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茧育与丝茧育就其饲育技术而言,从形式看总体上大同小异,但从本质讲在一些具体技术要求上区别明显。目前,原蚕饲育我省各场主要采用农村合作育种的方式,要获得优质种茧,必须让原蚕饲育人员及蚕农明确种茧育与丝茧育饲育技术上的差异,在饲育过程中能够根据这些差异,主动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种茧生产优质高产。现就种茧育与丝茧育之间的差异、种茧育不同于丝茧育的饲育技术要求谈几点粗浅认识。1种茧育与丝茧育之间的差异种茧育与丝茧育间最根本的差异主要在两方面。一是种茧育所饲育的蚕为原种蚕即原蚕,丝茧育所饲育的蚕为杂交种蚕即杂交蚕。…  相似文献   

2.
在养蚕生产中,不结茧蚕时有发生,不仅夏秋蚕期,春蚕期也有发生,然而,引起熟蚕不结茧的原因很多,因此,全面了解不结茧蚕发生原因,根据不同地区养蚕生产实际,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减少和避免不结茧蚕发生。1不结茧蚕发生原因1.1绢丝腺发育异常1.1.1蚕的遗传因素,导致少数蚕绢丝腺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3.
原蚕相对于普蚕抗逆性较差,在上蔟时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原蚕区原蚕饲养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原蚕饲养阶段蚕体健壮,长势喜人,恰巧上蔟时遭遇气象环境条件突变,结果造成许多蚕不结茧,或者虽结茧但成为死笼茧,严重影响种茧的产、质量和蚕农生产种茧的积极性。因此,原蚕区饲养原蚕上蔟时依据当时的气象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为熟蚕创造良好的上蔟环境,保证熟蚕正常营茧,是原蚕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关。  相似文献   

4.
养蚕为了生产蚕茧,用以缫丝、织绸,如果蚕养大了,不会做茧,岂不浪费了人力物力!可是在生产上这种不结茧蚕或多或少常有发生,象今年春蚕就有一些生产单位发生不结茧蚕。那末,为什么会发生不结茧蚕呢?实验证明,除了少数丝腺畸形蚕外,发生不结茧蚕的基本原因是熟蚕的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5.
由于环境或其它原因,在蚕桑生产中常出现许多在熟蚕后不能结茧的现象,使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论文从组织形态学的角度对不结茧蚕现象进行探究,发现大部分不结茧蚕在熟蚕前外观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到熟蚕时开始行动迟缓,持续几天后,部分蚕身体变得软化并死亡,死后部分蚕蚕体变黑。但有部分不结茧蚕熟蚕后可持续较长时间才死亡。对其进行解剖观察,发现不结茧蚕的中前部丝腺都变成黄色。对其丝腺进行切片观察发现:不结茧蚕的中部丝腺开始出现少量的空泡,而中前部丝腺的丝物质中则出现大量空泡,丝胶成团块状,推测这是造成蚕不吐丝结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6.
养蚕业是以蚕茧作为商品买卖获得收入的,当然优良茧多收益就大。但由于蚕病等使蚕儿头数减少,收蚁的蚕并不能全部结茧成为商品,且近来蚕儿开始吐丝后在族中死亡或营茧后在茧中死亡造成内部污染茧增多,茧的商品价值锐降。  相似文献   

7.
大丰市新丰镇2013年秋蚕上山期部分蚕农发生大批量不结茧蚕,笔者调研了不结茧的发生情况,分析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不结茧蚕与特定的蚕病不同,一直到熟蚕,从外表上看与健康蚕没有什么不同,但上簇之后不能吐丝结茧,所以叫做不吐丝蚕或者不结茧蚕。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疾病、遗传、生理性失调等,现分述如下: (一)因脓病引起不结茧蚕脓病多角体在吐丝口附近的筋肉和神经、气管等处形成、使吐丝机能发生紊乱而  相似文献   

9.
作者根据大丰市新丰镇2013年秋蚕上山期部分蚕农发生大批量不结茧蚕后,调研不结茧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不结茧蚕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大丰市新丰镇2013年秋蚕上蔟期部分蚕农发生大批量不结茧蚕后,调研不结茧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不结茧蚕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韦廷秀 《广西蚕业》2003,40(1):49-49
由多化性寄生蝇的幼虫(蛆)寄生引起的蚕病,称蝇蛆病。其症状是:当蝇产卵在蚕体的环节皱折处,卵经1~2天即孵化成幼虫,在幼虫钻入蚕体后,蚕体皮肤上产生不规则的黑色病斑,黑斑内有幼蛆,被寄生处环节常肿起、弯曲,3、4龄蚕被寄生后在大眠中不能蜕皮变黑而死,5龄蚕前期被害后出现早熟蚕,一般虽能结茧或结薄皮茧,但都不能化蛹而死于茧中,五龄后期寄生的蛆体常在蚕儿结茧后发育成熟,咬破蚕的皮肤、茧壳钻出,造成蛆孔茧,不能作缫丝原料。  相似文献   

12.
一张早秋蚕产繭120斤14兩 于潛县农业水利局干部去年搞的“秋蚕試驗”,一張华八交沄翰秋蚕收获蚕茧120斤14兩。这張秋蚕的特点有二个方面: 一、茧子質量好,平均一斤茧子是188顆,最大的茧子,161颗就有一斤。茧层率为19.2%。这些茧子差不多顆顆是好茧,上茧112斤6兩占总产量的93%;双宮茧4斤8兩占3.7%;柴印、黃斑、穿头茧3斤8兩占2.9%;爛茧、薄皮、印头茧8兩仅占0.4%。二、蟻蚕結茧率高,收蟻量为10公分,7月24日牧1.9公分,25日牧8.1公分,另称1公分蟻蚕烘死后数过为2,348头,計蟻蚕为23,480头,实际結茧的蚕达22,724头结茧率达96.78%。基本无蚕病,无遺失。  相似文献   

13.
张金山 《北方蚕业》2003,24(3):31-33
我国二化柞蚕区包括辽宁省和山东省、吉林省部分蚕区,柞蚕茧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二化柞蚕区由于年放两季柞蚕,放春蚕是为秋蚕生产种茧,放秋蚕才用于生产原料茧.所以,利用杂交种放秋蚕是使原料茧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赵明东  杨斌 《江苏蚕业》2006,28(3):27-27
<正>2005年春蚕期,通盐沿海蚕区的丝茧和种茧生产中发生了多年来未曾出现的大面积不结茧蚕,对蚕种产量和蚕茧产量、效益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大面积不结茧蚕,引起了许多技术人员的思考,笔者就蚕种生产过程中不结茧蚕发生的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谈不结茧蚕的发生与防治刘凌(吉安地区蚕桑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养蚕生产中,常常会遇到蚕在上簇后到处爬行,而不能结茧的现象,不结茧蚕的发生会造成蚕茧生产的严重会济损失。据统计,‘我区因养蚕不结茧而造成的产量损失约占全年总茧量的6%。为了探明我区不结茧蚕...  相似文献   

16.
<正> 青石乡蚕桑辅导员沈定秀根据山区柴多的有利条件试验用蒸汽消毒蚕具的办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今春专业户陈泽英家建直桶消毒灶一座,社员刘孝敬利用这座灶消毒蚕具,养春蚕2张产茧183.1斤,张蚕产茧91.5斤,总产值323.9元,比他81年1张春蚕产茧31斤,82年1.5张春蚕产茧3.6斤高3倍到30倍。陈泽英今年养蚕四次8张共产544.9斤,平均张产茧68.1斤,早秋蚕2张产茧144斤,张产72斤,中秋蚕1.5张产茧94斤张产62.7斤,比去年1.5张中秋蚕产茧30斤高2.1倍,全年总产比上年多244斤;  相似文献   

17.
《四川蚕业》2017,(3):33-35
本文结合种茧育小蚕共育实际,就加强共育前蚕室蚕具消毒、小蚕饲养各个环节技术要点、提高种茧育共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为科学有效地饲育种茧育小蚕,提高蚕种繁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刊第四期干8月初出版,报道中心是:在系統地总結春夏蚕大面积丰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确保秋茧大面积丰收的措施,实現秋茧超春茧,全年丰收。一、蚕报道今年春度蚕大面积丰产經验的系統总結;介紹根据春夏蚕丰产經驗的分析,提出秋茧超春茧的措施和意見;重点地报道有关防治秋蚕蚕病的经验和理論研究保证秋茧丰收的文章;春夏蚕丰产运动  相似文献   

19.
陶积阳 《广西蚕业》2003,40(3):35-37
“养好小蚕一半收”这句俗语言简意赅说明了养好小蚕在养蚕生产中的重要性。小蚕共育是养好小蚕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但这项措施在一些原蚕基地或老蚕区却未能推广,原因是农户居住分散,而且已经习惯了各家各户独自饲养小蚕的模式。2002年上半年,我总站在武鸣、郊区两个原蚕点各进行了两批小蚕共育,共育的效果十分明显,张种产茧量、种茧质量、公斤茧制种量都有很大提高。实践证明,原蚕点只要全面推广实施小蚕共育,原蚕点的种茧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1原蚕点实施小蚕共育的必要性1.1原蚕点原蚕由各家各户饲养,由于技术水平有高有低,结果造成种茧质…  相似文献   

20.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8,45(3):104-104
蚕农辛辛苦苦养出一批蚕都想能卖得好价钱,但双宫茧的价钱比单宫茧明显低很多,假如一批蚕里双宫茧很多,蚕农就损失大了。可有些蚕农生产的蚕茧偏偏双宫茧特别多,非常苦恼,便打电话给《广西蚕业》编辑部,向作者咨询,有药物可以预防双宫茧发生吗?其实双宫茧的发生是因为蚕上蔟太迟和太密造成的,只要注意蚕适熟上蔟,不要待蚕太老熟了才抓上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