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如何选择秧地和整地?答:一般宜选择地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做秧地,同时要求秧地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利于管理。播种前半个月充分犁晒土地,敲打细碎泥块,使秧田达到松、疏、软。然后,以2米作畦,畦面宽1.3米,畦沟人行道0.7米,畦高10—15厘米,于畦面每亩撒施腐熟猪牛粪500公斤,磷肥30—40公斤,复合肥10一20公斤,将肥轻锄人土,与土拌匀,淋透水,喷600倍敌克松药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平整稍压实畦面待播种。问:如何播种?需要进行哪些防护?答:播种前,先用80%敌鼠钠盐作灭鼠剂,按敌鼠钠盐1份,稻谷1000份,水250份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抛秧秧苗的培育是抛秧技术获得成功的关键。本文就早稻地膜育秧如何培育适宜抛秧的秧苗作一介绍,供参考。 1.秧田准备。选择排水、灌水、取泥、运秧方便的田块,按常规方法做好半旱秧田,秧板燥耕水做,畦面硬度以秧盘装泥播种后秧孔有1/3陷入泥中为合适。如秧板太硬,秧盘易架空,盘上的温度湿度变化剧烈;如秧板太软,则秧髓下陷,盘上积水不通气,都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畦面结构变化对地面灌溉效果的影响,在4种不同畦面结构的大田灌溉试验基础上,用WinSRFR3.1模型对平作畦灌、细沟灌、畦作浅沟灌和微垄沟灌的田面土壤特性参数和灌水效果进行估算和模拟,比较了不同灌溉方式由于畦面结构改变引起的田面土壤特性和灌水效果差异,并提出不同畦面结构的适宜畦田规格。研究认为,不同畦面结构的田面糙率系数和土壤入渗特性差异明显,微垄沟灌糙率系数最大而平作畦灌糙率系数最小,平作畦灌入渗速率最快而畦作浅沟灌入渗速率最慢;对长畦田来说,畦作浅沟灌灌水效果最好,微垄沟灌次之,平作畦灌最差;在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夏玉米畦灌灌水技术参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合理优化河西干旱区夏玉米畦灌灌水技术参数,通过对畦灌不同畦长、畦宽、单宽流量及田面坡度等要素组合下进行灌水试验,分析了其灌水质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处理4(畦长50 m、畦宽2.5 m、单宽流量3.5 L/(s·m)及田面坡度1.3‰)灌水均匀度为0.87,储水率为0.92,灌溉水利用效率为0.95,除灌水均匀度外其余2指标均较好。结合处理1(畦长30 m、畦宽1.5 m、单宽流量6.5 L/(s·m)及田面坡度1.5‰)、处理2(畦长30 m、畦宽2.5 m、单宽流量3.5 L/(s·m)及田面坡度1.3‰)的评价结果,说明当畦田长度控制在30~50 m范围内,入畦流量为3.5 L/(s·m)、畦宽为2.5 m、田面坡度为1.3‰时,各种灌水质量评价指标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机械插秧对秧苗的素质要求很高。适宜的、成本低的育秧方法有2种:一种是双膜细土育秧,另一种是双膜淤泥育秧,这种育秧方式成本低,简单方便。现谈谈早稻双膜淤泥育秧技术。一、作业流程(1)精作秧板;(2)铺放有孔地膜;(3)铺平床土;(4)均匀播种;(5)盖种;(6)封膜盖草;(7)切块;(8)机插。二、具体实施1.精做秧板选择排灌分开、运秧方便的田块作育秧田,秧田与大田的面积比约为1∶100。在播种前5天连续旋耕2遍,耙平秧田。待泥地沉实后开沟,按秧板畦宽1.5米,沟宽0.25米,沟深0.15米做平。…  相似文献   

6.
稻田灌溉方法1.迂回灌溉:在田的三方做沟,引来的水从三方迂回进入田中,这样可加长水受阳光照射的时间,提高水温,增强作物生活能力。经试验证明:这样可以提高水温1—3度。温度增高,肥料易于分解,使作物提前吸收养分正常生长发育。2.湿润灌溉: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达到土壤含水率的饱和。土壤紧皮时灌水一次保持田面无积水,土壤不开裂。在田中每隔6米做畦沟一条,便于及时排除积水,每3—4天灌水一次,使作物能得到正常生长。3.间歇灌溉:是根据土质情况而定,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各生长阶段的不同),灌水有一定的间断时  相似文献   

7.
1播前准备1.1苗床准备苗床选择土壤肥沃、地势较高、通风透光、排水良好、杂草较少、无病虫害、靠近大田和水源的农田。在播种前10 d做苗床,苗床做成高畦,要求畦面平整、畦沟通畅,畦面宽度1.5~2.5 m,畦沟宽度25cm,畦沟深度15 cm,每667 m2大田需准备4~5 m2苗床。铺盘前2 d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并充分拍实,  相似文献   

8.
一、水稻秧田播种机械化的优点 实现水稻秧田播种机械化是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的关键,尤其在黑龙江垦区农作物生育期较短的自然条件下,水稻欲取得高产,籽种必须先育秧.水稻秧田播种机械化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省工、节本.由于水稻秧田播种机械化采取集中化播种、基地化培育,从而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施模式下稻田田面水中氮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的水分管理模式和肥料配施模式会显著影响稻田田面水中氮素的动态变化,其中N1P3K2和N2P3K1处理铵态氮浓度值区别不显著,N3P2K2处理铵态氮浓度最高,尤其是湿润灌溉处理的铵态氮浓度高于常规灌溉处理;穗肥比返青肥达到峰值速度快,施肥时期越靠后,田面水中铵态氮浓度越大;按F2阶段比例施肥的处理铵态氮浓度要比按F1阶段比例施肥的高;稻田田面水中硝态氮浓度普遍较低,且峰值出现时间较铵态氮更为滞后,随时间延长,硝态氮浓度逐渐降低,且湿润灌溉条件下各施肥时期硝态氮浓度要比在常规灌溉条件下稍低。因此,有效地水分管理和合理的施肥模式,不仅能节约水资源,还能有效地控制氮素流失,减少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0.
1机插秧技术要求(1)秧田选择。要尽可能靠近移栽大田,道路通畅,搬运方便。实践表明,当移栽期遇阴雨或道路泥泞时,运秧难度和成本显著增加,若长距离运秧,不仅搬运难度和成本加大,而且秧盘易散不便机插。因此大面积集中育秧要注意避免两头道路不通畅的远距离运秧。要选水源有保证、灌溉方便、肥力中上的地块做秧田。机插秧苗较耐荫,在水源偏紧地区也可选土壤水分蒸发量小的林荫地或低洼地做秧田,但要注意冬前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提升灌区尺度畦田规格的标准化程度。【方法】选取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作为典型研究区域,采用遥感影像数字化处理技术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提出了灌区尺度田面坡度和不同土壤质地条件下土壤入渗特性参数等数据的获取方法;以Win SRFR软件模拟为基础,提出了泾惠渠灌区合理的畦田规格布置模式。【结果】(1)文中所提方法获取的田面坡度计算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所有田块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值为16.8%;泾惠渠灌区田面坡度分布最多的区间为2‰~4‰,其与灌区整体地面坡降基本匹配,说明所提灌区尺度田面坡度获取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2)得到了泾惠渠灌区不同土壤质地条件下Kostiakov公式入渗参数值,其入渗系数和入渗指数的取值范围分别为0.916~1.675 cm/minα和0.490~0.553,与已有文献资料所给出的取值范围基本一致,可满足灌区尺度畦田规格优化研究的需要;(3)以畦灌综合灌水质量指标≥80%作为畦田规格优化的约束条件,通过改变不同畦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提出了泾惠渠灌区不同土壤质地和田面坡度条件下合理的畦田规格布置模式。【结论】泾惠渠灌区塿土、黄墡土和新积土不同田面坡度条件下,合理的畦长分别为50~130、50~80和40~80m,畦宽分别为4~8、5~10和6~10 m,其中田面坡度越小,畦长取小值,畦宽取大值,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基于HYDRUS-2D模型所建模拟模型,模拟了不同土壤、灌水量和隔畦宽度情况下隔畦中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基本结论为:①壤土侧渗效果最好,在灌水4~5 d后,灌溉畦与非灌溉畦(隔畦)土壤含水量基本接近,可达到隔畦灌溉的目的;②隔畦中湿润锋距离与灌水后时间呈线形关系;灌水畦灌水量越大,在窄畦中的湿润锋越远,但增大到1 050 m3/hm2以后因渗漏的增加,湿润锋距离增加不太明显;③综合考虑节水率、产量等因素,灌水量在600~900 m3/hm2之间,畦宽选择120 cm左右,灌水利用率最佳,与田间结果一致.项目研究结果为制定隔畦灌溉制度提供了基本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落花生作畦播种施肥机之研制落花生是花莲地区主要杂粮作物之一,本区农友以往多采未筑畦之平面式人工栽培,不但费时费工,如在排水不良之田区则容易积水,影响落花生之生育及产量。为提高落花生单位面积之产量,并节省人工,降低生产成本,本场研究完成落花生作畦播种施...  相似文献   

14.
畦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杨凌区进行的畦灌大田试验为基础,采用WinSRFR软件对各试验点的灌水质量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畦长、田面坡度、入畦单宽流量和改口成数对灌水效率Ea、灌水均匀度Ed和储水效率Es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均匀试验设计与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包含灌水效率Ea、灌水均匀度Ed和储水效率Es在内的单目标优化模型,以入畦单宽流量和灌水时间为变量,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提出了试验点不同计划灌水深度条件下畦灌灌水技术要素的优化组合,结果表明其可获得高的灌水质量,达到常规畦灌节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畦灌灌水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某一特定地区和单一因素的现状,在总结分析现有发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不同土壤质地条件下的畦田规格、田面坡度及单宽流量对灌水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获得畦灌相关因素对灌溉质量影响的定量关系。研究发现: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粉土及粉黏土条件下,灌水效率均随畦长的增加而减小,而砂壤土条件下,灌水效率随畦长增加而增加。粉土条件下,畦长较畦宽对灌水效率及灌水均匀度影响显著。砂壤土条件下,唯有畦长对灌水效率影响显著。而粉黏土条件下,坡度是影响灌溉效率和灌溉均匀度最显著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便利耕作和灌溉,提高灌水质量,节约灌溉用水,对起伏不平的耕地必须进行平整.旱作物地区的土地平整不要求水平,畦灌或沟灌都要有一个合适的田面坡度.设计田面坡度的方法很多,这里提出一种根据最小二乘方原理,推求一个使挖、填土方最少的设计坡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2BJM-2(6)型多功能灭茬播种机是近几年推广应用的农作物播种新机具。它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可完成打畦播种,灭茬播种,铁茬播种和中耕、锄草等多种农田作业。该机排种系统采用斜外槽轮和可调型孔轮  相似文献   

18.
2BFS-8型水稻芽种播种施肥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2BFS-8型水稻芽种播种施肥机,可一次完成平田、开沟(厢沟、畦沟、肥沟)、作畦、播种、施肥、压种、盖肥等工序。采用振动阀门的槽轮排种器,可实现水稻芽种定量精密分行条播,并防止伤芽和断条。采用常规槽轮排肥器与施肥开沟器,可实现常态化肥分行深施。由组合式开沟器形成的多沟并举,有利于水肥有效管理和光、温充分利用。室内台架和田间生产试验表明,该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9.
用竹片、细竹竿、树枝、荆条或直径6~8毫米的钢筋,在宽2~3.5米的畦面上,于南北两侧每隔30~50厘米依次插入。要弯成弓形骨架.高约1~1.5米。长度以栽培畦的长度为准,一般10~13米,覆盖面积为20~30平方米。在骨架上覆盖薄膜,每隔1  相似文献   

20.
一、机械插秧的优越性 1.节省秧田 由于机插秧采用的是毯状秧苗,秧田仅为人工栽插的10%,其播种密度较高,据测算,机械插秧100亩大田需育秧田1亩,人工插秧100亩大田需育秧田12.5亩,从而提高了秧田利用率,可大幅节约耕地,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