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柑桔新害虫——柑桔根粉蚧的考查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继发现柑桔地粉蚧 Geococcus citrinus Kuwana 之后,我们于1979年在福建邵武县首次发现我国为害柑桔根部的另—种新害虫——柑桔根粉蚧 Rhizoecus kondonis Kuwana,发生十分严重。三年来,我们对新发现的柑桔根粉蚧进行了考查和防治试验。在初步掌握发生规律和防治效果的基础上,积极推广防治,逐步控制它的蔓延为害。本文总结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就分布、寄主、形态特征和检疫问题等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为害柑桔的蚧壳虫种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就有55种以上,为害严重而又普遍发生的有矢尖蚧、红蜡蚧和吹绵蚧等。一、为害情况 1.矢尖蚧又名箭头蚧壳虫、白厌。广泛分布于各柑桔区,是柑桔的  相似文献   

3.
一、柑桔蚧壳虫为害柑桔的蚧壳虫种类很多,主要有26种。其中矢尖蚧是为害柑桔的重要种群,也是防治的重点对象。1.矢尖蚧发生和为害特点矢尖蚧是国内各柑桔产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蚧壳虫。矢尖蚧在四川柑桔区每年发生2~3代,主要以雌成蚧越冬,2龄期若蚧越冬的数量占少数。越冬代  相似文献   

4.
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Cockerell)]是危害多种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此害虫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寄主很广。2015年云南瑞丽咖啡植株上发现双条拂粉蚧,并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对该虫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咖啡虫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大豆根绒粉蚧(Eriococcussp)属同翅目(Homopbera),粉蚧科(Rseudococcidae)是2000年以来北安市新发生的害虫.也是近年来为害日益严重的一种农业害虫,给北安市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于它的认识和相关防治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这一现状,利用5年时间对该虫进行调查和研究,并进行了盆栽试验,进一步了解了该虫在北安市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特别是对其发生时间、寄生植物和防治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集成了合理轮作、适时晚播、清除杂草、加强管理、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于2006-2008年连续3年在大豆田进行了防治技术实践,证明这样的技术组装可有效稳定地控制大豆田根绒粉蚧的发生和蔓延,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记述了柑桔蚧虫的2种重要的寄生蜂:蜡蚧刷盾短缘跳小蜂Encyrtuslecaniorum(Mayr),中国新记录,和柑桔粉蚧广腹细蜂Allotropa citri Muesebeck。它们分别寄生于褐软蚧和柑桔粉蚧,寄生率甚高。  相似文献   

7.
王玉堂 《新农村》2007,(9):18-18
玉米耕葵粉蚧属同翅目、粉蚧科,是寄生玉米根部的一种新害虫,20世纪80年代末在河北省首先发现,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均有发生。除玉米外,还为害小麦、谷子、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1.为害特点主要为害夏玉米幼苗,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近地表的茎基部、根部和  相似文献   

8.
我国热区常见粉蚧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蚧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害虫,许多种类具有十分相似的外部形态,给日常的鉴定工作增加了难度。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对我国热带作物常见粉蚧的分布、寄主及其鉴定特征进行初步总结,并结合外来粉蚧害虫的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治建议。旨在为我国热区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及粉蚧的有效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广东龙眼害虫双条拂粉蚧发生危害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Cockerell)是一种分布、寄主广泛的害虫,但在我国未引起足够重视。2011年在广东湛江龙眼害虫调查时发现,双条拂粉蚧已对目前的龙眼生产产生了严重危害,首次报道了双条拂粉蚧对广东龙眼的危害情况,并对双条拂粉蚧田间识别特征及已报道的寄主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柑桔臀纹粉蚧在上海地区常规栽培管理的十字景天上一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或产卵雌成虫越冬。本文报导了此虫的年生活史及各虫态的生活习性、发育进程与历期,并测得其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49±0.53℃;有效积温为73.11±3.39日度。以15%铁灭克颗粒剂根施;40%氧化乐果10O倍液浇灌,防治效果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11.
矿物油在柑桔主要害虫无公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测定矿物油对桔全爪螨、锈壁虱、矢尖蚧、蚜虫和潜叶蛾防效均好。但嫩梢期、现蕾至开花期及果实采收前100d内不能使用。建议花后用于防治桔全爪螨和第1代矢尖蚧。用于加工的品种可1a使用1~2次矿物油,多使用几年即可增加天敌的数量,控制主要害虫(螨)的为害。由于其特殊的杀虫机理及对环境和人畜天敌的安全性,可以作为柑桔固无公害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2.
13.
康氏粉蚧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用扩散系米 (C)、IWao x - x回归、Taylor幂的法则 ,测定了康氏粉蚧 (PseudococcuscomstockiKuwana)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康氏粉蚧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 ,即虫口密度越低 ,聚集度越高 ,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  相似文献   

14.
土地采用保护性耕作方法,可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提高雨水利用率,培肥地利,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耕作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各种农作物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15.
桔园昆虫群落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比较了柑桔树冠不同部位昆虫群落的组成、数量、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和群落内个体总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树冠上、中、下和内、外的差异比东、南、西、北间的差异大,位点间相距越远,差异越大。采用Hill的相互平均法对树冠东、南、西、北,上、中、下和内、外共24个位点及17个物种分别进行二维排序,揭示了柑桔主要害虫及天敌在树冠内的分布及树冠各部位昆虫群落的差异,从而把桔园昆虫群落分为外上中层及内下层两个亚群落,为桔园昆虫群落的抽样调查及害虫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1984~1986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为害我省柑桔的蚜虫有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Goot、棉蚜A.gossypli Glorer、豆蚜A.craccivora Koch、枯蚜Toxoptera citricidtt s(Kirkaldy)、枯二叉蚜T.aurantii(Boyer de Fonscolomhe)、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和樟修尾蚜Sinomegoura citricola(van der Goot)7个种。其中豆蚜为我国柑桔害虫新记录,绣线菊蚜是本省柑桔蚜虫的优势种,共次为棉蚜和枯蚜。柑桔新梢有蚜率可达80%以上。几种蚜虫常混合发生。夏秋梢受害比春梢重,幼年树,肥水条件好和靠近村庄的果园受害较重。文中还讨论了柑桔蚜虫优势种的演替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福建省柑桔主栽品种芦柑叶片镁素营养的适量范围为0.27~0.39%.叶片分析结果表明,我省山地柑桔园缺镁相当普遍,分析叶样中有41.67~57.14%低于适量范围.对缺镁柑桔喷布0.5~1.0%硫酸镁溶液,可显著提高叶片含镁量,对矫治缺镁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苹果园草履蚧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在无公害苹果园和常规管理苹果园,调查了草履蚧的发生数量.结果表明:无公害苹果园草履蚧仅零星发生;而常规果园却大量发生,草履蚧的发生数量表现为金冠品种多于红星和富士品种,同一品种弱树多于壮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资源与柑桔害虫发生的联系,认为在农业生态系统内,害虫必然大发生。在综合治理策略指导下,结合资源与相应柑桔害虫发生特点,由可控因子空间中的有效因子组合,总结了柑桔害虫综合治理10种配套策略,并讨论了各种策略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