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振兴国产大豆、提升油料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能有效缓解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进口压力大等困难。在分析2022年西南、黄淮海、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对各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现状进行概述,提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缺少除草剂喷施专用机具、收获专用机具,现有可用生产装备数量严重不足,机械作业质量不高、适用性差,机手操作不规范等;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出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阶段性发展建议,采取先部分后全部、先易后难的方式逐步推进,先解决黄淮海及西北地区全程机械化问题,再针对丘陵山区进行研发,实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全程机械化,最后综合利用自主导航辅助驾驶技术、自主避让技术及遥感遥测技术等电子信息及传感器技术,提升机具的机械化技术水平,为推动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全面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指导意见针对黄淮海和东北地区大豆机械化生产制定,也可以供西北大豆产区参考。在大豆规模化生产区域内,提倡标准化生产,品种类型、农艺措施、耕作模式、作业工艺、机具选型配套等应尽量相互适应、科学规范,并考虑与相关作业环节及前后茬作物匹配。  相似文献   

3.
李玉红 《农业机械》2023,(4):80-81+85
为节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播、机管、机收等机械化作业水平,筛选引进适宜陇东地区种植模式的大豆玉米播种机,开展机具田间性能对比试验及推广示范,为进一步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全程机械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泗水县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结合农机技术,可以实现大豆和玉米产能提升。通过数据分析,目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主要的问题是配套机具较少,生产装备数量不足。这导致整体作业质量不高,适用性较差。因此,分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的核心,通过“先易后难”的方式逐步推进,实现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全面机械化。通过配以遥感技术、自主导航技术、电子信息传感技术等,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水平,为我国其他省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机械化种植提供合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1月24日,农业部发布《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大豆机械化水平,促进大豆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提高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种植积极性。《意见》针对黄淮海和东北地区大豆机械化生产制定,也可以供西北大豆产区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焦作市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以及机具情况,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具使用及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稿约(2)     
(1)旱地作物地膜覆盖精少量播种技术、机具;残膜回收技术、机具;小麦联合收割机使用要点,“南征北战”易地作业经验和机具故障排除方法等。(2)玉米硬茬播种、玉米机收,棉花、油菜、大豆机收;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等新型机具的科研推广情况,机具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试验使用情况及其分析。(3)马铃薯种植、收获、深加工机具介绍;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粮油加工机械、粮食产地烘干机械,特别是苹果保鲜、红枣烘干机械化技术和设备介绍及使用要点。(4)围绕“节本增效”工程,介绍机械化精少量播种、化肥深施等节水、节种、节肥的具…  相似文献   

8.
《农机推广与安全》2005,(1):F003-F003
运城市农机推广站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根据需要,积极研究开发农机推广新项目,扩大推广领域。平陆县农机推广站实施的机械化种植优质大豆和产后豆奶加工项目:新绛县、盐湖区设施农业机械化配套工程的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和配套机具设备研制;永济、芮城的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和机具研制;万荣、绛县的中药材、薯类机播和机收及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林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鲜食大豆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对其机械化生产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影响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的关键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豆荚脱荚技术、高效清选技术、剥壳技术等。分别对上述关键技术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我国鲜食大豆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湖北是我国水稻生产的大省之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为此,以湖北省水稻种植区域划分为基础,结合各区域地形地貌、水稻种植模式、水稻机械化生产环节及机具技术等,从江汉平原的深泥脚、鄂东北低山丘陵机具的适应性、再生稻机收技术和机械化秸秆处理机具方面分析了湖北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江汉平原单季稻-冬油菜轮作模式、鄂东北丘陵机械化直播水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建设湖北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对南方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现状的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南方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的现状,结合油菜生产过程中的移栽、播种、收获等主要环节,对南方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现状做了详细阐述,分析了油菜生产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目前制约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几个因素:适宜品种问题、种植规模与田块布局问题、种植技术的配套问题、机具性能和可靠性较低的问题等,指明了今后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一年两作小麦高产田机收后旋耕复播大豆的实践,分析了因秸秆覆盖量大,硬茬复播通过性能差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机械化“两茬平作”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完整的机具系统和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我国菜用大豆生产现状和生产模式。针对我国菜用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和菜用大豆生产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菜用大豆脱荚机和剥壳机为重点,阐述了各自的工作原理,为我国菜用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和设备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江苏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并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夏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各生产环节技术要点及机具配备要求.  相似文献   

15.
围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以大豆玉米一体化播种机、同步分带喷杆喷雾机、大豆玉米一体化收获机等同步作业专用机具,以及高地隙玉米收获机、小型窄幅收获机等分步适用机具为研究对象,根据近年来研制试验和推广应用情况,深入分析总结各类专用机具的技术特点、研发生产、试验验证、推广应用和注意事项,掌握当前专用机具发展现状,从提高作业效益、作业质量、适应性、关键结构等方面明确机具研发趋势,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化机械化发展奠定基础。围绕机具改进熟化与推广应用,从同播同熟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科研攻关、鉴定评价方法制定、适用机具机型遴选、试验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模式凝练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玉米机收是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近年来,玉米机收技术深受农民朋友的广泛关注,应用欲望强烈。而半山区由于地域、土地经营形式以及机具应用性等诸多原因,技术应用迟缓。分析研究问题结症,采取对应措施和手段,推进玉米机收技术应用速度,是提高半山区农机作业水平和综合水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是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优化配套,改变传统大豆种植方式的一项综合生产和实用的农业技术,可提高大豆生产经济效益和机械化生产水平。介绍了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大豆膜下滴灌机械化种植技术和收获技术。   相似文献   

18.
花生收获机械化是制约我国丘陵山区花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南北地域的差异对花生收获机械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南方花生产区丘陵多、地块小、湿度大的种植条件导致南方丘陵山区存在花生收获机械化程度低、机具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国内外花生起挖机、捡拾收获机、联合收获机等主要收获机械的研发与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总结花生机械化收获模式,提出了花生机械化收获的发展建议,为南方丘陵山区花生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豆机械收获损失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豆收获是大豆生产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采用适当的收获机械适时完成大豆收获作业是大豆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大豆机收损失一直是大豆机械化收获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国内外针对损失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损失率也在不断的降低,但仍不能满足需求。为此,从减少大豆机收损失出发,对大豆割台、输送装置、脱粒清选装置等关键部件的研究现状以及大豆收获方式、机理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豆收获机械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潜江市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江市大豆机械播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技术推广应用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在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方面也完善了相应的实用技术规程。本文对潜江市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主导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了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大豆产业机械化生产水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