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希望之光”人才培养计划是落实科教兴川,帮助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培训人才,提高科技水平,发展区域经济的综合工程。将该工程很好地与家庭牧场优化模式研究示范相结合,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培养科研骨干队伍,推动三州的经济,科技和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处四川北缘、米仓山南麓,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国定贫困县一身的南江县,近两年来,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历史机遇和被列为“全省科技扶贫技术综合开发工程试点县”的契机,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奋力实施科技扶贫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  相似文献   

3.
动物免疫虽提昌已久但在边远山区农村由于人力、财力、科技文华、器材设备等原因的影响效果不尽如人意。虽近十年来增加了人力、财力和器材设备的配置,同时也增强了科技知识普极、农民的动物防疫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经我们几位从业者多年来从多方位多角度深入调查了解发现在边远山区农村的动物防疫工作中仍存在着很多常见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在畜牧业发达的地区早以不存在的事,但恰是影响这一时期边远山区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所在,故特就此提出几点意见以便边远山区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动物传染病在近十年来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是在边远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传染病仍时有流行。其原因是该类地区的科技意识和防治方法还远赶不上发达地区,有待进一步加强,饲养环境有待改善。防止好传染病的流行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潞西市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边疆、经济欠发达、科技水平相对滞后五位一体的边疆县级市,常驻人口占全州的三分之一,远离内地和经济发达地区,市府芒市也是德宏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各民族都有养猪的传统习惯,养猪业历来是潞西市畜牧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景宁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一个具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边远贫困县,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畜牧业是山区农民家庭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该县的畜牧业在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受经济、信息、交通、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畜牧业发展速度与其他地区相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民族地区乡镇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化,得到了较大发展,对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引导农民共同富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民族地区受自然、历史、经济等条件约束,乡镇企业发展道路坎坷,信贷效益低下。因此,分析、研究遏制民族地区乡镇企业信贷效益日下的原因,对新时期更好地把握支持乡镇企业信贷取向,提高信贷效益,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可谓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民族山区的主要经济支柱是林业.但实际上一些地区的林业经济面监危机,面积不仅未增加,而且在下降.要使林业生产得到发展,必须强化管理,走折股联营,大办联办林场,多途径发挥资源优势,狠抓工程造林,加强基础建设、落实护林责任制等措施,以促进民族贫困地区林业生产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晃侗族自治县是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贫困县.在这24万人口的小县,个体私营经济正日渐(?)为民族经济之林中的一片茂盛的灌木林.至1994年底,全县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5172户,  相似文献   

10.
潞西市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边疆、经济欠发达、科技水平相对滞后五位一体的边疆县级市,常驻人口占全州的三分之一,远离内地和经济发达地区,市府芒市也是德宏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各民族都有养猪的传统习惯,养猪业历来是潞西市畜牧业的主体。解放以来,由于养殖水平低等多种原因,潞西市长期依靠内地供应冷冻猪肉,上世纪末基本实现了肉食自给。但长期以来仔猪不能实现自给,满足不了养猪生产的需要,需靠外地购入,每年约有10万余头进入我市。毋庸置疑,这些仔猪进入我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需要,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考证西藏地区发现的古人类考古资料、藏族民间传说和藏汉文献记载,证明藏族先民自古以来就活动于青藏高原,长期与祖国西部各族部融合,发展形成了分布在藏、甘、青、川、滇等境内的藏族.藏区的人文地理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大区.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语言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其中,卫藏...  相似文献   

12.
甘南州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也把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贯穿到了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战略思路中,并就如何落实这一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甘南畜牧业作为甘肃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可持续发展会带来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可持续理论为指导,研究了甘南州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与问题,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甘南州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第二部分,阐述了畜牧业在甘南经济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以可持续理论作对照,分析了甘南州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部分,是文本对甘南州实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所进行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态区藏山羊的产绒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永  王杰 《四川草原》1998,(3):57-62
选择青藏高原四个不同的生态区,对藏山羊的产绒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藏两个产区藏山羊的产绒量和绒的主要品质指标均高于四川两个产区,尤其是西藏阿里地区藏山羊的产绒量和绒的品质明显优于其他产区,四川茂县藏山羊的产绒量和绒的品质较差;同时,西藏两产区藏山羊的产绒量从年龄上看以4岁较高,从毛色上看以白色个体较高;四个不同生态区内藏山羊的产绒性能差异较大,越严酷的高寒生态条件,其产绒量越高,绒的品质越好。今后应根据不同的生态区按不同的生产方向对藏山羊这一宝贵的基因库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提供的方法,选择了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污染负荷指数等五个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为甘南藏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协调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旨在调查四川地区藏猪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流行情况和遗传演化,作者用RT-PCR法对2018—2020年采集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自治州的22个藏猪场332份藏猪粪便样本进行HEV检测,并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分型。RT-PCR检测结果表明HEV核酸阳性率为20.48%(68/332,95% CI=16.3%~25.2%),22个规模藏猪场中HEV猪场阳性率为77.27%(17/22,95% CI=54.6%~92.2%),健康样本阳性率为2.86%(3/105,95% CI=0.6%~8.1%),腹泻样本阳性率为28.63%(65/227,95% CI=22.8%~35.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所有阳性株均为G4型。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地区流行毒株的演化过程,以贝叶斯进化分析软件进行分歧时间估算,结果表明,藏猪流行毒株的分歧时间最早为1999年,最晚为2016年。并分别从每年的样本中挑选1份阳性样本得到全基因组序列,核酸序列相似性为89.5%~93.1%。通过对3条全基因组重组分析发现SWU/301/2019存在重组现象,SWU/301/2019重组区域位于ORF1的3 746—4 655 bp。本研究首次对四川地区藏猪源HEV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四川藏猪中存在一定程度的HEV感染,为四川地区对藏猪感染HEV的防治以及深入研究四川藏猪源HEV遗传变异及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尹皑 《中国饲料》2019,(15):69-71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对藏香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80头体重相近、30日龄左右健康藏香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4%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试验期30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末重分别提高9.3%、13.6%(P<0.05);Ⅰ、Ⅱ、Ⅲ组甘油三脂、胆固醇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降低,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Ⅲ组总蛋白显著提高7.9%(P<0.05),Ⅱ组IgG含量、谷胱甘肽分别提高21.5%、42.9%,Ⅱ、Ⅲ组IgA分别提高42.4%、28.2%(P<0.05),其余各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均可提高藏香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且试验Ⅱ组添加剂量较Ⅰ、Ⅲ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温度对发草(Deschampsia caespitosa)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采自青海省和四川省5个地理种群的发草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对发草萌发、幼苗生长特性影响及预测发草萌发的温度阈值。结果表明:25℃是发草萌发的最适温度。四川省松潘县牟尼乡的发草种子发芽基本温度(1.84℃)明显高于其它4种发草种子萌发的基本温度(-8℃~-5℃);其萌发最适温(23.06℃)明显低于其它4种发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25℃~26℃);萌发最高温(41.1℃)显著低于其它4种发草种子萌发最高温(48℃~57℃)。同时,除四川省松潘县牟尼乡的发草种子外积温模型能准确预测供试发草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进程。由此可见,采集地的年均气温温度会影响种子萌发的可塑性。上述研究结果将为不同地理种群发草种质资源筛选、确定不同生境发草最佳播期及利用发草进行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超  李秋月  郭斌  庞艳梅 《草地学报》2019,27(3):711-718
利用草地生态模型评价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对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川西北高原的石渠和若尔盖为代表站点,基于试验站多年牧草观测资料,对草地生态系统模型(CENTURY)在川西北高原草地的适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ENTURY模型模拟的石渠和若尔盖牧草地上部生物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比较吻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85和0.48,均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4 g·m-2和122.4 g·m-2,CENTURY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牧草地上部生物量,适用于气候变化对川西北高原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基于验证后的CENTURY模型对1961-2017年牧草地上生物量的模拟结果显示,近57年来石渠和若尔盖牧草地上生物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分别为5.4 g·m-2·(10a)-1和17.2 g·m-2·(10a)-1。  相似文献   

19.
王录仓  李巍  王生荣 《草业科学》2013,30(4):654-660
城乡一体化是以乡补城、以城带乡,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过程。受特殊高寒地理环境和特定多元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甘南州生态地位重要,但环境脆弱,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生态基质较差;整体经济落后,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薄弱;人口和居民点分布具有高度离散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互动机制和空间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瓶颈作用强烈,城乡一体化联系通道有限;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城乡矛盾突出。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调驱动机制的转型,优化城乡空间结构,推动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以及公共服务一体化。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混播比例和刈割时期对禾豆混播草地地上生物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设多花黑麦草100%(H)、75%多花黑麦草+25%箭筈豌豆(HJ1)、50%多花黑麦草+50%箭筈豌豆(HJ2)、25%多花黑麦草+75%箭筈豌豆(HJ3)与100%箭筈豌豆(J)5个处理,结果表明,混播比例可显著(P<0.05)影响分蘖/分枝数、粗蛋白含量、单茬/累计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产量,对株高、茎叶比、干物质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可消化干物质含量无显著影响;刈割时期只对黑麦草分蘖数和单茬干物质产量无显著性影响,对其余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混播比例与刈割时期对箭筈豌豆分枝数、茎叶比、粗蛋白含量、可消化干物质含量和累计干物质产量有交互效应(P<0.05)。混播组合HJ2累计干物质产量19 030.44kg·hm-2、累计粗蛋白产量3 130.66 kg·hm-2、累计可消化干物质产量13 214.14 kg·hm-2,为最佳混播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