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阐述了农村低压电网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RCD)运行管理的"四难"原因,从投运率指标改进、提升低压电网的技术性能、提高故障查处能力、智能化网络化管理系统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投运水平的措施与理念。  相似文献   

2.
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中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事故和间接接触电击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止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接地故障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率和投运率均应达到100%。  相似文献   

3.
配变台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管理一直是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设备的安全和人身安全。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期的"三率"(安装率、投运率、正确动作率)执行情况并不乐观。由于种种原因,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运行时经常会出现频繁跳闸的情况,管理人员在查找原因的时候,因为涉及的检查面积大、技术水平受限、设备受限等原因,检查起来相当繁琐,甚至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退出运行,给设备的安全运行带  相似文献   

4.
该文主要介绍了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不能正常投运的原因,并介绍了针对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陶幸  王伟  沈结华 《农村电工》2011,(10):26-27
长期以来,各级供电企业高度重视农户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以下简称家保)的管理,有的供电企业把家保的安装率100%和投运率100%作为新农村电气化乡镇建设的必要标准。但是,由于一些实际原因,实现家保"两率双百"困难重重,而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户用电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供电可靠性、供电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家保已成为严重影响农村供电  相似文献   

6.
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组成、原理、参数与试验4.1组成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主要由检测元件、中间放大环节、操作执行机构和试验装置四部分组成。4.1.1检测元件检测元件为零序电流互感器(也称漏电电流互感  相似文献   

7.
高广伟 《农村电工》2006,14(6):25-25
1所有配电变压器都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并正常投入运行,用户应主动安装并使用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投入运行后,使用单位应建立运行记录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已投运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严禁擅自退出运行。2保护器投入运行后,每月需在通电状  相似文献   

8.
庄敬清 《农村电工》2017,(10):34-34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简称漏保)的安装投运是避免人身触电伤亡,减少由漏电、短路电流引起的火灾事故、烧毁家用电器和配电变压器等设备事故的保护屏障。为解决安装总保(安装在配电台区低压侧第一级漏保)后安全用电与供电可靠性的矛盾突出问题,国网福建石狮市供电公司从利益相关方入手,以提高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简称户保)投运率为核心点。  相似文献   

9.
孔令文 《农村电工》2010,18(2):44-45
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组成、原理、参数与试验 4.1组成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主要由检测元件、中间放大环节、操作执行机构和试验装置四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
GB1395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中规定了,当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用于间接接触电击事故防护时,应正确地与电网的系统接地型式相配合,因此有必要介绍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的特点,以利于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正确安装使用。  相似文献   

11.
1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误动的原因 1.1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误动的定义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误动作,是针对正常动作而言的.它是指农村低压电网的被保护线路内未发生人身触电、剩余电流及接地等故障,而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  相似文献   

12.
张敏  王慧亮 《农电管理》2013,(11):44-44
我国农村电网通过多年的改造和建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一般由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加上交流接触器组成)已广泛普及,成为保障农村客户用电安全的重要防线,但在实际运行管理中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还处于人工维护的落后状态,无法及时了解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在跳闸后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需台区员到现场恢复通电,  相似文献   

13.
1低压电网的整修 由于农村低压电网运行方式主要是TT系统,所以三相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可以适用于该系统的三相三线的电动机单机保护、三相四线的动力和单相负荷综合保护,以及单相线路保护。它可用作分路总保护、分级保护的总保护等。由于低压电网的剩余电流大小对保护装置的灵敏度、保护范围及农村供电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为提高剩余电流保护的安全性和农村供电的可靠性,保护装置安装前必须对被保护线路和用电设备进行整改,以减少剩余电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用于电击保护时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多年来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在电网改造中安装运行的经验教训,提出直接接触电击全网总保护、触电和漏电的区分、剩余电流装置动作的死区及自动重合闸功能等问题,做出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论证,以利正确使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电工》2007,15(7):F0004-F0004
全天候在线监测三相负荷并记录存入随机U盘。 不定期取回U盘并插入微机上,通过上位机程序自动计算出三相电流不平衡率;并可直观查看三相电流波形、三相不平衡率波形;  相似文献   

16.
王学胜  陈君 《农村电工》2014,(12):28-29
<正>1特种波形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基本原理和特点特种波形是指流过人体的一种非正弦、非线性电流波形。人体接触电流在很短的时间内(2—3个周期),皮肤阻抗为时变网络,其电阻值由大变小,以后转变为非时变网络。皮肤阻抗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流过人体的接触电流在起始的一段时间里为递增的周期性函数。新型特种波形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将特种波形  相似文献   

17.
陈君 《农村电气化》2014,(12):52-53
配电台区安装的传统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因受其功能的局限性,无法区分保护装置的动作原因。人(或动物)在触电开始瞬间,电流击穿皮肤的电流波形不是正弦波形,而是一种特殊波形,把这种特殊波形用于触电保护,就能区别人(或动物)触电和线路设备漏电,从而可靠防止人身触电,同时避免一般漏电跳闸。特波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成功的将特殊波形识别技术与漏电电流跟踪定值技术相结合,解决了常规一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由于定值较高,在二三级失效时或在主干线路上人身触电,不能可靠保护人身安全的问题,也避免了因定值过低频繁跳闸的问题,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作三级保护的必要性及分级保护的配置和选用。  相似文献   

19.
农村低压配网剩余电流预警系统结合了农村剩余电流保护管理实践经验,并充分利用无线信息采集技术,实现了农村公变台区总保及居民客户家保剩余电流数据采集、整点监测、超限预警、统计分析、Web发布浏览等功能,开启了低压配网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可视化远程管理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农网等低压配电系统中,大量使用的是普通电流型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包括剩余电流继电器、剩余电流断路器等,选用这些产品除了应满足国家相关产品标准,取得合格3C认证外,对其安装后在线运行时,应具有的动作特性,如动作电流、动作时间等,也应满足国家相关安装和运行管理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