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徂徕山林场地处鲁中山区的中心位置,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近年徂徕山林场出现了松树的枯死现象,影响了徂徕山松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景观。为探究徂徕山松树死亡的原因,分析松树死亡是否与松材线虫病有关系,本研究调查了徂徕山10个林区,采集了969个样品,从线虫形态学、分子序列测定方面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研究显示,在徂徕山衰弱、病死木中未发现松材线虫,但是发现了大量的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mucronatus)。  相似文献   

2.
对徂徕山不同立地条件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进行调查,并进行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利用回归分析和数量化理论Ⅰ确定了徂徕山刺槐生长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坡向、坡度和土层厚度;构建了徂徕山刺槐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Y=1.677+0.251X4+0.019X2+0.033X3。利用这一模型将徂徕山立地分6类,并对立地质量数量化评价:得分值大于16.698 1的立地适宜发展刺槐,而得分值小于16.698 1的立地则不适宜刺槐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徂徕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初步明确了徂徕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高等植物约163科560属1117种,还调查了保护区内的古树名木的基本情况,保护区内现有古树名木512株,其中古树478株,名木34株,分属于18科24属28种,并提出了管护措施和今后保护工作的建议,为保护区进一步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九山1号’是潍坊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板栗新品种。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在2010年引进该品种接穗,改接在6年生板栗实生树上,5年的引种结果表明,‘九山1号’板栗在徂徕山表现良好,生长结果正常。该品种树势中庸,早实、丰产,高接第二年单株产量2.6kg以上,高接第4年单株产量9.5kg,折合389.5kg/666.7m2。坚果粒大、平均单粒重12.8g;质地香甜细糯;在泰安地区8月底9月初成熟,是适合泰安徂徕山种植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因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对徂徕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进行了范围和功能区调整,调整后徂徕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951hm2,其中核心区面积3777hm2,面积不变、范围不变;缓冲区面积3580hm2,面积增加22hm2,范围微调;实验区面积3594hm2,面积增加14hm2,范围微调;保护区总面积增加36hm2。保护区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保护区内的主要保护对象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徂徕山林场现有刺槐纯林1332.7hm2,为萌生一代林、二代林。针对刺槐连作使林地总体质量下降、林分退化、生态功能降低等特点,实施刺槐退化林分改造,提高林地利用率是当务之急。本文对徂徕山刺槐萌生林林分现状及退化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改造方式及技术要点,为同类型地区刺槐萌生林分改造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沿着雄伟的泰山山脉向东南延伸,有一个名气不大但颇为壮观秀丽的山峰——彳目徕山,济南军区72806部队就坐落在这里。这个部队像徂徕山一样,曾经是一个荣誉少、知名度不高的单位,“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是这个单位曾经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一、山东山区自然地理特征山东地处黄河下游,位于北纬34°20′—38°30′,东经114°45′—122°45′之间,山地丘陵面积5590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5%。按地质构造与岩石组成,分为砂石区(岩浆岩)与青石山区(沉积岩)两大类,砂石山区占山丘总面积的73%,青石山区约占山丘总面积的27%。山东山区主要集中鲁中南与胶东半岛。鲁中南山区包括泰山、沂山、蒙山、鲁山、徂徕山等,山势陡峻,地形复杂,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为全省最高峰,沂山、蒙山、鲁山、徂徕山等海拔也在1000米以上,其他低山丘陵海拔约在500米以下。  相似文献   

9.
小紫珠又名白棠子,马鞭草科紫珠属.山东省泰山、徂徕山、蒙山等地均有野生分布,为园林绿化中优良的野生观果树种之一.目前在园林绿化中已开始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徂徕山林场初步建成林区交通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徂徕山林场建场2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动群众进行了大规模的封山造林,到目前为止,已有成幼林11万亩,木材蓄积量达30万立方米,成为我省重点矿柱用材林之一。但是徂徕山海拔千米以上,地形复杂、群峰陡峭,交通十分不便。木材要靠人工扛下山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伐运一方木材成本高于一方木材价格的60~80%,不少林子,无法进行扶育间伐,致使林木生长不良,病虫害产生。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样地和样株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并对徂徕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的利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租徕山藤本植物种类丰富,共有21科48属64种,分别占山东野生藤本植物科、属、种的87.5%,94.1%,63.4%;藤本种类的数量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大科或大属中,葡萄科和葫芦科等6个大科占有总种数的62.1%;攀援方式分为4大类,缠绕类最多,占45.3%,卷须类占31.3%,钩刺类占14.0%,吸附类占9.4%;草质藤本38种,占59.4%,木质藤本26种,占40.6%;形成绞杀现象的植物有南蛇藤属、葡萄属、猕猴桃属。并对这些植物资源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沙化土地植被建造潜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沙化土地植被建造,是构建泰山、徂徕山及其周边地区文化、生态大旅游格局的重要措施。研究了泰安市岱岳区沙化土地植被建造的经验教训,对沙化土地植被建造潜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植被建造的方向和途径,为进一步构建文化、生态大旅游格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端尖食植瓢虫为20世纪80年代山东省新纪录种,危害大叶白蜡,多年来为人忽视,鲜见对其报道。近年来在徂徕山林场大量暴发,给林业造成极大损失。为了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为端尖食植瓢虫的防治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本试验选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对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内端尖食植瓢虫进行防治,并以2%阿维菌素乳油及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这两种药剂对端尖食植瓢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2龄幼虫的防效基本能达到95%以上,对3龄幼虫的防效可以达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柳江盆地地质公园的开发与研究,始于1984年,该盆地及其西面的响山和东面的后石胡山,有着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随着秦皇岛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开发秦皇岛北部的地质旅游资源,是秦皇岛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文章介绍了该区域旅游地貌类型特征,包括盆地地貌、火山地貌、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构造地貌、流水地貌、第四纪冰川地貌、泉眼、地层和化石点等,并对该区域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生态经济区是吉林省建设生态省所规划的四个省级生态经济区之一。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生态省的建设。如何发挥长白山生态经济区的优势,将区域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长白山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从长白山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源状况、生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长白山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产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伏牛山属秦岭山脉的支脉,位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是物种南北过渡、东西交汇的"陆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使本区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通过对伏牛山区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的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提出发展利用建议,以期为伏牛山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南安五台山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五台山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 (包括森林、野生动植物、自然、文物景观资源), 并对开发五台山的森林旅游资源进行研讨, 对发展泉州的森林资源旅游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清楚了解、掌握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植物资源情况,并妥善加以利用,采用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小五台山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进行研究。调查发现,小五台山内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资源丰富,许多物种在不同生长季的树叶、树干、花及果实具有极高的观赏性,部分果实还具有可食性;保护区常见的有色木本植物共116种,隶属于33科67属,以蔷薇科、桦木科、榆科、卫矛科、忍冬科为主,其中观叶植物64种、观枝观干植物12种、观果植物37种;观叶树种可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观果树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部分树种可应用于防护林建设;因此,应加强野生有色木本植物保护,合理利用,建立彩色植物园,加快引种、驯化、繁育基地的建设,丰富彩色木本植物资源,实现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鼎湖山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鼎湖山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等待开发。作者根据鼎湖山生态旅游业的现状,提出了鼎湖山生态旅游深层次开发的设想,应以森林旅游为龙头,形成主题丰富的森林旅游产品;同时应着力开发文化生态旅游及土特产生态旅游系列产品。并从生态旅游规划,资源保护与管理、生态旅游产业、生态教育和市场促销等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旅游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被视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域辽阔,森林资源丰富,至2006年底,我国国家级森林公园已有660处[1].森林公园已成为我国林业和旅游业中的一支新兴力量[2],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