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99年8月,伊犁州农牧机械技术推广总站,承担了自治区农机局科教处下达的草原改良及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历时两年,即1999—2000年,2001年又延续一年。项目主要内容:(1)通过植被补播法和植被更新法推广退化草场改良机械化技术。(2)引进适用的中小型牧草收割机和适于坡地或小地块的畜力割草机,推广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三年累计完成草原改良及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面积1.66万hm2,完成项目计划的250%,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表1)。  相似文献   

2.
草原牧区畜牧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区草原畜牧业机械化成绩显著,居全国牧区省区的首位。一是畜牧业机械保有量逐年增长。据2007年统计,全区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7.89万kW,畜牧业机械总台数为31.8万台,约占全国畜牧业机械总数的6%,比上一年增长12%:二是畜牧业机械化作业项目逐年扩大。机械化作业项目由过去单纯的牧草收获,向人工草场建设、天然草场改良、牧草松土补播、  相似文献   

3.
我国牧草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畜牧养殖业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牧草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发展畜牧养殖业,必须大力发展牧草产业。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是牧草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是利用机械设备将牧草切割、收集、制成各种形式的半成品草产品的作业过程。我国虽然草原辽阔,草资源丰富,但草原畜牧业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养畜的落后状况。由于牧草收获机械化水平低, 不能及时有效地收获并贮存足够的牧草供应牲畜越冬。据统计,每年机械化收获的牧草不足可收贮牧草的1/10,还有大量的牧草不能收回,致使草原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牧草机械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牧草机械是草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加快牧草生产机械化进程可以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对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产业结构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据搜集,并利用电话调研、现场走访、非用户现场约见调研以及网络资源搜索等方法,对草原站、研究院和牧场等草原管理、科研及使用者等多个领域调查研究,分析出现阶段我国牧草机械以收获和播种为主,加工机械和草地改良机械较少,得出对各类牧草机械装备的需求情况,最后提出一些关于发展我国牧草生产机械化装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牧草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机遇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牧草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了我国牧草收获机械发展落后的原因.以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草产业和牧草机械将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提出在我国目前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发展牧草机械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牧草生产机械化主要包括牧草种植、收获和加工环节的机械化。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畜牧机械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发展很不稳定,且波动大,尤其是近20年来,由于部门分割,隶属关系不顺,加之资金缺乏,思想观念转变慢,致使该省的畜牧机械化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目前,全省畜牧机械的拥有量为54098台,且大多为饲料加工机械,而牧草播种、收获机械保有量尚不到1000台,20世纪70年代虽修建过一些解决人畜饮水的引水渠、储水涝池和机井,但大都年久失修,草原灌溉及人畜饮水问题亟待解决。当前,全省农业机械化可基本满足农业生产的发  相似文献   

8.
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是一项综合组装配套技术,该项目是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各项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以研究推广机械化精少量播种和机械化收获技术为主体技术,合理组装配套机械深松、耕整地、机械中耕、机械植保、烘干、脱粒等机械化技术,应用全方位深松机,联合整地机,精量播种机,农药、除草剂喷施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用于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探索油菜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集成技术,加快提升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2012年至2013年,宝应县农机部门结合省农机局“油菜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业模式与规范建设推广”项目(“三新工程”项目)的实施,对适合本地区油菜机直播(机械移栽)、机植保、机收获及秸秆机械化还田等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生产技术线路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牧草是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内蒙古天然草原资源丰富,科学合理保护、利用及建设草牧场是发展草原特色现代化畜牧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总结国内牧草机械收获生产与技术基础上,结合牧草机械收获生产实践与研究成果,本文谈谈对天然打草场牧草机械收获技术问题的一些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组织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经过3年攻关研究,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项目课题组针对农业生产主要作物、重点环节、关键农时中突出的机械化技术问题,围绕水稻种植机械化、玉米收获机械化、稻麦跨区收获机械化、垄作区保护性耕作、高效施药、机械化挖掘收获、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工程、牧草生产与草场生态恢复机械化、营林机械化等开展研究与示范,全面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刊现将该项目的机具成果及技术介绍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2.
实施“项目带动”创新工作机制 近年来,山西省农机推广总站始终把项目实施作为农机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紧紧围绕本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主导产业的区域布局,先后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十大”农机化技术项目,其中包括玉米机械化收获、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及收获、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牧草机械化生产及加工、  相似文献   

13.
《农机推广与安全》2006,(2):F0003-F0003
平定县农机局在省、市农机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战略,以实施农机化工程项目和农机化重点技术为载体,大力开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牧草机械化种植与收获加工技术示范工程、优质小杂粮机械化生产加工示范工程、设施农业机械化配套工程、机械化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工程、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林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等项目工作,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农民的致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开拓创新唱响平定农机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是用机器将生产的牧草或作为饲草的其他作物切割、收集,制成各种形式的干草的田间作业过程。当前,生产中常用的收获方法有“散草收获法”、“压缩收获法”和“青饲收获法”。下面分别以往复式割草机、圆草捆捆扎机和青贮铡草机为例,介绍牧草机械化收获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技术包括机械整地、机械栽植、田间管理和机械收获等环节,核心是马铃薯机械栽植和机械收获技术,结合机械深松整地及机械中耕技术,突出发挥机械化组合配套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国内牧草收获机械化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严格统一的国家标准,种类型号较多,因此要充分了解各种机械的主要技术特点,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选型配套工作,以达到获得高质量的牧草或青贮以及较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现就牧草收获机械的主要特点、适用的配套方案等作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山东省政府确定围绕主抓玉米收获机械化、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全面推进林牧渔业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在全省实施以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花生与薯类收获、设施农业、牧草生产、农副产品初加工、旱作节水农业、农用航空植保等为主要内容的7大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组织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经过3年攻关研究,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项目课题组针对农业生产主要作物、重点环节、关键农时中突出的机械化技术问题,围绕水稻种植机械化、玉米收获机械化、稻麦跨区收获机械化、垄作区保护性耕作、高效施药、机械化挖掘收获、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工程、牧草生产与草场生态恢复机械化、营林机械化等开展研究与示范,全面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刊现将该项目的机具成果及技术介绍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9.
刘晶 《农业工程》2020,10(3):21-23
牧草是发展畜禽生产,特别是草食家畜生产的基础,牧草中不仅含有家畜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还含有对维持反刍家畜健康特别重要的粗纤维,这是粮食与其他饲料所不能替代的。我国是牧草生产大国,但牧草生产机械化水平却不高,不仅影响了牧草的产量、质量,也影响了农牧民收益。为了生产优质的牧草,该文介绍了牧草种植及生产机械化技术,包括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环节。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组织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经过3年攻关研究,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项目课题组针对农业生产主要作物、重点环节、关键农时中突出的机械化技术问题,围绕水稻种植颜械化、玉米收获机械化、稻麦跨区收获机械化、垄作区保护性耕作、高效施药、机械化挖掘收获、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工程、牧草生产与草场生态恢复机械化、营林机械化等开展研究与示范。全面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刊现将该项目的机具成果及技术介绍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