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水果总产量约1.3亿t,蔬菜约7亿t,约占世界总产量50%,但是采后损失高达20%~30%,约2亿t,发达国家采后损失仅3%~5%. 如果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保鲜产业化水平,即果蔬低温贮藏量达到产量的60%,我国冷藏能力需要达到5亿t,且未包括预冷、冷藏运输和销售冷柜在内.按照每年贮藏量净增加500万t计(相当于近10年间全国各种冷藏库、气调库、冷藏车等发展累计总和),约需要100年,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对果蔬保鲜非常重视,其农产品的产后损失率一般在1.7%~5%,而我国蔬菜产后损失率高达25%~30%,每年仅在果蔬方面就损失约750亿元人民币.原因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产后保鲜储藏,缺乏冷链设备和保鲜技术.这种现状不但使果蔬难以体现应有的商品价值,还影响了果蔬的异地销售和出口.……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果蔬冷链储运率的提高,果蔬产业对由冷藏损伤引起的采后损失越来越重视。揭示果蔬冷藏损伤发生发展的机制,开发出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对保证果蔬产业的丰产丰收、减损增收,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果蔬采后冷藏损伤发生的机理进行综述,对防止果蔬采后冷藏损伤的现有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农村百事通》2010,(12):96-97
农产品贮运保鲜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长期以来,农产品采后保鲜手段的不完善,致使在采后流通过程中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果蔬产后损失率在20%~30%,折算经济价值约750亿元。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果蔬菜种植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重视采前的栽培、病虫害防治,却忽视采后的各项工作。由于多数产地基础设施和条件缺乏,不能很好地解决产地果蔬分选、分级、清洗、预冷、冷藏运输等问题,致使果蔬在采后流通过程中的损失相当严重,果蔬每年损失率为25%~30%,约750亿元。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果蔬采后的腐烂损耗,几乎可以满足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果蔬产品缺少规格化、标准化管理,年出口量只占世界出口量的2.4%,排名第12位,销售价格也只有国际平均价格的一半。而品种结构又不甚合理,品种单一,早熟、中熟、晚熟品种比例不当,缺乏适于加工的优质原料品种,这些都明显地制约着我国果品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果蔬由于产后损失巨大和水果贮藏能力低,每年造成750亿元的损失,相当于全国2亿多果蔬农民年均少收入300元。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水果与蔬菜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而另一方面,我国果蔬的产业化水平低,采后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冷冻运输和精深加工发展滞后,与发达国家相  相似文献   

7.
果蔬保鲜剂应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果蔬菜在采后由于受物理、生理和病理等因素的影响而损失严重 ,据调查 ,目前我国果蔬的采后损失率约为 2 0 %~ 30 % [1] ,现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果蔬贮藏保鲜的技术有常温贮藏、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电磁辐射贮藏、臭氧离子贮藏等 ,在这些贮藏保鲜技术中 ,果蔬保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储运保鲜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长期以来,农产品采后保鲜手段的不完善,致使在采后流通过程中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果蔬花卉产后损失率在20%~30%,折算经济价值约850亿元。针对目前的现状,结合现今国际上最先进的保鲜方法,中国科学院、西安交大、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陕西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产品产后进入流通领域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而欧美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达100%,果蔬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目前,我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以常温流通为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亟待升级。  相似文献   

10.
果蔬类农产品含水量相当高,极易腐败变质,保存期很短。在国外市场,果蔬水分损失5%以上就失去鲜销价值。因此,保持其鲜嫩至关重要。目前由于我国贮运设施不足和技术落后,果蔬采收后损失高达20%~30%,粗略统计每年损失价值达1亿元。采用减压贮藏保鲜技术有望减小果蔬的损失率。  相似文献   

11.
涂蜡对柑桔类果实货架期的保鲜效果及经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是我国南方的主要水果之一,采收后常由于蒸腾失水、呼吸损耗及细菌和真菌的侵染,导致其风味、香味和外观的衰败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损失约为5%~20%,因而控制柑桔果实的采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涂蜡技术是果蔬采摘后商品化处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提高商品质量,延长产  相似文献   

12.
对果蔬贮运防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范围内新鲜水果和蔬菜后贮运过程中约有25%因腐坏不能利用(Holt and schoorl 1983),在我国水果、蔬菜的腐坏也非常严重。1972—1982十年间乌鲁木齐市蔬菜公司冬贮蔬菜96458.76吨,平均每年损耗41.8%,大白菜平均损耗52.16%,1975年冬贮蔬菜损耗最高达到56%,其中大白菜损耗63%。1983年新疆外运甜瓜2.3万吨,烂损约40%,最严重的情况达到70%以上,拒付款项达到21万元,同年内四川、湖南运往新疆的柑桔约2100吨,运输途中因冷害和冻害损失约60万元。目前,我国缺少冷藏设备,通风土库不足、缺少起码的包装材料,没有采用有效的采后防腐处理,腐烂损失达到30%是不足为奇的,随着果蔬产品进一步增长,贮运任务日趋繁重,解决贮运中的烂损变质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新鲜果蔬对健康的作用,所以对其质量和安全也日益关注。尽管育种和栽培技术在不断提高,但由于果蔬采后技术的缺乏,导致损失率达10%~50%。鉴于这样的现状,对采后技术做些研究,洞察我国果蔬采后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果蔬产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储运保鲜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长期以来,农产品采后保鲜手段的不完善,致使在采后流通过程中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周每年果蔬花卉产后损失率在20%~30%,折算经济价值约850亿元。  相似文献   

15.
后农产品储运保鲜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长期以来,农产品采后保鲜手段的不完善,致使在采后流通过程中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阔每年果蔬花卉产后损誊率在20%~30%,折算经济价值约850亿元。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由于冷藏设施严重不足,果蔬采后损失率高达25%~30%.因此,农产品贮藏保鲜被列为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农产品保鲜技术也成为广大农村最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来自农业部的消息说,我国果蔬由于产后损失巨大和水果贮藏能量低,造成了75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相当于全国2亿多果蔬农民年均少收入300元。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水果与蔬菜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而另一方面,我国果蔬的产业化水平低,采后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冷链运输和精深加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中国果蔬资源产量居世界首位,果蔬产业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业支柱产业。“十五”期间,我国果蔬加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环渤海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浓缩苹果汁加工基地、西北番茄酱加工基地,东南沿海脱水蔬菜、罐头和速冻果蔬加工基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果蔬产业仍然比较落后,采后损失率达20%~30%以上,果品和蔬菜深加工率不足10%和1%。  相似文献   

19.
《农村百事通》2010,(11):106-107
农产品贮运保鲜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长期以来,农产品采后保鲜手段的不完善,致使在采后流通过程中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果蔬产后损失率在20%~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果蔬加工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蔬产品含水量高,容易腐烂,现阶段我国新鲜果蔬腐烂损耗率,水果达到30%,蔬菜达到40%~50%,而发达国家损耗率则不到7%。目前我国果蔬产品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但传统的果蔬加工方法如罐藏、腌制等已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下面介绍国内外果蔬加工的新趋势。果蔬功能成分的提取果蔬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