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我国经济和化肥行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今年,化肥市场进入了一个调整阶段。在本届磷复肥产销会期间,业内人士交流的热点就是出口政策、产业升级和市场困境。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经销商,都在摸索中探寻企业和市场的突破口。本期报道针对行业现状,对磷复肥产销会期间化肥企业高层领导的观点进行梳理,为读者分析形势、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2.
张琴 《中国农资》2013,(49):4-4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是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现阶段,我国化肥行业产能过剩,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作为化肥生产企业无疑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企业乃至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产能过剩、市场低迷的严峻形势下,创新成了化肥行业发展主旋律,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等成了企业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3.
<正>化肥在我国一直视为关乎粮食安全的特殊商品,享受着国家给予的种种优惠政策。伴随行业的快速发展,之前的"特殊照顾"在与时俱进的市场前提下显得有些跟不上节拍,市场有所显现,国家相关部门也有察觉。特别是在近几年,"去政策化"已经成为化肥产业的一种基调。2015年即将到来,关于化肥的一些政策即将出台和调整,对于之前的种种猜测也将逐渐明朗。  相似文献   

4.
张番  高志 《中国农资》2014,(34):5-6
化肥产品作为直接面向农业使用的化工产品,在产业链条上是一个特别的环节,其市场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国家长期以来支持化肥工业的发展,并出台了许多有别于其它化工产品的优惠政策,使化肥企业在生产、销售方面都得到切实的实惠。然而,随着化肥行业产能过剩,且国内外经济发展一体化,化肥这个商品的特殊性逐渐退去,近几年来,国家对化肥行业的运输、电价、天然气价格等政策也在逐步向普通商品靠拢。化肥优惠政策面临全面取消,市场之手将逐步取代政策支持来推进化肥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家化肥淡季商业储备与出口关税是国家针对化肥产业进行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其中,一年一调整的出口关税是针对化肥供需市场最有影响力的调控杠杆。近日,国家相关部门就恢复化肥增值税召开意见会。有专家预测,国家相关部门将会以关税调节慢慢过渡为增值税调节,这一信号再次表明政府简政放权、用"市场之手"调节行业发展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农资行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化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两会召开期间,来自"三农"领域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当前化肥产业的发展,谈问题、提建议、出思路。他们认为,目前化肥行业内良莠不齐,如何壮大行业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特别是在调整产业结构、研发推广环保  相似文献   

7.
<正>化肥出口关税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业内讨论的热点,从生产企业角度看,放开化肥出口,有利于缓解国内化肥产能过剩的压力,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从国家层面讲,化肥作为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理应受到限制。面对化肥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以及2012年化肥出口量的大幅降低,国内化肥产业再次面临严峻形势,在企业做好"过冬"准备的同时,对明年出口关税政策放开的呼声再起。  相似文献   

8.
<正>本期嘉宾:黑龙江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张永埔当前,我国农资化肥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市场化推进、政策密集调整的关键性特殊时期,对于行业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农资行业现在面临的新形势,需要全行业保持清醒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正>NO1:市场化"2号"运价2014年,化肥的市场化进程从调整运价开始。一直以来,我国对农用化肥铁路运输严格执行《关于明确农用化肥铁路运价优惠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的2号运价。然而近些年来,农用化肥铁路运价年年看涨,从2009年开始,几乎每年调整一次,而且上调频率加速、幅度加大。不难看出,化肥的市场化之路正在加快,全行业正在走出政策保护的"温室"。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国内化肥行业产能过剩影响加剧,产品价格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如何化解产能过剩,度过市场难关,化肥企业和化肥行业在艰难探索、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1.
张涛  魏塬 《中国农资》2011,(42):16-21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化肥市场在经历了近几年的平稳增长之后,化肥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粮食丰收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我国化肥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化肥行业又暴露出很多新的问题,比如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当前通胀形势等诸多问题。所以在本次产销会期间所举办的“化肥市场与农业发展高层论坛”上.这些问题受到了生产厂家和流通企业的广泛关注。在此次论坛氮肥、磷肥、钾肥三个精彩的谈话环节中,二十余位行业主流精英各抒己见。深层次地剖析了行业内的种种现状,共同为化肥行业的未来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正>主办:中国硫酸工业协会中国磷肥工业协会2014年3月5日·北京2013年是化肥市场不平静的一年,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行业洗牌已经临近;磷肥、硫酸行业陷入困境,企业经营如履薄冰。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的位置,环境污染治理、结构调整加速将给化肥产业带来重大变革;现代农业机制的建立,也给化肥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何去何从?国内外磷肥市场能否走出低谷?国际硫磺市场是否延续跌宕起伏?硫酸产业格局会发生哪些改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中国硫酸工业协会决定于2014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2014硫及化肥市场研讨会"。会议将邀请IFA、CRU等国内外权威机构及大型生产商、原料供应商等做精彩演讲,研判市场走势,共商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3.
张涛 《中国农资》2014,(42):4-4
化肥在我国一直视为关乎粮食安全的特殊商品,享受着国家给予的种种优惠政策。伴随行业的快速发展,之前的"特殊照顾"在与时俱进的市场前提下显得有些跟不上节拍,市场有所显现,国家相关部门也有察觉。特别是在近几年,"去政策化"已经成为化肥产业的一种基调。2015年即将到来,关于化肥的一些政策即将出台和调整,对于之前的种种猜测也将逐渐明朗。  相似文献   

14.
任树山 《中国农资》2001,(2):13-13,21
<正> 随着我国加入WTO(世贸组织)日益临近,我国化肥工业将面临国际化肥行业的严峻挑战。那么,加入WTO后,我国化肥企业如何在国际化肥市场中生存和发展?这是从事化肥规划、生产和经营者都十分关心和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6月7日,由中国资讯网、惠多利农资有限公司、浙农爱普贸易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华农农资连锁股份有限公司、黄河商品交易市场协办的"2012中国化肥行业峰会"在杭州召开。业界专家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化肥生产、销售企业代表200余人参会。会上,针对化肥行业政策、当前国际国内肥料市场情况、我国粮食现状及发展对化肥行业的影响、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对肥料品种发展趋势的影响、新时期肥料发展方向、行业如何谋求可持续  相似文献   

16.
张番  郑晓  陈熙 《中国农资》2014,(15):7-8
4月10-11日,2014年阿格斯FMB亚洲化肥会议在北京王府半岛酒店召开,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化肥行业的400余位代表参会交流。会上,中化化肥副总经理陆坊斌、中农控股氮肥部经理丛林涛、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信息和市场部主任高力、烟台港集团总裁纪少波、金正大运营中心总监翟际栋以及来自印度化肥协会、乌拉尔钾肥公司等协会与企业的代表做了主题报告,就今年国内化肥出口政策放宽、关税下调时农资产业的影响,以及我国在新出口政策和产能过剩大背景下农赍行’业各个环节的应对措施与展望等话题做出积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陈志浩 《中国农资》2009,(10):40-41
<正>化肥行业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发展,产需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除钾肥外,我国其他品种的化肥均呈现出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出口受阻又加剧了供求矛盾。供求失衡使行业又一次步入调整周期。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上行业周期性低谷,今年上半年化肥需求大幅萎缩,前几年化肥产能增加、价格持续上涨积累的风险集中释放,国内化肥市场面临激烈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化肥流通的管理体制由直接管理改为间接管理,充分发挥了市场在配置化肥资源方面的调节作用.本文总结了我国化肥流通体制历年来的政策变革及相应的市场变化,分析了化肥流通体制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与未来化肥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张高科 《中国农资》2013,(50):13-13,15
<正>"产能过剩、价格下滑、市场低迷"无疑成为2013年化肥产业的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的背后也显示出化肥行业在2013年遭遇的困境。回首2013年,化肥产业的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从3月份开始,化肥价格便一路走跌,直至年底,价格仍处低位徘徊,虽然明年的关税政策出现明显宽松,但市场预期仍不乐观。从化肥产业上市公司2013年三季报便可以看出,无论是氮肥、磷肥,还是钾肥,2013年的业绩均出现明显下滑,行  相似文献   

20.
郑敏 《中国农资》2013,(14):5-6
<正>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复混肥企业已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技术基础,然而,在复混肥行业投资增长过快、企业争相做大做强等背景下,复混肥行业也没能逃脱"产能过剩"这一劫难,产能在增加,销量在上升,企业的利润却没有"水涨船高",甚至出现亏损,行业生存环境显得格外艰难。然而就在供需矛盾已经凸现的当下,各个企业仍在纷纷扩大生产规模,以求销量来抢夺市场,现有产能无法释放,新建产能不断上马,行业资源浪费严重,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只有做大产能才能做强市场吗?行业整合大势所趋,在企业日子不好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