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彦坤 《中国蜂业》2009,60(11):35-35
枸杞是药用植物,茄科,灌木,株高2米左右,越冬-30℃不受冻害,不用防寒。树叶全缘、卵状、披针形,像柳树叶片。果实红色或橘红色,可入药。  相似文献   

2.
“粉黛脆李”是从万州青脆李中优选出来的中晚熟脆李新品种。果实扁圆型,果实较对称,缝合线浅;果实整齐度好;果粉厚,果肉浅黄色,肉质脆嫩,汁多,无涩味,风味浓郁;果大,平均单果重45.53g;离核,可食率高,纤维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可滴定酸0.82g/100ml、固酸比18.29,维生素C 2.15mg/100ml,果实硬度7.9kg/c㎡,鲜食品质上。果实生育期135天,在渝东海拔500米地区7月底8月初成熟。萌芽率高,成枝力中,早结丰产。耐贮运,适应性强。适宜在重庆地区及类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3.
1形态特征和利用途径 白榆别名家榆、榆树、钱榆,是榆科榆属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5米,胸径可达1.0~1.5米,在干旱贫瘠地方长成灌木状。枝条开展,树冠近圆形或卵圆形。叶椭圆状披针形,叶缘具不规则复锯齿或单锯齿,无毛或叶下面脉腋有簇生毛。3~4月花先叶开放,两性,簇生。4~6月果实成熟,幼果可食,  相似文献   

4.
吴茱萸又名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其成熟的果实可入药,性热味苦寒,有散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中医常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脘疼痛等症。以吴茱萸为主药,采集农村常见的几味草药配伍之,可解决多种羊病。该药及  相似文献   

5.
吴茱萸又名米辣子、臭辣子树等,其果实成熟后性热味苦寒,可降逆止呕、散热止痛。使用吴茱萸与其他辅药配伍可在羊病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该组方所含药物在农村特别是山区较为常见,可就地取材,不仅十分方便,而且经济实惠。目前,肉羊市场需求旺盛,其中山区散养羊更是供不应求。采用吴茱萸防治羊病可节约诊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阿拉善沙拐枣是沙质荒漠的重要建群种之一,既可防风固沙,增加覆盖面积,又可为家畜提供优良的饲草,增加经济收入。夏秋季骆驼喜食其枝叶,绵羊、山羊食其嫩枝及果实,根及带果全株入药,可医治小便混浊,皮肤皲裂。沙拐枣为蓼科,灌木,多分枝,植株高达3米。根系发达,主根深达十几米,最深达20多米,并生有水平根茎,萌生力强。根茎可发出新的枝条,生长旺盛,抗旱性极强。多分布于我区的伊盟库布齐沙漠及荒漠区的沙质地上。据调查,阿拉善盟白音浩特西部腰坝滩,在降雨仅80毫米的情况下,1981年7月15日用飞机播种了七种草四万亩,其中沙拐枣表现最好,无论是出苗率、覆盖度还是产  相似文献   

7.
以秋姬李为试材,研究果园铺设反光膜对不同成熟期秋姬李果实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类黄酮、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可促进李果实提前转色,覆膜后30d可显著提高果皮颜色,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果实亮度降低,但果实颜色加深。覆膜可显著提高秋姬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花色苷和总酚含量,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对果实的可滴定酸和类黄酮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余甘主栽品种‘粉甘’果实为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期对余甘果实品质和耐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迟和果实成熟度的提高,余甘果皮颜色由青绿色逐渐变成黄绿色,果核颜色由深绿色变成棕褐色,果实重量和大小逐渐增加,果实可食率和营养品质提高。可用果实重量和大小、果形指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果实可食率作为确定余甘果实采收成熟度的参数。同时,不同采收期对余甘果实的耐贮性影响不同,盛花期后179 d采收的果实耐贮性最好,在常温25±1℃下贮藏16 d后,好果率为91%,失重率为3.51%。  相似文献   

9.
对果实进行套袋技术处理,可提高果实的表面光滑度、增强果实亮度等,较大幅度地降低农药在果实果皮中的残留量,从而有效地改善果实的外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果实内在品质。因此,本文重点综述了柑橘套袋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套袋对柑橘果实外观、单果重、内在品质、农药残留等的影响,以期为今后柑橘套袋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连通器原理和虹吸现象,构建一种测定果实体积的简便装置,并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可便捷、快速、准确地测定形状不规则的梨果实体积。本方法无需摘下果实,可实现连续、定点、实时测定长在树上的果实体积变化,可准确跟踪果实个体的生长发育状况,避免了果实生长过程中因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对于研究果实的昼夜生长及季节性生长动态均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此外,本方法还实用于监测其它作物果实体积膨大动态的特性,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酶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各种酶的主要来源。酶制剂可通过微生物如米曲霉、黑曲霉、枯草杆菌和酿酒酵母等提出,也可从植物果实中提出。酶制剂在饲料和养殖业中日益发挥作用。本试验用4种消化酶制剂对黄羽肉鸡进行了对比饲养试验。酶制剂“利佳多”(第2组)、“保力胺”(第3组)、“八宝威”(第4组)、木瓜蛋白酶(第5组)在饲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引进的27份国外杧果种质资源的果实品质性状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果实形状、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单果质量、果核质量、可食率、果实纤维、果皮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维生素C、风味和香气等3个方面对果实品质性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7份引进杧果种质的果实品质性状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Shannon-Weinner 多样性指数(H′)在0.97~1.77之间,主成分分析表明果实品质性状变异的多向性。  相似文献   

13.
以‘亚历山大’葡萄为试验材料,开花前一周分别留花穗穗尖的3 cm、5 cm、7 cm、9 cm,疏除花穗其余部分,并以不整穗作为对照,测定果实纵横经、果形指数、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指标。研究不同花穗整形长度对‘亚历山大’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亚历山大’不同整形长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熟果实的果实品质。其中保留花穗尖5 cm能显著增加果实横经、果实单果重、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且能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提高果实风味,为‘亚历山大’葡萄花穗最适整形长度。  相似文献   

14.
摘要:选择11个梨品种作为早酥梨的授粉品种,研究对早酥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的11个梨品种处理的座果率均高于69.90%,可满足早酥生产的要求。并通过测定单果重、果实偏斜、果实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Vc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以及果皮强度、果皮韧性、果肉脆性、果肉硬度、果肉细度等果实质地等指标,综合分析,认为丰水、库尔勒香梨、秋白梨和红香酥可作为早酥的适宜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9年生“慈荠”杨梅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及土施硫酸钾和复混钾肥各处理,杨梅果实纵横径、果实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花青苷和总糖、还原糖、葡萄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肥对杨梅果实纵横径、鲜重无显著影响,但能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花青苷和总糖、还原糖、葡萄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施复混钾肥较等量硫酸钾效果显著。其中,株土施复混钾肥1.5kg杨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花青苷、总糖含量最高,提高杨梅果实品质效果好;叶面喷施0.4%复混钾肥杨梅果实固酸比、还原糖含量最高,其对提高果实的风味品质有重要作用,实际生产中,可二者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对海南省6份野生与栽培种黄皮的果实、种子形态和果实品质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果实性状,从野生种到栽培种果实质量、纵横径均变大,果实形状也从近圆形或圆球形变成鸡心形或椭圆形。对于种子性状,栽培种种子纵横径均比野生种大。果实品质分析表明,除可滴定酸外,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与维生素C这3个品质性状在栽培种与野生种之间差异不太显著。在未来的黄皮驯化选育中,应重点关注品质性状,提高可食率,增加可溶性固形物与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7.
正据《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14期《不同套袋对2个柚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吴世涛等报道,以三红蜜柚和琯溪蜜柚为试材,通过观察两种柚果实的果面色泽和亮度,测定果实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食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各项生理指标,探究不同套袋处理对2种柚类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改善三红蜜柚和琯溪蜜柚果实的外观色泽和果面亮度,提高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但套袋处理的果实可溶性  相似文献   

18.
对65份鲜食橄榄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核重、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等果实性状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这些性状具体分级指标,是对《橄榄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果实性状定性描述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黄果西番莲果实采后常温贮藏品质和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明确其采后生理特性、适宜采收成熟度,为生产上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以福建主栽 ‘黄金’西番莲果实为材料,研究3个采收成熟度果实在25℃常温贮藏过程中采后生理品质的变化规律,测定果实皱缩指数、呼吸强度、果皮色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pH值、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失重率、好果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果实贮藏时间的增加,西番莲果实皱缩指数、失重率、pH值逐渐增加,果实外观色泽由绿转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好果率等逐渐下降。果实在采后贮藏第6天出现呼吸高峰,表现为呼吸跃变型果实。与采收成熟度II、III相比,采收成熟度I可以更好保持西番莲果实采后常温贮藏的果实营养品质的下降,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和较长商品货架期。综合各项指标,采收成熟度I可作为较长距离贮运销售的适宜采收成熟度,采收成熟度II可作为短距离贮运销售或产地销售的适宜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20.
摘果器是果园大规模生产必不可少的设备,但目前市场上的小型摘果器,都有一些缺点,主要缺点有采摘时易损伤果实和果树、采摘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duino UNO系统的半自动摘果器,操作人员只需简单操作,系统即可控制循环移动机构、夹取机构以及剪切机构等部件动作,从树枝上剪下果实,夹住,并运往树下收集,如此循环往复,可实现对3—5米果树的一次性采摘,既提高了采摘效率,又不损伤果树和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