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7月4日,我院接诊松狮犬杀螨脒溶液中毒1例,经抢救后康复,现报道如下,以引起同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羊疥癣是由螨寄生在羊的皮肤表面或皮肤内所引起的接触传染性慢性皮肤病。羊只表面剧痒,皮肤增厚,脱毛,消瘦,产毛量和毛质下降等,对养羊业危害甚重。过去虽然用其他药物做过药浴,但效果不够理想。今年6月份,我们应用杀螨脒做药浴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1.药物杀螨脒水剂,为棕色酸性液体,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新型有机氮杀螨  相似文献   

3.
治疗方法用10—20℃的温水将25%杀螨脒稀释200倍,用药前将牛癞处及周围尘土污垢、皮屑除净,边刷药边用牛挠子逆向挠毛,充分让药液侵入毛根及皮肤内。药面必须扩大到病缘20厘米以外;在不导致牛患感冒情况下,可以全身一次性用药。7天以后可以第二次刷药。效果观察用药后第2天痒觉明显降低,4天以后痒觉基本消失,安静,食欲明显增加,8天后脱毛处皮肤手感轻微发硬,并有很薄的微红的结痂,体表虱子同时被杀死。两个月左右新生被毛长出。杀螨脒稀释150倍以下时,皮肤硬度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18日,八寨大上坡养牛户徐某饲养的一头6月龄的小黄牛,因头部患有铜钱大的几个癣瘢,他到畜牧兽医站买回一支10 mL内含2.5 g的杀螨脒溶液(韶山市世源兽药厂生产,批号为20050313)用3 mL兑水1 kg涂擦患部,用药后约30 m in出现反应。1临床症状黄牛口吐白沫,体温39℃,呼吸35  相似文献   

5.
1983—1984年贵南牧场从新疆伊犁引进褐牛280多头,部分牛有螨病,因未引起重视,螨病感染到四分场的半数以上牛群,给该场的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后经诊断为痒螨病。我们于1986年4月,使用双甲脒、溴氰菊酯、速灭杀丁等三种药物做杀螨疗效试验,以便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一、药物:20%双甲脒:天津人民农药厂生产。5%溴氰菊酯:商品名为培特,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生产。20%速灭杀丁:  相似文献   

6.
北京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爱力螨净,其主要成分为二嗪农,属有机磷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杀灭家畜体表疥螨等寄生虫。笔者最近遇到一养牛户用爱力螨净治疗牛疥螨时,因配比浓度计算错误,引起中毒的病例,现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2008年8月,开化县城关镇翁村养牛户方某,存栏牛37头,年龄约8-10月龄,因部分牛体发现  相似文献   

7.
<正>山羊疥螨病是由山羊疥螨(S.Scabiei conis)寄生于山羊皮肤内引起的一种常见慢性皮肤病,俗称"癞皮"或"生骚"。患病山羊表现皮肤搔痒,脱毛和湿疹性皮炎。过去,常采用敌百虫涂擦皮肤驱杀山羊疥螨,但近年来因产生耐药性,效果降低,且易引起有机磷中毒。双甲脒(Amitraz)是近年推出的一种防治家畜体外寄生虫的新药,具有高效、广谱、无毒等特点,对生猪、家兔等家畜的体外寄生虫具有明显的驱杀效果。为此,我们采用双甲脒对山羊的疥螨进行了治疗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疥癣病是由疥螨虫侵袭绵羊皮肤而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以剧痒、皮肤发炎、肥厚、结痂、龟裂、脱毛乃至消瘦为主要特征。对本病的防治过去常用辛硫磷、杀螨脒、治癞灵等一些药物进行绵羊药浴或患部涂擦治疗,虽收到了一定效果,往往一次用药很难奏效,而这些药物属于外用药,使用非常不便,为了寻求良好的防治药物及给药办法,我们于1991年起应用“畜虫净”口服防治绵羊疥癣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三氯杀螨醇是一种杀螨谱广、杀螨活性较高、对天敌和作物表现安全的有机氯杀螨剂,纯品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该药为神经毒剂,主要用于棉花、果树、花卉等作物防治多种害螨。其制剂为20%三氯杀螨醇乳油。有的家兔养殖户利用三氯杀螨醇能杀灭螨虫的特性将它用于治疗家兔脚癣,但由于药物毒性较大,在使用中必须严格掌握药物浓度,以免引起中毒。新乐市肉兔养殖户李某曾用农药三氯杀螨醇给家兔治疗脚癣引起家兔中毒死亡。现简要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4年10月2日,笔者帮新乐市李某从保定市孙全友种兔场购进大耳黄、大耳白种兔20…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蜂业》2015年第9期介绍了"自制木片螨扑"的方法与用法,在这里我想补充两点:一、我们常用的绝螨系列蜂药,农药店的克螨特、双甲脒乳油都能溶于水中,因此自制木片螨扑放入蜂群后绝不能接触雨水,否则会造成蜜蜂中毒。上世纪90年代我在南京定地放蜂8年,开始搞纸螨扑,用厚纸片加双甲脒乳油,落螨效果不错,130多群蜂全面推广。放入第3天狂风暴雨,第4天发现两箱蜜蜂严重中毒。在  相似文献   

11.
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使用“杀螨剂一号”治螨以来,已经有四五年了,它在控制蜂螨危害方面起了极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蜂螨对“杀螨剂一号”的抗药性也与日俱增,原用药量杀螨效果不佳。用什么新的药物来代替“杀螨剂一号”以继续控制蜂螨的危害?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自1987年底开始致力于非脒类杀螨药物的试验探索,1988年初我们开始引进“派力金”治螨药剂,经近两年来的观察试验,同时在国内30  相似文献   

12.
药物治疗犬疥螨病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对犬疥螨病的治疗效果,将80只确诊为犬疥螨病的病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第1组用阿维菌素加杀螨灵治疗;第2组用阿维菌素加双甲脒治疗;第3组用伊维菌素加杀螨灵治疗;第4组用伊维菌素加双甲脒治疗.结果表明,第1组治愈率为85%,第2组治愈率为80%,第3组治愈率为90%,第4组治愈率为95%.结果表明第4组的治...  相似文献   

13.
杀螨一号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治螨药物,因它推广已多年,加之效果良好,深得养蜂者喜爱。可以说,只要会养蜂就应知道它。杀螨一号的原料就是双甲脒,可能知道的人不多,而双甲脒又称螨克,知道的蜂友就更少了。为了使蜂友能更好地、全面地利用这一老药,有必要对双甲脒的一些知识作一介绍。我从1998年第3版的《植保员手册》一书中了解到双甲脒又称螨克,是一种有机氯类杀螨剂,兼有杀虫作用。对叶螨科的卵、幼若螨、成螨各虫态都有效,对其它杀螨剂产生抗药性的螨也有效,但对卵效果较差。双甲脒具有触杀、拒食、驱避作用,也有一定的胃…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伊维菌素中毒的病犬大多为畜主自行给药引起的,由于伊维菌素是阿维菌素的加氢还原产物,为高效、广谱、低毒性的抗寄生虫药,对动物的体内外寄生虫均有良好的驱杀作用,是小动物临床的常用药。特别是对犬的体内外寄生虫,如线虫、跳蚤、虱、蜱、螨等感染有很好的驱杀作用,所以畜主常常会以此药驱虫除螨。但若使用的剂量过大、时间间隔太短以及个体差异都会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5.
犬疥螨病,俗称癞皮病,是由疥螨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性皮肤病,多发生于冬季、秋末和春初。患犬常表现为瘙痒、皮肤炎症,严重时脱毛,消瘦,营养不良,如不及时治疗,最终会导致死亡。笔者从2001年至2003年,共治疗犬癞皮病84例,其中用敌百虫,双甲脒等药物外涂患部,治疗病犬72例,治愈率仅为75.6%,而且容易复发。后来采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与中药癣螨净擦、洗连用治疗患犬12例,全部治愈。现将采用后者治疗1例犬严重性癞皮病病例的详细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我市如城镇城南村七组常文华,家养1只本地母犬,2岁,毛全黑,取名叫“黑球”。于2003年10月5…  相似文献   

16.
防治绵羊螨病,历来多用有机杀虫药——六六六林丹药浴,其副作用已鲜为人知,从人畜安全和环保要求,国内外都要求禁止使用。我国于八十年代初开始,在国内各地积极开展六六六类代用杀虫药的研究筛选。泼癞特是我们筛选、试验的药物之一,1987年春,我们用国产泼癞特配成0.05%有效浓度的药液,证明治疗绵羊螨病效果很好,1987年秋季,我们又用0.025%泼癞特液,在  相似文献   

17.
<正>(一)发病情况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某农户因使用敌百虫驱虫引起耕牛中毒。主诉:自己饲养了一头3岁耕牛颈部生癞(螨虫病),先用除癞灵涂擦患部,再用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200微克皮下注射,间隔7天重复注射1次,  相似文献   

18.
《蜜蜂杂志》一九八六年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别在题为《谈谈蜂螨的防治》和《用低毒长效混合剂治螨效果显著》的文章中仍提出用杀虫脒防治蜂螨,令人惊讶!防治蜂螨不能使用杀虫脒已经刻不容缓。杀虫脒(又名克死螨、杀螨脒),是七十年代初推广的一种有机氮杀虫杀螨剂,曾试图作为取代六六六、滴滴涕的理想药剂而在我国广泛用于防治水稻、棉花、果树的害虫和螨类。由于杀虫脒对蜜蜂的毒性小,因此我国养蜂业也曾广泛应用于防治蜂螨。  相似文献   

19.
奶牛螨病在我场时有发生,给养牛业带来一定影响和经济损失。为了寻求良好治疗药物,先后用过六六六煤油乳剂、辛硫酸、甲脒、合癞灵等,都取得较好效果。但多数药物均属有机磷、有机氯高殊毒农药,对人畜健康有害,国家已决定  相似文献   

20.
看了《中国兽医杂志》2002年第38卷第10期刊登的《猪三氮脒中毒的诊治》一文后,本人有以下不同看法愿与同行商榷。1 猪每公斤体重注射13 mg的三氮脒,仅用1次是否能引起母猪的中毒死亡,甚至吃奶仔猪的死亡?从2001年至今,笔者在兽医临床上经常使用三氮脒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