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症状 发生黄叶病的叶片最初症状是幼龄叶片黄化或表现失绿,但这还不能肯定是缺铁,当黄化逐渐变白,发白的叶片组织出现褐色污斑,这些症状可断定为缺铁.  相似文献   

2.
王迪轩 《蔬菜》2003,(5):20-20
铁是形成叶绿素的元素,是多种酶的成分和活化剂,是光合作用中许多电子传递体的组成成分,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一、蔬菜缺铁症状蔬菜缺铁,植株矮小失绿,失绿症状首先表现在顶端幼嫩部分,叶片的叶脉间出现失绿症,在叶片上明显可见叶脉深绿,脉间黄化,黄绿相间很明显。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并逐渐枯死。茎、根生长受阻,根尖直径增加,产生大量根毛等,或在根中积累一些有机酸。1.玉米缺铁幼叶叶脉间失绿呈条纹状,中、下部叶片为黄绿色条纹,老叶呈棕色,茎秆和叶梢紫红色。严重时整个新叶失绿发白。2.大豆缺铁上部叶片脉间黄化,叶脉仍保持…  相似文献   

3.
唐伟 《北方果树》2012,(4):13-13
正葡萄黄化病实际上就是缺铁失绿症。葡萄对铁反应极为敏感,土壤缺铁时叶片黄化,新梢上的幼嫩叶片最先表现症状,叶肉呈淡绿色或黄色,仅沿叶脉的两侧残留些绿色,主要是叶绿体颜色和结构的改变引起的伊犁和焉耆地区在5月表现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4.
<正>猕猴桃黄化病,主要是缺铁性黄化,属生理性病害。表现为幼嫩叶片叶脉间出现淡黄色或黄白色脉间失绿,从叶缘向主脉发展,老叶片保持绿色。受害轻时,叶缘褪绿。严重时,先幼叶后老叶,新成熟的小叶变白,叶子边缘和叶脉间变褐坏死,枝蔓全部叶片失绿黄化,叶片变薄易脱落;果实黄化,小而硬,单果重减小,失去食用  相似文献   

5.
铁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果树缺铁最先在早期展开的幼叶上表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失绿黄化.甚至变白。随着缺铁时间的延长或缺铁程度的加重,叶片出现棕色斑点甚至变褐。植株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据资料报道,当土壤pH〉7时就会出现缺铁性黄化.当土壤pH〉8时黄化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6.
<正>猕猴桃黄化病,主要是缺铁性黄化,属生理性病害。在宝鸡市渭河以北,部分下湿地、低薄地、过量挂果园发病较重。1症状幼嫩叶片叶脉间出现淡黄色或黄白色脉间失绿,从叶缘向主脉发展,老叶片保持绿色。受害轻时,叶缘褪绿。严重时,先幼叶后老叶,新成熟的小叶变白,叶子边缘和叶脉间变褐坏死,枝蔓全部叶片失绿黄化,叶片变薄易脱落;果实黄化,小而硬,单果重减小,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苹果树在栽培过程中,因缺铁引起叶片失绿黄化,严重时引起早期脱落和嫩枝死亡,直接影响到苹果产量和品质,要注意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1苹果树铁营养缺乏症症状1.1缺铁苹果树叶片失绿黄化苹果园土壤缺铁,常引起叶片失绿黄化,缺铁初期或缺铁不甚严重时,叶内部分首先失绿变成淡绿色、淡黄绿色、黄色、甚至白绿色,而叶脉仍保持绿色,形成网状。随着缺铁时间的延长或严重缺铁,叶脉的绿色也会逐渐变淡并逐渐  相似文献   

8.
盐碱苗圃地苹果砧木缺铁失绿症的发生与防治孟昭甫,冀永杰(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齐河251100)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特别是盐碱土苹果苗圃缺铁失绿症发生相当普遍,初始叶片变黄,而后变白,严重时全叶变白,叶片两侧中部或叶尖出现焦褐斑状坏死组织,直至叶片脱...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我国华北地区大面积葡萄发生缺铁性黄叶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该病的预防和矫治应引起果农重视。1症状表现葡萄缺铁主要表现为幼叶失绿。病株上的叶片除叶脉保持绿色外,其余部分均黄化,而老叶仍为绿色,这是缺铁症的特有表现。缺铁严重时,叶面呈象牙色,甚至变为褐色,叶片部分坏死,花序也变为浅黄色,花蕾脱落,坐果率严重下降。2发生规律1)葡萄缺铁症在生长各时期都可发病,一  相似文献   

10.
刘艳荣  邸淑娇 《河北果树》2006,(3):15-15,19
设施桃树每年采果后都要重回缩。重回缩后,叶片呈现浅黄绿色,成龄叶的叶脉绿色而叶肉黄色,表现为网状失绿,大部分幼嫩叶片的叶肉、叶脉均呈黄白色,直接影响当年成花和来年结果。1叶片黄化的原因1.1全园桃树叶片黄化1.1.1回缩过重采果前,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大部分供应果实生长,  相似文献   

11.
葡萄对缺铁反应极为敏感,土壤缺铁时,叶片黄化,新梢上的幼嫩叶片最先表现症状,幼嫩叶的叶肉呈淡绿色或黄色,仅沿叶脉的两侧残留一些绿色,这主要是叶绿体颜色和结构的改变而引起的。缺铁严重时,幼叶由上而下逐渐干枯脱落。在这种情况下,呼吸及蒸腾强度降低,同化作用受到阻碍或停止。由于营养不良,新梢木质化程度差,抗寒力弱,浆果发育不良,果粒小,呈浅绿色。  相似文献   

12.
1枣树缺铁在叶片上的典型表现 叶片为黄绿色或黄白色,而叶脉仍为绿色,老叶仍正常。之后叶片变白,叶脉变黄,叶片两侧、中部或叶尖会出现焦褐斑等坏死组织,直至最后叶片脱落。严重时,顶端叶片边缘焦枯或整片叶焦枯,造成树体死亡。该病在枣树抽枝展叶期较易发生,5~6月份发生严重。缺铁症状以幼树和大树的新梢部位表现最突出,以苗木和幼树受害最重。  相似文献   

13.
铁肥虹吸输液滴干对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及FCR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苹果缺铁失绿症的矫治途径,该试验以黄化苹果树为试材,以自制FeN为铁肥,采用虹吸输液滴干的方式对缺铁黄化苹果树进行输铁处理,以虹吸输清水及常规管理为对照,对比分析了叶片缺绿等级、叶绿素含量变化,测定了正常绿叶和缺铁黄叶的FCR活力表征以及不同处理FCR活性。结果表明:虹吸输铁处理10d后,失绿程度由处理前2.00级恢复到0.49级;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分别比常规管理叶片增加47.98%和107.70%,并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这说明对缺铁黄化苹果树进行虹吸输液滴干处理,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复绿效果。FCR活力表征试验表明,黄叶周围的红色晕圈明显强于正常叶片;对照叶片FCR活性显著高于虹吸输铁处理,说明苹果叶片在缺铁情况下可提高FCR活性,从而揭示Fe2+进入叶肉细胞的系统反应,阐明虹吸输液的Fe2+进入叶肉细胞的机理,为更好的利用虹吸输液滴干技术矫正果树缺铁失绿症提供理论依据,表明了虹吸输液滴干矫治苹果缺铁失绿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1葡萄缺铁症葡萄黄叶病是由缺铁引起的,最初症状是幼叶的叶脉间叶肉先褪绿黄化,至白化,叶片边缘变褐枯死.严重缺铁时,整株叶片小、黄化、节间短,生长衰弱,落叶早,结果少或不结果.即使坐果,果粒发育不良.如果轻度缺铁,当年及时矫治可恢复正常,一般新梢叶片转绿较快,老叶片转绿较慢.缺铁症状容易在新梢和新展的叶片上发生.前一年叶片早落,根系发育不良或结果量大,均加重黄叶病的发生.防治方法: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偏碱性土壤追肥应以酸性肥料为主.一旦发生黄叶病,叶面喷洒0.2%硫酸亚铁或硝基黄腐酸铁800倍液矫治.  相似文献   

15.
1缺铁性黄化病的表现 果树缺铁性黄化病首先从新梢顶部嫩叶开始表现出来。初期先是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呈绿网纹状,随着黄化程度加重,新梢嫩叶全叶呈黄白色,下部老叶也出现黄化,继而新梢顶部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边缘开始产生褐色焦枯斑,叶片逐渐坏死,严重者叶焦枯脱落,顶芽枯死,  相似文献   

16.
柑桔缺铁黄化病,在以枳壳作砧木的成年树上发生严重,山地石灰性紫色砂土柑桔园也经常发生。柑桔植株缺铁的明显症状是叶片黄化,新梢幼嫩,新叶仅主脉绿色外,其余部分均黄化;失绿程度加剧时,叶面失去光泽,叶破裂或成褐色,最后叶片脱落,出现许多无叶枝条,削弱树势,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柑桔缺铁是柑桔缺素症中较难矫治的一  相似文献   

17.
铁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果树缺铁最先在早期展开的幼叶上表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失绿黄化,甚至变白.随着缺铁时间的延长或缺铁程度的加重,叶片出现棕色斑点甚至变褐,植株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8.
果树微量元素缺乏的典型症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果树缺铁 幼叶叶脉间失绿 ,只有叶脉本身保持绿色。脉间依缺铁程度轻重不同而呈淡绿、黄、淡黄或白色。缺铁严重时 ,叶脉也会失绿 ,叶缘发生坏死 ,甚至引起苹果、梨、桃等的梢枯现象。2 果树缺锌 幼叶小 ,簇生 ,有杂色斑和失绿现象 ,枝条生长受阻。严重缺锌时 ,果树生长不均匀 ,缺锌的枝条上芽不萌发或早落 ,形成光秃的枝条 ,只在顶端有一丛簇叶。核果类缺锌时 ,沿叶缘有不规则的失绿区 ,然后从叶脉到叶缘出现一条连续的黄色带 ,花芽少 ,果实也少 ,果实小而常成畸形 ,其中桃和李的果实变得扁平 ;葡萄缺锌时 ,叶片靠近叶柄的裂片变宽 ,…  相似文献   

19.
1)症状。①叶片先变浅绿,逐渐变黄,叶柄、嫩梢呈粉红色,一般发生在5月份,个别果园发生,主要是因为叶片吸收氮素的能力下降和缺氮。②基部叶片先褪绿,先从叶边缘或靠近叶边缘褪绿,叶脉仍保持绿色,逐步扩大到上部嫩叶,一般发生在6~7月份,主要是因为缺镁。③新梢基部叶片褪绿呈浅绿色,叶脉间出现黄色斑点,两叶脉间呈绿色,一般发生在5月份,主要是因为缺锰。④叶呈青黄色,叶脉间也呈黄色,为整株或成片发生,一般在4月下旬至8月份发生,主要是因为缺铁。  相似文献   

20.
枣树缺铁黄化病主要发生在盐碱地和石灰质过高的地方。近年来,该病在陕西大荔枣区特别严重。黄化病以苗木和幼树受害最重。发病后,新梢上的叶片变黄或变白,而叶脉仍为绿色。叶片薄,易脱落,严重时顶端叶片焦枯,常表现为成片发病。主要是由于土壤碱性过强或含有过量的碳酸钙,使土壤中可溶性铁变为不可溶性铁,导致土壤中铁元素无法被树体吸收所致。防治方法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