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春暖大棚多层覆盖特早熟栽培西瓜一般是在2月上中旬定植,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能够给瓜农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山东地区大棚西瓜生产上的主要栽培形式。它的育苗时间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整个育苗期正处在1年中难度很大最寒冷的时节。大棚西瓜倒茬困难,为了有效预防枯萎病,获得高产,必须培育嫁接苗。因此能否培育嫁接壮苗,是春暖大棚多层覆盖栽培西瓜获得早熟、高产、优质的先决条件。笔者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以劈接法为例谈谈冬春严寒季节西瓜嫁接苗管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利用棚室栽培辣椒,是菜农获得高产高效的一条途径。要获得高产高效益,就必须抓住选择抗病高产的优良品种,培育适龄早熟壮苗,合理密植,防止落花落果,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早熟高产栽培技术措施。1栽培季节、方式大棚单层膜,2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定植;大棚双层膜,1月下旬播种,4月中旬定植;大棚多层覆盖,1月上中旬播种,3月末至4月初定植;加温温室,11月上中旬播种,2月上中旬定植;日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大棚黄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为了适应大棚生产发展的需要,筛选出适合大棚栽培的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的黄瓜新品种,我们开展了黄瓜新品种的比较试验。参试的品种有901(江苏省镇江市蔬菜研究所)、236×125(江苏省南京市蔬菜研究所)、宁丰3号(江苏省南京市蔬菜研究所)和西杂1号(陕西省西安市蔬菜所),以杨行×密刺为对照(CK),试验结果表明901的早熟性、丰产性、商品性均优于对照品种和其他参试品种(详见表1、表2)。901每亩产量为2644.63kg,比对照增产29.69%;前期亩产量为1287.86kg,比对照增产55.18%。方差分析表明,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是浙北地区春季大棚早熟栽培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4.
亢立 《上海蔬菜》2011,(2):58-59
黄瓜在我国温室、大棚中的栽培面积最大,而且栽培历史悠久。由于黄瓜性喜温暖、潮湿、弱光,温室、大棚等保护地环境条件极为适宜其生长,比露地栽培早熟、高产、品质好,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栽培形式,使黄瓜成为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最早的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5.
大棚春黄瓜、萝卜、大白菜高效栽培模式效益高。春黄瓜于1月上旬播种育苗,2月中旬大棚内定植,4月上中旬至6月中旬收获;萝卜6月中旬直播,8月上旬至中旬收获;大白菜8月下旬直播,11月下旬开始收获。1春黄瓜1.1播种育苗:春黄瓜大棚栽培,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早熟、丰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温州地区春季大棚种植的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黄瓜新品种,我们于2008年初进行了5个品种的大棚黄瓜栽培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吉林蔬菜》2019,(1):37-38
1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鲜香菇大棚栽培一般选用的是中熟和早熟的香菇品种。栽培时间一般为7月中下旬到9月下旬,对于中熟的香菇品种,其接种一般应在8月底之前完成。  相似文献   

8.
常规露地栽培丝瓜 ,由于上市迟 ,经济效益差 ,既影响菜农种植积极性 ,也不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反季节丝瓜的需求。我所在多年试验基础上 ,利用大棚作天然棚架 ,摸索出一条较成功的大棚丝瓜早熟、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早春的温光资源 ,采用大棚加小拱棚加地膜“三膜”栽培 ,使丝瓜提早上市 ,提高了丝瓜的总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 ,实现了早熟、高产、高效的目的 ,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大棚丝瓜栽培宜选用耐低温、弱光 ,第一雌花着生节位低 ,连续结瓜能力强的早熟抗病品种 ,长江流域可选用长沙肉丝瓜。2 播…  相似文献   

9.
朱进 《长江蔬菜》2001,(5):27-27
1选择良种长江流域大棚春黄瓜栽培宜选用耐低温、耐弱光、单性结实强的早熟抗病品种。近几年的试验表明,北方日光温室黄瓜专用品种如津春3号、津优3号等适宜长江流域大棚早春栽培。2适时播种长江流域采用双膜覆盖栽培于1月中下旬~2月上中旬播种,每667m2用种150g左右。①床土准备播种前1个月配制好营养土。营养土可用腐熟的堆肥和肥沃园土等比例混合均匀而成,营养土配好后一定要消毒。生产上常用五代合剂、五福合剂或拌种灵加福美双等量混合进行消毒,每m3用量50~80g,可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黄瓜根系再生…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市设施蔬菜高产高效创建活动中,一些高产示范点农户通过学习和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北京市郊区、每667 m2产量10 000 kg以上的春大棚越夏黄瓜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实践中多次得到证实.其中大兴区菜农朱永龙于2010年栽培的春大棚越夏黄瓜,每667 m2产量达到12 953.9 kg,产值26 123.2元.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其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措施为:选用优良品种、嫁接栽培、采用多层覆盖提早定植、调控适宜的温湿度、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市设施蔬菜高产高效创建活动中,一些高产示范点农户通过学习和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北京市郊区、每667m2产量10000kg以上的春大棚越夏黄瓜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实践中多次得到证实。其中大兴区菜农朱永龙于2010年栽培的春大棚越夏黄瓜,每667m2产量达到12953.9kg,产值26123.2元。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其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措施为:选用优良品种、嫁接栽培、采用多层覆盖提早定植、调控适宜的温湿度、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2.
早春大棚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辣椒为喜温作物,在陕西关中地区,一般可利用大棚进行早春茬栽培,通过精细管理,能达到早熟、高产和高效的目的。1品种选择早春大棚辣椒栽培时可选用良椒2313、天富  相似文献   

13.
<正>本市的西瓜栽培经历了从地膜栽培、小拱棚栽培,再到大棚春早熟栽培和秋季大棚延后栽培的发展过程。目前已探索出大棚西瓜一种多收的周年生产技术,即12月份播种育苗,翌年2月上中旬移栽,4月下旬开始采收,陆续采收到11月底结束。  相似文献   

14.
水果黄瓜1号是青岛市农科院蔬菜所黄瓜课题组育成的强雌性、早熟欧洲型黄瓜一代杂种。该品种突出特点是高产、早熟、抗病,丰产潜力大,适合温室、大棚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倪宏正  王军 《蔬菜》1998,(6):9-9
扁豆是短日照蔬菜,主要以嫩荚供食,传统方法作夏秋蔬菜栽培,淡季时收获。近年来,我市菜农利用大棚多层覆盖栽培扁豆,采收期提前到4月中下旬,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大棚扁豆多层覆盖栽培技术作一介绍。一、品种选择品种选用盐城早熟紫扁豆,该品种早熟性能好,...  相似文献   

16.
塑料大棚西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大棚西瓜早熟高产栽培是在西瓜传统栽培的基础上,全方位发挥塑料大棚优势,应用适宜品种,采取增加单位面积株数、吊蔓等栽培措施,以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作者于2006年春,在喀左县南哨镇梁家村王连军家塑料大棚中进行了西瓜早熟高产栽培试验,2月中旬播种育苗,3月下旬定植,5月下旬收瓜,667平方米产西瓜2500千克,由于西瓜上市早,价格高,经济收入达5000多元,效益十分可观。现把塑料大棚西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选择适宜的品种春季大棚栽培主要是实现早熟高产,同时果实商品性好,以达到高效益的目的,因此春季大棚栽培辣椒品种的选择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早熟性好;②耐低温弱光;③果个大,果实膨大快;④株形紧凑。按此条件,在河南地区可选用豫园大椒、早椒新秀、洛椒98A等,黄皮尖椒可用凯旋大椒、洛椒七号等。2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8.
李洋滋 《蔬菜》2003,(12):35-35
塑料大棚生产番茄、半夏黄瓜、秋季黄瓜的三种三收模式,每667 m2产番茄6 500 kg、半夏黄瓜1 600 kg、秋黄瓜2 000 kg,纯收入达1万元。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茬口安排番茄于1月上旬温室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6月中旬拉秧。半夏黄瓜于5月20日营养钵育苗,6月中下旬定植,7月末拉秧。秋黄瓜则于6月下旬营养钵育苗,8月初定植,10月末采收完毕。二、品种选择番茄选用“L402”、“辽园多丽”等早熟、抗病、高产、耐贮运的品种;半夏黄瓜选用抗病、高产、耐热、商品性好的“园丰6号”;秋黄瓜选用“丰研3号”、“园丰6号”等品种。三、栽培管理番茄…  相似文献   

19.
蔡长久 《蔬菜》2003,(10):38-38
该模式全年每667 m2产值可达4 700~5 700元,纯收入4 000元以上。一、茬口安排当5 cm地温稳定在10 ℃以上即播种花生,8月下旬收获。番茄2月中旬育苗,4月下旬终霜后移栽定植在花生大行垄沟里,6月下旬收获。甘蓝7月底8月初育苗,8月下旬花生收获后移栽定植,春节前后可陆续上市。二、品种选择花生选用特早熟高产大花生“平度204”和“平度08”,番茄选用大果型早熟高产品种,甘蓝选用耐冻高产的越冬型品种。三、栽培管理花生实行垄种盖膜,早春按85 cm左右间距起垄,垄高约12 cm,垄面宽约60 cm,垄面上种2行花生,垄沟内移栽定植1行番茄。垄面上间隔30…  相似文献   

20.
利用设施大棚栽培莲藕,合理密植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本试验通过选择早熟品种鄂莲7号莲藕采用促早熟栽培方式,探索总结出设施大棚莲藕适宜的种植密度,以此为设施莲藕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