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家蚕真菌病的发生与蔓延,在研究家蚕真菌病发生与流行规律及研制新型高效消毒药物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验,作者成功地开发出了家蚕真菌病的防治药物“超微灵”。试验结果表明,以500mg/kg的超微灵叶面添食或喷于桑树后采药叶饲蚕,可有效地防治家蚕真菌病和蚕期感染的微粒子病,且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茧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达立净”是一种含有多种成分的新型蚕室蚕具消毒剂。经试验使用证明,该药剂对于家蚕的核型多角体、质型多角体、猝倒杆菌芽孢、白僵菌、米曲霉菌分生孢子、微粒子孢子等多种病原体,用喷洒或浸渍的方法消毒3~5min,其杀灭效果为100%。特别是对于蚕具上的病死蚕污染物、血斑等,具有较强的渗透能力和洗净作用。  相似文献   

3.
阿纳维金消毒剂是一种新型的防腐和消毒剂,是一种新型低毒(LD50>13000mg/kg)水溶聚合的广普防腐消毒剂,具有抗菌免疫杀真菌和抗病毒的效能。消毒剂的技术优势:1)非氯和氯化物;2)具有光  相似文献   

4.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家蚕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山CPV病毒添食区与对照区幼虫各龄期发育无显著差别。镜捡各发育阶段,落小蚕、迟眠蚕,簇中不结蚕及毙蚕均未发现多角体。平均茧层量、茧层率添食区比对照区差异均高。成虫羽化,产卵比数添食区与对照区差异不大。初步结论文山CPV病毒对家蚕安全。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七年春蚕阶段,林蚕双方就白僵菌的使用对家蚕生产是否造成为害,在安吉县东风林场部分地首次共同进行了试验。试验分别采用了从罹病松毛虫和家蚕体上得到的两株白僵菌,对易于染病的二龄起蚕和五龄熟蚕作不同孢子浓度的喷蚕体接种试验,考查致病力的差异。二龄起蚕试验在恒温铝质饭盒加盖补湿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蚕致病力,东风208松毛虫白僵菌比江苏家蚕白僵菌低100倍,染病死亡率随菌液浓度提高而增加。同为二龄起蚕,同一菌株,高浓度下,饭盒加盖补湿饲养与饭盒不加盖加温加湿饲养,前者发病100%,后者仅0.33%。桑叶是可能从野外带入白僵菌孢子到蚕室与蚕接触而造成发病的重要途径。根据利用东风208菌株对二龄、五龄起蚕、五龄熟蚕试验结果表明,带菌桑饲蚕,以五龄起蚕发病较高,1900万孢子/毫升菌液喷桑二小时后采叶喂蚕,发病死亡5.05%,五天后降至0.98%。二龄起蚕和五龄熟蚕的试验(1200万孢子/毫升)均为0.5%,一天后则全不造成染病。林间带菌环境条件下养蚕,在50亩松林内喷东风208菌粉70市斤,三龄起蚕在喷菌后三小时进林间蚕棚,直至上簇,2518条蚕无一白僵死亡。东风208菌株在中间供试浓度范围内,出现轻微病斑的蚕有自愈反应,之后也并不再次发病。综上所述,本试验结果与过去林业部门试验所得结果相同。林间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对家蚕生产不会造成为害。  相似文献   

6.
蛴螬,又名土白蚕,是金龟子幼虫的总称.体为乳白色或略带灰色,头部黄褐色,体肥,常弯曲成C字形,无腹足,有胸足3对.主要为害嫩苗幼树的根和地表下的茎部,能严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危害"三杉"的蛴螬是淡绿金龟子和黑绒金龟子的幼虫.黑绒金龟子又称东方金龟子、天鹅绒金龟子、土名黑壳虫、  相似文献   

7.
对全龄普通蚕箔育、小蚕蚕箔育大蚕蚕台育、全龄蚕台育三种饲育方式进行科学比较,从生物学性状、蚕茧产质量和养蚕经济效益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龄蚕台育在龄期经过上与传统养蚕法并无显著差异,生命率和产量指标有一定优势,经济效益明显。文章同时提出与之相应的饲育技术。  相似文献   

8.
新型含氯消毒剂发生装置本发明属于水质净化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饮用水、游泳池水、医院污水、工业含氰废水、纺织印染造纸等工业废水消毒杀菌用的含氯消毒剂发生装置。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含氯消毒剂发生装置。主要采用电解装置和化学发生装置。电解装置采用稀有金属...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在桑蚕区使用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家蚕的安全性,选择2~4龄家蚕幼虫,在起蚕后添食浓度为1.06×107~1.06×108 PIBs/mL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观察其生长发育及蚕茧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取食了病毒的家蚕幼虫在眠蚕体重、上茧率、全茧量、茧层量、蛹羽化率和受精雌成虫单雌产卵量等指标上,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家蚕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在盛夏及初秋高温闷热环境下,桑蚕极易发生中肠型脓病和病毒性软化病。由于这两种蚕病,外表症状及发病规律相似,在一批蚕中往往同时并发,故蚕农把两种病统称为“白口病”。该病是由被病毒污染的桑叶经蚕食用后,病毒寄生在蚕儿中肠细胞内而引起的。此病在高温多湿闷热环境下极易暴发,特别是常在营茧前不久发生,给蚕农造成严重损失,因此要重视该病的防治工作。现次该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发病期间蚕儿群体大小不一,眠起不齐,发育缓慢,蚕体瘦小,食桑减少,行动不活泼,粪便变形并有粘液;5龄期发病表现多为空头、乳白色、…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影响管网末梢水水质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管网末梢水水质的因素;并介绍了几种消毒剂的化学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笔者根据当前蚕种的质量问题,指出解决种质不纯、不受精卵多、死卵多和孵化不齐,是进一步提高蚕种质量的关键,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均匀设计法在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年生刺槐插根苗的叶柄为材,采用均匀设计及其分析方法,以84消毒液为消毒剂,进行外植体消毒试验,得出最佳消毒处理组合为:消毒液有效浓度0.3%,时间4.07min。  相似文献   

14.
我国林木资源丰富。利用树叶发展野蚕养殖,是一种投资少、效益大的蛋白质绿色产业。野蚕丝是发展纺织工业的特种纤维,野蚕蛹和蚕粪是发展饲料业的优质原料,发展野蚕养殖能大幅度提高林业生产率,也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大蚕饲育空间,降低劳动投入,增加经济效益,进行了大蚕期省力化饲养技术研究,介绍了利用层叠式活动蚕匾饲育大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春季是河北省收益最好的养蚕时期。为了提高春蚕饲养效益,对河北省春蚕饲养技术进行了研究,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包括蚕品种选择、催青收蚁时期的确定、13龄小蚕饲养、45龄大蚕饲养、桑叶管理和上簇采茧等关键环节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白城市桑蚕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干寒地区桑蚕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龙脑樟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腋芽的诱导获得无菌苗,继而腋芽小叶被用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并进行增殖培养。结果表明外植体适宜的灭菌方法为:0.1%升汞灭菌10 min,污染率为21.6%;腋芽小叶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BA 4.0 mg/L+NAA 0.1 mg/L,诱导率可达72.7%,较佳增殖培养基组合为:MS+BA 5.0 mg/L+NAA 0.5 mg/L。  相似文献   

19.
中美山杨组织培养芽分化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影响山杨组织培养芽分化的各主要因素,包括繁殖材料的取材时间、外植体类型、取材部位、接种母树年龄、初始培养基和消毒剂等。同时,研究了在初始芽分化阶段各无性系的差异。通过研究优化了山杨组织初培养,为山杨组织培养成功和大量快速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