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江西某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农田上栽植桑树,栽植三年后,分析桑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各形态含量分布、土壤微生物分布、土壤酶活。分析结果表明,栽植桑树3年后,农田土壤Cd和Pb的修复指数达到96.87%和81.93%,含量分别为12.31mg/kg和595.44mg/kg。且重金属Cd和Pb均主要是富集在桑树根部。桑树不同部位中的Cd和Pb含量分布都表现为夏季含量最高,其次为春季,随后为秋季,最低为冬季。土壤中的Cd和Pb均存在金属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金属残渣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分别以可交换态Cd和残渣态Pb作为主要形态分布。同时土壤中Pb和Cd各化学形态含量与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分布、土壤理化特征以及酶活性具有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桑树修复矿区重金属过程中土壤微环境同步变化和改善,桑树栽植三年后,该矿区土壤环境质量达到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小麦基因型间籽粒镉积累差异及低镉积累资源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镉(Cd)污染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对102份不同基因型的小麦资源在Cd污染土壤环境下小麦籽粒Cd积累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Cd含量为20mg/kg时,102份小麦中73.53%的籽粒Cd积累为4~7mg/kg,17.65%籽粒Cd积累〉7mg/kg,8.82%籽粒Cd积累〈4mg/kg。将在Cd浓度为20mg/kg下筛选出的9份低积累和16份高积累材料进-步在Cd浓度为0.4mg/kg, 5mg/kg和20mg/kg土壤环境下分析籽粒Cd积累差异, 结果表明,小麦籽粒Cd积累与基因型有很大的关系,不同基因型小麦在不同Cd浓度下籽粒Cd积累差异显著,籽粒Cd积累量与土壤中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籽粒Cd积累系数与土壤Cd含量呈负相关。同时根据材料在不同浓度Cd积累情况,筛选出3份低Cd积累小麦,为进一步选育小麦籽粒低Cd积累品种奠定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气污染影响下凯里植物、土壤氟含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大气氟污染对植物、土壤的影响,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凯里的植物和土壤的氟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的氟含量在135.62~1420.97 μg/g之间,平均含量为513.99 μg/g;土壤氟含量在240.50~340.36 μg/g之间,平均含量为279.60 μg/g。植物、土壤的氟含量都超过了背景值,该区植物和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氟污染。不同植物的氟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油茶的氟含量最高,马尾松的氟含量最低。不同类型植物的氟含量不同,灌木>藤本>草本>乔木;常绿植物>落叶植物。不同研究点植物和土壤的氟含量存在差异,但有些植物差异较大,有些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栾城县地下水NO3-N的污染情况及分布规律,笔者采用吸光光度法对所采集的栾城县内17个水井地下水的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地下水已普遍受到NO3-N的污染。地处排污区洨河流域的地下水NO3-N的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冶河流域,洨河流域采样点NO3-N平均含量为11.58 mg/L,最高值突破63.8 mg/L,已经不符合饮用水的健康标准;冶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状况较好,采样点NO3-N平均含量4.7 mg/L。在排污区洨河流域,采样点距离洨河越近,其NO3-N含量越高;在距离相同时,地处土壤、岩层疏松,有矿物存在的采样点NO3-N的含量明显增高。由于污水排放和污水灌溉的原因,致使栾城县洨河流域地下水NO3-N污染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5.
不同杂交水稻品种糙米中重金属Cd、Zn、As含量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及类型杂交水稻对重金属Cd、Zn和As吸收累积差异,在湘南某矿区重金属和As复合污染稻田中种植30种不同品种的杂交水稻。研究结果表明:30个杂交水稻中糙米Cd含量为0.28~0.83 mg/kg,Zn含量为24.13~34.16 mg/kg,无机As含量为0.45~0.77 mg/kg。不同基因型杂交水稻品种吸收累积重金属Cd、Zn和无机As有一定的差异性,Cd在不同水稻品种糙米中的积累存在显著差异性,而Zn和无机As在水稻糙米中的累积差异性不显著。不同类型的杂交水稻之间对于重金属的累积也存在差异性,两系杂交水稻和三系杂交水稻糙米中Cd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糙米中Zn和无机As的含量差异性不显著。因此,根据不同基因型杂交水稻对重金属累积的差异性,筛选出重金属低累积水稻品种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探究大麻耐重金属能力,为今后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数据支持。以‘龙大麻5号'和‘黑农84'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土壤中喷施不同含量Cd2+对大麻、大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含量的Cd2+(≤0.6 mg/kg)对大麻和大豆的根系活力及干物质积累略有促进作用,差异不显著。当土壤中20.0 mg/kg≥Cd2+≥2.0 mg/kg时,2种作物的生长均受到抑制,与对照处理相比,大麻出苗率降低6.3%~100%,根系活力下降5.8%~77.8%,干物质积累降低6.6%~40.2%;与对照处理相比,大豆出苗率降低21.6%~100%,根系活力下降8.9%~100%,干物质积累降低27.4%~50.1%。当土壤中Cd2+含量≥100 mg/kg时,大麻、大豆的出苗率均为零。对相同含量的Cd2+大麻耐受能力要强于大豆;对于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块,建议大麻优先于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鲁东出口区花生Cd污染状况,2004年开展了青岛产区花生田及其产品Cd污染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青岛花生产区土壤Cd含量范围为0.0451~0.202 mg/kg,按照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环境标准,没有受到污染;花生籽仁Cd含量范围为0.0374~0.2667mg/kg,按照无公害食品花生卫生标准,超标样点数占样点总数的96.4%,超标范围为7.8%~433.4%,受到严重的Cd污染。结果同时显示,花生籽仁Cd污染程度与土壤类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摸清青岛花生产区Cd污染源及其与籽仁Cd含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青岛花生Cd污染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土霉素对不同生长期青菜生长的影响及不同生长期青菜对土壤中抗生素吸收能力的差异,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土壤中土霉素(污染水平为0~30 mg/kg之间)对不同生长期青菜生长状况及其对土壤中土霉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土霉素污染范围内,土霉素污染水平对青菜种子发芽率、营养生长盛期和成熟期的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当土霉素污染水平在10、30 mg/kg时对青菜幼苗期根系伸展、地上部茎高及生物量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土霉素添加20天后的青菜地上部分中积累的土霉素含量以在营养生长盛期和出苗—幼苗期施用土霉素者为较高;而对于生长60天后收获的青菜的地上部分土霉素残留含量则随土霉素添加时间至收获时间间隔变短而增加,并随土壤中土霉素污染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结果认为,青菜生长在前期比后期更易受抗生素污染的毒害,而对于收获的青菜中积累的抗生素含量在后期受抗生素污染者比前期抗生素污染者更易积累。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铅镉对甜高粱生长的影响及其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旨在为甜高粱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以甜高粱品种‘辽甜1 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铅、镉及其复合污染作用下甜高粱的生长响应及重金属吸收、富集和迁移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Pb(≤100 mg/kg)、Cd(≤1 mg/kg)处理促进了甜高粱的生长,高浓度Pb(≥1000 mg/kg)、Cd(≥10 mg/kg)则呈现出抑制效应,根长、株高、穗长和生物量均显著减小。甜高粱各部位重金属含量随着土壤Pb、Cd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重金属Pb的含量大小顺序为根>叶>茎>穗,重金属Cd的含量大小顺序为根>茎>叶>穗,且甜高粱对Cd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显著高于Pb。由此可知,甜高粱品种‘辽甜1 号’对重金属Pb、Cd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较好的吸收积累和转运能力,其在Pb、Cd单一及其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冶炼厂综合堆渣场周边水质和稻米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对冶炼厂综合堆渣场周边25个地表水、8个浅层地下水和19个稻米样品中重金属Cu、Zn、Pb、Cd、As含量的测定,发现该区地表水受到Cd、As的污染,在水作和旱作时超标率均在40.0%以上;浅层地下水受到Cd、Pb的威胁。稻米受到重金属Cu、Pb、Cd、As的复合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严重,超标率达100%,重度污染率达76.9%,其最高含量为标准(0.2 mg/kg)的37.6倍;其次为Cu、As、Pb,其超标率分别为38.5%,23.1%和15.8%。  相似文献   

11.
添加含钙化合物对茶园土壤pH及有效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长期饮用高氟茶可引起饮茶型氟中毒,拟通过探明茶园土壤有效氟的调控机制,为治理土壤氟污染并降低茶叶中氟含量提供理论依据。以湖南某茶园0~20 cm和20~40 cm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培养,研究不同形态和添加量的钙离子对土壤pH和有效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0~400 mg/kg Ca2+[Ca(NO3)2]和100~1000 mg/kg Ca2+[CaCl2]后2层土壤pH由4.0降至3.5~3.7,土壤水溶态氟含量明显增加;添加60~1400 mg/kg Ca2+[Ca(OH)2]时,随Ca(OH)2添加量的增加,2层土壤pH分别升至5.13、5.23,土壤水溶态氟含量呈现先增加再降低最后增加的趋势;添加3种形态含钙化合物均降低土壤交换态氟含量。当土壤pH在3.5~6.0间变化时,以pH 5.0为拐点,土壤pH降低或升高水溶态氟含量均增加,土壤酸化时尤甚。因此,可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白云石粉、Ca(OH)2,在偏碱性土壤上施用Ca(NO3)2、CaCl2,调整土壤pH至5.0左右,以有效降低茶园土壤有效氟含量。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磷肥产量增加,磷石膏产排量对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加突出。为解决磷石膏堆放对环境造成的威胁和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通过对云南省磷矿资源主要集中地磷石膏堆场的实地调查、采样并结合模拟试验、建立预测模型等方法,明确磷石膏对区域水体环境介质存在的影响。结论如下:(1)不同堆存点磷石膏均呈酸性。滇池流域的磷石膏含磷量较高、抚仙湖流域的磷石膏含氟量较高。(2)通过地表径流试验,地表水总磷和氟化物的含量基本呈现随迁移距离增加而不断下降的趋势。并建立地表水污染物沿程迁移变化回归模型。地表径流中总磷和氟化物分别迁移至距堆场186.45 m和167.30 m外,可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3)通过土柱淋溶试验,淋出液中总磷含量随淋溶次数的增加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不同土柱淋出液中氟含量呈现正相关的变化趋势,除个别土柱淋出液外,其他深度的淋出液氟含量在0.15~0.45 mg/L范围之内,可达到地下水的Ⅰ类至Ⅲ类标准。本研究为解决磷矿区乃至流域内磷石膏对水环境等造成的污染负荷问题,提供定量化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不同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对此了解有助于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农作物进行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文章以诸暨市为例,同时采集了489对不同作物可食部位与对应耕层土壤样品测试镉、铅含量,计算了农作物可食部位镉、铅的富集系数,制订了稻谷、瓜茄果菜和叶菜安全生产的土壤镉、铅阈值。结果表明:农作物对镉的富集能力明显高于对铅的富集,市内农田土壤镉污染风险较高,发生铅污染的风险较小。不同作物对镉的富集系数有很大的变化,稻谷、花生中镉的平均富集系数高于蔬菜。叶菜对镉的富集系数高于根茎蔬菜、豆类蔬菜及瓜茄果类蔬菜。镉污染农田可种植玉米、番薯替代水稻,降低污染风险;在污染农田中种植蔬菜,应优先考虑种植瓜茄果蔬菜、根茎蔬菜或豆类蔬菜。对比分析表明,市内农产品镉、铅卫生质量状况与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存在明显的交错现象;在土壤环境质量筛选值以下,仍然存在稻谷镉超标的风险。但调查结果也表明,瓜茄果类蔬菜和叶菜安全生产的镉和铅阈值低于筛选值,酸性、微酸性和中性土壤中当镉含量分别在1.00、1.40、4.20 mg/kg以下及铅含量分别在141、448、1530 mg/kg以下时,没有发现瓜茄果蔬菜重金属超标;土壤镉含量分别在0.32、0.50和2.00 mg/kg以下和铅含量分别在87.30、121.00、164.00 mg/kg以下时,没有发生叶菜重金属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14.
药用植物太子参茎尖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太子参茎尖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成功地解决了繁殖、生根等关键技术。不同发育阶段适宜培养基组成:茎尖培养基MS+NAA0.5mg/kg +BA0.5mg/kg,出苗率86.7%。继代繁殖培养基MS+NAA0.5mg/kg +BA 0.5mg/kg和MS+NAA1.0mg/kg +BA0.5mg/kg。生根培养基1/2MS+IAA1.0mg/kg,生根率为76.7%,茎尖组培苗移栽成活率85.2%,定植成活率100%,近3年研究一个简易、快速、实用太子参工厂化育苗生产程序已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不同生态功能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初步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研究了青岛市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农业区、旅游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Cd、Cr、Cu、Ni、Pb、Zn的含量,采用Mul1er地积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d在各功能区含量均高于国家土壤环境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其浓度大小顺序为:工业区(0.807mg/kg)>商业区(0.748 mg/kg)>居民区(0.642 mg/kg) >农业区(0.532 mg/kg) >旅游区(0.356 mg/kg),Cr、Cu、Ni、Pb、Zn浓度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按Mul1er地积指数法评价,Cd和Ni在五个功能区表层土壤的地累积指数为1,均属于轻度-中等污染,Cr、Cu、Pb 在不同功能区污染水平略有不同,Zn在五个功能区地累积指数为0,为无污染。由此可知,青岛市表层土壤均受到Cd和Ni污染,未受Zn污染。  相似文献   

16.
福建水产饲料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福建主要水产饲料及原料样品中铅、汞、无机砷、镉、铬等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铅、汞、无机砷、镉、铬的含量;结果表明:水产饲料样品中铅含量在0.05 ~3.52 mg/kg;汞含量在<0.00~0.912 mg/kg;无机砷含量在<0.01~5.40 mg/kg;镉含量在0.08~3.05 mg/kg;铬含量在1.28~20.46 mg/kg。原料样品中的铅含量在<0.01~7.51mg/kg,汞含量在<0.001~0.476mg/kg,无机砷含量在<0.01~1.43mg/kg,镉含量在<0.01~1.39mg/kg;福建部分水产饲料中汞、无机砷、镉、铬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存在重金属污染和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7.
Small-grain winter cereal crops can be infected with Fusarium head blight (FHB) leading to mycotoxin contamination and reduction in grain weight and quality. Although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genetic variation of genotypes within each small-grain cereal,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of the winter crops rye, triticale, durum and bread wheat for their FHB resistance, Fusarium-damaged kernels (FDK) and deoxynivalenol (DON) contamination across species is still missing. We have therefore evaluated twelve genotypes each of four crops widely varying in their FHB resistance under artificial infection with one DON-producing F. culmorum isolate at constant spore concentrations and additionally at crop-specific concentrations in two environments. Rye and triticale were the most resistant crops to FHB followed by bread and durum wheat at constant and crop-specific spore concentrations. On average, rye accumulated the lowest amount of DON (10.08 mg/kg) in the grains, followed by triticale (15.18 mg/kg) and bread wheat (16.59 mg/kg), while durum wheat had the highest amount (30.68 mg/kg). Genotypic variances within crops were significant (p ≤ .001) in most instances. These results underline the differing importance of breeding for FHB resistance in the different crops.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耕作方式对川芎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及探明道地产区川芎栽培环境的质量,为川芎药材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彭州川芎种植区的菜—药、稻—药(翻耕)、稻—药(免耕)和旱地(未种过川芎和蔬菜)种植方式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法对4种耕作方式下的土壤Cd、Pb污染状况和土壤—川芎系统中Cd、Pb的富集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川芎种植土壤未受Pb污染,但存在不同程度的Cd污染。菜—药种植方式下土壤Cd、Pb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方式,且Pb含量具有随土壤pH增大而降低的趋势,依次为菜—药>免耕>免耕>旱地。川芎根茎和叶片中Cd的含量基本符合WM/T 2—2004标准要求(除菜—药方式外),均表现为菜—药>免耕>免耕>旱地;根茎和叶片中的Pb含量均超标,平均含量分别为6.16 mg/kg和8.63 mg/kg,具有随土壤pH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川芎叶片对Cd、Pb的富集能力上均大于根茎且对Cd的富集大于Pb。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酸地参储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以地参为试验材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定期测定PE+PA复合真空包装、铝箔复合真空包装和PET塑料瓶包装酸地参的亚硝酸盐、VC、pH、单宁、总酸等成分含量,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4℃条件下储藏15 d时,铝箔复合真空包装的酸地参品质最好,其感官评分、VC含量、pH、单宁含量和总酸含量最高,分别为89分、0.15 mg/100 g、3.21、13.02 mg/kg和2.34 g/kg,同时其亚硝酸盐最低,为0.15 mg/kg;PE+PA复合真空包装的酸地参品质次之,而PET塑料瓶包装效果最差。因此,铝箔复合真空包装比较适合酸地参的储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