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同一栽培畦内不同行西芹的植物学性状、产量及品质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种植于栽培畦边行与种植于畦中间行的西芹的生物学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中间行西芹的株高、叶柄长和叶柄宽高于边行,叶柄厚度、最大鞘状抱茎长、单株质量、叶柄质量、净产品率和产量均表现为边行的高于中间行,其中边行的产量达到132160.5kg/hm2,比中间行的产量(115326.0kg/hm2)增加了16834.5kg/hm2,提高了14.6%,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行西芹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差异,而边行西芹的粗纤维含量比中间行提高了8.4%。  相似文献   

2.
上海青小油菜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施氮量处理在小油菜株高、单株重和产量方面都优于其他处理,且差异明显,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赣榆区小油菜按优化施氮量施肥可明显增加株高、提高单株重、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3.
单株留芽量及结果母枝剪留长度对猕猴桃结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栽植株行距3m×4m的美味猕猴桃秦美品种连续进行了3年试验,单株分别剪留250、300、350、400个芽处理后,平均单株新梢数、叶面积指数、落叶率与留芽数量呈正相关,叶幕下层的光强度、净光合率与留芽数量呈负相关;单株果枝数、果实数及单位面积产量均以留400芽处理最高,但平均单果重最小,88g以上的优质果产量最低。综合评价以单株剪留350个有效芽的效果最佳,优级果产量达到2102.7kg/666.7m2。结果母枝分别剪留7、12、17个有效芽处理后,平均每母枝的结果枝数、果实数、产量与留芽数量呈正相关,均以17芽处理最高,分别达到9.5个、30.4个和3.09kg,各处理间的单果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负载量对桃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自然开心形树形的金陵黄露桃为试材进行了连续3年的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处理:T1,留果约150个/株;T2,留果约250个/株;T3,留果约300个/株;T4,留果约350个/株,单株重复,每处理重复6次。结果表明:T4处理产量较高,但单果重最低;T1处理产量最低,但单果重最高;T2处理产量相对较低,但单果重相对较高;T3处理产量相对较高,但单果重相对较低。T1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均较高。T2和T3处理果实内在品质均略低于T1处理。负载量对果实着色程度影响不显著。可见,盛果期金陵黄露桃负载量为每株约150个果实时(每667 m2产量约1 300 kg),产量较低,但可生产出较大果个的果实,品质较好;每株250~300个果实时(每667 m2产量2 000~2 400 kg),可保证较高的产量和较大的果个。  相似文献   

5.
一、早期密植摘心 畦宽1.2m,每畦栽3行,行距30cm,边行株距25cm,中间行株距15cm。当黄瓜长到12片真叶时(长春密刺)将中间行留2~3个瓜掐尖(摘心),当中间行黄瓜采收后将瓜秧拔掉,两行间距恢复到60cm,进行正常的上架管理。这样使前期苗数比原有增加近一倍(83%),前期产量明显增加,产值较高,可增加经济效益30%左右,每亩增收约1000元。 二、中后期“坐秧” 当第一茬早瓜采收基本结束时,把植株上部5~7片新叶或病害较轻的展开叶留下,其它下部的枝、叶、瓜一律打掉,但不要伤主茎。解开原…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多效唑对重回缩木亡果树综合效应的影响,促使重回缩后的木亡果树尽快恢复产量,进行了本试验。试验以2005年重回缩的20年生紫花木亡果树为试材,于2006年4月用多效唑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未能诱导重回缩树在第二年形成花芽,到2007年6月,施用10g、7.5g、5g多效唑(有效成份15%)及对照的单株产量分别为25.67、30.47、25.32、23.55kg,7.5g多效唑处理的产量最高,对照最低,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多效唑处理显著抑制枝梢生长、促进果实体积增大;多效唑处理后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以山葡萄新品种“雪兰红”为试材,研究了其单株留果量对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株留果量增多,果穗上“小青粒”、果实总酸含量和产量大幅度增高,果穗果粒重量和出汁率大幅度降低.其中单株保留30个果穗产量低无栽培效益,保留90个果穗试验树产量高负载量大,新梢和芽眼成熟度差,导致试验树第2年早春萌芽率低,出现“歇树”和部分植株死蔓,比试验当年减产50.2%.单株保留50~70个果穗,表现果穗紧凑“小青粒”少,果实含糖酸和产量适中,试验当年和第2年稳产.因此,通过试验可以确定,建园株行距1.0m×3.0m单株保留2个主蔓小棚架,单株适宜留果量为50~70个.  相似文献   

8.
在19~66株/亩的密度范围内,苹果梨密度与产量、效益呈正相关,密度达到66~111株/亩时,苹果梨主要丰产栽培参数,产量及效益均无显著差异。在19~111株/亩的密度范围内果实品质无显著差异且均花优质水平。苹果梨亩产4500~6000kg的主要丰产栽培参数为:叶面积系数2.5~4.5,叶果比30~35:1,枝果比4:1,亩留枝量3~5万枝,叶幕覆盖率70%,中短果枝占85%~90%,单株负荷量6  相似文献   

9.
连作对芋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连作对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母芋重、子芋平均重、子孙芋总重、芋总重等方面,连作后各性状值逐年减少,且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单株子芋和孙芋总重的影响较小,但仍呈减少趋势,对单株子芋和孙芋的数量的影响不稳定,且差异不显著,子孙芋产量平均每年减少27.7%,总产量平均每年减少33.5%;连作第1年就受严重影响。2年后,其商品性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10.
以洋葱品种"钻石红"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抽薹数母株在群体中的百分率,以及不同抽薹数母株种子的单株产量、单花球产量、种子净质量率、种子千粒质量和种子的发芽率等,以期对洋葱的繁种和选种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抽薹数为5个的植株群体最大,达23.75%,4~7个花薹数的母株较多,总和达到76.88%,2个花薹的植株最少,仅为1.25%;抽薹数越多,单株产量越高,10~11个花薹的单株种子产量最高,平均达69.7 g,2个花薹的最少,只有11.5 g;单个花球的种子质量随着抽薹数增多而减少;种子净质量率呈现两侧高中间稍低的趋势;不同抽薹数种子千粒质量差异显著,最大值是3.966 g,最小值是3.235 g,但规律性不明显;不同抽薹数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最高98.0%,最低92.6%,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留果量对龙眼枝梢成花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结果习性好的龙眼立冬本为试材,研究不同留果量对枝梢成花及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穗果实60~70粒,穗重0.81 kg左右,果穗数量以32%最为适宜,果实均为单果重13 9以上的优质果;营养枝粗度、长度和复叶数分别为8.46 mm、26.35 cm和19.60个,次年枝条成花率77.130%,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属优良结果母枝;大小年平均株产最高(55.32 kg),效益最好(936.0元/株),大小年幅度最小(5.94%),是龙眼立冬本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相对平衡的适宜留果量.留果量38%~48%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大小年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玉米、马铃薯间种是一项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常用的间种方式是2行玉米间作1垄马铃薯。这种方式,既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了产量,又增加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生产实践证明:玉米每667m^2增加产量53~81kg,增产率是10%~15%,增加经济效益80.4元;每667m^2产马铃薯750~900kg,增加经济效益530元,两种作物合计每667m^2增加经济效益610.4元。  相似文献   

13.
侧蔓结瓜黄瓜的一代杂种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适当增加黄瓜母本的种植密度及单株种瓜条数,均可显著提高杂交种子产量。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666.7m2约3000株;选留主枝第7~14节上的侧枝瓜,可提高单株种瓜条数。  相似文献   

14.
以宣薯2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3个灌水量,副区设3个施肥水平,研究了灌水量、施肥水平及其互作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对马铃薯株高有显著影响,株高随灌水量增加而降低,中水、高水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低水;施肥水平对株高的影响由不显著变为显著,株高随施肥水平的提高先增大后降低。灌水量对马铃薯单株大薯数、单株大薯质量、单株薯产量、单株商品薯产量、小区产量、小区商品薯产量有显著影响,均随着灌水量增加而逐渐增加,中水、高水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与低水相比,中水、高水小区产量显著提高14.85%、19.01%,小区商品薯产量显著提高18.56%、23.39%;施肥水平对马铃薯产量性状及产量影响不显著,小区产量、小区商品薯产量随施肥水平增加而逐渐增加。综合来看,灌水量为中水、高水较适宜,从产量和节水节肥的角度考虑,该试验条件下中水低肥(灌水量1000 m3·hm-2,N、P2O5、K2O施用量为84、42、168 kg·hm-2)和高水中肥...  相似文献   

15.
不同密度对日光温室秋冬茬西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采用等行株距栽培,还是采用大行距小株距栽培,除西芹平均株高,平均叶柄长差别不明显外,最大鞘状抱茎、平均单株叶片数、平均叶柄宽、平均叶柄厚,平均单株净重均随单位面积株数的增加而减小。等行株距栽培,以17cm见方,每666.7m2栽植23068株可获得最高折合产量为11464.8kg/666.7m2,但以20cm见方栽培平均单株重量最大,为624.9g/株,采用大行距小株距栽培,平均单株重和折合产量均以25cm×8cm行株距最优,平均单株重425.4g/株,折合产量为14179.8kg/666.7m2。建议在栽培时,满足一般消费,以25cm×8cm行株距为宜,以获得最高产量,生产高档西芹,应采用20cm见方栽培,以获得最大单株重。  相似文献   

16.
通过饱和正交试验设计,对海蜜2号厚皮甜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的9个水平组合中,以“A3B2C1D3”组合的产量和效益最高。即每667m2基施有机肥1500~2000kg,复合肥50kg,磷酸二氢钾35kg,石灰75kg;每667m2密度700株;留果节位5~6节;单株留果数3个。  相似文献   

17.
新丰甜1号甜瓜(见封面彩图)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优良甜瓜品种。该品种极早熟,是厚、薄皮甜瓜杂交一代种,成熟期26~30天;果实椭圆形,成熟果金黄色,光滑有光泽;果肉白色,厚2.8~3.4cm,肉质细脆,味香甜,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4%~16%;单瓜重1.0~1.5kg;皮薄质韧,较耐贮运;长势较旺,抗性强,适应性广,适于极早熟及各地露地栽培。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栽培,宜采用严格双蔓整枝,株行距50cm×200cm,6节左右孙蔓留果,单株留果3~4个,成熟前1周停止供水,以确保品质。该品种…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高淀粉资源田间抗盐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轻盐化土、重盐化土和盐土3组设计,对马铃薯高淀粉品种(系)进行适应性鉴定。结果表明,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抗(耐)盐弱的品种(系)出苗较晚,长势也弱,单株产量和干物质降幅大,而抗(耐)盐较强的品种出苗早,苗势强,产量稳定;同时,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也极显著,轻度盐渍土的产量明显高于重盐渍土的。经筛选,确定克新12号,克96HY 32和迪涅拉3份材料为抗(耐)盐高淀粉材料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废料在花卉蔬菜上的再利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食用菌栽培废料按一定比例配入园艺植物、蔬菜基质栽培和基质育苗的栽培基质.可使作物出苗整齐.叶色浓绿。叶片厚而挺拔,植株生长矮壮;杜鹃、玫瑰等园艺植物单株每批开花量增加15.82%~30.77%.花期延长1.3-2.5d,病株率减少3.20%-8.70%;蕃茄、彩椒等基质栽培蔬菜单株结果数增加8.36%~20.00%,株产量提高7.48%~19.86%,病株率下降5.57%~7.72%;西兰花、甘蓝等秧苗苗高增加7.59%~10.89%,总叶数增加2.20%~7.80%,病株率下降4.69%~7.81%,成苗率提高7.5%~14.5%。  相似文献   

20.
采用439桔橙为中间砧高接不知火、南香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嫁接成活率及果实品质差异不明显;单株产量、树冠恢复率、单果重增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