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舒兰市位于吉林省的东北部,为县级市。全市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人。辖区共17乡(镇)街,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4.09万千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2万多台,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耕、种、收综合作业水平约达到61%。  相似文献   

2.
2007年烟台市农机装备和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47.3万kW,比2003年增长23%,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3.5万台,增长42%;配套农机具达到27.1万部,增长31%;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到4356台,增长26%。小麦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玉米机播达到40%,机收水平达到25%以上。花生机播达到51%,机收达到1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3年的65%提高到现在的75%,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发展变化具有增长性和波动性,对预测的方法要求较高。鉴于单一预测模型的局限性,在确定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各单一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并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进行预测。误差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预测精度,用该模型对我国2012-2020年农业机械化耕、播、收作业水平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年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到2020年机耕、机播和机收作业水平分别为91.37%、66.77%和71.93%。  相似文献   

4.
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35.9%。最新发布的2007中央一号文件再度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加温”,提出要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走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2004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显著优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位作用持续增强,为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民收入“八连快”奠定了基础。201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8%。相当于之前30年发展水平的总和。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甘孜州政府将2008年确定为“农业科技发展年”,并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大力支持。一年以来,按照州府的决策部署,甘孜州农机局以实施“农业科技发展年”为抓手,积极行动,周密部署,狠抓落实,项目总投入504.36万元,其中:州级投入资金126.5万元,县配套79.6万元,组合其它项目资金97.6万元,引导农牧民投入200.66万元;引进耕、播、收、植保等各类新型农机具281台套3315千瓦,在道孚、炉霍、甘孜县建立了6666.67公顷青稞(小麦)集中联片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片,新增耕、播、收机械化作业面积3353.33公顷;  相似文献   

7.
黑石乡是吉林省敦化市重点产粮乡镇,主要农作物有大豆、玉米、水稻,粮食年平均产量在3.6万吨左右,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10%。全乡农机总动力3.5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685台(套),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为97.6%、97.6%、12.9%,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2.2%。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是农业大省,小麦、玉米、马铃薯是甘肃省的三大粮食作物。“十一五”末甘肃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4.66%,较“十五”末的27.27%,提高7.39个百分点。2011年甘肃省明确提出“十二五”末甘肃省农机化发展要进入中级阶段,即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8%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山东农机》2011,(2):52-52
2011年1月21日,从农业部在重庆市召开的“2011年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会暨育插秧技术培训班”上获悉,“十二五”将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在2010年的基础上,水稻机耕水平稳定发展,机收水平每年持续提高3%~4%,机械栽植水平每年提高4%~5%,力争2015年全国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部分地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2006年我国大中拖拉机将呈现继续快速上扬之势,具备了难得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商机。1我国农业装备市场需求强劲据统计,2005年全国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50.7%、31.2%、22.7%,比“九五”期末分别提高3.0、5.5和4.4个百分点。预计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6.5%,农机化服务经营收入预计达到2570亿元,其中10个主要农业省、市、区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为促进、扶持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明确了提高农业…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色GM(1,1)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预测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986~2005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统计数据,并对由于我国耕地面积统计滞后使得在机耕水平计算中存在误差进行了合理分析和修正,结合数据平滑处理,建立了基于灰色GM(1,1)的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预测模型.通过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模型拟合精度较好.采用模型对2006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值进行预测,结果表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进一步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运用该模型对我国2007~2020年间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我国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68%左右.通过定性分析及与其他预测结果比较,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现阶段长春市耕、种、收机械化发展水平现状,阐述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着重剖析了在推进耕、种、收机械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提出了加快提升粮食主产区耕、种、收机械化进程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稻播栽环节是影响和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和短板。近年来,湖北省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并因地制宜在部分地区开展中稻机械直播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湖北省26个粮食主产区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2015年水稻播栽机械化技术推广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做好2016年的技术推广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超过15万hm^2,但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2007年全省玉米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7%,其中收获机械化水平只有1%。介绍辽宁省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辽宁玉米机械化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多层次灰关联综合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农业机械化程度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建立了相应的多层次灰关联评估模型,并对吉林省榆树县大坡镇9个村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作了评价,为示范村的选取和农机具的配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及加速发展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可行性,提出了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分阶段发展的目标,分析了实现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目标的机械和资金需求情况,提出了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江西地理环境属丘陵山区,甘薯、马铃薯、山药和芋四大薯类的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除耕整地外,种植、收获等主要环节的机械化率接近于0。针对江西薯类生产机械化薄弱的问题,着眼于提高江西薯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析综述国内外不同薯类生产机械技术要点和功能特点,研究了江西薯类机械化播种(移栽)和收获等环节技术现状与问题,从薯类生产机械化的生产应用、技术、机具、共性基础、推广和政策等方面探寻了江西薯类生产机械化发展路径,为江西薯类生产发展方向、种植和收获机械研制、示范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山药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因受其自身生长特点、地理环境和种植模式的影响,山药收获机械化程度较低,大多采用人工收获。随着产业结构的发展,山药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分析我国几种山药的种植特点,概述我国山药收获的主要方式,阐述行走系统、传动系统、开沟系统、土壤翻振机构、定位系统等山药主要收获装备和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简单论述国外山药收获机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山药收获机械化面临农机与种植环境融合不够、种植模式不统一、收获机具质量差、缺乏核心技术创新、收获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并对山药机械化收获装备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因地制宜研制山药机械化收获设备、推进种植规程建设、学习借鉴发达的国家发展经验、提高核心部件的创新能力、研制联合收获机。  相似文献   

19.
木薯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国木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种植机械和收获机械是木薯生产机械化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两大技术难题。鉴于木薯生产机械化实现的迫切需要,重点阐述了木薯种植和收获现有的机械装备及其关键部件的研究进展,并对木薯种植机与收获机的进一步研究做出展望,以期为木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陇南市是我国油橄榄特色产业主产区,大部分油橄榄种植在丘陵山地,运输、田间管理、采摘等关键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用”。为解决甘肃省油橄榄机械化生产技术难题,通过考察分析油橄榄主产区种植特点和果园地形条件,提出以山地单轨运输车、田园管理机、机械辅助采摘平台为配套机具的油橄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经过试验示范,山地单轨运输车运输能力为人工的11倍,节约运输成本50%,机械辅助采摘平台的采摘效率比纯人工采摘提高33%,实现油橄榄生产提质增效和农民节本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