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复垦项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评价方法直接影响复垦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以山东省济宁市葛亭煤矿为例,采用极限条件法,根据项目区现状,结合评价原则和评价单元划分方法,共确定33个评价单元,对于压占和塌陷分别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和因子,进而确定土地复垦方向。该研究对其他地区的复垦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裴亮  杨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42-2143,2215
以山东省刚屯煤矿为例,从土地利用现状、破坏程度、土壤类型、有效土层厚度、排水条件、灌溉条件等方面确定了9个评价单元,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指数和与极限条件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出了土地复垦方向,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而为科学管理、合理利用与规划土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郭家山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是煤矿复垦工作的基础。以山西省柳林县郭家山煤矿为例,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参考评价单元划分方法,确定了10个评价单元,选取评价因子,得出土地复垦方向,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该研究对同类地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娟  龙健  赵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00-15202
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制定土地复垦方案的前提和基础。以贵州纳雍县狗场煤矿为例,结合矿区地形、土壤等实际情况,将该矿区拟复垦土地划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储煤场、临时煤矸场、其他附属设施区等评价单元,确定各单元主要破坏类型为压占,破坏程度为重度;并参考耕地、林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最终确定该矿区受压占破坏严重的评价地块复垦方向均为宜耕宜林地。  相似文献   

5.
矿区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以灵石县夏门煤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损毁土地适宜性评价对评估损毁土地可复垦程度及确定复垦方向具有指导意义。研究构建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指数和法对灵石县夏门煤矿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矿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较高,可复垦面积占损毁总面积的88.66%,为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煤矿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被破坏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破坏状况,将社会经济因素作为背景条件,来评定煤矿区土地复垦治理后对农、林、园、草利用方向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是一种预测性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本文通过对位于现已废弃的海州露天煤矿内的井工开采煤矿——兴海西部煤矿待复垦土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待复垦土地中已损毁的土地复垦为灌木林地,沉陷区复垦为原地类,主要采取监测措施,对于沉陷严重地段将利用原海州露天煤矿地质灾害专项治理资金进行治理。该评价可以为同类煤矿的编制复垦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开展土地复垦的基础性工作,该文以黄渡乡峄山村村庄复垦为例,选取地形坡度、排水条件、灌溉条件、有效层厚度、地表物质、土地利用兼容程度等方面确定了6个评价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指数和法对研究区村庄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出村庄复垦为耕地的适宜程度,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以为科学管理、合理利用与规划土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投影寻踪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扰动区不同单元适宜的复垦方向,进而指导扰动区的生态恢复,研究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算法的模糊识别模型用于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并选择黑河市堤防扰动区为研究区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各评价单元因基本条件不同,在复垦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将待复垦土地最终确定为农业用地和林业用地2个不同的利用方向。投影寻踪法得到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符合扰动区实际状况,对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并可将模型推广应用于类似工程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9,(5):80-81
为确定工矿废弃地复垦的最佳方向,以辽宁省北票市宝国老镇工矿废弃地为例,结合实际调研情况,确定评选因子、划定评价单元、构建评价体系对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68.3457公顷复垦土地中有36.6367公顷适合复垦为耕地,有31.5327公顷适合复垦为林地。  相似文献   

10.
矿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复垦研究的基础,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五峰山煤矿山区地形的实际出发,对煤矿区复垦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首先,划分评价单元和确定限制因子,然后运用指数和法、极限条件法计算综合指数,得出适宜性评价结果。2种方法综合使用避免了只用一种方法的极端性,最后结合最小限制因素法找出限制因素,以分析不同评价单元适宜的土地复垦方法及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煤矿区自然地理条件、区位条件等实际情况,提出了2种适合五峰山煤矿区的复垦模式:果草林生态利用模式和生态旅游模式。此外,五峰山煤矿区属于山地煤矿,以其作为研究对象,以便为山地煤矿区合理利用复垦土地提供依据,同时为此类地区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和模式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