,成活率存在着显著差异,平均成活率为72%,其中NAA处理插穗的成活率最低,仅为19.6%;新叶发生数无显著差异,平均为2.83片;各生根剂与清水处理相比,在生根数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对生根有促进作用。综合各个指标,得出ABT1号为最佳处理,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486-2488
[目的]系统研究南天竹栽培性状,为该树种的育苗、栽培与园林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湖南省13个不同地区的南天竹种群为试样,采用田间试验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栽培型与野生型南天竹的栽培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南天竹各地理种质资源物候特征基本一致;栽培型和野生型生长规律基本一致,但栽培型的生长速度大于野生型;不管是栽培型或是野生型南天竹的高生长在幼龄期都比较迅速,其新梢的年生长、叶片生长规律都遵循Logistic方程的拟合曲线。[结论]该研究可为南天竹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唐丽  刘友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14-9515
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数学评价模型,从景观生态美学、资源价值和艺术价值3个方面,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构建了南天竹景观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观赏植物南天竹在园林应用中的景观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旨在探索南天竹景观效果的评价方法,为进一步认识南天竹在园林中的景观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天竹繁育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方面介绍了南天竹的生物学特性,并总结了南天竹的繁育管理技术,包括播种育苗、无性繁殖育苗、病虫害防治,以期为南天竹的繁育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种子为材料,用超声波、赤霉素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超声波频率为60 k Hz、处理时间为40 min、温度为40℃条件下,南天竹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4%,说明超声波处理对南天竹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若超声波频率过大、温度过高,南天竹种子发芽率明显下降,60℃已明显抑制了种子萌发,所以在具体生产操作中,处理种子的温度不能高于60℃。另外,当赤霉素浓度为350 mg/L时,南天竹种子发芽率达到最高,为75%,高于对照275%;当用300 mg/L赤霉素溶液浸泡12 h时,南天竹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4%。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提取南天竹的最佳溶剂和其提取液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南天竹4种不同溶剂提取液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大葱紫斑病菌(Alternaria porri)和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南天竹4种不同溶剂提取液对4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南天竹乙酸乙酯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能力最强,对水稻纹枯病菌、大葱紫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1.54%、73.71%、83.12%和82.81%,甲醇和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能力次之,丙酮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7.
南天竹的栽培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天竹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较耐阴耐寒,喜排水良好的肥沃沙壤土,既能耐湿也能耐旱,种植广泛。为主要的园庭观叶观果植物。本文对南天竹的形态、习性、繁殖、病虫害及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便于南天竹更好的种植及应用于园林中。  相似文献   

18.
以火焰南天竹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方式、培养基配方对于火焰南天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并探索了最适于丛生芽诱导、壮苗生长和生根的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9.
观赏林木新品种火焰南天竹的引进与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法国引进火焰南天竹进行实地栽培和生物学习性、生长适应性及观赏特性进行观察,研究了常规扦插和组培两种繁殖方法,初步提出火焰南天竹的育苗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南天竹不同器官的提取液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番茄褐斑病菌(Helminthosporiurn carposaprum)、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黄瓜褐斑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i)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1g/mL时,南天竹不同器官的提取液对4种病原菌菌丝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同器官的抑菌活性不同,其中南天竹叶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较强,抑制率均高于50%;根提取液的抑菌活性次之;茎和果实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较弱,抑制率均低于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