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橙斑白条天牛是油桐树上的1种重要害虫。该虫在河南汝阳3 a发生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成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一般1头雌虫1代产卵3~7次,每次产卵2~5粒。9月上旬停食死亡。其寿命为300 d左右。幼虫卵经5~8 d孵化为幼虫,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孵化盛期。该天牛成虫、幼虫同时危害油桐,以幼虫蛀干危害最严重。成虫啃食1~3 a生枝条的皮,甚至咬断枝条。用40%氧化乐果乳油1︰1倍液涂干防治效果最为理想,对1~2龄幼虫和成虫杀伤力达100%,对3龄以上幼虫杀伤力达96%左右。  相似文献   

2.
双条杉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危害侧柏、桧柏等。一、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双条杉天牛在淮北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被害树干蛹室内越冬,次年3月上中旬成虫开始咬孔外出,3月中下旬为出孔盛期,4月中旬进入末期。出蛰成虫早晚多在树皮裂隙内、树干基部土缝处,每日上午10时许至下午4时左右在树干上爬行,寻偶交配。交配后1 ̄3天产卵,多数为单产,也有2 ̄3粒产在一起的,卵期15天左右。  相似文献   

3.
巧防星天牛     
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蛀食树干,使树干基部往往受害较重,并造成树体早衰或幼树死亡。 该虫在我省一般一年一代。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6月上旬达到羽化盛期,6-8月份为产卵盛期。成虫在产卵前先将树皮咬成“人”字形或“T”字形伤口,然后将卵产在伤口内,伤口位置一般在距地面30-50cm。卵期10-15  相似文献   

4.
胡小月 《湖南林业》2008,(12):28-28
杨树天牛,为蛀干性害虫,常见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等。 光肩星天牛在江南多为1年1代11月在树干隧道内或皮下越冬.并于翌年4月下旬用木屑作室化蛹。,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7月上旬初孵幼虫先啃食树皮下韧皮部组织.7~9月成虫飞翔并取食枝条顶端叶脉及嫩枝皮。成虫最喜欢在直径4~10厘米的枝和干上产卵,  相似文献   

5.
利用诱饵树监测两种天牛成虫发生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牛成虫期需要进行补充营养的特性,采用构树为诱饵树引诱桑天牛,棠梨为诱饵树引诱云斑天牛来监测两种天牛成虫发生期。结果表明,桑天牛在山东省沂南县出现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分别在7月上旬、中旬和下旬。云斑天牛在湖北省嘉鱼县分别在4月22-26日,4月26-30日和4月30日-5月4日。  相似文献   

6.
杨树受光肩星天牛危害程度与树皮厚度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解天牛对杨树的危害,分析了几种杨树上光肩星天牛排粪孔数与树皮厚度,树高的关系。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光肩星天牛在大径阶杨树上产卵与树皮厚度之间存在密切的负相关性。小径阶杨树上天牛产卵多在中下部,同样是由于树皮厚度所致。树皮厚度较树高与天牛产卵量关系更为密切,存在天牛产卵的最适树皮厚度。  相似文献   

7.
桑天牛补充营养与为害杨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天牛成虫补充营养与产卵的关系,探讨杨树工业用材林受桑天牛幼虫为害较重的原因,结果表明,桑天牛成虫必须补充桑科植物营养,才能产卵繁殖后代;桑天牛成虫嗜食桑科植物,但却喜欢在杨树枝条上产卵,这就造成了树杨易受幼虫蛀害。  相似文献   

8.
利用天牛成虫期需要进行补充营养的特性,采用构树为诱饵树引诱桑天牛,棠梨为诱饵树引诱云斑天牛来监测两种天牛成虫发生期。结果表明,桑天牛在山东省沂南县出现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分别在7月上旬、中旬和下旬。云斑天牛在湖北省嘉鱼县分别在4月22~26日,4月26~30日和4月30日~5月4日。  相似文献   

9.
桃红颈天牛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红颈天牛Aronzia bungii Fald.在安徽黟县和歙县2a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被害处越冬。成虫最早出现在6月9日,6月12—20日为羽化高峰,6月17—21日为产卵盛期。6月24日幼虫开始孵化,6月27—30日为孵化盛期,6月上旬-10月中旬为危害期,10月下旬幼虫开始越冬。  相似文献   

10.
光肩星天牛成虫特性及其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取食,交尾及产卵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提出了成虫在性成熟以后,在交尾盛期,其酱不受温度与光照的影响的新论点,并且认为在呼市地区,从7月10日至7月25日期间是一个较好的成虫防治期。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人工环剥松树干皮导致立木萎焉,以此引诱松墨天牛聚集产卵,然后销毁被产卵的松树,达到减少松墨天牛种群密度的目的。3 a试验证明,这是一种安全、无公害、易操作的防治松褐天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树皮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与两种星天牛危害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50种主要造林阔叶树种形态特征,组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合对光肩星天牛,黄珏星对天牛危害调查进行了分析,得出树皮的粗糙程度与天牛的选择刻槽产卵有关,与树皮颜色无在。皮层和韧皮部中的石细胞,结晶体的分布,数量,纤维素的多少,排列状况,木栓层厚度,组成,后含物均能影响树木的抗虫性能。  相似文献   

13.
栗山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野外观察和室内试验,对栗山天牛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栗山天牛羽化后未交配的雌成虫75.86%,怀有未成熟卵粒,平均未成熟卵为8.53粒/♀;成熟卵平均23.76粒/♀。产卵前期平均为4.6d,产卵期平均14.8d,产卵量平均33.2粒/♀。雌虫寿命平均22.3d,雄虫寿命略短,平均19.1d。栗山天牛危害主要分布在上坡、山脊和阳坡的栎树。人工捕捉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成虫防治技术,前期和盛期捕捉到的雌虫大多数怀卵量较大。利用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防治天牛幼虫和蛹是主要的防治技术,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桑天牛对白杨派树种的选择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育抗桑天牛的杨树树种,对桑天牛危害白杨派杨树的产卵选择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事内饲养及野外接种桑天牛,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表明,桑天牛在白和其他白杨派树种之间,桑天杨派杨树的不同树种或无性系卜的产卵和孵化选择性无显著差异,在林间三倍体毛白杨牛产卵选择也无显著差异;根据桑天牛的发生特点,确定了简便易行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短足筒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短足筒天牛(ObereaferrugineaThunberg)是危害大叶黄杨的一种主要钻蛀性害虫,在合肥地区1a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多年生枝干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6月上、中旬为卵孵化盛期,10月中、下旬开始越冬。其发生受光照的影响较大,同时成虫产卵对树势强弱有较强的选择性,植株各部位发生情况亦不相同。采取修剪的方法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观察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双条杉天牛在济南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被害树木蛀道内越冬,翌春3月上旬成虫开始出蛰,3月中、下旬进入出蛰盛期,3月底为末期;4月中、下旬幼虫大量孵化蛀入树干危害;8月下旬陆续化蛹,9月上旬为化蛹盛期;9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10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10月下旬为末期。成虫羽化期树干喷布200倍1%的绿色威雷Ⅱ号杀灭成虫,虫株率、虫口密度和受害死亡率较对照分别降低18.5%、2.5头,株和7.4%;林间设饵木引诱成虫产卵效果良好,受害率可降低3.4%;幼虫危害期林间释放管式肿腿蜂,寄生率较空白对照高47.3%以上;及时进行卫生伐,砍除受害树木,消灭虫源,对控制其危害起到较大作用,受害率可降低2.4%。  相似文献   

17.
桑天牛在不同树种或品种间产卵选择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1个树种、23个桑树品种、40个毛白杨无性系、16个苹果品种和白杨派6个树种或无性系,进行了桑天牛产卵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桑天牛在不同树种间产卵选择性差异极显著;在苹果品种间、桑树品种间,毛白杨无性系间,白杨派不同树种及无性系之间,产卵选择性差异均不显著,但在个别品种上产卵数量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研究测定了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1~3龄幼虫的控制作用,采用林间和室内罩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组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情况.结果显示:在室内试验条件下,松褐天牛肿腿蜂产卵之前的刺蛰、补充营养取食能直接造成松褐天牛1~3龄幼虫死亡,对1、2及3龄幼虫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95.66%、85.91%、57.88%,并可产卵寄生2、3龄幼虫;林间释放2组松褐天牛肿腿蜂后,在刺蛰和补充营养取食后能有效寄生寄主的肿腿蜂雌蜂数量比例变化较大,有效肿腿蜂率最高为14.9%,最低为2.3%.松褐天牛肿腿蜂寄生行为不受寄主聚集程度的影响,但刚羽化出茧肿腿蜂雌蜂的寄生效率比经饲喂后的雌蜂高近5倍.从肿腿蜂单一个体来看,每头雌蜂补充营养取食和产卵寄生致死的松褐天牛幼虫数为2.1~7.7头.松褐天牛肿腿蜂雌蜂的补充营养习性及刺蛰、取食致死寄主行为在防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表明该种肿腿蜂是防治松褐天牛的重要天敌,在生物防治松褐天牛幼龄幼虫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我省江淮及淮北地区杨树天牛危害以光肩星天牛和桑天牛为主.光肩星天牛在我省一般为一年1代,极少为两年1代.上一年11月间以不同龄期幼虫在隧道内或皮下越冬,当年4月下旬在隧道末端向四周扩散,用木屑作成化蛹室,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7~9月为成虫飞翔期,取食枝条顶端叶脉及嫩枝皮,7月上旬初孵幼虫先啃食树皮下韧皮部组织,排出红褐色粪便.桑天牛在我省一般为两年1代,幼虫钻蛀杨树髓心形成直通的虫道,且排粪孔多,等距离排列在同一方位,可蛀至根部深处.成虫取食枝条皮部,以后边取食边产卵.  相似文献   

20.
利用GC-MS联用技术和计算机检索对昆明林区的健康云南松、衰弱云南松和松褐天牛产卵刻槽云南松的韧皮部挥发性物质及松褐天牛的幼虫和成虫的粪便、松褐天牛雌、雄虫的后肠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云南松健康木和衰弱木的韧皮部以及松褐天牛产卵刻槽韧皮部的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与健康木相比较,衰弱木和松褐天牛产卵刻槽韧皮部的挥发性物质中,α-蒎烯的相对含量减少,而β-月桂烯和3-蒈烯的相对含量增加;此外,衰弱木韧皮部的β-蒎烯的量也相对增加,并且发现含量很高的柠檬烯。松褐天牛产卵刻槽韧皮部、幼虫粪便、雌虫后肠均含有1-甲基-2-异丙烯基-环丁烷乙醇,表明该化合物与松褐天牛产卵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