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狭冠网蝽若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聚集度指标和Iwaox-x回归,Taylor幂法则检验测定,狭冠网蝽若虫的空间分布为负二项分布,个体群内及个体群间的分布均为聚集分布。对于估计值进行了整株抽样及分层抽样方式的精度比较,前者以平行线抽样为优,后者以下层抽样为优,并建立了Iwao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频次分布χ2检验和9种分布型指数的测定,白杨透翅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一般负二项分布,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疏松的个体群,个体群的分布为聚集型。当t=1,D=0.25时的理论抽样数为:n=20.8064/X+10.904,在防治指标为0.10头/株时,最大抽样数为220株。序贯抽样的累积虫量界限为:To(N)=:0.10N±0.3695N。该幼虫的田间简单随机抽样以平行线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对茶梢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幼虫为普通聚集分布,其基本成分是面积为一株油茶大小的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调查时以棋盘式取样为佳。根据空间分布型分析,计算出序贯抽样模型为: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为: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对三星竹象虫在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采用刀切法给出了聚集度指标的估计区间。结果表明,三星竹象虫幼虫在林间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所采用的三次设计最优拟合提高了回归模型参数的精度,根据研究结果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并列出序贯抽样分析表。抽样技术研究表明,林间虫情调查时,采用平行线取样法或对角线取样法,实际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杉木球果瘿蚊虫果空间分布经3类分析方法检验均显示为聚集;杉木树冠部位对虫果率无显著影响,虫果率调查抽样方式以平行线抽样较适合;抽样数据的统计代换可采用对数代换[X'=In(X+1)]或Taylor的方法(X'=X-0.2585)。  相似文献   

6.
该文对枣红蜘蛛的分布格局及田间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螨在枣树株间为聚集分布,抽样宜采用平行线、双对角线和五点式3种方法。另外还研究了枣红蜘蛛冠内抽样估计技术,并建立了以有虫叶率估计种群密度的简易估计模型。  相似文献   

7.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幼虫空间型测报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鞭角华扁叶蜂滞育期幼虫通过空间分布型参数Kuno指数,聚集指标1、m/X^-指数,扩散型指标lσ及α、β值分析结果,滞育期幼虫呈聚集分布,个体群。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比较频次法、聚集度指标法研究了松埃尺蛾越冬代蛹和第一代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越冬代蛹、第一代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呈负二项分布,其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排斥。并应用Iwao方法分析、检验了不同虫口密度下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列出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9.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对云杉落针病空间分布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致密的个体群,聚集强度因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林地抽样方法比较结果表明,以平行线法取样精度较高,适用于苗圃病情调查,并计算了病害调查的最适抽样数以及序贯抽样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7种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木兰突细蛾卵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卵和幼虫在木兰科植物人工林内部呈聚集分布,幼虫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排斥。卵分布基本成份是疏松的个体群。应用Iwao's方法,分析并计算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进行了幼虫序贯抽样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波纹杂毛虫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的回归法对波纹杂毛虫幼虫在马尾松林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幼虫在马尾松林内为聚集分布。并用Iwao法确定平均拥挤度 (m )与平均密度 (x)的回归方程 ,分析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最佳抽样数 ,列出序贯抽样表。林间抽样方法比较认为 ,对角线取样法精度较高 ,适用于林间虫情调查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球果小卷蛾幼虫混合种群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研究兰星平,杜凌(贵州省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贵阳550001)(贵州省种苗站贵阳550001)陈恩军,黄丽(林业部种苗总站北京100714)(贵州黄平县横坡林场黄平556100)关键词马尾松,种子园,球果...  相似文献   

13.
运用分布型指数法、Taylor幂法则、Iwao回归方程对园林植物害虫桂花网蝽Eteoneus sigillatus在昆明市的空间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桂花网蝽在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上呈聚集分布,频次测定中负二项分布(似然法)卡方值为244.3291,其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产生原因可能与环境因子有关。采用Iwao的方法确定桂花网蝽的最适抽样数和序贯抽样表,为野外抽样调查、密度估计及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应用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法,对竹梢凸唇斑蚜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竹梢凸唇斑蚜在竹林间呈聚集分布,且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种群聚集主要是由昆虫本身的习性和某些环境因素引起.在空间分布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方案.  相似文献   

15.
昆虫种群抽样技术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占山 《林业科学》1990,26(3):254-261
本文对昆虫种群抽样技术的研究内容、抽样理论作了概述。关于种群的估值抽样技术分别就其抽取方法与数据统计分析、样本单元的选择、理论抽样数的确定、以及种群密度的简易估计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了介绍。关于种群序贯抽样以及利用序贯抽样方法估计种群密度等问题也进行了总结、评述。  相似文献   

16.
空间平衡抽样及其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现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存在着空间关联性强、适应性差的缺陷.空间平衡抽样(SBS)强调样本点抽取的随机等概和空间上的均衡分布,通过包含概率栅格层的过滤运算,极大地减少了无反应样本单元现象的发生,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文章在简要回顾基于模型的抽样、基于设计的抽样两大类森林资源调查方法特点,分析4种传统概率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弊端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通用随机方格分层算法(GRTS)的空间平衡抽样的原理和步骤,最后以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风景林蓄积量调查空间平衡抽样案例研究.研究表明,空间平衡抽样在降低调查成本、减少空间关联性强方面明显优于简单随机抽样;但在提高抽样精度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只有当样本容量大于或等于理论计算容量时,空间平衡抽样才表现出一定的抽样精度优势.  相似文献   

17.
云南松毛虫越冬代幼虫自然种群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方调查计算,采用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云南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的空问分布型,建立了最适抽样数关系式,并对其进行了序贯抽样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种群在林内呈聚集分布,其Iwao回归方程为m*=5.2181 1.0207x^-、复相关系数R=0.9918;最适抽样株数为:N=621.81/x^- 2.07。  相似文献   

18.
柳杉毛虫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确定柳杉毛虫空间分布型的基础上,采用Iwao回归序贯分析方法,对柳杉毛虫幼虫的序贯抽样作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不同允许误差下的最适抽样数量。对柳杉毛虫的双重抽样进行了研究,得出以底部2根枝条平均虫口数量通过预测式y=9.7544×1.1574来预测全株虫口数量。  相似文献   

19.
浙江栉蝠蛾幼虫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模型分析法等方法对浙江栉蝠蛾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栉蝠蛾幼虫在竹林间的空间格局呈聚集型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之间相互吸引。运用Iwao法确定了林间最适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20.
长鞭红景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鞭红景天是国家第二批确定的二级保护植物,处于近危状态。该文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取样,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丛生指标Ⅰ、扩散型指数16及其检验、Cassie指标、平均拥挤度与聚块性指标、负二项参数K、Iwao M^*对的回归分析、Taylor幂法则模型等方法,研究了长鞭红景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P1、P3和P5群落中长鞭红景天种群均表现为聚集分布,在P2、P4和P6群落中长鞭红景天种群总体上呈聚集分布与随机分布的临界状态;但各群落中聚集强度差异明显,其顺序为:P5〉P3〉P1〉P6〉P2〉P4;通过Iwao M^*对的回归模型分析和Taylor幂指数法检验也得出相似结果,即长鞭红景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现为聚集分布与随机分布的临界状态但偏向于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