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滴灌带布置方式对黄金梨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农田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地面单行(CK)、地面双行(T1)、地下双行(T2)、地面环状(T3)。分析不同处理对新梢、果实日增长量、果形指数、产量、品质、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T2处理的黄金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其他处理;T3处理的新梢长势、果实日增长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CK、T1处理;T1处理的新梢长度、果实日均增长量均高于CK,产量较CK降低了4.88%,但总耗水量较CK降低了46.9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0.08%。滴灌带布置方式对果形指数、品质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从增产节水的效益考虑,地下双行滴灌带布置方式最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方法】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供液量:450 mL(T1)、650 mL(T2)、850 mL(T3),供液频率:3 d/次(C1)、2 d/次(C2)、1 d/次(C3)共9个处理。研究了在分根区交替滴灌下供液量及供液频率对基质培番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营养液供液量的增加,会降低番茄果实的品质,不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从果实品质上而言,T1C2处理可溶性固形物量为6.97%且单果质量适宜,果实Vc量最高。其次,T1C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67.06kg/m3,较CK提高154.40%,T2C3处理番茄的总产量最大,为13 409.10 kg/667m2,T2C3处理较CK增产2 886.4 kg,增幅达27.4%。T2C3处理番茄的单果质量可达226.44 g,番茄果质量偏大,色泽红润,具有良好的商品性。此外,T2C3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为40.29 kg/m3,较CK提高52.85%。【结论】从果实品质上而言,T1C2处理即分根区交替滴灌营养液模式下,供液量:单株滴灌450 mL,供液频率:2 d/次的供液方式下(T1C2处理)果实品质较优,每天每株滴灌650 mL营养液,T2C3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滴灌量对不同品种枸杞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滴灌枸杞适宜的灌溉制度。【方法】以1 a生宁杞1号、5号、7号、0901、0909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5个滴灌水平,依次为5 100 m~3/hm~2(W1)、4 350 m3/hm~2(W2)、3 600 m~3/hm~2(W3)、2 850 m~3/hm~2(W4)、2 100 m~3/hm~2(W5),以常规灌水量5 100 m~3/hm~2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滴灌量对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滴灌量对不同枸杞品种株高、茎粗、SPAD等指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较大。对于宁杞1号,W5处理极显著地提高了枸杞产量(p0.01),平均增产60.71%,株高、茎粗、SPAD值增长迅速,总糖、总酸质量分数比CK提高3.82%、9.19%;对于宁杞5号,W5处理SPAD值及品质与CK相比显著增加,增产36.56%,果实品质最优;对于宁杞7号,W2处理甜菜碱及总糖质量分数量最高,产量与CK差异极显著(p0.01),三者比CK及其他处理平均增加36.10%、38.71%和6.27%;对于宁农0901,W3处理有效促进了株高、茎粗及叶绿素SPAD的增加,增产52.19%;对于宁农0909,W4处理各项指标与CK差异虽然不显著,但产量、品质整体优势较明显。【结论】不同品种枸杞应设置不同的灌溉制度,适宜的滴灌量可以有效改善枸杞生长状况,提高枸杞产量,达到节水调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滴灌带铺设模式对成龄枣树根系再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长期漫灌改滴灌后适宜的滴灌带铺设模式对成龄枣树根系再分布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新疆长期漫灌红枣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滴灌带铺设模式,分别为枣树二侧50 cm(T1)、35 cm(T2)和20 cm(T3)处铺设滴灌带,以漫灌为对照(CK),研究漫灌改滴灌对土壤水分分布、枣树根系再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漫灌改滴灌后,土壤湿润区显著收缩,水分集中在根系聚集区;随着滴灌带铺设距离的增大,土壤湿润区由窄深型演变为宽浅型,有利于红枣根系生长。长期漫灌条件下成龄枣树根系空间分布相对均匀,经过连续2 a的滴灌调控,T1、T2、T3处理0~60 cm土层平均根长密度分别比CK增加了32.7%、31.6%和21.4%;水平方向上,T1处理和T2处理距离树干0~75 cm根长密度较CK提高了20.1%和24.5%,T3处理0~50 cm根长密度较CK提高了25.8%,但50~100 cm下降了15.2%;漫灌改滴灌还可显著提高红枣产量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滴灌第2年,T1处理和T2处理红枣产量分别达到了9 135 kg/hm~2和9 107 kg/hm~2,分别比CK提高了12.9%和12.5%。【结论】针对新疆长期漫灌红枣改滴灌初期,35 cm或50 cm的滴灌带铺设模式,有利于提高枣树根系的调控和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不同灌水量对滴灌猕猴桃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方法】以7 a生"金艳"猕猴桃为试材,在果实膨大期(Ⅲ期)、果实成熟期(Ⅳ期)各设置1个对照(CK)和4个灌水处理,即高水(HW)、中水(MW-1)、偏低水(MW-2)和低水处理(LW),灌水量分别为CK的55%、65%、75%和85%。【结果】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因生育期和灌水量的不同而呈现明显差异,其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随灌水量的减小而减小,但Ⅲ-HW、Ⅳ-HW处理的Pn与CK差异不显著(P>0.05),Ⅲ-HW和Ⅳ-MW-2处理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2.70%、5.41%(P<0.05);各处理猕猴桃产量较CK仅下降0.09%~6.24%,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y)则提高了2.82%~23.16%,其中Ⅲ-HW、Ⅳ-MW-1处理产量仅下降了0.09%、2.45%,而WUEy提高了2.82%、10.73%。【结论】滴灌猕猴桃果实膨大期高水处理、果实成熟期中水处理保持产量无明显下降,有效提高WUEy,并节水2.50%、11.62%(分别节水156、726 m3/hm~2),具有较好的节水稳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灌溉施肥时机对稻田肥料分布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水肥耦合灌溉方式下最佳的灌溉施肥时机。【方法】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撒施(CK)、灌水0~2 h内灌液体肥(T1)、灌水2~4 h内灌液体肥(T2)和灌水4~6 h内灌液体肥料(T3),研究了不同施肥时机对稻田肥料分布均匀性、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施肥量与灌水量条件下,T1处理在肥料分布均匀度、分蘖数、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方面均高于其他处理(p<0.05);施肥后第3天CK田间氨态氮和硝态氮量达到最高,而其他水肥耦合处理均为第1天氨态氮和硝态氮量最高且在肥料分布均匀度方面较CK高5.63%~21.65%;孕穗期后各处理株高比CK增加6.37%~6.53%;在分蘖数和干物质量方面,T1处理较其他处理分别高11.25%~23.17%和5.75%~8.48%;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T1处理较其他处理分别高13.73%~17.46%和14.15%~17.47%。【结论】从肥料分布均匀度与增产节水效益方面考虑,灌水0~2 h是最佳的施肥时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在浅埋式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定额对叶面积指数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方法】通过开展大田试验,共设置5个水分处理,依次为300 m3/hm2(T1)、375 m3/hm2(T2)、450m3/hm2(T3)、525 m3/hm2(T4)、600 m3/hm2(T5),采用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了不同灌水定额的紫花苜蓿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分析相互关系,运用回归分析法拟合生长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紫花苜蓿叶面积指数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增大,生长规律呈现先快后慢,倒"L"型趋势,2茬末期均出现衰败现象,第2茬受天气转冷因素表现更加明显。灌水定额525 m3/hm2以上叶面积指数没有明显提高,对应T4处理产量最高,叶面积指数、产量、灌水定额三者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建立三者之间相互单因素回归分析方程,拟合度较高。WUE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呈现单侧下降趋势。【结论】运用浅埋式滴灌技术开展紫花苜蓿灌溉试验,适宜的灌水量可以改善紫花苜蓿生长状态,提高作物产量,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求河套灌区不同灌溉水源及方式对玉米生长特性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定量影响。【方法】试验设置地下水畦灌(J)、黄河水畦灌(H)和地下水滴灌(D)2种灌溉水源及3种灌溉方式,对比分析了不同灌溉水源及方式对玉米生长特性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滴灌能显著促进玉米对氮肥的利用效率以及玉米生长,增加玉米籽粒产量。滴灌处理玉米产量较黄河水畦灌、地下水畦灌分别提高8%~15%和10%~15%(P0.05);滴灌处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较黄河水畦灌、地下水畦灌分别提高36.7%~57.6%和44.4%~66.7%,黄河水畦灌较地下水畦灌分别提高5.6%、17.3%(P0.05);滴灌处理氮肥偏生产力较黄河水畦灌和地下水畦灌提高117%~131%、120%~131%(P0.05)。【结论】膜下滴灌可以明显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植株生长和产量增加,是目前适宜于河套灌区玉米灌溉的节水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不同滴灌制度对陕北山地梨枣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适合陕北山地梨枣节水高产的滴管制度。【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2009—2012年5种滴灌制度对梨枣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T1处理灌水定额为100 m~3/hm~2,灌水4次;T2处理灌水定额为135 m~3/hm~2,灌水4次;T3处理灌水定额为180 m~3/hm~2,灌水4次;T4处理灌水定额为135 m~3/hm~2,灌水3次;T5处理灌水定额为135 m~3/hm~2,灌水2次;以无灌溉为对照(CK)。【结果】不同滴灌制度下,梨枣的枣吊长度、坐果率及产量均与CK差异显著(P0.05)。4 a中,T3处理的枣吊长度、坐果率及产量均显著高于CK,且在2012年枣吊长度和产量达到22.0cm和16 772.8 kg/hm~2,分别较CK提高了47.7%和13.2%。同时,各灌溉处理的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年份均以T3处理的耗水量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而梨枣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低灌水定额处理优于高灌水定额处理,以T5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优,为1.92 kg/m~3。【结论】结合陕北水资源缺乏的状况,在丰水年适合采用经济高效型的灌溉制度,即灌水定额为135 m~3/hm~2,灌水时间为4月20日和5月17日,共灌水2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水温下有机肥替代比例对滴灌骏枣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试验,设置常规井水T1((13±1)℃)和增温水T2((21±1)℃)2个水温,全施化肥(CK)、有机肥替代10%(F1)、30%(F3)、50%(F5)、70%(F7)和90%(F9)的化肥6个施肥水平,共12个处理,分析不同滴灌水温下有机肥替代比例对土壤水分、骏枣耗水规律、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施肥水平下,T2处理较T1处理各生育期0~100cm土层土壤水分降低,总耗水量增加1.14%~2.83%,骏枣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15%和5.10%。在相同灌溉水温下,随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各生育期0~10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率和耗水量均逐渐增加;骏枣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且均在F5施肥水平下达到最大。与CK相比,在T1、T2处理下,施加有机肥使骏枣产量分别平均增加15.30%、13.14%,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增加8.35%、5.78%。与T1F5处理相比,T2F5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0.10%、6.95%。【结论】回归分析表明,井水灌溉...  相似文献   

11.
滴灌条件下水氮减量对番茄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究滴灌条件下砂质土壤栽培番茄水肥用量参数。【方法】以沟灌条件下习惯水、氮用量为对照(CK),在滴灌条件下分别将灌水量减少20%(W1)和40%(W2)、施氮量减少25%(F1)和50%(F2)进行田间试验。【结果】与CK相比,滴灌条件下产量、氮素吸收效率及偏生产力均显著高于CK,CK氮素淋溶与表层氮累积均较大;滴灌条件不同灌水量下,W1处理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均较高;不同施氮量下,产量、偏生产力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滴灌条件下减少20%的灌水量和减少50%的施氮量具有较高的产量、氮素吸收效率及偏生产力,对环境造成的硝酸盐污染也较小。【结论】宁夏砂质土壤日光温室种植番茄,建议在滴灌方式下控制灌水量为3.60×103t/hm2、施氮量为400 kg/h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插入式地下滴灌和地表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下限对温室新乡糙青茄(Solanum melongena L.)的生长、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2种灌溉方式:插入式地下滴灌(SDI-R)、地表滴灌(DI)。灌水下限设置4个水平:开花坐果期60%θF、成熟采摘期60%θF(F60M60);开花坐果期60%θF、成熟采摘期70%θF(F60M70);开花坐果期70%θF、成熟采摘期60%θF(F70M60);开花坐果期70%θF、成熟采摘期70%θF(F70M70),处理简称为T1(DI,F60M60)、T2(SDI-R,F60M60)、T3(DI,F60M70)、T4(SDI-R,F60M70)、T5(DI,F70M60)、T6(SDI-R,F70M60)、T7(DI,F70M70)、T8(SDI-R,F70M70)。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温室青茄的株高、根干物质、产量、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SDI-R处理的青茄株高和总根干质量均高于DI处理的;SDI-R处理的总耗水量和各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均小于DI处理的,2种灌水方式中T7处理和T8处理总耗水量最大,分别为338.09 mm和331.25mm,4种灌水下限下,DI处理较SDI-R处理分别高2.06%~16.67%;SDI-R灌水方式中的T4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分别为56 046.30 kg/hm~2和20.43 kg/m3,DI条件下T7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51 546.30kg/hm~2和15.24 kg/m3,T4处理显著高于T7处理(P<0.05)。【结论】插入式地下滴灌相对于地表滴灌能达到增产节水的目的,且插入式地下滴灌开花坐果期和成熟采摘期的灌水下限宜分别设为田间持水率的60%和70%。  相似文献   

13.
南疆无膜滴灌棉花灌溉制度对土壤水分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小区试验,探究南疆地区无膜滴灌不同灌水定额对土壤水分、棉花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3个无膜滴灌灌水定额(I_1、I_2和I_3),即36、45和54 mm,并以膜下滴灌I_4(36 mm)作为对照。【结果】无膜滴灌棉花茎粗和株高随灌水定额的增加而增加,但I_4处理对提高棉花茎粗和株高更显著。无膜滴灌棉花土壤含水率在0~60 cm剖面上随灌水定额的增加整体表现为增大趋势,而膜下滴灌处理的土壤水分波动要小于无膜滴灌处理。无膜滴灌棉花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籽棉产量显著增加,I_3处理的籽棉产量可达7 195.48 kg/hm~2,较膜下滴灌增加了19.54%,且棉花品质最好,但膜下滴灌的灌溉水利用高效率最高。【结论】从棉花生长、产量品质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综合分析,无膜滴灌灌水定额为54 mm时,棉花生长及产量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宁夏设施滴灌番茄覆膜的效果和适宜的灌溉制度,为宁夏地区设施滴灌番茄节水高产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2 a试验,在覆膜(M)与不覆膜(NM)条件下,设定4种水分控制水平,灌水频率为7~10 d,W1、W2和W3处理的灌水上限分别为100%FC(田间持水率)、80%FC和70%FC,以当地灌水量为对照(CK,灌水上限为123%FC),研究了覆膜和水分控制对设施滴灌番茄生长、产量、品质与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番茄株高和茎粗在苗期―开花坐果期生长迅速,受覆膜处理影响显著(P<0.01),受水分控制影响不显著(P>0.05)。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先增加后降低,W2M处理的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均为最大值,分别为89844.88 kg/hm2和502.5 kg/(hm2·mm),相比覆膜CK分别增加21.4%和63.7%。相比于不覆膜处理,覆膜番茄产量平均增加18.1%,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还原性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量分别提高28.9%和22.8%(P<0.05)。覆膜和水分控制均对番茄还原性维生素C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1),覆膜处理还对可滴定酸量和糖酸比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对于宁夏设施滴灌番茄,采用覆膜栽培与80%FC的灌水上限可以获得较高产量和较好品质。  相似文献   

15.
滴灌水量对设施土壤养分分布和黄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滴灌水量对设施土壤养分分布和黄瓜果实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以"川翠13号"黄瓜品种为试验对象,在大棚内进行膜下滴灌试验,设置5个灌水量处理,分别控制土壤体积含水率在25%~30%(T1)、35%~40%(T2)、45%~50%(T3)、55%~60%(T4)、65%~70%(T5),探讨了不同滴灌水量对设施土壤养分分布和黄瓜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随着灌水量增加,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有下渗,黄瓜产量逐渐增加,其中,T5处理的产量最高,与T1处理相比,增加了55.60%;T4处理的黄瓜果实养分积累量和吸收率均为最高,N、P_2O_5、K_2O积累量分别比T1处理增加了58.23%、46.53%和48.25%,N、P_2O_5、K_2O吸收率分别为30.95%、7.74%和57.62%。【结论】最佳滴灌水量是3 288.60 m~3/hm~2(T4处理),在黄瓜目标产量一定的前提下,适当的提高灌水量,可以提高养分吸收率,达到以水促肥,减少化肥施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研究不同胁迫组合对水稻生长和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了2个旱涝交替胁迫处理(T1:轻旱-轻涝-轻旱,T2:重旱-轻涝-重旱)和1个对照处理(CK:常规灌溉),测定了拔节期水稻株高、干物质量、叶片叶绿素和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值(Eh)。【结果】拔节期旱涝交替胁迫处理抑制水稻株高的生长,直至成熟期,T1和T2处理株高仍较CK显著降低了8.54%和13.16%(p0.05);旱涝交替胁迫可以降低水稻叶片叶绿素量,但复水后旱涝交替胁迫处理的水稻叶片叶绿素量逐渐增加,到生育后期,T1和T2处理的水稻叶片中叶绿素量较CK显著增加了26.65%和34.41%(p0.05);收获时,T1和T2处理根质量显著高于CK,T2处理总干质量显著低于T1处理和CK,T1和T2处理的水稻根冠比分别达到了CK的1.40倍和1.67倍(p0.05);拔节期旱涝交替胁迫可以增加Eh,胁迫结束时,T1和T2处理的Eh分别达到了CK的3.31倍和3.23倍(p0.05)。【结论】拔节期旱涝交替胁迫可以降低水稻株高,复水后可以延缓水稻叶片衰老,增加水稻根冠比以及可以改善水稻土的氧化还原状况,但T1和T2处理降低了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能使葡萄产量与品质达到最佳的微喷+滴灌模式。【方法】以吐哈盆地无核白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弥雾微喷的喷水时长、喷水周期和微喷布设方式,调控葡萄棚架下微气候环境研究了白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结果】当弥雾微喷置于棚架上方时(即WP1处理),弥雾阻碍棚架下的空气与外界交换,使得棚架下的温度增加、湿度降低,其产量较仅滴灌处理的对照(CK)降低11 681.1 kg/hm2,但品质较CK有所提高;弥雾微喷装置于棚架下50 cm处,在葡萄需水关键期(浆果生长期)每天弥雾喷灌1 h,增产效果最为显著,产量达到51 490.95 kg/hm2,且品质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弥雾微喷装置于棚架下其他位置或其他弥雾微喷处理,与CK相比,产量有增有减,但葡萄品质普遍优于CK。【结论】将弥雾微喷装置于棚架下50 cm处并持续每天弥雾微喷1 h能显著提高本地区无核白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3种颜色地膜对秋季土壤温度及黄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3种颜色地膜覆盖对四川盆地秋季黄瓜的影响。【方法】设置4个处理:透明膜(T1)、黑色膜(T2)和银灰色膜(T3)及不覆盖(CK),分析了3种颜色薄膜对四川盆地秋季土壤温度、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秋季弱光条件下,与CK相比,地膜覆盖均增加了土壤不同深度的根区温度,在5、10和15 cm的深度下,T1、T2处理和T3处理的平均根区温度分别比露地高0.8~0.9、0.5~0.6和0.2~0.6℃。与CK相比,T1、T2处理和T3处理的黄瓜株高分别增加了6.9%、8.7%和15.3%,单株果实数分别增加了20.6%、20.6%和8.8%,小区总产量分别增加了19.25%、7.18%和16.24%。3种颜色地膜覆盖均可以增加土壤温度、促进黄瓜生长,进而提高黄瓜产量,但3种地膜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3种不同颜色地膜覆盖黄瓜的产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能提高四川盆地弱光区秋季黄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外施硅肥对于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和确定最佳硅肥施量,采用大田试验,利用滴灌水硅一体施肥技术,设置了0g/m2(CK)、15g/m2(S1)、60g/m2(S2)、105g/m2(S3)、150g/m2(S4)5个硅肥外施量对紫花苜蓿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施硅肥能够促进紫花苜蓿植株生长。施用硅肥处理(S1,S2,S3,S4)相比于CK,第一茬叶面积增大68.0%~117.2%,第二茬增大37.9%~133.7%;第一茬鲜干比增大9.5%~37.7%,第二茬增大15.7%~33.3%;第一茬植株生长前期株高增长量增加50.0%~163.2%,第二茬增加22.0%~46.5%;第一茬生长中期株高增长量增加27.2%~69.7%,第二茬增加10.5%~44.4%;第一茬节间距增加14.9%~32.5%,第二茬增加13.6%~39.3%;第一茬节间数增加15.8%~32.2%,第二茬增加25.0%~65.0%;第一茬干草叶质量提升49.8%~80.6%,第二茬提升了13.6%~39.3%;第一茬干草产量增加了53.5%~96.9%,第二茬增加18.2%~46.4%。硅肥施量105g/m2对苜蓿生长的促进能力高于其他施硅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揭示干热河谷地区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对不同灌溉处理的响应。【方法】以夏黑葡萄为对象,调查了灌水处理T1(灌水量为1 895 m~3/hm~2)、灌水处理T2(灌水量为2 175 m~3/hm~2)及元谋当地经验灌水处理(CK)的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结果】随着灌水量增加,新稍直径和果橞质量增加,但果实还原糖和单宁量减少;新稍长度和果实总酸量可能受田间持水率影响。相比CK,T1处理的果橞质量、总酸量分别减少了22.1%、11.5%,而还原糖和单宁量分别增加了11.6%、13.7%;T2处理的果橞质量、总酸量分别减少了15.9%、13.0%,而还原糖和单宁量分别增加了10.5%、4.5%。【结论】在水资源短缺的干热河谷区实施合理灌溉可在减少耗水量的同时提升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