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鉴别保水剂对不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及产值的影响,以便于保水剂的应用与推广,在干旱半干旱区选择了西瓜、马铃薯和玉米3种作物,在干旱区选择了春小麦、向日葵、玉米和番茄4种作物,以不同作物不施保水剂为对照,分析比较了不同作物施用保水剂的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率、产量和产值。结果表明干旱半干旱区西瓜的增产值最大,但马铃薯的增值率最高且节水效果最好。干旱区向日葵的增产值最大,但玉米的增值率略高于向日葵且有很好的节水效果。根据不同作物施用保水剂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增产值情况,建议干旱半干旱区推广、应用保水剂应优先选择马铃薯、西瓜,干旱区应优先选择向日葵、玉米。  相似文献   

2.
巴彦淖尔市向日葵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彦淖尔市作为内蒙古向日葵的主产区,但随着向日葵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日益加重.文章从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科学用药三个方面阐述了巴彦淖尔市向日葵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生产提供指导,提升向日葵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巴彦淖尔市向日葵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向日葵是昌吉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在4万公顷左右。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本文从田间栽培措施、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天敌保护利用、理化诱控及科学用药等4个方面阐述了昌吉地区向日葵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生产实际提供指导,提升向日葵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本地区向日葵产业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地区向日葵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及研究建议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文章对内蒙古地区的向日葵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病害有:向日葵菌核病、向日葵黄萎病、向日葵锈病、向日葵黑斑病、向日葵褐斑病和向日葵列当;主要虫害有:向日葵螟、草地螟和双斑萤叶甲。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今后向日葵病虫害研究的几点建议,主要包括开展向日葵病虫害普查;加强对向日葵主要病虫害的研究;深入研究施药技术;加强对当地常规品种的应用研究;强化对向日葵的品种检疫。  相似文献   

5.
半干旱区柴胡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半干旱区中药材柴胡种子培育,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繁育技术、病虫害防治、种子采收和包装及贮藏等方面规范了柴胡种子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探讨了半干旱区中药材柴胡种子培育技术,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繁育技术、病虫害防治、种子采收、包装和贮藏等方面规范了柴胡种子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向日葵喜欢阳光,它的大圆盘会跟着太阳照射的方向而转动,这样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让果实长得饱满。然而在向日葵里最常见的疾病就是病虫害,不仅会减少产量,而且还会遍布在田野里,危害其他蔬菜,如胡萝卜、大豆、白菜、芹菜、菠菜和圆葱等。本文分析了向日葵病虫害发生时的气象条件。1.向日葵主要病虫害(1)向日葵菌核病经过长时间的种植研究和发现,影响向日葵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是菌核病。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人们逐渐创新了向日葵种植技术,增加了种植户数量,扩大了向日葵种植规模,但是向日葵菌核病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向日葵安全生产,使产业经济  相似文献   

8.
半干旱区冬小麦全膜微垄沟播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范围、术语和定义、目标产量、生产管理措施、播前准备、起垄覆膜、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清除残膜等方面规范了半干旱区冬小麦全膜覆盖微垄沟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向日葵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日葵产业在甘肃省是一个朝阳产业。通过对甘肃省种植向日葵的区域优势、生产现状及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全面分析,指出今后甘肃省向日葵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向日葵科研团队力量及技术人员的培训;引进资源,丰富资源库;加强向日葵病虫害防治;加大优良品种引进及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甘肃省中部干旱半干旱区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下马铃薯超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薯处理、选地整地、起垄覆膜、适期播种、田间管理、肥分运筹、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气象条件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揭示气象条件与油葵生产发育及产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地区油葵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春播和复播两种不同播种方式,每隔10~15 d取样,每处理取30株考种.[结果]温度对油葵苗期两个生育阶段长短及植株生长发育速度影响极大.5 cm日平均地温与油葵发芽出苗天数呈幂函数关系;温度对油葵株高、茎粗和叶片数都呈直线型增长,但温度过高对油葵授粉灌浆不利;在油葵产量构成因素中,单盘粒数对油葵产量影响不大,千粒重与空壳率则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结论]确定了油葵适宜栽培地区、适宜播种期,使其前期生长发育处于温度适中,后期气温充足,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刘继霞  山军建  曾宝安  马员春  包玉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62-22264,22578
[目的]为宁夏地区优质向日葵新品种的选育及其生产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多年对向日葵新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宁夏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成功筛选出了适合宁夏种植的食葵杂交种LD5009,并总结出了与之配套的向日葵沟种垄植机械化精量栽培技术。[结果]LD5009产量高,籽粒饱满,商品性好,抗病性强,但不抗黄萎病,种子价格高。沟种垄植机械化精量栽培技术能极大地节省农户的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实现大面积机械化精量播种,对宁夏向日葵产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结论]LD5009的综合农艺性状较好,是一种高产优质的食葵杂交种。沟种垄植机械化精量栽培技术实现了大面积全程机械化种植,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13.
甘肃中部干旱及半干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典型流域的现状分析,进行流域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使流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均达到最佳,为干旱及半干旱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油葵新品种GE817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良好。通过近几年的引种示范、试验,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GE817栽培管理技术措施。通过大力推广新型高效栽培模式加上技术指导,提升油葵新品种GE817在洛阳地区的高产潜力,实现油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大科技力度,争取在油葵育种方面实现突破,为洛阳市油葵产业发展扬帆领航。  相似文献   

15.
云南半干旱区小麦种植气候生态因素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云南半干旱区气象条件与小麦生长适应性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气候生态因素的动态变化对楚雄小麦种植影响的综合评价试验,判别年际间气候生态因素的动态变化对小麦种植的综合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到的楚雄州小麦主要种植区1962~2011年50 a间的综合评价得分值增减变化与50 a间小麦实际产量的动态增减变化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评价结果及气候生态因子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效应与多年实践相符,为云南及更广区域的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小麦生产年景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黑龙港流域干旱少雨、地下水资源由于超量开采而严重匮乏的局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立足于黑龙港流域的生产和气候特点,以区域内两大主要节水作物——油葵和夏玉米为试验材料,以7月5日轮作直播玉米为对照,在套播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60cm等行距,40cm+80cm宽窄行)和玉米不同播期(6月20日、25日和30日)对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葵.夏玉米套播时,采用宽窄行种植、6月25日播种玉米,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最高,达到了40080元/hm2。在黑龙港流域可以采用油葵一夏玉米套播种植模式,部分替代目前耗水量巨大的小麦一夏玉米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根据油葵生产实际情况,从品种、栽培措施、自然因素、病虫害等方面分析油葵发生倒伏的原因,结合油葵生产实践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倒伏措施,为油葵获得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宁南山区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玉米生长发育系统观测,探讨宁南山区半干旱地区在常规生产条件下种植地膜玉米,掌握其个体静态和群体动态进程。据灌浆进程测定,在8月20日左右即开花后36d,籽粒灌浆千粒日增重最高峰达16.08g、百粒重为30.54g。  相似文献   

19.
强抗寒冬油菜新品种天油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冬油菜新品种天油8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甘蓝型油菜品种郑油杂1号为母本、当地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天油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6—2009年甘肃省冬油菜山旱地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 612.55 kg/hm2,较对照品种天油4号平均增产11.61%。该品种抗寒耐旱、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籽粒含油率41.17%,油酸17.22%、亚油酸16.04%、芥酸43.43%、硫甙46.49μmol/g。适宜在甘肃省东部和中部干旱、半干旱、二阴山区及部分西部地区同类型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也可在山西、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